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本行經》

「本緣部」經文193卷04頁碼:P0054
宋 釋寶雲譯

  《佛本行經》一

  宋涼州沙門釋寶雲譯

  因緣品第一

  今粗頒宣法  慈心專聽受

  佛眾經要義  聖師之言辭

  傳佛之典籍  最利益於世

  受者蒙大慶  潤及一切生

  普一切諸佛  仙聖明王智

  慈心稱名者  獲福不可量

  今故演吉祥  憂苦永滅亡

  所至之方域  莫不得安隱

  撿情專守心  各各靜意聽

  其有奉持者  雪除諸垢穢

  以清淨法水  勤加浣濯心

  入滅度深池  受色甚鮮明

  五欲猶奔馬  普世隨之迷

  迴旋無出要  勞欲所欺誤

  或馳於盲冥  獨周旋五道

  以智慧之勒  善禦迴愚心

  當以無常策  捶製情欲馬

  挫折饕餮意  令志捨諛諂

  六欲江河流  趣惡甚速疾

  當以智慧力  設牢厚堤塘

  樂生死勤苦  未曾得休息

  以無厭足意  迷醉於五欲

  八種之湯藥  和合甚神良

  順服甘露味  迷醉尋醒悟

  叁界眾生類  倒見手所指

  顛倒於五道  猶如拍鞠跳

  垂脫盡苦際  還復墮生死

  今聞聖明教  宜息迷惑心

  慈悲之光明  普照耀於世

  愚睹熱時焰  癡心自迷惑

  生死猶廣澤  孤麑迷於中

  宜服飲法乳  除久飢虛渴

  眾生從久來  為老死所吸

  不喜見良藥  逆罵謗醫師

  醫合叁十七  雜藥神良膏

  宜以方便求  勤服以除患

  塵勞之長夜  眾生甚安眠

  宜辦甘露鼓  寤令莫睡眠

  佛日出於世  照曜法豐秋

  宜以智慧眼  勤心普遍觀

  眾生心如水  躁擾濁不明

  以法渟使清  猶如秋時水

  眾生善禦心  定意不躁濁

  速疾得歸趣  入于泥洹海

  種種變形體  於生死長遠

  天人叁惡趣  地獄鬼畜生

  今宜捨嶮欺  諂偽[仁-二+豈][仁-二+磊]形

  入滅琉璃城  合為一種色

  有王名阿育  無憂厚國土

  能使怨憂恐  歸附者喜敬

  普於此地立  八萬四千塔

  天龍鬼神喜  聲震於天下

  時金剛力士  聞是震動聲

  佛法更盛明  因是追念佛

  低頭拄頰悶  惟佛在世時

  諸天有問曰  唯仁何為愁

  諦視良久間  然後乃長歎

  懷悲聲戰悵  發言報之曰

  佛天中天師  施善教天人

  追憶佛聖尊  是以愁悶耳

  是諸天人等  後生不見佛

  佛去世之後  乃生於天上

  始聞佛名號  衣毛皆起豎

  因以慈敬心  問於金剛神

  唯仁佛是誰  有何善妙德

  有何智慧力  有何律禁法

  其形貌何類  以何自嚴飾

  唯仁垂顧屈  為吾等具說

  以是光明言  勸進金剛神

  發言猶花敷  含笑和顏曰

  所問深妙法  難可倉卒說

  諸聖不能究  獨我安能陳

  若能以手指  舉拂世界地

  四海諸淵池  一吸能令盡

  若能都渾吞  鐵圍金剛山

  以蓮花根絲  繫懸須彌山

  若欲圍纏裹  窮盡虛空表

  若復欲計知  十方眾生數

  是事猶易致  學之或可得

  欲歎佛功德  無能盡具者

  願承佛威神  令意不謬誤

  能少少頒宣  歎佛之德善

  今我之所說  猶如鸚鵡言

  以歡悅仁等  可專意諦聽 

稱歎如來品第二

  今欲昇清虛  翔佛無外法

  適欲稱發言  心為之沈疑

  吾心之羽翮  勢弱不能強

  佛之空無慧  包博虛空外

  假令有力士  盡力射虛空

  箭行過劫數  不能至空際

  若幹賢聖明  於佛大空慧

  以無量辯才  不歎盡佛德

  已度苦海岸  枯竭愛欲河

  塞生老死淵  開立大法海

  天人及異術  不能盡意源

  是故佛慧海  深邃無涯底

  須彌眾山王  諸天遊居上

  佛德喻須彌  莫能見頂者

  魔王進叁女  來欲亂道意

  所至靡不惑  唯佛慈能護

  魔王十八億  變形來欲戰

  佛從衣出臂  如日照雲赤

  以百福相手  擬地勝魔王

  不敢當佛德  猶冥眺日光

  諸天無能毀  魔王貢高幢

  唯佛能碎壞  佛豎大法幢

  其餘塵勞王  強力含怒害

  愚癡及死魔  軍率諸子孫

  愛生五蓋子  先登纏覆世

  有餘懷害進  變形若幹種

  怒害疾慳妒  熱惱慢貢高

  倒見貪欲界  邪癡塵勞王

  其弊懷害強  圍繞求對戰

  結布塵勞陣  各現武備力

  各放剛猛弩  以中凡愚夫

  其箭如毒蛇  又有如熾火

  迦葉佛已來  無與為對者

  佛德障其箭  益甚放燋燃

  乘戒德之車  被忍辱牢鎧

  駕以精進馬  入滅塵勞陣

  以正見利鉾  以正思為箭

  以正言為羽  以正行為筈

  以正路為矢  意筩中拔箭

  放慈弓駃發  佛箭名四等

  一發滅塵勞  震叁千世界

  慧熾燒塵欲  猶如軍被燒

  施戒忍進定  慧信及堅固

  守志不移動  猶眾川歸海

  世清空中明  十方普蒙安

  心一定堅固  思惟世起滅

  以得金剛心  壞碎塵勞山

  以佛眼觀見  叁千界如鏡

  外學諸神仙  久學無所覺

  一切智無師  名諸師之師

  強慧金剛觜  潰壞癡堅卵

  脫出愚冥獄  陵無為清虛

  天上食甘露  食隨蘭馬麥

  不甘著天味  不患厭馬麥

  調達怒放石  羅雲立其前

  俱以慈眼視  見毒栴檀等

  外學所誹謗  天人所稱嘆

  於二意不動  猶口吹須彌

  名聞叁千世  佛是普世師

  好首所虛謗  心等無喜慼

  愚利衰毀譽  若稱譏苦樂

  八法不能染  猶如水蓮花

  天上人間樂  視皆為不實

  觀世如愚戲  有形皆空無

  叁惡趣眾生  開其難開門

  空叁惡趣獄  導天人無為

  經趣度叁世  縛阿須倫憍

  勸導眾善本  雨叁寶於世

  往古轉輪王  自在於四方

  於己不自從  免死至無為

  佛修種種業  治理法空城

  濟脫塵勞賊  將至無為城 

  日明照晝不及夜  不曜天上叁惡趣

  佛光晝夜叁千世  及至一切眾生心

  佛神妙暉常盛明  千萬無數難可喻

  月之盛明十五日  其暉曜夜無益晝 

  天帝懷憂悴  壽命臨終沒

  垂退失天福  詣佛還見諦

  日月世眼目  阿須倫所嬈

  佛慈濟世間  救令不遭厄

  憂煙想如焰  樂欲如服藥

  愛著喻盛火  佛滅以法水

  懷恚甚怒害  飲醉狂惑亂

  鴦崛魔醉象  佛以慈製伏 

  無量生死堅纏裹  愚癡之賊蔽其目

  佛以言箄智慧藥  決除鬱鞞迦葉賊

  是叁人等塵甚厚  假令聲聞如恒沙

  無有能動其毛者  唯佛濟使睹道明 

  容貌甚憍慢  因寶黼黻服

  迸沙最矜高  見佛屈修禮

  頭如戴火焰  牙長眼正赤

  怒則擲火燒  佛降阿臘鬼

  龍王懷毒怒  雹害魔竭國

  佛動地崩山  威勢滅龍毒

  佛猶大象王  入生死華池

  踐蹈塵勞草  佇立泥洹中

  佛導度生死  如牛渡流河

  眾生渡至今  如群牛隨導

  佛如八解池  生法芙蓉花

  天人如蜂集  服香則離苦

  諸天聞海水  底有不死藥

  以海大龍王  纏繞須彌山

  諸天阿須倫  攬海至千歲

  設若幹方便  盡力甚勤苦

  引萬種藥精  進令水上凝

  謂是不死藥  接盛以金瓶

  服者不永壽  不離老病死

  意謬持神藥  轉輪無邊際

  佛以七覺意  慧力攬大海

  圍繞以滅定  引以精進力

  致出甘露藥  永安滅老病

  最樂滅眾苦  服者離生死 

  佛明喻日不亂精  盛喻月滿而不寒

  樂過六天而消欲  燄如盛火無所燒

  法甚微妙德行具  眾善伏藏稱福聚

  普集天人之善好  歎視佛德無厭足

  光耀如日明如月  悅目如華聲雷震

  步如象王忍如地  普勝世間佛獨最

  如是無量清妙歎  眾聖窮劫不能盡

  況吾愚淺欲究竟  猶無舟船欲渡海 

  諸天皆叉手  懷悅謂金剛

  願佛下兜術  即受許為說 

降胎品第叁

  處兜術宮時  以天眼普觀

  睹眾生苦惱  追憶往古誓

  本願安眾生  累劫勞求佛

  生生遭艱難  不厭種德本

  第一上祠祀  從發意以來

  以金遍布施  惠施手成德

  從初種種施  聞者衣毛豎

  頭目身手足  妻子所愛重

  嚴駕名象馬  寶車垂真珠

  若當合聚此  普地不容受

  勤施聲雷震  如天降時雨

  累劫以慧水  普潤飽眾生

  施酪池乳江  福山酥如泉

  蜜塹石蜜積  普嚴飾此地

  未曾違求者  與與無所逆

  水灌受者手  喻於四大海

  奉父母明師  慈心具種事

  所施無涯限  成施度無極

  所生守戒勝  沒命不穢禁

  剃頭為沙門  髮積喻大山

  生愚夫五欲  遭沒命危難

  不動毀淨禁  具戒度無極

  生得尊自由  未曾施人惡

  截頭目手足  心定得忍辱

  情悟發求佛  逮進超九劫

  彌勒等應先  勇猛出其前

  貪慕深妙法  因身受慧義

  入火投山巖  支節鐵針釘

  十八法智慧  奉行無發勞

  覺了一切原  度智無極岸

  施戒忍進定  智慧江海淵

  慈悲傷眾生  成喜悅光耀

  毛孔雜色光  明動兜術宮

  諸天懷疑集  肅敬禮菩薩 

  即時種種擊金鼓  任資賦與七覺籌

  誰欲與吾降世間  故相延請法賓會

  光從兜術照四方  樂役力渚閻浮提

  即敕侍臣卿月猛  汝識世間大國王 

  何國可託生  不違古典製

  應遭遇菩薩  奉順佛言教

  對曰唯聖聽  有大豪尊王

  有王名善求  典主王舍城

  婆羅奈城主  王名曰善猛

  蠍國王百才  鬱禪王名巢

  光燄王留生  又王名勇武

  王善臂之子  又名白雪王 

  是八大王有名聞  不審為可託生不

  曰有是王穢不真  遍更察觀真正者

  思惟斯須曰更有  轉輪王種壽興後

  王最盈後名師子  其子白淨釋中尊 

  善妙稱吾意  應託生為子

  白淨男中上  妙後女中英

  諸城邑之中  迦夷羅越最

  今日吾當降  施善於世間

  示眾生以正  牢縛欲枷鎖

  破壞生死獄  開示無為路

  示眾生方便  令出生死獄

  卿等誰欲樂  離苦滅度安

  欲自度苦者  與吾俱降下

  頒宣是法已  便下兜術宮

  顯乘令普知  白象如銀山

  菩薩乘象王  如日照白雲

  諸天鼓樂舞  普雨雜色花

  日精之明珠  光照耀王宮

  降神下生時  現瑞甚微妙

  菩薩降入胎  如鴈處清淵

  如秋盛月照  如象處花池

  日以光照好  月以盛明珠

  菩薩無可喻  唯與善福俱

  處妙後胎已  地六反震動

  猶如水中船  空中崩雷聲

  海池肅肅動  眾流淨澄清

  諸天於空中  布華如帳縵

  稱慶踴躍喜  地神欣然笑

  諸華盡敷鮮  遍地無空缺

  樹神見眾花…

《佛本行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