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律異相》叁十四
經律異相卷第叁十四(諸國王女部) /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波羅奈王女金色女求佛爲夫一 波斯匿王女金剛形醜以念佛力立改姝顔二 波斯匿王女喪婿更于樹下複得後夫叁 安息王女先從狗中來四 波羅奈王七女與帝釋共語五 王女金剛爲火所燒六 王女見水上泡起無常想七 王女摩阇尼爲婆羅門所嫉八 王女狗頭感捕魚師述婆伽九
波羅奈王女金色女求佛爲夫一
波羅奈國王夫人生一女。身黃金色。頭發绀青。時年十六。父母見女長大。欲爲求婿。女言。我不用婿。若欲爲我求婿者。當令身黃金色頭發绀青。如是者乃可爾耳。父母便爲求索。了不能得。佛時在舍衛國。舍衛國有人。價作到波羅奈國。國王即請價人與相見問訊。以女示之言。我爲是女求婿。天下甯有好人。價人答言。我國中有人。複勝是女者。王聞歡喜。令價人迎取佛。價人便作書與佛。書上說是女端正甚好無比。欲爲佛取之。佛在祇洹中。爲諸比丘數千人說經。持書人直前至佛所。佛預知書上所說。得便裂壞之。作書報與金色女言。之人苦皆從恩愛生。生當複老。老當複病。從病致死。從死致憂哭。天下苦者皆從恩愛生。女得書自思惟。即得五通達。一者眼能徹視。二者耳能徹聽。叁者知他人心念。四者知所從生。五者能飛行。便與父母辭訣飛到佛前。佛即微笑。五色光明從口中出。阿難前問。佛言。阿難。汝見此女健乃如是。欲知之者。迦葉。佛時。是金色女爲貧家作婦。其婿手足拘攣不能行步。時國王字基立。有一女。端正。身著金銀璎珞。徑到迦葉佛所受經戒。時是貧人婦。身但被一[疊*毛]布。亦複隨往到佛所。外人不聽前。貧人婦自念言。我何故獨不得前。王女獨前。佛即知之。令人呼前。婦即作禮白言。是王女何故獨豪貴如此。我獨貧窮。佛語婦人。是王女。前世好喜讀經以衣施與沙門故。今世得豪貴尊嚴端正。汝前世不樂經法。悭貪不肯布施。見沙門不相承事。令汝今世貧窮如是。貧婦言。願佛哀我愚癡教我經法。迦葉佛便教之。于樹下讀經。坐自思惟。便取樹葉縫連作衣。以覆其身。欲持身上所著[疊*毛]布衣上佛。天王釋見有至心。便持天衣金錢飲食與之。婦得衣便以布施設供。壽終生天上。壽盡來生世間。爲國王女。喜讀經布施故。身黃金色頭發绀青(出金色女經)
波斯匿王女金剛形醜以念佛力立改姝顔二
佛在舍衛國。爾時波斯匿王最大夫人。名曰末利。時生一女。字曰波阇羅(梁言金剛)女面醜惡肌體粗澀。猶如駝皮。發如馬毛王觀此女無一喜心。便敕宮內。勤意守護勿令外人得見之也。女年轉大任當嫁處。處告吏臣。卿可推尋豪姓貧者便可將來。臣即如教。得一貧窮豪姓之士。將至王所。向彼人說。我有一女面狀醜惡。未有酬類。當相供給。想卿不逆。當納受之。時長者子長跪白言。當奉王敕。王即以女妻彼貧人。起宮宅門閣七重。王敕女夫。自捉戶排。若欲出時而自閉之。勿令人睹見女面狀。王給女婿使無乏短。又拜爲大臣。其人有財。與諸豪族共爲設會。月月更爲會同之時。夫婦俱詣諸人來會。悉皆將婦。唯彼大臣恒常獨往。衆人疑怪。彼人婦者傥能端正。或能極醜。是以彼人故不將來。密共相語。勸酒令醉解取門排。開其門戶。時女心惱自責罪咎。我種何罪爲夫所憎。恒見幽閉不睹衆人。複自念言。佛現在世。潤益衆生苦厄皆度。即便至心遙禮世尊。唯願垂愍。到于我前暫見教訓。其女誠笃佛知其意。即到其家。于其女前。地中踴出。其女見佛心生歡喜。惡相即滅。身體端嚴。猶如天女。奇姿蓋世。佛愍女故爲說妙法。即盡諸惡得須陀洹道。時彼五人。開戶入內見婦端正。怪不將來。還閉門戶。持鑰系本帶。其人醒悟會罷至家。見婦姿容人中難有。欣然問曰。是何人。女答夫言。我是汝婦。夫言。汝前極醜今者端正。其婦具以上事白。其夫即往白王。今者蒙佛神恩。已得端正。天女無異。王敕將來迎女入宮。王見歡喜。王及夫人。及女並女夫。共至佛所禮佛言。不審此女。宿植何福乃生豪富受醜陋形。佛告王曰。過去世時。國名波羅奈。有大長者。財富無量。舉家恒共供養一辟支佛。身體粗惡形狀醜陋。時彼長者有一小女。見彼辟支。惡心輕慢呵罵毀言。面貌醜陋身皮粗惡何其可憎。此辟支佛。受其供養欲入涅槃。爲其檀越作十八變。即從空下還至其家。長者倍喜。女即悔過。唯願尊者當見原恕。時辟支佛聽其忏悔。佛告大王。爾時女者今王女是。毀此賢聖受醜陋形。後見神變。自改悔故還得端正。由供養佛故世世富貴緣得解脫(出賢愚經第二卷)
波斯匿王女喪婿更于樹下複得後夫叁
佛詣迦羅越家食。入不閉門。後隨來者一切皆與食令飽滿。弟發惡意。我不聽入。若得自在比丘來時我折其腳。兄弟二人便各別去。皆樹下臥。弟發惡意。有牛驚奔轹折其腳。兄發善意。日西樹蔭故處其上。波斯匿女婿亡。王甚憐愛。爲其女呼婆羅門。相覓福人以爲女婿。婆羅門出案行見一人臥在于樹下。日西樹蔭故覆。婆羅門言。此是福人。即以白王。王言。那知具其上事。呼來澡洗更著好衣。便嫁女與之(出十卷譬喻經第四卷)
安息國王女先從狗來四
昔外國有城。名頭迦羅。中有白衣。日日請沙門還家中食。沙門是羅漢。沙門坐飯內中有狗。沙門食時常揣飯分狗。狗得飯啖便生好心向沙門。沙門日往狗便習待。沙門食時狗思見沙門。沙門來便複持一揣飯與狗。狗有好心向沙門。積年命終。乃爲安息國王女。生便識宿命知本是狗。雲我棄狗身得王女身。國中都無佛寺沙門。時月支王遣使詣王。見使賢明意欲女與作婦。使將女去。女見沙門心大歡喜。憶先作狗沙門與飯好向沙門。今得人身。今當大供養沙門。月支國中大有沙門。婦常日日飯食叁五百人。手自斟酌不使人客。飯食適訖。手自掃地。舍中婦女奴婢皆生好心言。此婦乃是王女。來在是間。常掃除供養沙門。我輩亦當用心。奴婢輩便藏去掃帚。欲自掃地。大家索帚了不知處。便取簏中初來所著衣卷以掃地。夫見婦以新衣掃地。便言。卿雖敬佛法何事乃當以新衣掃地。當索掃帚。婦言。我但以好心向一沙門。二歲得是衣耳。正以此衣掃當何苦哉。我前世時初。無可用布施。但有好心信有佛法故得此福。亦不治生得此衣也。夫語婦言。卿雖信佛法供養沙門。未曾見沙門與卿一錢兩錢。衣皆是我筋力所致。婦便爲夫自說宿命言。我前世時。生在狗中。大家數請沙門。沙門揣飯與我。我有好心向沙門故。去此狗身生爲王家女也。夫聞歡喜。謂婦言。卿但以好心向一沙門。得祐乃爾。夫先悭貪。聞婦所說即大布施。無所匮惜。齋戒精進興立佛寺。夫心念言。但以好心得此功德。婦便報言。心能令人得佛得生天上得作辟支佛得阿羅漢。皆是心力也。若心念惡。令人墮地獄(出明狗命終作國王女自識宿命經又出福報經)
波羅奈國王七女與帝釋共語五
波羅奈國道場。從地底上皆黃金色。魚鱗鼈甲轉次相加。往古諸佛皆坐其上。王名脂旬尼。作優婆塞。明于經道。爲佛立精舍。極大嚴事。王有七女皆並端正。悉持五戒執節不嫁。第一女名淑調。二名異妙。叁名除貪。四名清守。五名息心。六名靜友。七名僧婢。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精受八戒持正法齋。修厥所信奉戒布施名聞智慧之行。七女齋畢。求到城外冡間遊觀。王告七女。冡間可惡但有死人。骸骨狼藉狐狸鸱鸺食啖其肉。諸哭泣者滿在其間。有何可觀。我宮裏有園苑浴池。其中有五色蓮華。鵁鶄鴛鴦衆鳥翔集其地。列重光目之草。琦樹陰涼甘果恣口。可往遊戲。七女答言。大王甘果衆美何益于我。我見世人生壽無幾。命日趣死形爲幻化。莫得久存。我以免夫幼孩。不爲甘美惑也。徒欲觀非常之法。願卻貪意耳。願王哀許。王即聽之。七女俱出城外。往到冡間大臭之處。聞哭泣之聲。啬然毛豎。因共直前觀諸死人。見有斷頭斷臂手腳異處。或有僵屍草覆席裹。或有辜格在地。生草束縛中有罪未死者。家室啼哭令其解脫。又有擔負死人從城中出者。七女左右遠望。見死者甚多。諸飛鳥走狩爭食其肉。或就土中拖掣屍出。膖脹生蟲其臭難近。于是七女繞之一匝。自相謂言。我曹身等不久亦爾。各說一頌
第一女言
世人重其身 好衣加寶香 绮視雅容步 姿則欲人觀 死皆棄于塳 何用是飾嚴
第二女言
譬如一身居 人去舍毀傾 神遊而身棄 莫能製其形 癡貪謂可保 安知後當亡
第叁女言
觀神載形時 猶馬駕車行 車敗而馬去 可知此非常
第四女言
本見城完好 中人樂安居 所求未央足 何便忽空虛
第五女言
若乘船度水 至當舍船去 形非神常宅 焉得久長居
第六女言
人死依塼臥 形具尚鮮好 挺然不動搖 厥神安所在
第七女言
如雀在瓶中 羅縠覆其口 縠穿雀飛去 神自隨行走
時天帝釋聞之下贊。善哉善哉。汝欲何願。吾今與汝。七女問曰。是梵天耶。將地神耶。得無帝釋耶。答言然。吾是忉利天帝釋也。第一女言。願得無根無枝無葉之樹。于其中生。如是爲快。第二女言。願所生之地。清淨無欲無有陰陽。寂無所緣。第叁女言。願如山中呼聲之響。無往無反。自然無形。第四女言。願如虛空不始不終無所出生與道通洞。釋言。止止諸女所願甚妙。汝欲作日月中王爲可得矣。若夫虛無無想非吾所製。七女言。天帝。神德高大何以不能致此。佛說食福者福盡不免于畏。譬如老牛不能爲人用。何益于我哉。天帝釋言。諸女修齋戒吾亦奉于佛。當爲法兄弟。快乎妙願。言竟不現(出佛說七女經)
波斯匿王女金剛爲火所焚六
波斯匿王。有一寡女。名曰金剛。莊嚴來歸。父王哀愍。別爲立宮。給五百妓女以娛樂之。有一長老青衣。名曰度勝。恒行市脂粉香華。忽見男女無數大衆各赍香華出城。即問。欲何所至。衆人答言。欲問訊佛。佛出于世間叁界之尊。度脫。衆生皆得泥洹。度勝聞之。心悅意喜。即自念言。會老見佛宿世之福。便分香直持買好香華。隨衆人輩往到佛所。禮訖卻立。散…
《經律異相叁十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