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經律異相》

「事彙部·外教部·目錄部」經文2121卷53頁碼:P0001
梁 寶唱等集

  《經律異相》叁十九 ▪第2页

  經律異相卷第叁十九(外道仙人部) / 梁沙門僧旻寶唱等集

  ..續本經文上一頁霹雳。王被毒害沒不還宮(出智論第四卷)

  螺文仙人造書風雨不能飄侵八

  昔有仙人。名曰螺文精進純備。而處居家不有梵行者。或作是說。如彼螺文有清淨行。然在居家不善清淨。螺文造書。風雨不能沮壞。處俗修梵行。如阿那含。在家眷屬圍繞。此非清淨行耶。神足境界不可思議(出婆須蜜經第六卷)

  四仙人得道緣九

  佛在羅閱只。宣說正法。諸尼揵等心皆愁惱。梨夷山有五百仙人。尼揵遣使雲。此間有佛。自謂得道神變第一。皆不及我等而自高大。願大師等。自屈見佐。論道至要毀滅其道。遂令諸師功名益顯。答言大善。我等且遣四人往難瞿昙。尼揵宣令國內。卻後七日當有四佛入國度人。及至其日。四人現視神變。從空中來各從城一面入。衆人睹見謂爲真佛。尼揵遣使白佛。可來講道。佛言。食時當往。尼揵喜曰。瞿昙恐不如。詐不前來。衆皆謂然。佛令空中火起。從西面來。四人南飛火複南來。四面熱氣四人惶懅。頓臥在地。佛現在涼處。即時尋涼來至佛前。佛爲說法。皆作沙門得應真道。佛入城。城中人言。旦有四佛在虛空中。佛言。即指左右。此四羅漢是也(出十卷譬喻經第五卷)

  仙人失通生惡道十

  如郁陀羅伽仙人。得五神通。飛到國王宮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國法。接足而禮。夫人手觸即失神通。從王求車。乘駕而出還其本處。入林樹間更求五通。一心專至垂得。而樹上有鳥急鳴以亂其意。舍樹至水邊求定。複聞魚鬥動水之聲。此人求禅不得。即生嗔恚。我當盡殺魚鳥。此人久後思惟得定。生非有想非無想處。于彼壽盡。下生作飛狸。殺諸魚鳥。作無量罪墮惡道(出大智論第十七卷)

  諸仙人見聞女人色聲皆失神通十一

  優陀延王。將諸宮人婇女。詣郁毒波陀山林。除卻男子純與女人五樂自娛。其音清妙燒衆名香。時諸婇女。或有裸形而起舞者。時有五百仙人經過彼處。時諸仙人見色聞聲嗅香便失神足。猶無翼鳥墮彼林中。王問。汝等是誰。諸仙人答言。我是仙人。王複問。汝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耶。答言不得。又問。汝得初禅耶。答言。曾得而今已失。時王嗔言。有欲之人見我宮人殊非所以。便拔利劍斷五百仙人手足(出抄毗昙毗婆沙第叁十叁卷)

  化足手著王女生愛後興惡念墮墜阿鼻十二

  優陀羅摩子。有王。常施其食。若食時至。以神足力飛騰虛空詣于王宮。王即迎抱坐金床上。以諸仙人所食之味而供養之。時彼仙人飯食已竟。除器澡漱說偈咒願飛空而去。是王後時。以國事故應詣余處。無人給事仙人。仙人性躁。或起嗔恚而咒咀我。或失王位或斷我命。便問其女。仙人若來如我常法汝能供養不。女答言能。時王重約敕女盡心奉養。然後乃行。營理國事。後日食時仙人飛來。王女如王法。躬身迎抱坐金床上。王女身體細軟。仙人觸女退失神足。飲食訖。除器澡漱說偈咒願。欲飛不能。時王宮中有後園林。即入其中欲修神足。聞象馬車乘之聲而不得修。時城中人恒作是念。若令大仙在地行者。我等當得親近禮足。仙人聰明黠慧善知方便。語王女言。汝今宣告城中人民。今日大仙當從王宮步行而出。汝等人民所應作者皆悉作之。時彼王女如其所敕。即便宣告。街陌清淨無瓦礫糞穢。懸幡燒香散種種花。嚴飾鮮潔。仙人步出去城不遠。入林樹間欲修神足。聞衆鳥聲修不能得。便舍林樹複詣河邊。以其本法欲修神足。複聞水中魚鼈回轉之聲。而不得修。便上山上作是思惟。我今所以退失善法皆由衆生。凡我所有善法淨行。使我當作如是衆生。能害世間所見地行飛行水性衆生。無免我者。發是惡誓願見。離八地欲生非想非非想有頂處。開甘露門寂靜園田。八萬劫中處閑靜樂。業報盡已乃還此間。答波樹林昙摩白瑪若拙。作著翅狸。身廣五十由旬。兩翅各廣五十由旬。其身量百五十由旬。以此大身殺害空行水陸衆生。無得免者。身壞命終生阿鼻地獄(出抄毗昙毗婆沙第叁十叁卷)

  提波延那聞舍芝聲起愛十叁

  佛未出世時。天帝釋常往詣提波延那仙人所聽法。後一時乘寶飾車欲詣仙人。而舍芝念言。今者帝釋棄我欲詣余婇女。即隱其形上車上。帝釋不知垂到仙人所。顧視見之。而問言。汝等何故來。仙人不欲眼見女人。汝可還宮。舍芝不欲去。帝釋以蓮華莖打之。舍芝以女人軟美之音而謝帝釋。仙人聞之。而起欲愛。螺發即落耳識而退(出抄毗昙毗婆沙第叁十叁卷)

  雪山仙人與虎行欲生十二子十四

  往昔雪山有一仙人。名跋伽婆。食果草根修習慈心。而不能除諸煩惱結。時住彼處有一雌虎。與共行欲遂便懷妊。日月滿足來仙人所産十二子。仙人憐愍即取洗浴而哺養之。虎母愛念隨時乳養。仙人各爲立名。一名竭伽。二名跋婆伽。叁名爲虎。四名師子。五名擔重。六名婆羅墮阇。七名步行。八名婆羅奴。九名健食。十名惡性。十一名師子擔。十二名健行。年始七歲能食根華果。父母俱亡子心愁惱。仰天號哭無所歸依。樹神言。且莫號哭。汝等應當晝夜六時淨自洗浴向于虛空至心禮拜求哀梵天。梵天聞之。當至汝所壞汝癡暗。施汝慧明當供養汝。依教而行經十二歲。時梵天帝釋叁十叁天。與無數眷屬皆來供養。告童子曰。汝等何故十二年中精勤苦行。供養于我欲何所求。佥曰。唯願大士施我智慧。今我識知善惡等業苦受樂事(出大集經第二十四卷)

  撥劫仙人見王女發欲失通十五

  昔過去久遠世時。有一仙人。名曰撥劫。得五神通。時爲國王之所奉事。神足飛行往反王宮。時王供養一切施安。王手捧仙人布發與行。手自斟酌百種飲食。積有年歲。時王緣務。王有一女。端正姝好于世希有。王甚敬重。女未出門。王告女曰。吾奉事仙人不敢失意。今吾遠行汝供養之。當如我在。時彼仙人從空飛下至宮內。王女見來。以手擎之坐著座上。觸女體柔軟即起欲意。愛欲興盛尋失神足。思惟經行欲複神足故不能獲。步行出宮。時無央數人皆來集看。王行畢還聞墮恩愛不能飛行。王夜至宮獨竊自行。往見仙人稽首足下。以偈頌曰

  吾聞大梵志  本異皆食飲

  爲從何所教  何因習色欲 

  撥劫答曰

  吾實爾大王  如聖之所聞

  王曰

  不審惠所在  乃善德所念  假使發欲心  不能伏本事

  撥劫答曰

  愛欲失義利  淫心郁然熾  今日聞王語  便當舍愛欲

  仙人羞慚克心自責。宿夜精勤還複神通。時仙人者今舍利弗是。時國王者吾身是也(出仙人撥劫經)

  獨角仙人情染世欲爲淫女所騎十六

  時波羅奈國山中有仙人。以仲秋之月。于澡槃中小便。見鹿合會淫心即發。精流槃中鹿飲之。即時有身。滿月生子大類如人。頭有一角其足似鹿。鹿當産時往仙人舍前生子。付仙人而去。仙人出時見此鹿子。自念本緣知是己兒。取已養育。及其年大。勤教學習。通十八種大經。又學坐禅。行四無量心得五神通。一時上山。值大雨泥滑。其腳不便躄傷其足。便大嗔恚。咒令不雨。仙人福德諸龍鬼神皆爲不雨。不雨故谷果不生。人民窮乏無複生路。波羅奈王憂愁懊惱。命諸大官集議雨事。明者議言。我聞有一角仙人。上山傷足嗔咒令十二年不雨。王即開募。若有能令仙人失五通屬我爲民者。當與分國半治。是波羅奈國有淫女。名曰扇陀。端正巨富。來應王募。淫女言。若是人者我能壞之作是語已。取金槃盛好寶物。語王言。我當騎此仙人來。淫女即時求五百乘車。載五百美女。五百鹿車載種種歡喜丸。皆以衆藥草和之。及持種種大力美酒。色味如水服樹皮衣行林樹間。以像仙人。于仙人舍邊作草庵住。一角仙人遊行見之。諸女皆出好華妙香供養仙人。仙人歡喜。諸女以美言敬辭問訊仙人。將入房中坐好床褥。與好淨酒以爲淨水。與歡喜丸以爲果瓜。食飲飽已。語諸女言。我從生來初未得如此果水。諸女言。我一心行善故天與我願得此果水。仙人問女。汝那膚色肥盛。答曰。我常食此好果飲此美水。仙言。汝何不在此住。答曰。亦可住耳。女呼共澡洗。女手柔軟觸之。心動遂成淫欲。即失神通。天爲大雨七日七夜。令得歡樂飲食七日。酒食皆盡。繼以水木果。其味不美。更索前者。答言已盡。今當共取。去此不遠有可得處。仙人言。隨意。共出去城不遠。女便臥地言。我極不複能行。仙人言。汝不能行者騎我項上。我當擔汝。女先遣信報王。王可暫出觀我智能。王見問言。何由得爾。女曰以方便力無所複能。令住城中好供養恭敬之。足其所欲拜爲大臣。住城少日身轉羸瘦。念禅定心厭此世欲。王問仙人。汝何不樂。答曰。雖得五欲常念林間。王曰。本除旱患何爲強奪其志。即便遣之。既還山中精進不久還得五通。一角仙人我身是也。淫女者耶輸陀羅是也(出大智論第十七卷)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經律異相》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