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六
馬鳴菩薩造 / 後秦叁藏鸠摩羅什譯
(叁一)
複次有實功德堪受供養。無實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養。我昔曾聞。拘沙種中有王名真檀迦膩咤。討東天竺。既平定已威勢赫振福利具足。還向本國。于其中路有平博處。于中止宿。爾時彼王心所愛樂。唯以佛法而爲璎珞。即在息處遙見一塔以爲佛塔。侍從千人往詣塔所。去塔不遠下馬步進。著寶天冠嚴飾其首。既到塔所歸命頂禮。說是偈言
離欲諸結障 具足一切智
于諸仙聖中 最上無倫匹
能爲諸衆生 作不請親友
名稱世普聞 叁界所尊重
棄舍于叁有 如來所說法
諸論中最上 摧滅諸邪論
我今歸命禮 真實阿羅漢
爾時彼王。以念如來功德之故稽首敬禮。當作禮時塔即碎壞。猶如暴風之所吹散。爾時彼王見是事已甚大驚疑。而作是言。今者此塔無觸近者。雲何卒爾無事散壞。如斯變異必有因緣即說偈言
帝釋長壽天 如是尊重者
合掌禮佛塔 都無有異相
十力大威德 尊重高勝人
大梵來敬禮 佛亦無異相
我身輕于彼 不應以我壞
爲是咒術力 厭道之所作
王說偈已。以塔碎壞心猶驚怖。而作是言。願此變異莫作災患。當爲吉祥令諸衆生皆得安隱。我從昔來五體投地禮百千塔。未曾虧損一塵墮落。今者何故變異如是。如斯之相我未曾見。即說偈言
爲天阿修羅 而共大戰鬥
爲是國欲壞 我命將不盡
將非有怨敵 欲毀于我國
非谷貴刀兵 不有疾疫耶
非一切世間 欲有災患耶
此極是惡相 將非法欲滅
爾時近塔村人見王疑怪。即便向王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此非佛塔。即說偈言
尼揵甚愚癡 邪見燒其意
斯即是彼塔 王作佛心禮
此塔德力薄 又複無舍利
不堪受王敬 是故今碎壞
伽膩咤王倍于佛法生信敬心。身毛皆豎悲喜雨淚。而說偈言
此事實應爾 我以佛想禮
此塔必散壞 龍象所載重
非驢之所堪 佛說叁種人
應爲起塔廟 釋迦牛王尊
正應爲作塔 尼揵邪道滅
不應受是供 不淨尼揵子
不應受我禮 此塔崩壞時
出于大音聲 喻如多子塔
佛往迦葉所 迦葉禮佛足
是我婆伽婆 是我佛世尊
佛告迦葉曰 若非阿羅漢
而受汝禮者 頭破作七分
我今因此塔 驗佛語真實
如此木石無有心識。而爲尼揵作明證。驗知非一切智。王見是已于大衆前歡喜踴躍。倍生信心。容顔怡悅。而作是言。南無婆伽婆。一切所尊解脫之師。釋迦牟尼佛師子吼言。此法之外。更無沙門及婆羅門。佛語真實無有錯謬。諸有衆生一足二足無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乃至非想非非想。于此衆中唯有如來最爲尊勝。舉要言之。佛所說者今日皆現。一切外道不如草芥。況複尼揵師富蘭那迦葉。即說偈言
我是人中王 不堪受我禮
況複轉輪王 阿修羅王等
此塔于今日 如爲大象王
牙足之威力 摧破令碎壞
身具四種結 故名尼揵陀
猶如大熱時 能除彼熱者
名爲尼陀伽 如來佛世尊
能斷一切結 真是尼陀伽
以是于今者 尼揵諸弟子
及諸余天人 皆應供養佛
佛種族智能 名稱甚廣大
如此之塔廟 天人阿修羅
若其禮敬時 無有傾動相
猶如蚊子翅 扇于須彌山
雖盡其勢力 不能令動搖
是故若人欲得福德。宣應禮拜佛之塔廟
(叁二)
複次若人學問。雖複毀行。以學問力尋能得道。以是義故應勤學問。我昔曾聞。有一多聞比丘住阿練若處。時有寡婦數數往來此比丘所聽其說法。于時學問比丘于此寡婦心生染著。以染著故所有善法漸漸劣弱。爲凡夫心結使所使。與此婦女共爲言要。婦女言。汝今若能罷道還俗。我當相從。彼時比丘即便罷道。既罷道已不能堪任世間苦惱。身體羸瘦不解生業。未知少作而大得財。即自思惟。我于今者作何方計得生活耶。複作是念。唯客殺羊用功極輕兼得多利。作是念已求覓是處。以凡夫心易朽敗故造作斯業。遂與屠兒共爲親友。于賣肉時有一相識乞食道人。于道路上偶值得見。見已便識頭發蓬亂。著青色衣身上有血。猶如閻羅羅剎。所執肉稱悉爲血汙。見其稱肉欲賣與人。比丘見已即長歎息作是思惟。佛語真實凡夫之心輕躁不停。極易回轉。先見此人勤修學問護持禁戒。何意今日忽爲斯事。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汝若不調馬 放逸造衆惡
雲何離慚愧 舍棄調伏法
威儀及進止 爲人所樂見
飛鳥及走獸 睹之不驚畏
行恐傷蟻子 慈哀憐衆生
如是悲愍心 今爲安所在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正可名爲沙門婆羅門數。是故如來不說標相。若得見谛真實。是名爲沙門及婆羅門。複說偈言
勇捍而自稱 謂己真沙門
爲此不調心 忽作斯大惡
說是偈已。尋即思惟。我于今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如佛言曰。若教人時先當令其于四不壞生清淨信。此四不壞能令衆生得見四谛。今當爲說作業根本。作是念已而語之言。汝于今者極善稱量。時賣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買肉。何故語我極善稱量。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此必有悲愍 而來見濟拔
如斯之比丘 久離市易法
見吾爲惡業 故來欲救度
實是賢聖人 爲我作利益
說是偈已。尋憶昔者爲比丘時造作諸行。念先所誦經名曰。苦聚欲過欲味。思憶此已。即以肉稱遠投于地。于生死中深生厭患。語彼比丘大德。大德而說偈言
欲味及欲過 何者爲最多
我以慚愧鞙 捉持智能秤
思量如此事 心已得通達
不見其有利 純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 宜應舍離欲
往詣于僧坊 複還求出家
我今爲欲作 身苦極下賤
雖是現在身 即如墮惡道
我昔出家時 濾水而後飲
悲愍護他命 無有傷害心
今日如惡鬼 食人精血者
我今樂殺害 習而不能舍
善哉佛所說 親近于欲者
無惡而不造 我今爲欲使
衰苦乃至此 一切種智說
四谛我未證 從今日已去
終不更放逸 十力尊所說
前爲放逸者 後止更不作
如月離雲翳 明照于世間
是故我今當 專心持禁戒
設頭上火然 衣服亦焚燒
我當堅精進 修行調順法
斷難伏結使 必令得寂滅
假毀絕筋脈 形體皆枯幹
不見四谛者 我終不休息
先滅結使怨 得勝報施恩
爾時比丘知其心念。彼智能火方始欲然。即說偈言
汝今若出家 必應得解脫
迦梨與僧鉗 及以質多羅
如此等比丘 皆七返罷道
後複還出家 獲得阿羅漢
十力世尊戒 汝亦不毀犯
汝不起邪見 汝有多聞智
生于厭離善 修習寂靜樂
汝有多聞燈 結使風所滅
汝還修多聞 必至無畏方
爲結之所漂 當依修定力
修定得勝力 明了見結使
由汝常修集 故樂出家法
心近善功德 爲結使所壞
修集于正道 是意捉結使
如象絕羁靽 自恣隨意去
時罷道比丘即舍惡業。出家精勤得阿羅漢果
(叁叁)
複次若欲莊嚴無過善業。是故應當勤修諸善。我昔曾聞。有一田夫聰明黠慧。與諸徒伴共來入城。時見一人容貌端正莊嚴衣服。種種璎珞服乘嚴麗。多將侍從。悉皆嚴飾瑰玮可觀。彼聰明者語諸行伴。不好不好。同伴語言。如此之人威德端正。深可愛敬有何不好。聰明者言。我自不好亦不以彼用爲不好。由我前身不造功德。致使今者受此賤身。無有威勢人所不敬。若先修福。豈當不及如此人者。是故我今應勤修善。必使將來有勝于彼。即說偈言
彼舍于放逸 修善獲福利
我由放逸故 不修功德業
是以今貧賤 下劣無威勢
我今自愧責 故自稱不好
我今自觀察 窮賤極可愍
結使所欺诳 放逸之所壞
自從今以後 勤修施戒定
必使將來生 種姓好眷屬
端正有威德 財富多侍從
衆事不可嫌 爲世所尊敬
莫如今日身 自悔無所及
惡心爲我怨 欺我致貧賤
心能自悔責 修善得快樂
設造惡業時 衆善都不生
製心修善者 榮樂無不具
世間語不虛 善惡報差別
佛說八正道 能至于涅盤
若心著財利 富貴及榮勝
求于後有者 不免衰老患
我當勤精專 趣向無畏方
譬如醉畫師 畫作諸形像
醒已覺其惡 除滅作勝者
先世愚癡故 造作今惡身
今當滅惡業 將來求勝報
見惡果報已 智者深自責
(叁四)
複次若聞善說應當思惟必得義利。是故智者常應聽受善妙之法。我昔曾聞。舍衛國中佛與阿難曠野中行。于一田畔見有伏藏。佛告阿難。是大毒蛇。阿難白佛。是惡毒蛇。爾時田中有一耕人。聞佛阿難說有毒蛇。作是念言。我當視之。沙門以何爲惡毒蛇。即往其所見真金聚。而作是言。沙門所言是毒蛇者。乃是好金。即取此金。還置家中。其人先貧衣食不供。以得金故轉得富饒。衣食自恣。王家策伺怪其卒富。而糾舉之系在獄中。先所得金既已用盡。猶不得免。將加刑戮。其人唱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傍人聞之。以狀白王。王喚彼人而問之曰。何故唱言。毒蛇阿難。惡毒蛇世尊。其人白王。我于往日在田耕種。聞佛阿難說言毒蛇。是惡毒蛇。我于今者。方乃悟解實是毒蛇。即說偈言
諸佛語無二 說爲大毒蛇
阿難白世尊 實是惡毒蛇
惡毒蛇勢力 我今始證知
于佛世尊所 倍增信敬心
我今臨危難 是故稱佛語
毒蛇之所螫 正及于一身
親戚及妻子 奴婢僮仆等
一切悉無有 而受苦惱者
財寶毒蛇螫 盡及家眷屬
我今于財寶 及與親戚等
視如惡毒蛇 瞋恚發作時
智者宜速離 如舍惡毒蛇
應速求出家 行詣于山林
誰有智能者 見聞如此事
而當著財寶 封惑迷其心
我謂得大利 而反獲衰惱
王聞偈已深知是人于佛語中生信解心。即說偈言
汝今能信敬 悲愍之大仙
所說語真實 未曾有二言
先所伏藏財 盡以用還汝
更複以財寶 而以供養汝
能敬信調禦 善逝實語故
大梵之所信 拔梨阿修羅
天王及帝釋 我等與諸王
城中諸豪族 婆羅門剎利…
《大莊嚴論經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