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興起行經》

「本緣部」經文197卷04頁碼:P0163
後漢 康康孟詳

  《佛說興起行經》下

  後漢外國叁藏康孟詳譯

  佛說地婆達兜擲石緣經第七

  聞如是。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皆是阿羅漢。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難也。是時佛告舍利弗。往昔過去世。于羅閱祇城。有長者名曰須檀。大富多饒。財寶象馬七珍。僮仆侍使。産業備足。子名須摩提。其父須檀。奄然命終。須摩提有異母弟。名修耶舍。摩提心念。我當雲何設計不與修耶舍分。須摩提複念。唯當殺之。乃得不與耳。須摩提語修耶舍。大弟共詣耆阇崛山上。有所論說去來。修耶舍曰可爾。須摩提。即執弟手上山。既上山已。將至絕高崖頭。便推置崖底。以石堆之。便即命絕。佛語舍利弗。汝知爾時長者須檀者不。則今父王真淨是也。爾時子須摩提者。則我身是。弟修耶舍者。則今地婆達兜是。佛語舍利弗。我爾時貪財害弟。以是罪故。無數千歲。在地獄中燒煮。爲鐵山所堆。爾時殘緣。今雖得阿惟叁佛。故不能免此宿對。我于耆阇崛山。經行爲地。婆達兕。舉崖石長六丈廣叁丈。以擲佛頭。耆阇崛山神。名金埤羅。以手接石。石邊小片。迸墮中佛腳拇指。即破血出。于是世尊。即說宿命偈曰

  我往以財故  殺其異母弟

  推著高崖下  以石堆其上

  以是因緣故  久受地獄苦

  于其地獄中  爲鐵山所堆

  由是殘余夭  地婆達下石

  崖片落傷腳  破我腳拇指

  因緣終不朽  亦不著虛空

  當護叁因緣  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尊佛  得爲叁界將

  阿耨大泉中  說此先世緣 

  佛語舍利弗。汝觀如來。衆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神。帝王臣民。一切衆生。皆欲度之。尚有宿緣。不能得免。況複愚冥未得道者。舍利弗等。當學如是。莫犯身口意。佛說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羅漢。阿耨大龍王天龍鬼神幹沓和阿須倫迦樓羅甄陀羅摩休勒。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佛說婆羅門女栴沙謗佛緣經第八

  聞如是。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皆是羅漢。六通神足。除一比丘。阿難也。佛告舍利弗。往昔阿僧祇劫前。爾時有佛。號名盡勝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世尊。時在波羅奈國。與大比丘六萬八千衆。皆是羅漢。舍利弗。爾時盡勝如來。有兩種比丘。一種比丘。名無勝。一種比丘。名常歡。無勝比丘者。六通神足也。常歡比丘者。結使未除。爾時波羅奈城。有長者名大愛。有象馬七寶。資財無極。大愛長者有婦。名曰善幻。端正無比。兩種比丘。往來其家。以爲檀越。善幻婦者。供養無勝比丘。衣被飲食。床臥醫藥。四事無乏。供養常歡。至爲微薄。何以故。無勝比丘。斷于諸漏。六通具足。常歡比丘。結使未盡。未成道故也。常歡比丘。見無勝比丘偏受供養。興嫉妒意。橫生誹謗曰。無勝比丘。與善幻通。不以道法供養。自以恩愛供養耳。佛語舍利弗。汝知爾時盡勝如來弟子常歡者不。則我身是。欲知善幻婦人者。則今婆羅門女名栴沙者是。佛語舍利弗。我爾時無故誹謗無勝羅漢。以是罪故。無數千歲。在地獄中。受諸苦痛。今雖得佛爲六師等。諸比丘衆。漏盡未盡。及諸王臣民。清信士女。說法時。以余殃故。多舌童女。帶杅起腹。來至我前曰。沙門何以不自說家事。乃說他事爲。汝今日獨自樂。不知我苦耶。何以故。汝先共我通。使我有娠。今當臨月事須酥油。養于小兒。盡當給我。爾時衆會。皆低頭默然。時釋提桓因。侍後扇佛。以神力化作一鼠。入其衣裏。齧于帶杅。忽然落地。爾時諸四部弟子。及六師徒等。見杅墮地。皆大歡喜。揚聲稱慶。欣笑無量。皆同音罵曰。汝死赤吹。罪物何能興此惡意。誹謗清淨無上正真。此地無知。乃能容載如此惡物也。諸衆各說是時地即爲劈裂。焰火踴出。女便墮中。徑至阿鼻大泥犁中。大衆見此女現身墮泥犁。阿阇世王。便驚恐。衣毛爲豎。即起叉手長跪白言。此女所墮。今在何處。佛答大王。此女所墮。名阿鼻泥犁。阿阇世王。複問佛。此女不殺人。亦不偷盜。直妄語。便墮阿鼻耶。佛語阿阇世王。我所說緣法。有上中下身口意行。阿阇世王複問。何者爲重。何者爲中。何者爲下。佛語阿阇世王。意行最重。口行處中。身行在下。阿阇世王複問佛。佛答曰。身行粗現。此事可見。口行者耳所聞。此二事者。世間所聞見。佛語大王。意行者。設發念時。無聞見者。此是內事衆行。爲意釘所系。王複問佛。意不可見。雲何獨系意釘耶。佛答王曰。若男子女人。設欲身行殺盜淫者。先當思惟。朝中人定。何時可行也。思惟何處可往。佛複語王。夫人作行。先心計挍。然後施行。是故系于意釘。不在身口也。佛複語王。是口行者。欲行口行時。先意思惟。若在大會。講論法時。若在都坐斷當律時。設問我者。我當違反彼說此間非是已事。若有是語者。我當反之。此受他意氣故。作是語耳。若行此叁事不著者。複更作計。當往鬥之曰。彼欲殺汝。破汝壞汝。汝當隨我語。莫信他人。若作此兩舌者。成于虛僞。滅其正法。命終之後。墮于泥犁。佛語王。是故口行系于意釘。不系身口。王複問佛。何以故。佛答王曰。身叁口四。皆系意釘。意不念者。身不能獨行。是故身口系意釘。于是世尊。即說偈曰

  意中熟思惟  然後行二事

  佯慚于身口  未曾愧心意

  先當慚于意  然後恥身口

  此二不離意  亦不能獨行 

  于是阿阇世王。聞佛說法。涕泣悲感。佛問王。王何爲涕王答曰。爲衆生無智不解叁事。恒有損減。是故悲耳。此衆生但謂身口爲大。不知意爲深奧。世尊。我本謂身口爲大意爲小。今從佛聞。乃知意爲大。身口爲小。佛問王曰。本何以知身口大意爲小。今方雲意大身口小耶。王複白佛。夫人殺生。人皆見之。若偷盜淫劮。亦人所見。此身叁事。天下盡見。口行妄語。惡口兩舌。言不至誠。此口四事。天下所聞。意家叁事。非耳所聞。非眼所見。是故衆生。以眼見耳聞爲大。今聞佛說乃知心意爲大身口爲小。以是故。身口二事。系于意釘。佛複問王。雲何知意釘爲大。身口二事。系于意釘。王白佛言。此多舌女人。欲設謗毀。先心思念。當以系。杅起腹。在大衆中。說是輩事。又聞佛說。是故我知意大身口小。佛語大王。今雲何解意大身口小。王答曰。設欲行事。先心發念。然後身口行之。是故知意大身口小。佛言。善哉善哉。大王。善解此事。常當學此。意大身口小。說是法時。衆中八十比丘。漏盡意解。二百比丘。得阿那含道。四百比丘。得斯陀含道。八百比丘。得須陀洹道。八萬天與人皆得法眼淨。十萬人及非人。皆受五戒。二十萬鬼神。受叁自歸。于是世尊。說宿緣偈言

  盡勝如來時  我比丘多歡

  毀謗于無勝  墮于地獄久

  以是殘因緣  多舌童女來

  在于大衆中  前立謗毀我

  宿對終不滅  亦不著虛空

  當護叁因緣  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  得爲叁界將

  阿耨大泉中  自說先世緣 

  佛語舍利弗。汝觀如來。衆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鬼神帝王臣民。一切衆生。皆欲度之。尚不免此宿緣。況汝愚冥未得道者。舍利弗。當護身口意。佛說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羅漢。阿耨大龍王八部鬼神。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佛說食馬麥宿緣經第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皆是羅漢。六通神足。佛告舍利弗。過去久遠世。時佛名毗婆葉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號佛世尊。在盤頭摩跋城中。與大比丘衆十六萬八千人俱。王名盤頭。與群臣庶民清信士女。以四事供養毗婆葉如來及衆終已無乏。爾時城中。有婆羅門。名因提耆利。博達梵志四圍典籍。亦知尼揵筭術及婆羅門戒。教五百童子。王設會先請佛。佛便默然許之。王還具馔。種種濃美及設床座。氍氀毾[登*毛]辦已畢。王執香爐。于座上長跪啓曰。今時已到。唯願屈尊。時毗婆葉佛。見時已至。便敕大衆。著衣持缽。當就王請。大衆圍繞。往詣王宮。就座而坐。王即下食。手自斟酌。種種肴膳。爾時有一比丘。名曰彌勒。時病不行。佛及大衆。食已各還。還時皆爲諸病比丘請食。過梵志山。見食香美。便興妒嫉意曰。此髡頭沙門。正應食馬麥。不應食此甘馔之供。告諸童子。汝等見此髡頭道人。食于甘美肴膳不。諸童子曰。爾實見。此等師主。亦應食馬麥。佛語舍利弗。汝知爾時山王婆羅門不。則我身是。爾時五百童子者。今五百羅漢是。爾時病比丘彌勒者。則今彌勒菩薩是。佛語舍利弗。我爾時興妒嫉。意言是輩不應食。甘膳正應食馬麥耳。及卿等亦雲如是。以是因緣我及卿等。經曆地獄無數千歲。今雖成佛。爾時殘緣。我及卿等。于毗蘭邑。故食馬麥九十日。我爾時不言與佛馬麥。但言與比丘。以是故。我今得食搗麥仁以卿等加言。當與佛麥故。今日卿等。食著皮麥耳。于是世尊。說宿緣偈言

  我本爲梵志  所學甚廣博

  教授五百童  在于樹園中

  在毗葉佛世  形罵諸比丘

  不應食粳糧  正應食馬麥

  汝等童子說  實如師所道

  並及此等師  亦應食馬麥

  以是因緣故  久受地獄苦

  爾時殘余殃  亦五百比丘

  婆羅門時請  當會毗蘭邑

  與卿食馬麥  九十日不減

  因緣終不朽  亦不著虛空

  當護叁因緣  莫犯身口意

  今我成佛道  得爲叁界將

  阿耨大泉中  自說先世緣 

  佛語舍利弗。汝觀如來。衆惡已盡。諸善普具。諸天龍神帝王臣民。一切衆生。皆欲度之。尚不能得免。宿世余殃。況愚冥未得道者。佛語舍利弗。當學護叁因緣。莫犯身口意。舍利弗。當學如是。佛說是已。舍利弗。及五百羅漢。阿耨大龍王八部鬼神。聞佛所說。歡喜受行

  佛說苦行宿緣經第十

  聞如是。一時佛在阿耨大泉。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皆是阿羅漢。六通神足。唯除一比丘。阿難也。是時佛告舍利弗。往昔波羅捺城邊。去城不遠。有多獸邑。中有婆羅門。爲王太史。國中第一。有一子。頭上有自然火鬘。因以爲名。婆首端正。有叁十相。梵志典籍。圖書纖記。無事不博。外道禁戒及諸算術。皆悉明練。時有一瓦師子。名難…

《佛說興起行經下》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