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四十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時諸比丘如是語已。即詣佛所。到佛所已。即谘問言。善哉世尊。彼之提婆大婆羅門並及妻等。昔作何業。而造業已。得此果報。複至佛邊。得諸聖法。更造何業。先貧後富。一旦如是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諸比丘。若欲聞者。今應谛聽。彼之提婆大婆羅門。亦有過業。亦有現業。何等名爲過去之業。諸比丘知。我念往昔。此賢劫中。是時衆生。壽二萬歲。有佛出世。號曰迦葉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十號具足。時迦葉佛已轉法輪。度生死岸。豎立法幢。滿昔誓願。成最丈夫。開化衆生。無量千億住于善道。還居在此波羅奈城昔聖處所鹿野苑中

  爾時還彼波羅奈城。有于一人。從佛邊受叁歸五戒。而其生中不行布施。命終之時。心發是願。迦葉如來所授于彼菩薩記別。名曰護明。言是菩薩。于當來世。衆生百年壽命之中。得成佛者。號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羅呵叁藐叁佛陀。願我值遇于彼世尊以是因緣。汝等當知。爾時彼受叁歸五戒不行布施優婆塞者。今此提婆婆羅門是。其于彼時受此叁歸。護持五戒。爲優婆塞。命終乞願。願值于我。以是因緣。今得值我。複以彼時不行布施。今得貧報。此是過去所造作業

  比丘當知。何者名爲現在世業。我昔六年苦行之時。而彼提婆隨宜將食。布施于我。我今得成無上菩提其複請我。至于己家。布施我食。以是因緣。得現世報是故汝等諸比丘輩。應當須向佛法僧邊。生于恭敬希有之心。當得如是功德果報。猶如提婆婆羅門身現受其福。不得報者。以悭貪人不肯布施。今受貧賤困苦之患。汝等比丘。當如是學。世尊自從波羅奈國。來至優婁頻螺聚落。于其中間。有八萬人。受佛教化。入諸法中

  佛本行集經迦葉叁兄弟品第四十四上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我今先可教化一個得通之人。令其歡喜。彼歡喜已。應當次第廣化多人。是時優婁頻螺聚落。其中有叁螺髻梵志仙人居止。第一所謂優婁頻螺迦葉爲首。教授五百螺髻弟子。修學仙法。爲匠爲導。最在前行。第二名爲那提迦葉。複領叁百螺髻弟子。爲首爲導。第叁名爲伽耶迦葉。複領二百螺髻弟子。爲首爲導。合有千人。隨彼兄弟。修學仙法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今此優婁頻螺迦葉。其聲遍滿摩伽陀國。彼處內外一切人民並謂言。其是阿羅漢。我今可先化彼優婁頻螺迦葉。令其歡喜。彼歡喜已。當有多人受其教法。佛複思念。此等諸仙。以何爲重。彼行是何。念已即知彼等唯用苦行爲尊。其次則以領衆爲重

  爾時世尊。隱本形相。即便化作苦行之身。頭上結發。螺髻爲冠。兼複化作五百梵志摩那婆子。以爲徒衆。悉皆可喜。端正無雙。爲人樂見。圍繞左右。以神通飛到彼優婁頻螺迦葉所聞聲處。下地而住

  爾時彼等一切諸仙。見化衆已。悉各忩遑。東西馳走。或有安置于鋪設者。或有洗足。或入草庵拂拭整頓。或有將草作席鋪設。或有取水以擬澡洗。又複各各告彼等言。汝等今者從何忽來。而至于此。不相告知。汝等何不于先遣使道我欲來。我若先知。當預置設。是故汝等當少時住。我等辦具種種供擬。世尊既知一切諸仙心生願樂。悉知佛已

  爾時世尊還攝神通複于本形。獨立而住。時彼諸仙既見世尊剃除須發身著袈裟染色之衣。是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此大沙門。大有威神。大有威德。然其未得阿羅漢果。如我今日。在于此住。此是如來最初于先出神通法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即白佛言。善大沙門。仁今何遠來至于此。善大沙門。仁今若當願樂于此。我住處者。隨仁所須。我當供給。又仁意樂于何處所。坐起眠臥。此是草庵。此是草堂。任意選取。作是語已。佛告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善哉迦葉。汝若不辭。能見敬重。我欲入汝祭祀火神處所安居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有一弟子。于先舊患下痢之病。以病下故。糞穢草庵。自余一切諸弟子等。見穢草庵。瞋忿不淨。驅遣令出。是時彼患摩那婆身被驅出。時作如是念。此之庵舍。爲于一切螺髻而造。雲何見我病患下痢。驅遣我出。願我舍命。得是身體。仰報彼等如是之事。時彼患者作是念已。即便命終。命終已後。即受如是大毒龍身。生已在于彼草堂內。或有人來。或畜生來。皆被螫殺。以是因緣。彼堂即空。無有人住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念。有何對治。能伏毒龍。唯應有火能相屈耳。作是念已。即以火神。安彼草堂。恒常如法依時供養。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即白佛言。善大沙門。我實不辭。亦不惜是此之草堂。但彼草堂有大極惡嚴熾龍王。居住彼中。其龍甚有大神通力。有大惡毒。有猛厲毒。非止害仁。亦損我也

  爾時世尊如是再過語迦葉言。汝若不辭不敬重。彼但當與我草堂居住。迦葉報言。我意不願仁住火堂。所以者何。彼處今有一大毒龍。猛惡嚴熾。恐爲于仁並及我身。作于毒害。善大沙門。此堂本來。我等師徒。久共舍之。無人能入

  爾時世尊第叁重告彼迦葉言。仁者迦葉。若有一切毒龍。來滿此堂住者。彼等不能損我一毛。況一龍也。仁者迦葉。但汝意可。我自當入。願汝莫辭。莫重彼堂。其終不能損害于我。是時優婁頻螺迦葉。以佛叁度殷勤未已。即白佛言。善大沙門。我亦不辭。亦不重彼。我以相語。若心不疑。當隨意住。常作方便。莫令被害

  爾時世尊得于迦葉印可聽已。手自執持一把之草。入火神堂。入已鋪草。取僧迦梨襞作四疊。以鋪草上。加趺而坐僧伽梨上。端身而住。正念不動。除舍一切外內怖畏。身毛不豎。寂然禅定

  爾時彼堂毒龍。出外求覓食故。處處經曆。飽已回還。入于火堂。遙見如來坐火堂內。見已其心作如是念。我身猶活。今有何人。忽入我堂。其意既惡。即興毒害。口出煙炎。如來複坐如是叁昧。身亦放煙

  爾時彼龍見是煙已。增長更嗔。放猛火炎。如來爾時亦入如是火光叁昧。身出大火。佛及毒龍。各放猛火。是時彼堂。嚴熾猛炎。以猛炎故。草堂彤然。如大火聚

  爾時世尊複如是念。我今可作如是神通。作神通已。莫害于彼龍王命根。但當燒其皮肉筋骨。悉令淨盡。爾時世尊即作如是神通變化。以神通故。令彼龍王。命不傷害。但使其余身分然盡。如是訖已。又複從身出于諸種雜色光明。所謂青黃赤白黑色。出已唯照一尋地。明示于彼龍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去彼祭祀火堂不遠。遙見堂內出大猛炎。見已即作如是念言。嗚呼嗚呼。此大沙門。今被毒龍之所燒害可惜可惜。以其不取我等師徒好言善語。時彼衆有一摩那婆。名阿羅陀祇梨迦(隋言濕樹衣皮)。見彼火堂。亦大懊惱。自余一切諸摩那婆。各各稱名。悉皆恐怖。並相呼喚。謂迦咤牟尼(隋言苦行仙)。謂耶摩其尼(隋言雙火)。謂何唎尼毗奢耶那(隋言立火)。謂毗羅波羅婆(隋言丈夫光)。謂奢摩羅耶那(隋言雜色眼)。謂波羅耶那(隋言能度彼岸)。謂迦咤耶那(隋言將愛行)。謂瞿昙姓(隋言暗牛)。謂目揵連種(隋言白捧)。謂婆私咤姓(隋言化住)。謂頗羅墮(隋言重憧)。汝等汝等。速來速來。此大沙門今被毒龍吐火燒爇。我等當往助其撲滅

  爾時彼等諸摩那婆。聞是聲已。或將水瓶。或複擔梯。速疾走來。來已著梯。上彼火神大堂之上。上已將水欲滅于火。而彼火炎。世尊力故。更增熾盛。時彼一切諸摩那婆。即還下彼火神堂住。在一邊立。各相謂言。此大沙門端正可喜。而被毒龍之所惱害(梵本沙門來並再稱)

  爾時衆中。濕樹皮衣摩那婆仙。悲哀說偈。以哭佛言

  嗚呼微妙端正身  頭發甚青指羅網

  七處圓滿端正眼  被龍翳如日月昏 

  爾時更有一摩那婆。還複悲哀哭泣于佛。而說偈言

  嗚呼諸王勝家生  甘[這-言+蔗]上種人中勝

  世間無過此生處  今爲毒龍火燒身 

  爾時更有一摩那婆。還複悲哀哭泣于佛。而說偈言

  叁十二相莊嚴體  自得解脫能脫他

  瞋恚能伏不害身  今被毒龍毒火滅 

  爾時更有一摩那婆。還複悲哀哭泣于佛。而說偈言

  支節長短正等身  甘[這-言+蔗]諸王種增益

  體如閻浮檀金柱  今爲毒龍火所焚 

  爾時更有一摩那婆。還複悲哀哭泣于佛。而說偈言

  諸仙聞聲心歡喜  布施持戒最福田

  身體柔軟大吉祥  嗚呼今被龍火殺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亦來集聚。去彼火堂。不遠立住

  爾時有一摩那婆。來白于優婁頻螺迦葉作如是言。和上一過試觀占彼大沙門。看其大沙門生宿之中。更不爲于諸余惡星所犯觸也。其所犯者。何星逼是沙門生宿

  爾時優婁頻螺迦葉。即便仰瞻虛空星已。還告于彼摩那婆言。汝摩那婆。今應當知。此大沙門鬼宿日生。而彼鬼宿不爲余星之所逼觸。謂摩那婆。此大沙門星甚快明。如我所見。星宿相貌。大沙門今共龍角鬥決勝之狀。此相必定是大沙門。決降彼龍。無有疑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本行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0】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