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二十八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汝于欲界雖自由  決定法界無自在

  唯知地獄餓鬼等  然我今非叁有人

  得道必破汝魔宮  當令汝後失自在 

  時魔波旬。複語菩薩。作如是言。釋子。汝速起離此處。定當必得轉輪聖王。治四天下。作大地主。具足七寶。乃至統領一切山川。釋子。汝可不憶往昔實語諸仙如是言耶。記汝當王宜速起作自在世主。若起作者。所謂威德最上無比如法。住于治化之中。得一切國。所有人民。皆來渴仰。恭敬供養。又汝釋子。身體柔軟。小來長養于深宮中。今此曠野林內。少人多有諸獸。雄猛可畏。獨自無伴。恐損汝身。我恒憂愁。釋子。汝今疾離此處。還向本宮。難得已得。五欲微妙。悅目適心。慎莫不受。汝今雖欲求彼。難得無上之道。釋子。未知然其菩提。甚成難得。徒疲勞耳。作是語已。默然而住

  時菩薩。報魔波旬言。魔王波旬。汝今不須作如是語。何以故。我意不樂五欲之事。魔王波旬。我久已知五欲諸患。一躭五欲。不可知足。暫時受樂。不得久停。無常苦空無我不固猶草上露。如蛇舌頭可畏難觸。猶如骨聚疽惡不淨。猶如肉片。諸獸共貪。相爭相殺。猶如樹上成熟之果不久著枝。如夢如泡。如幻如焰。無有真實。如羊糞中所覆之火。忽然燒人。魔王波旬。我今欲證無爲之處。波旬。汝知我既已舍四天下中豐樂之處及以七寶。又魔波旬。譬如有人。以食妙餐還複吐卻。後更欲食。無有是處。如是如是。我今已舍。如上果報。此是難事。如彼人吐既不更食。我豈還宮。魔王波旬。我今不久。定取菩提。當得作佛盡于生老病死等患。波旬。汝還本所來處。不用住此。汝多漫言。無利益言。愚癡人言

  時魔波旬。複更如是思惟念言。此人不可以五欲事诳之。可得我今當更設余方便。以美言辭。慰喻彼心。而遣其去。時魔波旬。如是念已。白菩薩言。仁甘蔗種沙門釋子。速起速起。仁。自小來未見戰鬥。戰鬥刀兵。甚可怖畏。仁者。但行自家王法。此陣敵事。非仁所堪。又仁。莫共他作怨雠。若結怨嫌長夜瞋恚欲癡貪等濁穢心識。不可解脫色受想行識等諸陰。仁。速疾回此不善心不正見身。沙門釋子。仁。至家中作無遮會。別以王法。降伏世間。治化天下。受金輪位。莫戀嫪此爲戰鬥傷。仁。還自宮是大威勢福德之子。如此王路。可喜端正。往昔諸王所共歎美。國土廣大。統四天下。一切充足。諸事不少。仁。既生在大王深宮。今日剃發作比丘身。不合如此作于乞士。仁。複何用爲沙門形。貧窮活命。王種釋子。我憐愍仁故作是語。亦不強遣起離于此。但意不忍使仁作惡。而說偈言

  死命可畏剎利種  宜舍解脫還本宮

  立義弓箭治世間  今受樂後生天上

  此路得名遍一切  往昔諸王皆共行

  仁今既生王種中  不合沙門乞活命 

  時魔波旬。如是言已。菩薩谛視。確然不從。既不動身。亦不移坐。心自如是思惟念言。嗚呼波旬。汝覓自利。非是爲我。如是念已。語波旬言。魔王波旬。我今已坐金剛牢固。結加趺坐。甚難破壞。爲欲證彼甘露法故。魔王波旬。汝欲所作。隨意即作。所能堪辦。隨意即辦。時魔波旬。瞋發懊惱。語菩薩言。謂釋比丘。汝今何故。獨坐在此蘭若樹下。魔出如是虛吼之聲。汝意雲何我安坐也。或言猶如坐于城內自言牢防四壁圍繞。今汝比丘。可不見我所率領來。四種兵衆。象馬車步。諸雜軍等。幡旗麾纛。羽蓋旌[方*行]。多諸夜叉。悉食人肉。善解神射。各把[革*卬]弓。執持利箭槊矛鈎戟刀棒金剛鬥輪斧钺種種諸仗。駕千萬億象馱馬車。放大吼聲。虛空充塞。其外複有無量諸龍。各各皆乘大黑雲隊。放閃電雹。氛霏亂下

  時魔波旬。從其腰間。拔一利劍。手執速疾。走向菩薩。口唱是言。謂釋比丘。我今此劍。截汝身體。猶如壯士斫于竹束。而說偈言

  我此寶劍甚剛利  今在手中汝好看

  汝門汝若不急奔  當斫汝身如竹束 

  爾時菩薩報魔王言

  一切魔王滿此地  手悉執刃若須彌

  彼等不動我一毛  況能割截我身體

  魔王汝若有大力  今我欲證取菩提

  汝若能障我不聽  速作莫住隨汝意 

  爾時菩薩。說是偈已。複語魔王。作如是言。汝魔波旬。若諸衆生。有千萬億。悉如汝身。盡力來此。作我障礙。欲妨菩提。令我不得取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證者。我終不起離于此處余樹下坐

  時魔波旬。語菩薩言。釋種比丘。汝昔在于優婁頻螺聚落處所尼連河邊。發精進心。六年苦行。不惜身命。猶不得證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複不得最上解脫。況乃今舍彼精進意。退失禅定。生懈怠心。而承望得

  時菩薩報魔波旬言。魔王波旬。我昔初發精進之心故。坐彼間白瑪若拙。調伏自心。我今成就精進勇猛。又昔六年苦行之時。快生疲惓。今日不然。汝魔波旬。今谏于我如是之事。非是憐愍。若有憐愍。豈如是言。汝既已發如是之心。我今定當自得解脫。又令他人當得解脫。魔王波旬。我決證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決當得彼微妙解脫

  時魔波旬。既聞菩薩如是語已。心大憂愁。悉舍一切勤劬之力。複如是念。我今美言美語慰喻。不可令起此道樹下。其發誓重。既不可以好言令動。今宜嚴勒恐怖诃責戰鬥割截。令其心驚急起而走

  時魔波旬。如是念已。語菩薩言。汝釋比丘。我既語汝真正之言。汝不取我如是好谏。不速起走向他方者。汝必癡也。汝之今日必見不善

  時菩薩語魔波旬言。魔王波旬。我昔在于母胎之時。汝等猶尚不能與我作諸障礙。況複今日魔王波旬。汝速還去向所來處。從昔已來。既不畏汝。今亦無畏。爾時菩薩。向魔波旬。而說偈言

  虛空刀杖雨我身  寸寸節節割我體

  我若不渡生死海  此菩提樹終不移 

  時魔波旬語菩薩言。汝釋比丘。今若然者。由汝未見魔之軍衆。所以者何。我之魔軍。身著牢固剛[革*卬]铠甲。手執種種兵戎器仗。雨汝身上。當于爾時。汝釋比丘。自應速起離此樹下。來到我所。必當口唱如是言語。魔王汝可與我歸依。汝之比丘。未覺未知我作神通。是故汝坐彼師子座。作師子吼。汝釋比丘。但早速起。何須今日口自虛唱作師子吼。而說偈言

  我有兵馬象等軍  善解鬥戰諸神將

  身帶铠甲手執仗  今汝有命可速馳

  于後求我護甚難  我雖欲救不可得 

  爾時菩薩語波旬言。魔王波旬。四大海水。及此大地。可移余處。日月星宿。可從空中墮落于地。須彌大山。可作百段。亦可大地及須彌山舉將上天。亦可大地及須彌山覆令顛倒。可以幹土壅恒河水不聽其流。我今此心。不可遮製。不可移轉離于此處。何以故。魔王波旬。如我往昔修行行時。如我身力禅定戒行種種諸力。如是波旬。若天若龍無有過者。無有勝者。我以往昔行菩提行。億百千劫。成就滿足。時菩薩向魔王波旬。而說偈言

  淨居諸天是我衆  智力爲箭方便弓

  我今降伏汝不難  猶如醉象蹋枯竹 

  時魔波旬。從菩薩聞如是語已。瞋恚增上。瞋已複瞋遍滿其體。普喚夜叉羅剎等言。謂大善將亂衆赤眼。汝等速來。將諸山石樹木弓箭刀劍金剛杵棒槌矛戟槊鈇钺種種器仗。雨于剎利釋子頭上。悉令墮落如霰而下。爾時夜叉大善將等。聞魔波旬如是言已。即便莊束四種兵衆。悉著铠甲。將諸器仗。速疾而來。無量千萬夜叉羅剎。及毗舍遮鸠盤茶等。種種形容。種種狀貌。種種顔色。種種執持。變現可畏。顛倒身首。異種叫呼。可惡聲氣。或有象面。或有馬頭。或駱駝首。牛及水牛。或驢或狗。或羊豬狼。師子虎豹。豺熊罴兕。犀牛水獺。[牦-未+牙]牛猕猴。狐狸野幹。貓兔獐鹿。如是等形。及諸鳥面。複有摩竭龜魚等首或有蛇頭諸雜蟲身。象頭馬身。馬頭象身。駝頭牛身。牛頭駝身。或水牛頭。驢騾之身。或複驢頭水牛之身。狗頭豬身。豬頭狗身。或羖羊頭豺狼之身。或豺狼頭羖羊之身。或師子頭虎豹之身。或虎豹頭師子之身。或狸貓頭熊罴之身。或熊罴頭狸貓之身。或犀牛頭水獺之身。或水獺頭犀牛之身。或[牦-未+牙]牛頭猕猴之身。或猕猴頭[牦-未+牙]牛之身。或有猿頭野幹之身。或野幹頭猿猴之身。貓頭鳥身。鳥頭貓身。或摩竭頭龜鼈之身。或龜鼈頭摩竭之身。魚頭蛇身。蛇頭魚身。畜頭人身。人頭畜身

  或複無頭唯空有身。或有半面。或複半身。或有二頭。唯止一身。或複一身而有叁頭。或複一身而有多頭。或複有頭而無有面。或複有面而無有頭。或複半頭而無有面。或複半面而無有頭。或複二頭而無有面。或複無面而有叁頭。或複多頭而全無面

  或全無眼。或唯一眼二眼叁眼。乃至多眼。或複無耳。或複一耳二耳叁耳。乃至多耳。或複無手。或複無臂。或複一手二手叁手。乃至多手。或複無腳。或唯一腳二腳叁腳。乃至多腳。及無足等

  或頭顛倒。或複挈頭。或頭向下。腳向于上。手足顛倒。割截而懸。或眼顛倒。或眼凸出。青碧可畏。或有赤眼。或眼出光。或轉動眼。或有耳亸。或複有耳。猶如山羊。或耳如驢。或樹爲耳。或猕猴耳。或有魚耳。或多種耳而是人身。或鼻[月*扁][月*弟]而身粗醜。或複懸口。或複懸舌。或舌麤大。或舌放光。或複牙齒極甚長大。身體短促。或複牙齒出入參差。或複牙齒猶如刀劍。或複舌頭如刀劍形。或懸腹肚。或複無肚。或複被發。或複無膝。或膝如瓨。或無有[月*坒]。腳如覆缽。或如碓臼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本行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32】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