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義足經》

「本緣部」經文198卷04頁碼:P0174
吳 支謙譯

  《佛說義足經》上 ▪第2页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佛默然受之。惟閻便繞佛叁匝而去。至七日。佛告阿難。汝與衆比丘。入城悉于裏巷四僥街道說偈言

  常欺倒邪冥  說作身不犯

  重冥行欺具  自怨到彼苦

  修地利分具  不守怨自賊

  惡言截頭本  常關守其門

  當尊反興毀  尊空無戒人

  從口內衆憂  嫉心衆不安

  抟掩利人財  力欺亦可致

  是悉皆可忍  是最以亡寶

  有怨于正人  世六余有五

  惡有道致彼  坐意行不正

  欺咤有十萬 

  阿難即受教。俱入城。于裏巷四街道。說如佛所言。實時舍衛人民。及諸裏家。皆生意言釋家子實無惡。學在釋家。終不有邪行。是時衆異梵志。自于講堂有所訟。中有一人。言露子曹事。于外出聲言。汝曹自共殺好首。而怨佛及弟子乎。大臣聞是聲。便入啓王。王即召衆梵志問。汝曹自共殺好首不。便言實爾。王怒曰。當重罰子曹。奈何于我國界。自稱爲道。而有殺害之心。即敕傍臣。悉收子曹。遍徇舍衛城裏巷匝。逐出國界去。佛以食時。從諸比丘。皆持應器入城。時有清信士。名阿須利。遙見佛。便往作禮。揚聲白佛言。聞者不識四方名心甚悲。所聞經法。不能複誦。聞佛及比丘僧怨被惡名。佛謂阿須利言。不適有是宿命因緣。佛便說偈言

  亦毀于少言  多言亦得毀

  亦毀于忠言  世惡無不毀

  過去亦當來  現在亦無有

  誰盡壽見毀  難形尚敬難 

  佛廣爲阿須利說經。便到須達家。直坐正座。須達便爲佛作禮。叉手言。我屬者悲。身不識方面。所聞經法不能複誦。聞佛及比丘僧怨被惡名。佛是時說偈言

  我如象行鬥  被瘡不著想

  念我忍意爾  世人無喜念

  我手無瘡瘍  以手把毒行

  無瘡毒從生  善行惡不成 

  佛廣爲須達說經。便到維閻家。直坐正座。維閻作禮竟。叉手言。屬者我悲。身不識方面。所聞經法。不能複誦。聞佛及比丘僧怨被惡名。佛因爲維閻說偈言

  無曉欲使惱  內淨外何汙

  愚人怨自誤  向風揚細塵 

  維閻是時。快飯食佛比丘僧竟。澡水與下坐。聽佛說經。佛爲說守戒淨行。悉見諸道便而去。時國王波私匿。具從事騎。以王威法。出城到祇樹。欲前見佛故。乘騎未到。下車步入。遙見佛。便卻蓋解冠。卻諸侍從。脫足金屣。便前爲佛作禮就座。叉手白佛言。屬者甚悲。身不識方面。所聞經法不複誦。聞佛及比丘僧怨被惡名。佛即爲王說偈言

  邪念說彼短  解意谛說善

  口直次及尊  善惡舍不憂

  以行當那舍  棄世欲自在

  抱至德不亂  製欲人所诘 

  舍衛一國人民。悉生念疑。佛及比丘僧。從何因緣。致是惡名聲厄。共視佛威神。甚大巍巍。如星中月。適無敢難。佛悉知其所念。便說是義足經言

  如有守戒行人  問不及先具演

  有疑正非法道  欲來學且自淨

  以止不拘是世  常自說著戒堅

  是道法黠所信  不著绮行教世

  法不匿不朽言  毀尊我不喜恐

  自見行無邪漏  不著想何瞋喜

  所我有以轉舍  鮮明法正著持

  求正利得必空  以想空法本空

  不著余無所有  行不願叁界生

  可瞑冥悉已斷  雲何行有處所

  所當有悉裂去  所道說無愛著

  已不著亦可離  從行拔悉舍去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歡喜

  摩竭梵志經第四

  聞如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志。字摩竭卒死講堂。同學便著床上。共舁出于舍衛裏巷四街道。舉聲言。見摩竭者。悉得解脫。今見死屍亦解脫。後聞名者亦解脫。諸比丘。食時悉持應器。入城求食。時見梵志說摩竭功德如是。食竟悉澡應器。還到佛所。作禮竟皆就座。即爲佛本末說如是。佛因是本演是卷。令我弟子悉聞解。廣爲後世作明。令我經道久住。說是義足經

  我見淨無有病  信見谛及自淨

  有知是悉可度  苦斷習證前服

  見好人以爲淨  有慧行及離苦

  黠除凶見淨徑  斷所見證至淨

  從異道無得脫  見聞持戒行度

  身不汙罪亦福  悉已斷不自譽

  悉棄上莫念後  有是行度四海

  直行去莫念苦  有所念意便縛

  常覺意守戒行  在上行想彼苦

  念本念稍入行  不矯言審有黠

  一切法無有疑  至見聞亦所念

  谛見聞行力根  誰作世是六衰

  不念身不念尊  亦不願行至淨

  恩怨斷無所著  斷世願無所著

  無所有爲梵志  聞見法便直取

  淫不淫著汙淫  已無是當著淨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鏡面王經第五

  聞如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衆比丘以食時。持應器入城欲求食。自念言。今入城甚早。我曹甯可到異梵志講堂。與相勞徕便就坐。是時諸梵志自共诤。生結不解。轉相謗怨。我知是法。汝知何法。我所知合于道。汝所知合何道。我道法可猗行。汝道法難可親。當前說著後說。當後說反前說。多說法非與重擔不能舉。爲汝說義不能解。汝定知法極無所有。汝迫複何對。以舌戟轉相中害。被一毒報以叁。諸比丘聞子曹怨言。如是亦不善。子言亦不證。子曹正各起座。到舍衛求食食竟舉藏應器。還到祇樹入園。爲佛作禮。悉坐一面。便如事具說。念是曹梵志學自苦。何時當得解。佛言。是曹梵志。非一世癡冥。過去久遠。是閻浮利地有王。名曰鏡面。時敕使者。令行我國界無眼人悉將來至殿下。使者受敕即行。將諸無眼人。到殿下。以白王。王敕大臣。悉將是人去示其象。臣即將到象廄。一一示之。令捉象。有捉足者。尾者尾本者腹者脅者背者耳者頭者牙者鼻者。悉示已。便將詣王所。王悉問。汝曹審見象不。對言。我悉見。王言何類。中有得足者言。明王象如柱。得尾者曰。如掃帚。得尾本者言如杖。得腹者言如埵。得脅者言如壁。得背者言如高岸。得耳者言如大箕。得頭者言如臼。得牙者言如角。得鼻者言如索。便複于王前。共诤訟象。谛如我言。王是時說偈言

  今爲無眼會  空谛自謂谛

  見一言余非  坐一象相怨 

  佛告諸比丘。是時鏡面王者。即我身是。時無眼人者。即講堂梵志是。是時子曹無智坐空诤。今子曹亦冥。空诤無所益。佛是時生是義。具撿此卷。令弟子悉解。爲後世作明。令我經道久住。說是義足經

  自冥言是彼不及  著癡日漏何時明

  自無道謂學悉爾  但亂無行何時解 

  常自覺得尊行  自聞見行無比

  已墮系世五宅  自可奇行勝彼

  抱癡住淫致善  已邪學蒙得度

  所見聞谛受思  雖持戒莫謂可

  見世行莫悉修  雖黠念亦彼行

  興行等亦敬待  莫生想不及過

  是已斷後亦盡  亦棄想獨行得

  莫自知以致黠  雖見聞但行觀

  悉無願于兩面  胎亦胎舍遠離

  亦兩處無所住  悉觀法得正止

  意受行所見聞  所邪念小不想

  慧觀法竟見意  從是得舍世空

  自無有何法行  本行法求義谛

  但守戒求爲谛  度無極衆不還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老少俱死經第六

  聞如是。佛在娑掃國城外安延樹下。時有一行車人。出城未到安延樹。車毂道敗。便下道一面。悒愁而坐。佛是時持應器從阿難入城求食。道見車毂敗壞。其主下道坐。悒愁不樂。即說是優檀經

  如行車于道  舍平就邪道

  至邪致憂患  如是壞毂輪

  遠法正亦爾  意著邪行痛

  愚服死生苦  亦有壞毂憂 

  佛便入城。城中時有一梵志死。壽年百二十死。複有一長者子。年七歲亦死。兩家俱送喪。皆持五彩幡。諸女弱皆被發。親屬啼哭悲淚。佛見因問阿難。是何等人聚會。悲哀聲甚痛。阿難即如事對。佛因是本。有生是義。令我弟子悉解撿是卷。爲後世作明。令我經法久住。時佛說是義足經

  是身命甚短  減百年亦死

  雖有過百年  老從何離死

  坐可意生憂  有愛從得常

  愛憎悉當別  見是莫樂家 

  死海無所不漂  宿所貪愛有我

  慧願觀谛計是  是無我我無是

  是世樂如見夢  有識寤亦何見

  有貪世悉亦爾  識轉滅亦何見

  聞是彼悉已去  善亦惡今不見

  悉舍世到何所  識神去但名在

  既悲憂轉相嫉  複不舍貪著愛

  尊故斷愛棄可  遠恐怖見安處

  比丘谛莫妄念  欲可遠身且壞

  欲行止意觀意  已垂谛無止處

  無止者亦尊行  愛不愛亦嫉行

  在悲憂亦嫉行  無濡沾如蓮華

  已不著亦不望  見聞邪吾不愛

  亦不從求解脫  不汙淫亦何貪

  不相貪如蓮華  生在水水不汙

  尊及世亦爾行  所聞見如未生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彌勒難經第七

  聞如是。佛在王舍國多鳥竹園中。時衆老年比丘。在講堂坐行內事。轉相問法。采象子字舍利弗。亦在座中。聞說內事律法難問。問不隨律言。亦無禮敬。是時賢者大句私。亦在座中。便謂舍利弗言。無。弟。勿于老年比丘。有所疑隨所言恭敬先學。廣爲舍利弗說定意經。如有賢者子。發道久在家生意。複念淨法。便除須發已。信舍世事。被法衣作沙門。精進行。附正離邪。已證爲行。自知已度。時賢者彌勒。到舍利弗家。舍利弗便爲彌勒作禮便就座。彌勒即如法律難問。舍利弗冥于是事不能對。彌勒便起去。入城求食竟。盥澡藏應器。還到佛所。作禮畢就座。以偈問佛言

  淫欲著女形  大道解癡根

  願受尊所戒  得教行遠惡

  意著淫女形  亡尊所教令

  亡正致睡臥  是行失次第

  本獨行求谛  後反著色亂

  奔車亡正道  不存舍正耶

  坐值見尊敬  失行亡善名

  見是谛計學  所淫遠舍離

  且思色善惡  已犯當何致

  聞慧所自戒  痛慚卻自思

  常行與慧合  甯獨莫亂俱

  著色生邪亂  無勢亡勇猛

  漏戒懷恐怖  受短爲彼負

  已著入羅網  便欺出奸聲

  見犯因緣惡  莫取身自負

  堅行獨來去  取明莫習癡

  遠可獨自處  谛見爲上行

  有行莫自憍  無倚泥洹次

  遠計念長行  不欲色不色

  善說得度痛  悉世淫自食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勇辭梵志經第八

  佛在舍衛國。當留叁月竟。一時于祇樹給孤獨園中。是時墮沙國。諸長者子。共賃一梵志。名勇辭。使之難佛取勝。謝金錢五百。梵志亦一時叁月。諷五百余難。難中有變。自謂無勝己者。佛叁月竟。從衆比丘。欲到墮…

《佛說義足經上》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