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合部金光明經》

「經集部」經文664卷16頁碼:P0359
隋 寶貴合

  《合部金光明經》八

  隋大興善寺沙門釋寶貴合北涼天竺叁藏昙無谶譯

  舍身品第二十二

  爾時道場菩提樹神複白佛言。世尊。我聞世尊過去修行菩薩道時。具受無量百千苦行。捐舍身命肉血骨髓。惟願世尊。少說往昔苦行因緣。爲利衆生受諸快樂。爾時世尊即現神足。神足力故令此大地六種震動。于大講堂衆會之中。有七寶塔從地踴出。衆寶羅網彌覆其上。爾時大衆見是事已生希有心

  爾時世尊即從座起。禮拜此塔。恭敬圍繞。還就本座。爾時道場菩提樹神白佛言。世尊。如來世雄出現于世。常爲一切之所恭敬。于諸衆生最勝最尊。何因緣故禮拜是塔

  佛言。善女天。我本修行菩薩道時。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汝可開塔取中舍利示此大衆。是舍利者。乃是無量六波羅蜜功德所薰。爾時阿難聞佛教敕即往塔所。禮拜供養開其塔戶。見其塔中有七寶函。以手開函見其舍利色妙紅白。而白佛言。世尊。是中舍利其色紅白

  佛告阿難。汝可持來。此是大士真身舍利。爾時阿難。即舉寶函還至佛所持以上佛

  爾時佛告一切大衆。汝等今可禮是舍利。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爾時大衆聞是語已心懷歡喜。即從坐起合掌恭敬。頂禮菩薩大士舍利

  爾時世尊欲爲大衆斷疑網故。說是舍利往昔因緣。阿難。過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羅陀。修行善法善治國土無有怨敵。時有叁子。端正微妙形色殊特威德第一。第一太子名摩诃波那羅。次子名曰摩诃提婆。小子名曰摩诃薩埵。是叁王子。于諸園林遊戲觀看。次第漸到一大竹林憩駕止息。第一王子作如是言。我于今日心甚怖懅。于是林中將無衰損。第二王子複作是言。我于今日不自惜身。但離所愛心憂愁耳。第叁王子複作是言。我于今日獨無怖懅亦無愁惱。山中空寂神仙所贊。是處閑靜能令行人安隱受樂。時諸王子說是語已。轉複前行見有一虎。適産七日而有七子。圍繞周匝饑餓窮悴。身體羸損命欲將絕。第一王子見是虎已。作如是言。怪哉此虎。産來七日七子圍繞不得求食。若爲饑逼必還啖子。第叁王子言。此虎經常所食何物。第一王子言。此虎唯食新熱肉血。第叁王子言。君等誰能與此虎食。第二王子言。此虎饑餓身體羸瘦。窮困頓乏余命無幾。不容余處爲其求食。設余求者命必不濟。誰能爲此不惜身命。第一王子言。一切難舍不過己身第叁王子言。我等今者以貪惜故。于此身命不能放舍。智慧薄少故于是事而生驚怖。若諸大士欲利益他。生大悲心爲衆生者。舍此身命不足爲難。時諸王子。心大愁憂久住視之目未曾舍。作是觀已尋便離去。爾時第叁王子作是念言。我今舍身時已到矣。何以故。我從昔來多棄是身都無所爲。亦常愛護處之屋宅。又複供給衣服飲食臥具醫藥象馬車乘。隨時將養令無所乏。而不知恩反生怨害。然複不免無常敗壞。複次是身不堅無所利益。可惡如賊猶若行廁。我于今日當使此身作無上業。于生死海中作大橋梁。複次若舍此身。則舍無量癰疽瘭疾百千怖畏。是身唯有大小便利。是身不堅如水上沫。是身不淨多諸蟲戶。是身不淨筋纏血塗。皮骨髓腦共相連持。如是觀察甚可患厭。是故我今應當舍離。以求寂滅無上涅槃。永離憂患無常變異。生死休息無諸塵累。無量禅定智慧功德具足成就。微妙法身百福莊嚴諸佛所贊。證成如是無上法身。與諸衆生無量法樂。是時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願以上大悲薰修其心。慮其二兄心懷怖懅。或恐固遮爲作留難。即便語言。兄等今者。可與眷屬還其所止。爾時王子摩诃薩埵。還至虎所脫身衣裳置竹枝上。作是誓言。我今爲利諸衆生故。證于最勝無上道故。大悲不動舍難舍故。爲求菩提智所贊故。欲度叁有諸衆生故。滅生死怖衆惱熱故。是時王子作是誓已。即自放身臥餓虎前。是時王子。以大悲力故虎無能爲。王子複作如是念言。虎今羸瘦身無勢力。不能得我身血肉食。即起求刀周遍求之了不能得。即以幹竹刺頸出血。于高山上投身虎前。是時大地六種震動。日無精光如羅睺羅阿修羅王捉持障蔽。又雨雜華種種妙香。時虛空中有諸余天。見是事已心生歡喜。歎未曾有。贊言善哉善哉。大士。汝今真是行大悲者。爲衆生故難舍能舍。于諸學人第一勇健。汝已爲得諸佛所贊常樂住處。不久當證無惱無熱清淨涅槃。是虎爾時見血流出汙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唯留余骨。爾時第一王子見地大動。爲第二王子而說偈言

  震動大地  及以大海  日無精光

  如有覆蔽  于上虛空  雨諸華香

  必是我弟  舍所愛身

  第二王子複說偈言

  彼虎産來  已經七日  七子圍繞

  窮無飲食  氣力羸損  命不雲遠

  小弟大悲  知其窮悴  懼不堪忍

  還食其子  恐定舍身  以救彼命

  時二王子心大愁怖。涕泣悲歎容貌憔悴。複共相將還至虎所。見弟所著被服衣裳。皆悉在一竹枝之上。骸骨發爪布散狼藉。流血處處遍汙其地。見已悶絕不自勝持。投身骨上良久乃悟即起舉手呼天而哭。我弟幼稚才能過人。特爲父母之所愛念。奄忽舍身以飼餓虎。我今還宮。父母設問當雲何答。我甯在此並命一處。不忍見是骸骨發爪。何心舍離。還見父母妻子眷屬朋友知識。時二王子。悲號懊惱漸舍而去。時小王子所將侍從。各散諸方互相謂言。今者我天爲何所在。爾時王妃于睡中夢。夢乳被割牙齒墮落。得叁鴿雛一爲鷹食。爾時王妃。大地動時。即便驚寤。心大愁怖。而說偈言

  今日何故  大地大水  一切皆動

  物不安所  日無精光  如有覆蔽

  我心憂苦  目睫[目*需]動  如我今者

  所見瑞相  必有災異  不祥苦惱

  于是王妃說是偈已。時有青衣在外已聞王子消息。心驚惶怖尋即入內。啓白王妃作如是言。向者在外聞諸侍從。推覓王子不知所在。王妃聞已生大憂惱。涕泣滿目至大王所。我于向者傳聞外人。失我最小所愛之子。大王聞已而複悶絕。悲哽苦惱抆淚而言。如何今日失我心中所愛重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于往昔  無量劫中  舍所重身

  以求菩提  若爲國王  及作王子

  常舍難舍  以求菩提  我念宿命

  有大國王  其王名曰  摩诃羅陀

  是王有子  能大布施  其子名曰

  摩诃薩埵  複有二兄  長者名曰

  大波那羅  次名大天  叁人同遊

  至一空山  見新産虎  餓窮無食

  時勝大士  生大悲心  我今當舍

  所重之身  此虎或爲  饑餓所逼

  傥能還食  自所生子  即上高山

  自投虎前  爲令虎子  得全性命

  是時大地  及諸大山  皆悉震動

  驚諸蟲獸  虎狼師子  四散馳走

  世間皆闇  無有光明  是時二兄

  故在竹林  心懷憂惱  愁苦涕泣

  漸漸推求  遂至虎所  見虎虎子

  血汙其口  又見骸骨  發毛爪齒

  處處迸血  狼藉在地  時二王子

  見是事已  心更悶絕  自躄于地

  以灰塵土  自塗坌身  忘失正念

  生狂癡心  所將侍從  睹見是事

  亦生悲恸  失聲號哭  互以冷水

  共相噴灑  然後蘇息  而複得起

  是時王子  當舍身時  正值後宮

  妃後婇女  眷屬五百  共相娛樂

  王妃是時  兩乳汁出  一切支節

  痛如針刺  心生愁惱  以喪愛子

  于是王妃  疾至王所  其聲微細

  悲泣而言  大王今當  谛聽谛聽

  憂愁盛火  今來燒我  我今二乳

  俱時汁出  身體苦切  如被針刺

  我見如是  大祥瑞相  恐更不複

  見所愛子  今以身命  奉上大王

  願速遣人  求覓我子  夢叁鴿雛

  在我懷抱  其最小者  可適我心

  有鷹飛來  奪我而去  夢是事已

  即生憂惱  我今愁怖  恐命不濟

  願速遣人  推求我子  是時王妃

  說是語已  即時悶絕  而複躄地

  王聞是語  複生憂惱  以不得見

  所愛子故  其王大臣  及諸眷屬

  悉皆聚集  在王左右  哀哭悲號

  聲動天地  爾時城內  所有人民

  聞是聲已  驚愕而出  各相謂言

  今是王子  爲活來耶  爲已死亡

  如是大士  常出軟語  爲衆所愛

  今難可見  已有諸人  入林推求

  不久自當  得定消息  諸人爾時

  慞惶如是  而複悲號  哀動神祇

  爾時大王  即從坐起  以水灑妃

  良久乃蘇  還得正念  微聲問王

  我子今者  爲死活耶  爾時王妃

  念其子故  倍複懊惱  心無暫舍

  可惜我子  形色端正  如何一旦

  舍我終亡  雲何我身  不先薨沒

  而見如是  諸苦惱事  善子妙色

  猶淨蓮華  誰壞汝身  使令分離

  將非是我  昔日怨仇  挾本業緣

  而殺汝耶  我子面目  淨如滿月

  不圖一旦  遇斯禍對  甯使我身

  破碎如塵  不令我子  喪失身命

  我所見夢  已爲得報  值我無情

  能堪是苦  如我所夢  牙齒墮落

  二乳一時  汁自流出  必定是我

  失所愛子  夢叁鴿雛  鷹奪一去

  叁子之中  必定失一

  爾時大王  即告其妃  我今當遣

  大臣使者  周遍東西  推求覓子

  汝今且可  莫大憂愁  大王如是

  慰喻妃已  即便嚴駕  出其宮殿

  心生愁惱  憂苦所切  雖在大衆

  顔貌憔悴  即出其城  覓所愛子

  爾時亦有  無量諸人  哀號動地

  尋從王後

  是時大王  既出城已  四向顧望

  求覓其子  煩惋心亂  靡知所在

  最後遙見  有一信來  頭蒙塵土

  血汙其衣  灰糞塗身  悲號而至

  爾時大王  摩诃羅陀  見是使已

  倍生懊惱  舉手號叫  仰天而哭

  先所遣臣  尋複來至  既至王所

  作如是言  願王莫愁  諸子猶在

  不久當至  令王得見  須臾之頃

  複有臣來  見王愁苦  顔貌憔悴

  身所著衣  垢膩塵汙  大王當知

  一子已終  二子雖存  哀悴無賴

  第叁王子  見虎新産  饑窮七日

  恐還食子  見是虎已  深生悲心

  發大誓願  當度衆生  于未來世

  證成菩提  即上高處  投身餓虎

  虎饑所逼  便起啖食  一切血肉

  已爲都盡  唯有骸骨  狼藉在地

  是時大王  聞臣語已  轉複悶絕

  失念躄地  憂愁盛火  熾然其身

  諸臣眷屬  亦複如是  以水灑王

  良久乃蘇  複起舉手  號天而哭

  複有臣來…

《合部金光明經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