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育王經》

「史傳部」經文2043卷50頁碼:P0131
梁 僧伽娑羅譯

  《阿育王經》九 ▪第2页

  梁扶南叁藏僧伽婆羅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有大水來。當將汝舶入閻浮提。乃至七日有大水來。將我大舶入閻浮提。以我作此沙塔因緣。經九十一劫不墮惡道。以是因緣我今得阿羅漢果。汝今能供養一萬八千阿羅漢學人一倍精進凡夫無數。于叁寶所已作供養。是故我說咒願。多跋多柯(翻從彼時)提跋多柯(是時)鹥婆跋多柯(從此時)雞跋耽(是時)婆鼻娑底(生)複次善男子。生死苦無窮。汝當于佛法出家。乃至天護出家得阿羅漢果

  我見婆羅門因緣

  優波笈多。住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摩偷羅國有一婆羅門。常起我見。問佛弟子言。有人可造生死不。佛弟子答言。婆羅門當往那哆婆哆寺。彼有比丘名優波笈多。常說法無我。時婆羅門往彼寺。優波笈多爲四衆說法。優波笈多見婆羅門說無我偈

  世間無有我  亦複無我所

  無人無壽命  唯有生死心

  是時婆羅門。聞說無我法我見即斷。于優波笈多所出家。優波笈多爲其說法。婆羅門精進思惟即得阿羅漢果。婆羅門已作所作。乃至取籌置石室中

  睡眠因緣

  優波笈多。住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有一善男子。依優波笈多出家。常好睡眠。優波笈多說法亦複睡眠時。優波笈多教其往禅處。至已樹下跏趺而坐。猶故睡眠。乃至優波笈多以神通力。于其四邊化作深坑。深一千肘。以驚怖之是時比丘見此深坑即便驚覺。時優波笈多複化作路令其得行。是時比丘隨路而出往優波笈多處。優波笈多複令其往。至彼住處。比丘答言。和上彼有深坑深一千肘。優波笈多言。此深坑小。生死深坑最爲廣大。所謂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人不知四谛則墮其中。是時比丘複往彼樹下跏趺而坐。其心思惟恐有深坑不複睡眠。以怖畏故思惟精進。除諸煩惱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置石室中

  給事人因緣

  優波笈多住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有一善男子。東國人。于佛法中出家能爲給事。所至寺處。諸比丘等令其作給事。諸比丘言。若有檀越至汝處者。汝當教化令其作功德。乃至給事教化疲極。思惟言。誰能爲我說法教化。聞摩偷羅國有比丘名優波笈多。佛所記。教化弟子中最爲第一。即往其處。至已禮足合掌說言。大德。佛已涅槃。大德。今作佛事。爲我說法時優波笈多思惟見其最後身能畏生死。複思惟言。何故不得聖道。見其因緣未足。雲何方便令其滿足。若更爲給事因緣當足。複見疲極不作給事。優波笈多言。善男子。若隨我教當爲說法。答言。如是。優波笈多言。汝當于衆僧更作給事。答言。大德。我于摩偷羅國人。不知誰精進誰不精進。大德語言。汝能早起入國不。答言。能入。比丘又問。此寺衆僧其數有幾。大德答言。有一萬八千阿羅漢。學人一倍。精進凡夫無數。是時彼比丘即爲一切衆僧而作給事。令一切僧專修道業。時給事比丘早起著衣持缽入摩偷羅國。是時有一長者。從摩偷羅國出逢此比丘。所未曾見而今見之。見已禮足。禮已問言。大德。從遠近來。比丘答言。從東國來。長者問言。爲何事來。比丘答言。我來至優波笈多處。爲欲聞法。而優波笈多令我爲僧給事。我今不知摩偷羅國人誰精進誰不精進。長者語言。汝今不須思惟是事。我當代汝給事。衆僧一切飲食衣服醫藥我悉給與。乃至比丘與長者共取飲食等供養衆僧。叁月安居。時比丘思惟所作功德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置石窟中

  工巧因緣

  爾時東國有一善男子。于佛法中出家。善能工巧。在所至處。一切衆僧。令其造作寺舍屋宇。日日不息生大疲極。即自念言。我欲坐禅思惟。佛先已說一切比丘應坐禅修道不得放逸。即自生心。誰能爲我說法教化。聞摩偷羅國有比丘名優波笈多。佛之所記。教化弟子中最爲第一。即往其處禮拜合掌。說言。大德。佛已涅槃。大德。今作佛事。爲我說法。時優波笈多見其最後身畏生死。複思惟言。何故不得聖道。見因緣未足。雲何方便令其滿足。見其更爲工巧因緣當足。複見其疲極不能作工巧。優波笈多言。善男子。若隨我教當爲說法。答言。如是。優波笈多言。若地未起寺者。汝當于彼起寺。佛已說此言。若有地未起寺處。若人于彼能起寺者。當得梵功德。答言。大德。我于摩偷羅國不知誰精進誰不精進。大德語言。善男子。汝能早起著衣持缽入國不。答言。如是。乃至早起持缽入國。是時有一長者。從摩偷羅國出逢此比丘。所未曾見而今見之。見已禮足。問言。大德。從遠近來。比丘答言。從東國來。長者問言。爲何事來。比丘答言。我來至優波笈多處。爲欲聞法。而優波笈多語我。若有地未起寺處。汝當起寺。我今不知摩偷羅國誰精進誰不精進。長者言。大德。今不須思惟是事。我當爲比丘種種辦具。是時比丘與長者有未起寺處欲爲起寺。共長者捉繩量度。繩未至地即于其中思惟所作功德。除一切煩惱。即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投石室中

  飲食因緣

  爾時摩偷羅國有一善男子。于優波笈多所出家。爲貪食故不得聖道。時優波笈多言。我明當與汝食。至明日以一器盛滿糜。一是空器。屏置其前而語言。汝當取食。令此器空。又語言。使此糜冷稍稍食之。此比丘以貪食故。而多欲食。又以口吹令冷。如是一過二過。白和上言。我已冷竟。優波笈多複言。汝雖能令乳糜冷。而汝心有欲愛火熱。汝複令冷汝貪欲熱。以不淨觀爲水除此心熱。若愛飲食當如服藥。時此比丘食此糜竟。即便吐出滿于空器。優波笈多言。汝當食之。比丘白和上。此吐不淨。雲何可食。優波笈多複語言。汝今當觀一切法不淨猶如涕吐。時優波笈多即爲說法。聞法竟精進思惟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置石室中

  少欲知足因緣

  時南天竺有一善男子。于佛法中出家。少欲知足不樂榮華。不以蘇油摩身。不湯水浴。不食蘇油。常畏生死。爲四大無力故不得聖道。即生心念。誰能爲我說法。聞摩偷羅國有比丘名優波笈多。佛之所記。教化弟子中最爲第一。即往其處合掌禮敬。說言。大德。佛已涅槃。大德。今作佛事。爲我說法。時優波笈多見其最後身畏生死。複思惟言。何故不得聖道。即便見其四大無力故常樂粗惡不願榮華。時優波笈多語言。善男子。當隨我教。我當爲說。答言。如是優波笈多爲其教化。令諸檀越設種種飲食洗浴衆僧。又語年少比丘。汝當爲此比丘洗浴。時年少比丘以蘇油摩其身。以湯水洗浴。食時至。以種種美食與之。是比丘食竟。數日之中身有氣力。是時優波笈多爲其說法。是比丘精進思惟即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置石室中

  羅刹因緣

  摩偷羅國有一男子。啓其父母求欲出家。往優波笈多處。至已禮足。白言。大德。我得佛法中出家作比丘受具足不。我欲于世尊法中修行梵行。優波笈多見其于身爲愛所縛。語言。善來。我當與汝出家。其人聞已禮長老足欲還其家。即于中路作是思惟。我若至家或有留難不得出家。于其路中有一神廟便在中宿。優波笈多即以神力作二羅刹。一持死屍入于廟中。一則空往。既入廟已。共诤死屍。一言。我得此屍。一人言。我得此屍。于是二羅刹互共相诤。既不自決而問此人。誰將此屍來入廟耶。此人思惟。若我實言彼空來者。必當殺我。若不實語將屍來者複應殺我。乃可受死。不應妄語。即語鬼言。是彼將來。時空來鬼即牽其臂而欲食之。將屍鬼者助其牽掣令得免脫。又牽其腳而欲食之。將屍鬼者複助牽掣令得免脫。如此良久遂至日出。經二日後往優波笈多處。至已爲其出家。精進修道即得阿羅漢果。乃至取籌置石室中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阿育王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