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

「密教部」經文1177卷20頁碼:P0724
唐 不空譯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七

  大興善寺叁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诏譯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說菩薩修行次位。第四雲何次第得入淨土門。一者入左字觀本淨妙行義。觀自在王如來說妙觀理趣淨土門。就此門中說有二品。一者先演不思議法界聖道如來真如法藏自在聖智第七品。二者後說有叁賢菩薩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第八品。如來次第先當且說聖智品法義門

  是時世尊說一切菩薩修學大乘。求無上正等菩提者。入四十二位修證叁賢十聖地等覺妙覺佛地者。菩薩于大乘法中。廣發大願行菩薩道。修入如來聖行菩提。從地前次第而學。從此修習凡有二義。雲何有二。一者外凡。二者內凡。雲何名爲外凡。所謂菩薩持五戒十善。修諸業行。學習六波羅蜜散心修持得生天上。亦生人間成有爲福受。有漏快樂故。二者雲何內凡。所謂菩薩學習菩提無爲無漏福。次第修行位中學有叁等。何者爲叁。一者下賢。二者中賢。叁者上賢。且初下賢菩薩入十信者。修學十信行得十住行。相扶接引爲信成就故。次有中賢菩薩入十住者。修學十住行得十回向。相扶接引名爲解行成就故。叁者上賢菩薩入十回向者。于加行位中修持十回向。學耎頂忍世第一法。名爲次第修證。成就聖胎漸登聖位。進修菩提成就故。已下叁賢菩薩位。純在有漏修學故。如來次第說十聖位等妙二地。菩薩有四等上中下及最上等。雲何爲四。一者且下等六地已下位菩薩。修學叁密叁摩地者。名爲隨相行。用修行入定半有漏半無漏。入定即無漏出定則有漏故。二者次有中等七地位菩薩。修學叁密叁摩地者。名爲無相用。修持入定者住于叁昧。則得分證無漏聖道漸證修行入。菩提道次第成就故。叁者上等八地位菩薩摩诃薩乃至法雲地菩薩。修學叁密叁摩地者。是名無功用定。住是叁昧得名純無漏道。證入金剛聖性運通。無爲自在神力無相。無功用任運成就。得登佛地進成菩提故。四者次有最上殊勝等覺妙覺二位菩薩。修入佛地住如來叁摩地故。得叁種意生身。證金剛法界聖性叁昧。與真如同無相無念。一念慧得金剛喻定。同佛不壞金剛性。入無爲聖智道聖性相應。則成無上正等菩提智身法身滿足故。名爲如來。是故釋迦牟尼如來。說一切菩薩及一切衆生。修學如來無上菩提者。依一切諸佛金剛聖覺智修行得入佛地。雲何入聖覺智得入佛地。菩薩修入聖智者則是覺也。覺者佛也。覺諸有情聖智相應。是名衆生本自覺也。覺本心源即名了見煩惱性者。是名菩提性也。菩提性者則是法身佛也。是故世尊言告諸菩薩摩诃薩。所有一切衆生求于無上菩提者。菩薩常當修持如來一切覺。一切覺者是名一覺。覺諸情識空寂無生。何以故決定本性本無動搖。佛言一切境界本自是空。一切識識本來空性。一切境識。本即是空。如何言見。佛言見即爲妄。何以故一切萬有本自于空。無生無相本來不有。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複如是。一切衆生身亦如是。身尚不久雲何有見。佛言本來清淨故是名本覺。覺本淨性清徹無處。是故名爲法身智身滿足故。佛言一切衆生當用覺觀。覺本心性體靜無生。離衆生垢故。覺本無寂離涅槃性故。覺應諸法于一切法無住動故。無動無住如菩提故。譬如毗楞伽寶隨色而應。同爲一體無有分別。如來佛性隨情皆有悉應清淨。衆生德感亦複如是。菩薩若證心無所住無有出入。得同唵摩羅清淨佛識故。佛言告語諸菩薩摩诃薩。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等。修行如來金剛叁密秘密聖性菩提者。則得迅疾玄入通證如來佛心。速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故。是故如來告諸一切大衆菩薩摩诃薩。應當修學。是時釋迦牟尼如來。從此閻浮提世界。爾乃卻往去至彼上界。來說往昔在第四禅地中說摩醯首羅天王宮中。與無量不可說不可說百千億阿僧祇微塵數諸大菩薩摩诃薩衆。及與無量大梵天主並諸梵衆于大會之中。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在天王宮。于百寶摩尼殿上。如來坐百寶蓮華寶座。世尊于座上結加趺坐。入諸佛體性界虛空叁昧。從叁昧起放千百億金剛真際實性叁昧虛空光。光照千百億世界微塵數一切諸佛入金剛菩提真如實際叁摩地聖力聖性。令一切諸佛出現相助證明。于是複照蓮華臺藏世界海百萬億紫金剛光明宮中。照見毗盧遮那如來。法身智身法界聖性。真如法藏無有內外。同其聖智諸佛金剛。菩提一性靡不周遍。是時則釋迦牟尼如來。共法性毗盧遮那如來。在千百億蓮華法藏世界金剛光明宮中。同在金剛叁摩地。住聖力性叁昧。則是時釋迦世尊以聖性神力。密啓毗盧遮那如來。如來則向後時請爲一切菩薩及一切衆生。爲說修證入佛金剛菩提叁摩地故。爾時釋迦其時從叁昧起。殷勤再重請毗盧遮那如來。與一切菩薩及一切衆生。說佛根本自性智道心地法門。則是時毗盧遮那。則爲釋迦牟尼如來。並化千釋迦。及大智通菩薩等一切諸菩薩。並大梵諸天四部衆等。谛聽谛聽吾當爲汝。重說一切諸佛一切菩薩。往昔修持諸佛五聖智證入心地。秘密體性叁摩地修行不可思議不可說。修入金剛菩提佛果。爾時牟尼世尊言說。毗盧遮那久遠已前初因出世。吾于毗盧如來佛邊。往昔吾與一切菩薩一切衆生修學觀照同入佛性。聖智菩提道達本源。自性清淨照用。還入毗盧遮那五智佛地心之根源。體性根本真如法界藏。入金剛不壞性。達聖智菩提地速成佛果。爾時毗盧遮那佛言。則爲說如是過去叁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已學當學今學。是故一切菩薩大衆。汝當善思修行。我已百千阿僧祇劫。修持是心入佛叁摩地秘密金剛叁密法藏。得成菩提佛果。以之爲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覺。號吾爲毗盧遮那。與一切諸佛菩薩立爲根本。爾時釋迦世尊。秉演諸佛甚深大法大義五金剛智。在一切有情衆生心性。于意雲何如是一切諸佛一切菩薩。與毗盧遮那世尊。五智五如來。同共修行導引蒼生。爲一切有情衆生。往昔因地修入菩提道。一時成佛號名千釋迦。及千百億化釋迦。毗盧遮那同共住蓮華臺藏世界海。其臺周遍有千葉。一葉一世界爲千世界。毗盧遮那我今化度以爲千釋迦。據千世界後就一葉世界。複有百億須彌山百億日月。百億四天下百億南閻浮提。百億菩薩百億釋迦座。佛坐百億菩提樹下。各各說汝所問菩薩。修行菩提薩埵心地法品。其余九百九十九釋迦。各各化度現出千百億釋迦亦複如是

  爾時毗盧遮那佛言。千華上佛是吾金剛聖性法智化身。千百億釋迦。即是千釋迦化身。吾已爲本源。名爲毗盧遮那佛身。與一切如來菩薩。作成真如實性金剛大智菩提法藏爲本故。是時蓮華臺藏金剛座上毗盧遮那如來。告言語釋迦牟尼世尊。吾與廣答千釋迦及化千百億釋迦。作菩薩時修行心地。汝所先問一切金剛聖智菩提聖性種子。往昔從因地之時。一切菩薩摩诃薩。修入成佛從幾劫來。我與一切有情衆生開心地法門。入金剛慧智菩提道。以聖力聖智聖性。加持一切修學菩薩。一切衆生心地自性聖智。速達本源自性清淨法身智身。金剛菩提如來佛地。得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已。是故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再問毗盧遮那金剛薩埵心地叁密叁菩提。則釋迦牟尼佛言。亦語千百億化釋迦。我今重啓毗盧遮那世尊。再說一切諸佛根本秘密法藏。說一切菩薩教藏。說一切聲聞法教律藏。說一切大梵諸天行菩薩道智藏。說一切衆生心地法門。叁密菩提佛性自性海藏。如是一切菩薩一切有情衆生修行法教者。爲何因何緣。得入此地四十二菩薩聖位修證。入聖地金剛菩提等覺妙覺地。若得當成佛果爲何等相。菩薩先當修入金剛。五忍如如實際本源。自性真如聖智佛道

  爾時釋迦牟尼如來。即當起發聖意。啓陳毗盧如來言。若菩薩修學根本金剛菩提聖智性種子。令入佛聖性叁摩地者。于意雲何。則是時毗盧遮那如來。告釋迦牟尼言。若有一切菩薩摩诃薩。當爲一切有情衆生。爲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者。菩薩修學菩提不惜身命。應當棄舍求無上正等菩提。先度一切有情衆生。速當成佛得菩提者。是諸菩薩依止如來大願力故。成就一切金剛解脫。則當同諸佛如來金剛聖地。住佛菩提故。是時則于金剛性海蓮華臺藏法界大會。于一切菩薩衆會之中。有一大智通菩薩摩诃薩。從坐而起稽首合掌。今對毗盧遮那如來前更重殷勤發弘誓願。願我心等虛空如金剛堅。成不退菩提。于四十二位次第修行廣度有情。虛空若盡度衆生則。休虛空不盡我當度衆生亦未能。休大智通菩薩發大願。已則是時法界蓮華海藏。中忽然湧出微塵數殑伽沙諸大菩薩摩诃薩出現作證。則是時一切諸大菩薩摩诃薩告言。今者爲如來聖性幽通加被。我等一時見聞大智通菩薩。發廣弘願已。皆出能現而作證明。是故一切菩薩衆言。我等亦當隨喜。盡皆共大智通菩薩同其願故。心等虛空廣度有情無有休歇是時微塵數一切諸大菩薩摩诃薩。則同智通菩薩廣行菩薩道。當發大願我等修學盡未來際。志求不退無上菩提者。于四十二位法門之中。次第修學。從堅信忍中入十發趣心。修行一切諸佛秘密叁十支觀門叁摩地金剛。菩提向果爾時標顯。初從十信修行次位。雲何修入十發趣心。一者舍心。舍一切物及己身。國城妻子一切舍。二者戒心。持菩薩十無盡戒。及一切諸佛大乘戒。叁者忍心。于無生忍中。于一切法盡忍。四者進心。修持如來一切善法常行精進。五者定心。于一切法常住正定。六者慧心。于一切佛法能行善巧智慧。七者願心。于一切法起大悲心廣。願救度一切有情。八者護心。于一切佛法中。常起菩薩大護法心。九者喜心。于一切衆生安樂。常生喜樂心。十者頂心。如人頂高貴不見。觀心正定于佛法中最爲上。勝名觀照頂。心則是故名爲菩薩修入十發趣心向果

  爾時如是體性本源毗盧遮那如來。告言一切諸佛。當知菩薩從初發心志求堅信。從堅信忍行修入十發趣心。入堅法忍中行十長養心。修學菩提心向果。一者慈心。慈能與樂。二者悲心。悲能拔苦。叁者喜心。達性無生菩提智道生喜悅心故。四者舍心。舍一切有爲諸物。及國城己身妻子男女一切舍。五者施心。施一切有爲身命。男女妻子內外心。國城田宅盡皆一切施。六者好語心。與他人己身。于內外一切處。常…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七》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