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莊嚴論經》十四 ▪第2页
馬鳴菩薩造 / 後秦龜茲叁藏鸠摩羅什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方遠近諸比丘等。赍牛頭栴檀從虛空中。如雁鹄王如日入照雲遍于虛空。諸比丘尼滿于虛空。其狀亦爾。時四天王捧波阇波提床之四足。帝釋梵天等亦捉五百比丘尼。爾時諸床各豎幢幡。天曼陀羅花猶如花幕。覆諸尼上猶如禅窟。豎諸幢幡遍滿大地。天缯幡蓋亦滿空中。色貌若千種。天雨諸花鬘。亦複雨末香香煙如雲。彌滿虛空。天諸樂等其音充塞。佛隨從後舍利弗目連難陀羅睺羅阿那律阿難等。梵王等諸天阿修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天龍夜叉圍繞佛後。爾時世尊如行金山。在波阇波提比丘尼床前。五百比丘尼床次波阇比丘尼後。一切大地莊嚴映飾未曾有。如波阇波提比丘尼所作莊嚴。瞿昙彌入涅盤時。佛世尊法主現在集諸聖衆。舍利弗目連等在佛涅盤時。佛身既無舍利弗目連等。皆以盡無。由是之故其所莊嚴。無及波阇波提者。此床安置寬博之處。積諸香薪用以爲[卄/積]。以此五百比丘尼等屍以置于上。以種種牛頭栴檀諸雜香等用覆屍上。複以衆多香油以澆其上。爾時尊者阿難見諸比丘尼既然火已悲泣懊惱。而說偈言
如是次第者 如來亦不久
將入于寂滅 如火焚燒林
獨一大樹在 火焰燒枝葉
勢不得久住 世間皆苦惱
演法滿叁界 叁界尊滅盡
無一念法者 無量劫聚集
得是勝法蜜 聲聞蜂集食
佛入于涅盤 誰當與法蜜
法盡滅不久 形像塔寺盡
畫像人尚無 況有法服者
諸不離欲者 涕泣極懊惱
離欲者觀法 耶旬燒已竟
收骨用起塔 令衆生供養
時有人疑。誰應起塔而修供養。爾時世尊欲斷疑故。說叁種人應起塔供養。何謂叁種。佛漏盡阿羅漢轉輪聖王。是名叁種
複次憶僧功德善能觀察。乃舍身命猶發善心。我昔曾聞。釋迦牟尼爲菩薩時。作六牙白象。時王夫人于象有怨。即募遣人指示象處語令取牙。時所遣人往至彼象所止之處見六牙白象猶如伊羅撥象。離諸群輩與一牸象別住一處。即說偈言
蓮花優缽羅 清水滿大池
如是之方所 得見于龍象
拘陳白色花 其狀如乳雪
皆同于白色 猶如大白山
有腳能行動 彼之大象王
其色猶如月 六牙從口出
照曜甚莊嚴 如白蓮花聚
近看彼象牙 猶如白藕根
時彼獵師身被袈裟。掖挾弓箭。屏樹徐步向彼象所。爾時牸象見彼獵師掖挾弓箭。語象王言。彼脫相害。象王問言。彼挾弓箭爲著何服。牸象答言。身著袈裟。象王語言身被袈裟。何所怖畏。即說偈言
如是之幢相 不害于外物
內有慈悲心 常救護一切
是故彼人所 不應生怖畏
見者獲安隱 寂然得勝妙
如月有清涼 終不變于熱
爾時牸象聞是偈已更不驚疑。時彼獵師入稠林間伺候其便。即以毒箭射中象王。時彼牸象語象王言。爾稱袈裟必有慈悲。雲何今者作如此事。爾時象王。即說偈言
此是解脫服 煩惱心所作
遠離于慈悲 悉非衣服過
如銅真金塗 陶煉始知雜
诳惑諸凡夫 愚者謂爲真
智者善分別 知是金塗銅
惡心弓箭故 是以傷害我
袈裟善寂服 乃是惡心衆
若善觀察者 袈裟恒善服
爾時牸象甚懷瞋忿。語象王言。汝言大善。我不能忍。不隨爾語欲取彼人以解支節。菩薩象王語牸象言。不治結使心則如是。汝莫瞋恚作如是語。不應于彼生于忿怒。即說偈言
如人鬼入心 癡狂毀罵醫
醫師治于鬼 不責病苦人
結使亦如鬼 無明所覆故
能生貪瞋癡 但當除煩惱
何須責彼人 若我成菩提
名稱遍叁界 谄僞諸結使
念定勤精進 以滅于結使
以智錐镵利 斷絕彼諸結
必當令幹竭 燒滅使無余
我將來必當 苦惱殘滅之
菩薩象王說是偈時。牸象默然。時諸群象鹹皆來集。菩薩象王作是思惟。彼諸象等得無傷害于彼人乎。作是念已。向獵師所語彼獵人。向我腹下我覆護汝。彼諸象等脫加傷害。即遣諸象各皆使去。語獵師言。汝所須者今隨汝取。時彼獵師聞是語已作是思惟。如我今者無有慈心。不如彼象。涕泣啼哭。象王問言。汝何故哭。獵師答言。逼惱故哭。象王語言。我恐諸象傷害汝故喚汝腹下。非我身體壓于汝耶。答言。不也。非身壓我。又複語言。非此牸象出于惡語觸惱于汝使汝哭耶。答言。亦無惡言來惱于我。乃以今有大慈悲道德之故。我以惡心毒箭害汝。汝乃以慈心恐畏諸象而見傷害覆我腹下。我以此事逼惱我心。畏故哭耳。即說偈言
我今以毒箭 傷害象王身
汝以慈道德 而用傷我心
害心傷可愈 今傷汝道德
愚心瘡難複 汝德如大海
誰說能使盡 傷害汝命者
安慰慈覆護 若說而言之
我形雖是人 都無慈仁德
空有是屍骸 有劇于畜獸
相貌如似人 作惡劇畜生
汝雖受獸身 道德人中上
形相雖非人 道德乃是人
菩薩象王問獵師言。汝速答我。汝以何事而來射我。獵師答言。爲王所使。于汝身分少有所取。非我自心來傷害汝。象王答言。如有所須汝今疾取。爾時象王即說偈言
汝欲有所須 張手速受之
諸發菩薩心 一切無吝惜
隨汝所須者 悉當舍與汝
須牙即與牙 恣汝拔斷取
我以濟救故 由此受是形
一切我皆舍 所須隨意取
我爲利己者 速能至涅盤
爲諸衆生故 叁有中受身
爲諸種智故 悲救以爲因
獵師慚恥作如是言。爲王所使來取汝牙。象王答言。隨汝意取勿生疑難。獵師答言。我實不能拔取汝牙。即說偈言
汝慈心盈滿 我畏彼慈父
若拔汝牙者 我手必墮落
爾時象王語獵師言。汝若畏者當與汝拔。作是語已以鼻絞牙。牙根極深久乃拔出。時彼象王血大流出。即說偈言
拔牙處血出 從膊而流下
象王極福利 其白如缽頭
拘勿頭花等 積聚爲大聚
時彼諸花聚 白如象王身
又似大石山 白雪覆其上
譬如高山頂 赤朱流來下
爾時象王苦痛戰掉。尚自安慰。時有一天。即說偈言
心當堅安住 莫爲愚癡悶
當觀苦惱衆 雲何可濟拔
世界皆有死 汝當爲拯拔
當持堅牢志 莫生憂惱心
天人阿修羅 幹闼婆夜叉
滿于虛空中 歎說未曾有
天神作是言 昔來極希有
能爲難苦事 拔牙極大苦
受痛于當今 內心向菩提
求于最勝果 終無退轉意
複有天神語彼天言。如此菩薩終無退轉。複說偈言
知子拔牙苦 悲念于地獄
時彼象王既拔牙已。默然而住。爾時獵師作是思惟。拔牙著地將無悔耶。而不施我。象王知念安慰共語。即說偈言
牙如拘勿頭 亦似白藕根
六牙盡施汝 諸牙中最上
施汝使安樂 小待我責心
漸使苦痛息 使我于汝所
得敬重信心 假使汝意謂
我是極惡人 殺盜淫欺汝
僞詐不善具 聽我答汝意
汝可作衆惡 害心弓利箭
我皆忘不憶 唯憶敬袈裟
見之心敬信 施者及受者
有淨有不淨 我今是施主
悉具于清淨 待我料理心
使果報廣大 乃當施于汝
爾時象王語獵師言。此袈裟者是離欲幢。由我尊重敬心視之。以鼻擎牙授與獵師。即說偈言
我今真實語 毒箭射我身
無有微恨心 加惡報于汝
以是實語因 速疾證菩提
度脫諸衆生 如是諸苦惱
說是偈已即便以牙施與獵師。以何因緣而引此喻。過去無量百千身中。常作如是難舍之施。本作誓願欲成願果。欲使諸有衆生所受苦惱使得本道。欲使人解自守清淨心生信敬。是故引此方喻
(六九)
複次菩薩大人。爲諸衆生不惜身命。我昔曾聞雪山之中。有二鹿王。各領群鹿。其數五百。于山食草。爾時波羅奈城中有王名梵摩達。時彼國王到雪山中。遣人張圍圍彼雪山。時諸鹿等盡墮圍中。無可歸依得有脫處。乃至無有一鹿可得脫者。爾時鹿王其色班駁如雜寶填。作何方便使諸鹿等得免此難。複作是念。更無余計唯直趣王。作是念已徑詣王所。時王見已敕其左右。慎莫傷害聽恣使來。時彼鹿王既到王所。而作是言。大王。莫以遊戲殺諸群鹿用爲歡樂。勿爲此事。願王哀愍放舍群鹿莫令傷害。王語鹿王。我須鹿肉食。鹿王答言。王若須肉我當日日奉送一鹿。王若頓殺肉必臭敗不得停久。日取一鹿。鹿日滋多。王不乏肉。王即然可。爾時菩薩鹿王語彼鹿王提婆達多言。我今共爾。日出一鹿供彼王食。我于今日出送一鹿。汝于明日複送一鹿。共爲言要。疊互送鹿至于多時。後于一時提婆達多鹿王出一牸鹿懷妊垂産。向提婆達多求哀請命。而作是言我身今死不敢辭托。須待我産供廚不恨。時彼鹿王不聽其語。汝今但去。誰當代汝。便生瞋忿。時彼牸鹿既被瞋責。作是思惟。彼之鹿王極爲慈愍。我當歸請脫免兒命。作是念已往菩薩所。前膝跪地向菩薩鹿王具以上事。向彼鹿王。而說偈言
我今無救護 唯願濟拔我
多有諸衆生 我今獨怖迮
願垂哀憐愍 拔濟我苦難
我更無所恃 唯來歸依汝
汝常樂利益 安樂諸衆生
我今若就死 兩命俱不全
今願救我胎 使得一全命
菩薩鹿王聞此偈已。問彼鹿言。爲向汝王自陳說未。牸鹿答言。我以歸向不聽我語。但見瞋責誰代汝者。即說偈言
彼見瞋呵責 無有救愍心
見敕速往彼 唯有代汝者
我今歸依汝 悲愍爲體者
是故應令我 使得免一命
菩薩鹿王語彼鹿言。汝莫憂惱隨汝意去。我自思惟。時鹿聞已踴躍歡喜還詣本群。菩薩鹿王作是思惟。若遣余鹿當作是語。我未應去雲何遣我。作是念已心即開悟。而說偈言
我今躬自當 往詣彼王廚
我于諸衆生 誓願必當救
我若以己身 用貿蚊蟻命
能作如是者 尚有大利益
所以畜身者 正爲救濟故
設得代一命 舍身猶草芥
說是偈已。即集所領諸群鹿等。我于汝等諸有不足。聽我忏悔。我欲舍汝。以代他命欲向王廚
爾時諸鹿聞是語已盡各悲戀。而作是言。願王莫往我等代去。鹿王答言。我以立誓自當身去。若遣汝等必生苦惱。今我歡喜無有不悅。即說偈言
不離欲舍身 必當有生處
我今爲救彼 舍身必轉勝
我今知此身 必當有敗壞
今爲救愍故 便是法舍身
得爲法因者 雲何不歡喜
爾時諸鹿種種谏喻。遂至疲極不能令彼使有止心。時彼鹿王往詣王廚。諸鹿舉群並提婆達多鹿群。盡逐鹿王向波羅奈。既出林已報謝群鹿使還所止。唯己一身詣王廚所。時彼廚典先見鹿王者。即便識之。往白于王。稱彼鹿王自來詣廚。王聞是語身自出來向鹿王所。王告之言。汝鹿盡耶。雲何自來。鹿王答言。由王擁護鹿倍衆多。所以來者。爲一妊身牸鹿欲代其命身詣王廚。即說偈言
意欲有所求 不足滿其心
我力所能辦 若當不爲者
與木有何異 設于生死中
舍此臭穢形 當自空敗壞
不爲毫厘善 此身必歸壞
舍己他得全 我爲得大利
爾時梵摩達王聞是語已。身毛皆豎。即說偈言
我是人形鹿 汝是鹿形人
具功德名人 殘惡是畜生
嗚呼有智者 嗚呼有勇猛
嗚呼能悲愍 救濟衆生者
汝作是志形 即是教示我
汝今還歸去 及諸群鹿等
莫生怖畏想 我今發誓願
永更不複食 一切諸鹿肉
爾時鹿王白王言。王若垂矜。應自往詣彼群鹿所。躬自安慰施與無畏。王聞是語。身自詣林。到鹿群所施鹿無畏。即說偈言
是我國界內 一切諸群鹿
我以堅擁護 慎莫生恐怖
我今此林木 及以諸泉池
悉以施諸鹿 更不聽殺害
是故名此林 即名施鹿林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莊嚴論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