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經》八
梁扶南叁藏僧伽婆羅譯
佛弟子五人傳授法藏因緣下
優波笈多因緣
爾時舍那婆私于大醍醐山起寺已。即便思惟。賣香商主名笈多。生已未生。見其已生。其兒名優波笈多。世尊所記無相佛。我入涅槃百年後能作佛事。生已未生。見其未生。舍那婆私以方便力。教化賣香商主令其精進。時舍那婆私一日多將弟子入其家。別日與一弟子入其家。複于一日獨入其家。笈多當作佛事。見舍那婆私獨來其家。問言。聖人何故獨無弟子隨從。長老語言。我是老人。何得有人隨從于我。若有人樂精進出家則有隨從。笈多語言。我樂在家受五欲樂不能出家。若我生兒當隨長老。長老言。如是如是。恒作此願。勿令退失。乃至笈多生兒。名阿波笈多(翻不正護)。至其長大。舍那婆私往至笈多所語言。汝先有願。若我生兒。當與長老。今兒已生。此兒有德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言。我今唯有一兒。若第二兒生當與長老。時舍那婆私思惟。此兒是優波笈多不。見其非是。語笈多言。如是。乃至第二兒生名陀那笈多(翻寶護)。至其長大。舍那婆私往笈多處語言。汝先願第二兒生當與我。今兒已生。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答言。長老勿嗔。我有二兒共治家業。一令覓物。一令守護。若第叁兒生。當與長老。舍那婆私複更思惟。此是優波笈多不。見其非是。語笈多言。如是。乃至第叁兒生。端正好色甚可愛樂。過人之色不及天色。是故名爲優波笈多。是兒長大。其父留之以法治生多獲其利。時舍那婆私往笈多處語言。善男子。汝先願第叁兒生當以與我。今兒已生。汝當聽其隨我出家。笈多答言。我當作誓令其治生。若長若退不得出家。不長不退乃聽出家。是時魔王令摩偷羅國一切人衆悉買其物令其得利。乃至舍那婆私往笈多所。時優波笈多正在賣香。長老語言。汝心心法生。雲何爲善。雲何爲惡。優波笈多答言。我今不知心心法。雲何爲善。雲何爲惡。長老語言。若心心法與貪嗔癡相應。是名爲惡。與不貪不嗔不癡相應。是名爲善。乃至長老複于異時更往優波笈多所語言。善男子。汝雲何心心法生。爲善爲惡。答言。我今不知心心法。雲何爲善。雲何爲惡。長老言。汝今欲知心心法爲善惡者。若能受道除心心法惡。我當作事。時長老以黑白土爲丸而語之言。若汝黑心起取黑丸。若白心起取白丸。當作不淨觀。如所說念佛應當思惟。是時優波笈多欲善作心心法而取多黑丸。乃至不得一白丸。複更思惟取二分黑丸一分白丸。複更思惟取。半黑丸半白丸。複更思惟取。二分白丸。一分黑丸。複更思惟乃至一切白心起悉取白丸。是時摩偷羅國有淫女。名婆娑婆達多(翻天主與)。其有一婢。往優波笈多處買香。多得香還。其主問言。汝于何處得此多香。將不于估客偷此香來。婢答言。有估客名優波笈多。形色具足言語微妙。以法賣物。其主聞已。于優波笈多起淫欲心。複令其婢至優波笈多處。汝當語彼雲。我欲與汝共相娛樂。乃至其婢白優波笈多。優波笈多言。汝可答彼。我今相見。未是其時。婢還白其主。其主雲。彼不能以五百銀錢與我。是故不來。複令婢往而語之言。我不須錢。但須汝來共相娛樂。其婢複往優波笈多所說其此言。優波笈多猶答言。我今相見。未是其時。乃至別有長者子。往婆娑婆達多所。複有一商主。從北天竺來。將五百匹馬及種種物至摩偷羅國。至已問摩偷羅國人。此國何處有第一端正女人。國人答言。有女人第一端正。名婆娑婆達多。商主又言。我今欲以五百銀錢及種種寶物往至其處。是時淫女貪其物故。殺長者子取其身骸置不淨處。與後商主共相娛樂。是長者子親善知識于不淨處覓得身骸往白國王。國王語言。汝可取彼婆娑婆達多。截其手腳及以耳鼻散置野外。乃至如王教令截其手腳散置野外。是時優波笈多。聞婆娑婆達多手腳被截散在野外。即便思惟。我于本時不樂見之共受五欲。今時欲見觀其手腳及其耳鼻。複說偈曰
昔以最勝衣 及種種寶飾
如是等衆具 莊嚴于其身
若人樂解脫 欲厭離于世
是時不當見 寶飾莊嚴身
今時應往觀 無慢無歡喜
其色還本相 視之生厭離
爾時優波笈多。將一小兒捉傘隨從行至野外。是時其婢憶念其恩住其身邊。驅逐烏鳥不令侵啄。乃至其婢語之。先數遣喚優波笈多。其人今來起欲心耶。其主聞之。即便說言。我好形容。今已毀壞。實爲大苦。于此地上爲血所汙舉身皆赤。我身如是。雲何見之而起欲心。語其婢言。我手腳耳鼻集之一處無令得見。乃至其婢集在一處以衣覆之。是時優波笈多至已。對婆娑婆達多立而觀之。婆娑婆達多見優波笈多語言。聖善至。昔時我身堪受五欲。于時遣使而言非時今手腳被截在血泥。何故而來。複說偈言
前時之身 猶如蓮花 大價寶衣
以爲莊嚴 而無功德 故不見汝
我今如此。汝何故來。即身離莊嚴離歡喜。血爲塗香見之驚惋。優波笈多答言。我今非是起欲心來。爲見貪欲想及不淨想。是故我來。複說偈曰
以諸寶衣 及種種花 莊嚴汝身
見者心亂 一切衆人 有欲見者
以無物故 而不得見 今汝此身
散在諸處 一切衆人 無不見者
色還本相 離于莊嚴 臭處如是
屍骸共住 身薄皮覆 以血灌之
薄皮覆之 以肉泥之 千脈纏縛
處處周遍 此身如是 雲何起愛
複說姊妹 外可愛色 世間人見
起于欲心 若知其內 即得解脫
貴賤尊卑 皆有臭屍 愚者見之
起于淨見 智者見之 起不淨見
此身臭穢 是不淨處 以種種香
用以熏身 此身可惡 垢膩膿血
種種衣服 以自莊嚴 身不淨箧
以水淨之 愚夫罪人 愛著此身
若有人聞 佛說善法 隨從受持
厭離五欲 樂解脫心 入寂靜林
依道爲筏 渡有彼岸
婆娑婆達多聞其言深畏生死。聞佛功德變其意樂于涅槃。即便說偈答優波笈多
如是如是 如汝所說 汝實智慧
有大慈悲 今當更說 如來妙法
乃至優波笈多。次第說法。所謂四谛。優波笈多更觀其身。觀其身竟得厭欲界。以自說法故通達四谛得那含果。婆娑婆達多得須陀洹果。是時婆娑婆達多語優波笈多言。善哉善哉。摩诃薩埵。以汝力故覆叁惡道大苦惱處。開發天堂涅槃之道。複次如來應等正覺及以法僧我今歸依。複說偈言
我往歸依佛 兩足第一尊
佛眼若青蓮 天人中可貴
清淨離欲法 無上應真僧
乃至優波笈多。以說法故。令其歡喜還歸本處。去已未久。婆娑婆達多即便命終生于天上。是時諸天爲摩偷羅國人說其生天。諸人聞已供養其身。是時長老舍那婆私。往笈多所語言。汝當聽優波笈多隨我出家。笈多答言。我先有約。令其治生不利不銳。乃聽出家。乃至長老舍那婆私。以神通力令其治生不利不銳。是時優波笈多即自思惟。稱量算計不利不銳。舍那婆私更至笈多所而語言。汝此兒是佛所記。我入涅槃百年後當作佛事。汝當聽其隨我出家。乃至笈多聽其出家。是時長老舍那婆私將優波笈多往那哆婆哆寺。與其出家受具足戒。至第四羯磨除一切結得阿羅漢果。是時舍那婆私語優波笈多言。善男子。如佛所記。我入涅槃百年後。有比丘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作佛事。如是再說。佛弟子中教化第一。善男子。汝當作佛法饒益。優波笈多答言。如是。舍那婆私教其說法。摩偷羅國一切人民聞有比丘名優波笈多無相佛當說法。無量千人皆欲往聽。乃至長老優波笈多入叁昧思惟。見佛說法處四衆圍繞如半月形。複更思惟。世尊說法次第雲何。即見次第。謂欲味欲過欲出及四信等。如是次第乃至涅槃。優波笈多亦如是說法。是時魔王于大衆中雨于真珠以亂人心。衆人亂故無有一人能見四谛。優波笈多見衆心亂。即自念言。誰作此事以亂衆心。即見知是魔王所作。至第二日倍多人來。優波笈多更次第說四谛真法。是時魔王複更雨金以亂衆心。無有一人能見四谛。優波笈多見衆心亂。即自念言。誰作此事以亂衆心。即見知是魔王所作。至第叁日複倍多人來。優波笈多複更說法。是時魔王更雜雨珠金及作天伎樂。是時衆人未得離欲。見色聞聲其心變動。不複聽法。是時魔王即以花鬘系優波笈多項。乃至優波笈多思惟。誰作此事。即知是魔王所作。優波笈多生意。此魔王于世尊法藏常作亂事。何故世尊不教化之。即自思惟。是我可化。佛記于我爲無相佛。教化人攝受故。乃至思惟。今欲化之是其時不。即見魔王受化時至。是時長老優波笈多取叁死屍。一者死蛇。二者死狗。叁者死人。以神通力變叁死屍以作花鬘往魔王處。魔王見優波笈多生大歡喜。優波笈多已受我化。即便以身欲受花鬘。優波笈多自手縛之。即以死蛇系其頂上。死狗死人系其頸下。優波笈多語魔王言。如汝先以非法之花以辱于我。如是我今還以死屍系縛于汝。汝今已與佛子和合。若有神力可以現我。譬如大風能動海水以爲波浪。而不能動摩羅耶山(翻離垢山)。是時魔王欲脫死屍。用力極多而不能脫。譬如蚋子不能移山。魔王嗔忿上升虛空。而說偈言
若我自不能 從頸脫死屍
有余天能脫 其力則大我
長老優波笈多複以偈言
汝往歸依梵 及日月帝釋
入火及大海 不燥爛不脫
我以此死屍 系著于汝頸
神力之所作 無有能脫者
爾時魔王往摩醯首羅及帝釋等叁十叁天四天王。爲脫死屍而不得。脫複往大梵天處。大梵語言。善男子。十力弟子神力所作。誰能脫之。如大海岸水不能破。複說偈曰
如蓮花絲 縛于雪山 有能稱舉
此不爲難 神通之力 死屍系身
我今不能 爲汝脫之 若我諸天
所有之力 不及如來 弟子之力
譬如余光 不及火光 如此火光
不及日光
魔王語言。雲何教我所作。我于今者當歸依誰。大梵語言。汝今速往歸依優波笈多。如人于此地墮即于是地得起。汝今從其神力墮。還從其神力起。是時魔王方知佛子神力爲大。即便思惟複說偈言
若梵王歸依 佛弟子法藏
誰複能思量 如來之神力
如來之神力 實能降伏我
但以慈悲故 是故不降…
《阿育王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