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行集經》十叁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難陀童子以其右手。執彼象尾。而牽離門。至于七步。太子複言。善哉難陀。作事善也。太子思惟。彼等二人雖能示現其自氣力。但此象身。甚大粗壯。于後壞爛。臭熏此城。作于如是思惟訖已。左手舉象。以右手承。從于空中。擲置城外。越七重牆。度七重塹。既擲過已。離城可有一拘盧奢。而象墜地。即成大坑。乃至今者。諸人相傳詺于此處。爲象墮坑。即此是也。爾時無量無邊百千諸衆生等。一時唱言。希有希有。如是之事。甚大可怪。各各皆唱。善哉善哉。大人大士。希有希奇。未曾聞見。而說偈言
調達築殺白象已 難陀七步牽離門
太子手擎在虛空 如以土塊擲城外
爾時大臣摩诃那摩。見于太子一切技藝。勝妙智能。最爲上首。而作是言。唯願太子。受我忏悔。我于先時。謂言太子不解多種技巧藝能。令我心疑不嫁女與。我今已知。願受我女。用以爲妃。爾時太子占良善日及吉宿時。稱自家資。而辦具度。持大王勢。將大王威。而用迎納耶輸陀羅。以諸璎珞。莊嚴其身。又複共于五百婇女。相隨而往。迎取入宮。共相娛樂。受五欲樂。是故偈言
耶輸陀羅大臣女 名聞蓋國遠近知
占蔔吉日取爲妃 迎將來入宮殿內
太子共其受欲樂 歡娛縱逸不知厭
猶如天主憍屍迦 共彼舍脂夫人戲
爾時世尊得成道已。尊者優陀夷白佛言。世尊如來。雲何往昔之時。初欲納于耶輸陀羅。不以其生大家故取。不以種姓大故而取。不以富貴多財故取。不以端正華色故取。唯出技藝。而取得彼耶輸陀羅。用以爲妃。是時佛答優陀夷言。汝優陀夷。至心善聽。非但今日耶輸陀羅我取之。時不以大姓尊豪故取。乃至不爲端正故取。唯用技藝。而取得之。往昔亦然。優陀夷言。世尊。此事雲何。願爲說之。爾時佛告優陀夷言。我念往昔。過于無量無邊世。時波羅奈城。有一工巧鐵作之師。其有一女。端嚴可喜。身體正等。面目廣平。世所少雙。多人敬愛。爾時彼國波羅奈城。有一長者。其子可喜。端正如前。所說無異。而于一時。其長者子。見彼工巧鐵師之女。在于樓上窗內現面。向外觀看。彼長者子。見此女已。即生愛心。彼長者子。私心之中。記此女已。速往歸家。告其父母。作如是言。某工巧家。有于一女。我意貪愛。欲取爲妻。彼子父母報其兒言。汝今不須取此工巧鐵師之女汙辱我門。我當別覓長者之女。或大臣女。或居士女。與汝爲妻。彼長者子作如是言。我永不用余人之女以爲我妻。我意唯欲取此工巧鐵師之女。我若不得此女爲妻。必自害身終不用活。時長者子父母心愁。畏兒沒命。即喚于彼工巧鐵師。來至其家。而語之言。汝所有女。今可嫁與我子爲妻。工巧鐵師作如是言。我今不與非工巧者共作婚姻。其長者子父母答言。仁者何用工巧之人共作婚爲。莫愁汝女饑寒辛苦不豐衣食。鐵師複言。雖知如是。但我今覓同類之人。若解工巧。我與彼女。假令無大資財之具。但取彼有工巧之技。隨家所辦。我即當與。時長者子父母。聞彼如是言已。即語其子。如前所說。時長者子。既共彼女。心意相當。兼複足解工巧之事。精心細意。快便作針。即于別時。造作多針。以油脂洗。善好明淨。作一大束。置竹筒中。詣向工巧鐵師之家。到近巷已。在于道頭。唱此偈頌。以賣其針偈言
不澀滑澤鐵 光明洗清淨
巧人所造作 誰能買此針
爾時彼家工巧之女。在于樓上窗門之內。聞長者子說偈賣針。聞已即複以此偈。答長者子言
咄哉狂顛人 汝甚無心意
忽來鐵師舍 而唱欲賣針
時長者子更複說偈。報彼女言
可喜端正女 我實非顛狂
性是巧智人 善能造針作
汝父若知我 妙解如是事
必勝汝妻我 兼送無量財
爾時鐵師工巧之女。聞長者子如是語已。速疾而往其父母前。作如是言。願耶娘聽外有一人。如上說偈。向父母陳。善解造針。高聲唱說。時彼工巧鐵師父母。即喚于彼長者子來。入至家內。而問之言。善哉童子。汝實善解造作針乎。童子報言。我甚能爲。鐵師複言。出汝針來。我試觀看。時長者子。從竹筒裏。拔出一針。示彼鐵師。此是汝看。時彼鐵師既見針已。作如是言。善哉童子。汝巧作針。大能穿孔。時彼童子語鐵師言。此針非是竹筒所出。別更複有勝于此者。更出一針示彼鐵師。鐵師看已。複贊歎言。大能善穿。童子複言。非此爲好更有勝者。第叁別複更出一針。以示鐵師。鐵師如前美言稱贊。善能善穿。童子複言。此亦未精。更有勝者。第四更出一針以示。鐵師看已。複贊歎言。大能造作。大能贊孔。童子複言。此猶未善。更出一針示現。鐵師看已複言。善作善穿。童子複言。此非巧者。第六複出一針以示。鐵師複言。此實最勝。最妙善穿。時長者子。還取彼針。置于手上。一一次第。下著水中。而針悉浮。時彼鐵師。睹是希有未曾見事。歡喜踴躍。向長者子。而說偈言
我未曾聞見 能造如是針
今以歡喜心 嫁女與于汝
爾時佛告優陀夷言。優陀夷。欲知爾時長者子者。今我身是。工巧之女。今耶輸陀羅是。當于爾時。我取于彼以爲妻。時不以大家。不以種姓。乃至不以端正故取。但以工巧試驗故得。今亦複然。耶輸陀羅不以種姓端正故得。乃至以于工巧而得
佛本行集經常飾納妃品第十四上
爾時釋種所有童子。皆悉端正。殊妙可喜。世間少雙。多爲衆人之所樂見。並皆先通一切諸技。無有能勝。所謂書畫算計造印。及聞聲著諸神射等。一切悉解。捷利巧智。聰明黠慧。彼童子內。其悉達多最爲初首。第二難陀。第叁即是提婆達多。唯除于此童子叁人。余更無勝
時迦毗羅城內。有一釋種大臣。姓檀荼氏。名曰波尼。彼臣大富。錢帛豐饒。資財備具。如法而得。不違理求。五谷七珍。積如山嶽。二足四足。象馬牛羊。奴婢仆僮。作使受雇。衆事自滿。皆悉充盈。複更別有無量無邊金銀琉璃摩尼真珠車磲碼瑙珊瑚虎珀。如是等寶。須者稱心。無所乏少。彼之大臣家內。猶如毗沙門宮。無有異也。時彼波尼有于一女。名瞿多彌。彼女端正。可喜少雙。不短不長。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偉不纖。處在幼年。爲國內寶。時淨飯王聞其化內有釋大臣檀荼波尼有如是女。聞已選擇良善宿日。即喚國師諸婆羅門。使向波尼大臣之家。作如是言。聞汝有女。名瞿多彌。彼女今可與我太子悉達爲妃。其難陀父複聞大臣檀荼波尼有女。欲爲悉達太子求娉爲妃。聞已亦遣使人。語彼檀荼大臣。作如是言。汝瞿多彌。可與我子難陀作妻。若不與者我必損汝。提婆達多複聞檀荼波尼大臣有女。欲爲悉達太子求娉作妃。彼亦遣使。語檀荼言。汝瞿多彌。今可媒嫁與我作妻。若不與我。我當爲汝生于大禍
爾時檀荼波尼大臣。如是思惟。此等叁人釋種童子。皆悉端正。可喜無雙。一切技能並各具足。悉達太子最爲第一。其次難陀複爲第二。提婆達多即是第叁。我唯一女。今若偏與悉達太子。彼二童子必當爲我作大怨雠。若與難陀則爲悉達及以提婆。作于嫌隙。若與提婆達多童子則爲悉達及以難陀。構造怨惡。是時檀荼波尼大臣。如是不悅。憂惱懷愁。顔色不怡。思惟而坐自念。我今作何方便。時瞿多彌見父如是默然而坐。至其父邊而作是言。阿爺今者何故不樂憂愁而坐。作是語已。其父報女瞿多彌言。汝瞿多彌。莫問此事。非爾所知。其女第二複問父言。其父又報非爾所聞。第叁複問。又報如前。乃至第四其女重問。阿爺必定須語女知。不得藏隱。爾時檀荼波尼大臣。以女殷勤顧問不已第四。乃報其女是言。汝瞿多彌。叁問于我。汝今谛聽。我當說之。今淨飯王遣使語我知汝有女。名瞿多彌。可嫁與我太子爲妃。難陀童子複遣使來。索瞿多彌持欲作婦。若不與我必當損汝。提婆達多亦遣使人索瞿多彌欲得作婦。若不與我要當生禍。彼叁使人如是索汝。我聞愁悶作是思惟。與一太子。則二童子與我作怨。是故我今怅怏不樂。懷愁而坐。時瞿多彌語其父言。阿爺莫愁。我當自作智能方便。必使一人爲我作主事理。雖然阿爺但且放女寬恣。我當自嫁
爾時檀荼波尼大臣。聞瞿多彌作是言已。即奏王知。然後乃于迦毗羅城四衢道頭。振鈴告白。一切遠近。從今日後。至第七日。釋種有女。名瞿多彌。當求自嫁。誰欲取者。過六日後。至第七日。當共集聚。聞此語已。至第七日。五百釋種。諸童子輩。悉達爲首。皆悉在于宮門集聚。時淨飯王將諸耆舊釋種大臣。複有無量無邊人衆。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並皆集聚。在王宮門。是時悉達所有左右。自余童子。所有左右皆共觀看。瞿多彌女。取誰作夫
爾時釋氏女瞿多彌。六日已過。至第七日。于晨朝時。澡浴清淨。將好種種微妙之香。用塗其身。著于種種雜色衣服。種種璎珞。莊嚴其身。複著種種香華之鬘。多將侍從左右圍繞。複有乳母及諸宮監。部領導引。前後遮擁。漸至宮門。安庠而行。入宮門內。彼諸釋種童子。難陀提婆達多。最爲上首。皆于晨朝。香湯沐浴。以種種香。用塗其身。如前所說莊嚴之事。唯除悉達不莊嚴身。服于常服。唯著耳珰。頭上叁重。細金華鬘。時瞿多彌有一乳母。語瞿多彌作如是言。女欲取誰以爲夫主。其瞿多彌次第觀看五百童子。報乳母言。阿母當知。此諸童子極大璎珞莊嚴其身。猶如婦女。我女人意情下所見。此相怯弱。非是男兒大丈夫相。此是婦女媚惑之飾。男兒不假莊嚴其身。丈夫相者自有服飾。悉達太子自身威光。不以璎珞莊嚴其身。非假外物用爲容飾。自有內潤丈夫之相。是故我心樂彼悉達以爲我夫。時瞿多彌右手執持須摩那鬘。遍曆大衆。向悉達所。到已立住。將此華鬘系悉達頸。擐已抱項。而作是言。悉達太子。我今取汝。以爲我夫。悉達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是時悉達還複將一須摩那鬘。系于彼女瞿多彌頸。作如是語。我今取汝用以爲妃。汝今應當作于我妃
時淨飯王見于如是希有之事。心生歡喜。踴躍無量。遍滿其體。不能自勝。時其衆中。所有人民。或有心中愛悉達者。彼等一切高聲唱喚。跳踯躃轉。大叫大呼。大歡大喜。舞弄珠玑衣冠服飾。自余諸釋五百童子。及其左右。彼等眷屬。所圍繞者。面失顔色。慘慘無光。皆悉不歡。低頭赧愧。各懷怅怏。四散而還。是時悉達稱意所有珍寶資財。衆雜廣營種種禮事。莫不辦具。複以種種妙好璎珞。莊嚴顯飾瞿多彌身。即遣使將五百婇女。圍繞迎入宮內。爲妃娛樂。受于五欲之樂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本行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7】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