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集經》

「本緣部」經文190卷03頁碼:P0655
隋 阇那崛多譯

  《佛本行集經》五十四 ▪第2页

  隋天竺叁藏阇那崛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諸妃後等。莫慮大王欲出家也。大王今者定不出家。時彼後妃。聞剃發師[口*恒]伽波羅說此語已。皆悉歡悅。心懷踴躍。遍滿其體。不能自勝將諸璎珞。莊嚴己身。而告之言。[口*恒]伽波羅。我此璎珞。今悉施汝。汝今更莫爲活命故造作諸業。[口*恒]伽波羅。見是事已。作如是念。彼優波伽。既舍如此半國王位。而求出家。今梵德王。仰羨于彼。我今何故不作是事。而使一切世間羨我。然此後妃。將諸璎珞。以施我者。我若順從此後妃意。事必不善。我于今者。亦可舍棄而從出家。[口*恒]伽波羅。作是念已。詣梵德所。而白言曰。大王。許我以前事者。我今意樂舍棄出家。時梵德王。而問之言。[口*恒]伽波羅。汝今意者欲于誰邊而出家也。[口*恒]伽波羅白言。大王。我欲往至優波伽邊而出家耳。時梵德王。而告之言。[口*恒]伽波羅。如汝意見。隨願而作

  爾時[口*恒]伽波羅。自剃須發。至優波伽仙人之所。于即出家。既出家已。勤劬精進。尋獲四禅及以五通。得大威神。有大威德。亦能以手摩日月輪。其梵德王。既複聞彼[口*恒]伽波羅得出家已。成大神仙。有大威力。複能以手摸日月輪。聞此事已。不勝仰羨。欲求見彼。告諸臣言。諸大臣等。我今欲往彼仙人所。共彼相見。時諸臣等。而白王言。大王不然。大王今者不合身自往彼人所。我等遣使。喚彼仙來。時梵德王。報諸臣言。卿等今者應無此理。汝等莫作如是之語。上世已來。無如此法。而有諸仙。身不自在。而從喚也。我等今者身目往彼。此是如法。何以故。彼仙人等。是大福田。堪受供養。我等必須身自至彼

  時梵德王。乘自威德。莊嚴備辦五百乘車。左右圍繞。及以五百諸大臣等。從波羅奈出詣向彼諸仙人所。自欲光顯于彼世界

  爾時仙人[口*恒]伽波羅。遙見王來。及至白王。善來梵德。希能遠至

  爾時彼等五百諸臣。怨恨瞋彼[口*恒]伽波羅。出粗犷言。汝是下賤。淫女所生。穢濁不淨。恒洗垢膩。雲何今日喚大王名

  時梵德王。止彼臣言。勿作是語。仙法如是。喚人名字。但此仙人。有其戒行。有大威力。時梵德王。即向諸臣。而說偈言

  卿等莫恨此仙人  此仙修行已具足

  所有苦事能行故  得度一切苦怖畏

  心既得舍一切惡  即非剃除及瓦師

  [口*恒]伽波羅已苦行  降伏我故喚名字

  現得忍力汝等看  降伏諸根獲證果

  得諸天人所敬重  即天人中最爲勝 

  爾時梵德王。及宮內諸婇女等。于先頂禮仙人之足。卻住一面。而彼五百諸大臣等。尋複頂禮彼仙人足。既頂禮已。然後複禮[口*恒]伽波羅仙人之足。次後亦禮瓦師之足。其梵德王。一面坐已。慰諸仙言。諸尊者輩。身體康和安隱以不。所求活命不至勞也。無人惱亂諸仙人也

  爾時仙等報梵德言。如是大王。此事須忍。但王體內安和已不。一切眷屬及諸大臣。國內民庶。悉安隱不。作是語已。彼等諸仙。爲梵德王。說法教化。令心歡喜增長功德。時梵德王。蒙彼諸仙說法教化。令心歡喜增長功德。從坐而起。頂禮諸仙。還其本處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等若有心疑。彼時優波伽者。其人是誰。莫作異見即我身是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彼時仙人[口*恒]伽波羅剃發師者。其人是誰。莫作異見。此優波離比丘是也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于彼之時。梵德王者。其人是誰。莫作異見。此即輸頭檀王是也

  汝等比丘。或有心疑。彼時五百諸大臣等。其人是誰。莫作異見。即今五百比丘是也。諸比丘。于時優波離比丘。亦因我得五百大臣。恭敬禮拜。並及得彼梵德王禮。今亦如此。複因我得五百比丘。及輸頭檀王之所禮拜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比丘。若欲善知于我聲聞弟子之中持律最者。謂優波離比丘是也

  爾時諸比丘。作是念言。其優波離。昔作何業。乘彼業報。生剃發師下賤之家。複作何業。乘其業報。而得出家。受具足戒。獲羅漢果。今得如來授其記言。汝諸比丘于我聲聞弟子之中。持律最者。謂優波離比丘是也。時諸比丘。作是語已。往詣佛所。白言世尊。其彼長老優波離者。昔作何業。乘彼報故。生剃發師下賤之中。複作何業。乘彼業故。而得出家。受具足戒。得羅漢果。即得如來授其記別。稱我聲聞弟子之中持律第一

  爾時佛告諸比丘言。汝諸比丘。我念往昔。在于此城。有剃發師。其人娉求稱自門戶剃發師家娶女爲妻。其後不久。産生一子。彼剃發師。尋時遇患。雖加醫療治而不差。因其所患。乃至命終。既命終已。剃發師妻。將彼童兒。付自兄弟。口告之言。此之童兒。是汝[外*男]甥。今將相付。汝等必須教此童兒。自父本業。彼剃發師。聞其姊妹作是語已。受此童兒。遂便教授彼父本業。彼剃發師。恒在王宮。王所敬重。每爲國王。剃除須發。不大在外爲人剃治。時王敕給白象一頭。任所乘馳東西南北。又給金筒。安置剃刀。及余雜事。而敕之言。凡無佛世。有辟支佛。猶如犀牛。獨行出時。當作利益。尋于彼時。有辟支佛。頭須爪發。悉皆長利。來到彼時剃發師邊。而告之言。善哉賢首。願當與我剃除須發。時剃發師。報辟支佛。作如是言。善哉大仙。若欲然者。聽待明日。晨朝早來。必當與仙剃除須發。時彼尊者辟支仙人。聞此語已。尋時還去。過于彼夜。晨朝起時。著衣持缽。還複詣彼剃發師邊。作如是言。善哉賢首。今當與我剃除須發。時剃發師。還複白彼辟支佛言。善哉大仙。若必然者。聽至日晚。即與仙剃。如是乃至若日西來。還複語言。聽待晨朝。若晨朝來。聽待日西。如是乃至。晨亦不剃。晚亦不剃。而彼童子。見此尊者辟支仙人。或晨朝來。或日西至。日日恒爾。見已白言。辟支尊者仙。何緣故。或朝或晡。恒來至此。時辟支佛。向彼童子。廣說前事

  爾時童子。白仙人言。我舅終不爲仙剃發。何以故。恃于王宮出入自在。生憍慢故。我今當爲仙人剃發。時彼童子。即爲仙人。剃除須發。爾時尊者辟支仙人。作如是念。今此童子。大作功德。我今當須爲彼童子。光揚示現功德事相。作是念已。告童子言。汝之童子。若知時者。必當持取我之須發。汝于當來。有大利益。作是語已。猶如雁王舒其兩翅。以神通力。忽爾飛騰。乘空而去。時彼童子。取辟支佛所剃須發。置于髆上。向辟支佛。生清淨心。頂戴十指。合掌作禮。即發是願。願我當于未來世中。還值如是辟支佛尊或更勝者。彼之世尊。所有說法。願我速即悉皆知解。又願我更不生惡道。又願當來生生世世。恒作如此剃須發師。爲福田故。供養承事如是聖者

  爾時彼城宮內。國王升殿視事。與大國臣左右圍繞。而彼大衆。悉皆遙見彼辟支佛騰空而行。大衆見已。白彼王言。大王今者甚有吉利。善得人身。如今國內福田出世。王遂仰觀。即見彼時辟支佛已。告諸臣言。剃此辟支佛須發者。大得吉利。時彼爲王治須發師。因在王邊。而白王言。如此仙人。是我能剃。更誰能也。時彼童子聞此語已。即至王邊而白王曰。大王當知。我舅今者虛言浪語。我舅本不剃彼須發。此既小事。猶尚妄稱。是我剃彼仙人須發。論其實剃。即我身也。爾時王所治須發師。诃彼童子。咄哉癡人。汝有何力。能剃彼發。時彼童子。于即挽出辟支佛發。顯示大衆。此仙人發。我現持行。願悉知見

  爾時王見如是事已。即生瞋怒。告彼恒治須發師言。咄哉癡人。汝于我邊。有如是力。今日何因虛诳我也。汝速出國。勿住我境。並即奪彼所乘白象。及治須發諸具度等。及以封祿。與彼童子。而敕之言。從今日後。汝恒與我治其須鬓及以爪甲。時彼童子。而白王言。如王所敕。不敢違也。從爾已後。恒即爲王。治其須鬓及爪甲等。隨世壽命。取終之後。因彼功德。生生世世。不墮惡道。從天至人。從人至天。二處往返。後于一時。還生在于波羅奈城剃發師家。可喜端正。觀者不厭。而彼童子。父母養育。及其長大。意智漸漸。技藝成就

  爾時迦葉世尊。出現于世。怛他伽多阿羅诃叁藐叁佛陀。作大教師。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爾時迦葉婆伽婆阿羅诃叁藐叁佛陀。已轉法輪逆轉流轉。已受法輿本願具足。最得稱利勝丈夫志。開敷示現所化蓮華。于無量億百千衆生。安置善道。當爾之時修行。依彼波羅奈城。住舊仙人所居之處。彼鹿苑中。與比丘僧二萬人俱。時彼剃治須發師父。數至彼苑。與諸比丘。剃除須發。然彼小兒。始能行時。共父至于伽藍寺內。然諸比丘。或說諸法。講論之時。得至彼聽講說律時。或複得聽。或不得聽。時彼童子。問諸比丘。雲何一切等是善言。我或得聞。或不得聽。其意如何。時諸比丘報言。童子如此之法。是諸比丘秘密之事。若不受于具足戒者。悉不得聽。時彼童子。聞此事已。心生懊惱。雲何願我速得出家。堪聞善語。後時童子至律師邊。請乞出家。得受具戒。依諸比丘誦持戒律。依法而行。雖複如此。而不得證出世之智。然彼後時。病困著床。臨欲命終。又發是願。迦葉如來怛他伽多阿羅诃叁藐叁佛陀。有一菩薩。名曰護明。已授記言。汝于將來。壽百年世。當得作佛。號曰釋迦多他伽多阿羅诃叁藐叁佛陀。我于今者。願值將來釋迦牟尼。若順所願。在彼教中。亦乞出家。受具戒已。于彼世尊諸弟子中。所持律者。我爲第一。如我今日。此師和上。于迦葉佛諸持律行弟子之中。最爲第一。我亦如是。當于彼時釋迦如來法教之中。持律弟子。我最第一。彼人從爾。命終已後。即生天上。及至今日。最後之身。受胎生于迦毗羅城剃發師家。名優波離。即其人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佛本行集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