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育王經》

「史傳部」經文2043卷50頁碼:P0131
梁 僧伽娑羅譯

  《阿育王經》七 ▪第2页

  梁扶南叁藏僧伽婆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當白王。阿難今者欲入涅槃。故來見王。是時阿難入城乞食。乞食竟即自思惟。若我于此入涅槃。阿阇世王不以我身分與毗舍離人。毗舍離人于阿阇世王必當相嗔。若我于毗舍離國入涅槃。毗舍離人必不以我身分與阿阇世王。阿阇世王于毗舍離人必複相嗔。是故我于恒河中入涅槃。是時長老阿難往恒河處。阿阇世王于眠中夢見傘柄折而傘不墮。驚此夢故怖畏起覺。門人白王。阿難向來欲見大王。當入涅槃。王聞其言悶亂墮地。傍人以水起王。是時王得少醒即自思惟。長老阿難欲于何處當入涅槃。是時有林中天。語阿阇世王言。長老阿難佛法生子守護法藏。其以作心令叁有滅以寂靜意。往毗舍離國爲涅槃故。是時阿阇世王集四種兵。象馬車步。往恒河岸。毗舍離國複有天人說偈語毗舍離人言

  此仙阿難陀  以除無明闇

  于世間多人  等起慈悲心

  入毗舍離國  爲欲入涅槃

  是時毗舍離人離車毗(不解翻)。複集四種兵。象馬車步。往恒河岸。是時阿難上船往恒河中。阿阇世王來逮阿難合掌說偈

  佛子入涅槃  于叁世間等

  佛面如蓮花  今已入涅槃

  汝是我等歸  不應舍離我

  是時毗舍離人。禮阿難足合掌說言。汝于此處人天所念。而今欲滅。瞿昙于此世間最勝自在眼如蓮花。爲饒益孤獨故應當攝世間。長老阿難作是思惟。若我入摩伽陀國離車毗人當懊惱。若我入毗舍梨國時摩伽陀王複當懊惱。我于今日當思所宜。既已知時。即說偈曰

  以半功德法  與摩伽陀王

  複以半功德  與離車毗衆

  如是此二人  當正修供養

  長老阿難于涅槃時大地六種震動。爾時于雪山有一仙人五通具足。共五百弟子。彼仙思惟何故地動。其見阿難欲入涅槃。乃至共五百弟子往阿難所。到已禮足合掌說言。我于長老當得佛所說法及出家具足修淨梵行。長老阿難生念。我一切弟子應當來。生此念時五百弟子阿羅漢一切來集。長老阿難即以神力轉此大地。乃至仙人及五百弟子出家受具足。于第一羯磨仙人及五百弟子得須陀洹果。于第二羯磨得斯陀含果。于第叁羯磨得阿那含果。于第四羯磨除一切煩惱得阿羅漢果。仙人及弟子于恒河中出家。是故名末田地。是時末田地作所作已禮阿難足說此言。如世尊最後與須跋陀出家須跋陀前入涅槃。我不樂見和上涅槃。和上亦當聽我前入涅槃。長老阿難語末田地言。世尊付摩诃迦葉法藏入涅槃。摩诃迦葉付我入涅槃。我今欲涅槃。此法藏汝應受持。佛已說罽賓國第一坐禅寺。我入涅槃百年後當有比丘名末田地。是其應持法藏入罽賓國。是故汝應將法藏入彼國。末田地答言爾。長老阿難付法藏與末田地竟。現神通力作十八變。于虛空中行住坐臥。入火叁昧。入叁昧竟。從其身中出種種色青黃赤白。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是時阿難其身端正。譬如名山出清流水及種種花。阿難思惟。欲分此身半與摩伽陀王。半與離車毗衆。是時以神通力遂檀越心。以智慧金剛破其身山。半與摩伽陀國。半與毗舍離衆。乃至阿難入涅槃。阿阇世王與諸天人供養半身。毗舍離人複供養半身。有二塔。一在王舍城。一在毗舍離

  末田地因緣

  是時長老阿難入涅槃。末田地思惟。我和上教我將佛法藏入罽賓國。時末田地往罽賓國坐于繩床。更複思惟。此罽賓國龍王所領。若不伏之不來我界。應入如是叁昧。以叁昧力。令罽賓國六種震動。乃至龍王不能自安。于是龍王。至末田地所。時末田地入慈叁昧。龍王興風吹袈裟角不能令動。複起雷雨。末田地神力變其雷雨。皆成天花優缽羅拘牟頭分陀利花等悉皆墮地。乃至複以種種器仗欲害末田地。複以神力變其器仗亦成天花。複以大山壓末田地。複變大山而成天花。即時空中而說偈曰

  大風吹動  不移衣角  雷雨器仗

  變爲天花  譬如雪山  日光所照

  悉皆镕消  無有遺余  入慈叁昧

  火不能燒  器仗毒害  不近其身

  于是龍王驚恐往末田地所說言。聖人教我何作。末田地言。此處與我。龍王答言。不可得也。末田地言。此處佛所記。當起最勝坐禅處名罽賓國。龍王複言。此是佛所記耶。末田地答言。如是。龍王複言。欲得大小地耶。末田地言。欲得如床處。龍王言。如是我與。是時末田地以神通力廣其坐處。如究塗盧那筏砢(不解翻)覆此大地。龍王複言。幾人相隨。末田地言。有五百阿羅漢。龍王複言。若五百阿羅漢少一人者當奪住處。是時末田地自思惟。乃至法藏當有五百阿羅漢不。其見不減乃至過數。答龍王言。如是。長老複言。若有受施應有檀越。我欲將白衣入罽賓國。龍王答言。如是。是時末田地。將衆多白衣入罽賓國立聚落城邑。諸白衣語末田地言。我今于此雲何自活。時末田地以神通力。將諸白衣入揵陀摩陀那(翻香醉山)山。至已諸白衣掘取官久摩(翻郁金香)還罽賓種。是時香醉山中諸龍王嗔。末田地教化降伏。諸龍王問末田地。世尊法藏住當幾時。末田地答言。經一千年諸龍王作約。至佛法住聽住彼國。末田地答言。如是。時末田地取郁金香至罽賓國種。乃至世尊法藏住。是時末田地廣布法藏。現種種神力與諸檀越。共學佛法令其解悟。然後涅槃。如水滅火。以牛頭旃檀種種香木阇維其身。收其舍利爲之起塔

  舍那婆私因緣

  爾時長老阿難入涅槃。時舍那婆私往摩偷羅國。于中路有寺名貧陀婆那(翻叢林)。舍那婆私住寺一宿。寺有二老比丘。論議說偈

  無犯第一戒  擇法第一聞

  是比丘謂是  舍那婆私說

  時舍那婆私語二比丘。汝所說義非我所說。正法和合是我所說。長老先過去世于波羅捺國有一商主。與五百估客欲入大海。于其中路見辟支佛病。商主留諸估客看辟支佛。以醫所說藥商主親自料理。時辟支佛病得小差。爾時商主取舍那衣。衣本粗澀。更浣染治令自其軟滑。浴辟支佛以衣施之。白言。世尊。此衣粗澀。世尊浴竟願納受之。辟支佛答言。善男子。我老。隨舍那婆私出家。以此衣覆我身得聖法。今著此衣至入涅槃。商主白言。莫入涅槃。乃至我入海還當以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供養世尊。至未入涅槃。我今入海不得住此。辟支佛言。我今不得不入涅槃。汝已大作功德。當生歡喜。時辟支佛即爲商主現十八變。現神變已即入涅槃。商主供養其身作此誓願。我于此比丘修諸功德。以此善根如其所得我當得之。時商主者我身是也。是故我今值最勝師令我得道。我著舍那婆私衣。于世尊法藏出家。以舍那婆私覆身得道。以舍那婆私覆身入涅槃。我常著舍那婆私。于白衣處亦著此衣。是故我名舍那婆私。我受具足第四羯磨竟複受大受。乃至未入涅槃恒著舍那婆私。是故複名舍那婆私。是時長老舍那婆私次第行至摩偷羅國。往優流漫陀山坐于繩床。優流漫陀山有二龍王兄弟。與五百諸龍相隨。舍那婆私思惟。我不伏之不得教化。即以神力動山。二龍王嗔往舍那婆私處。起疾風雨及以出火。舍那婆私入慈叁昧能令風雨及火不近其身。變其水火悉爲天花。謂優缽羅花拘牟頭分陀利花等悉皆墮地。複起雷電亦以神力變其雷電皆成天花。複以種種器仗欲擲舍那婆私。亦以神力變爲天花。複以大山欲壓舍那婆私。亦變大山而爲天花。即時空中而說偈曰

  暴風疾雨  不能爲害  雷電器仗

  變爲天花  譬如雪山  日光所照

  悉皆镕消  無有遺余  入慈叁昧

  火不能燒  器仗毒害  不近其身

  于是二龍王往舍那婆私處白言。聖人教我何作。舍那婆私答言。我欲于此山中起寺。汝當聽我。龍王答言。不可得也。長老言。世尊已記。我入涅槃百年後。于大醍醐山寂靜最勝處當起寺。名那哆婆哆。龍王複言。世尊已記耶。長老答言。如是。龍王言。若世尊已記我聽。是時長老思惟觀察。那哆婆哆寺檀越爲生已未。見其已生。時舍那婆私早起著衣持缽入偷羅國乞食。乞食已往那哆婆哆檀越處。至已語檀越言。善男子。汝當與我金錢。我欲于醍醐山起寺。那哆婆哆兄弟二人語舍那婆私。我不能也。長老語言。佛已記汝二人于大醍醐山當起寺。二人答言。若佛所記我當起寺。乃至二人于山起寺。服飾等物悉皆具足。故名此寺爲那哆婆哆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阿育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