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39卷26頁碼:P0531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一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初歸禮贊頌

  稽首大覺覺中王  覺王所供叁界日

  解脫妙法智所歸  智者所依諸聖衆

  阿毗達磨海難渡  佛口池流千聖飲

  于境巨溟能善決  故我至誠今頂禮

  朗日不舉照人間  稠林昏翳孰能遣

  若無阿毗達磨論  智所知冥誰殄滅

  阿毗達磨正法燈  心中淨眼智根本

  所知林日邪論劍  開士威力如來藏

  叁界照明慧眼道  一切法燈佛語海

  能發勝慧破諸疑  是諸聖賢法衢路

  智者慧水大陂池  求智勇銳勝基本

  了此勝法至聰明  悟斯聖教真佛子

  總嗢拖南頌

  初目幹連蘊  次補特伽羅

  因所緣雜類  四句最爲後

  識身足論目幹連蘊第一之一第一嗢拖南頌

  根惡行想  尋思界漏  火愛所有

  垢縛皆叁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叁不善根。貪不善根嗔不善根。癡不善根。彼答言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于貪。不善根已觀今觀當觀是不善。彼答言爾爲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此不應理。若不說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則不應說觀于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則無能于貪不善根已觀今觀當觀。是不善。若無能觀。則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如不善如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亦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于貪不善根已觀今觀當觀。後世感苦異熟。彼答言爾。爲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亦能造業。亦即領受此業異熟。此不應理。若不說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亦能造業。亦即領受此業異熟。則不應說觀于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則無能于貪不善根已觀今觀當觀。後世感苦異熟。若無能觀。則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如貪不善根如是嗔不善根癡不善根亦爾。身惡行語惡行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非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意惡行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欲想恚想害想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非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欲尋恚尋害尋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欲界恚界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害界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欲漏無明漏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有漏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貪火嗔火癡火。及欲愛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色愛無色愛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貪所有嗔所有癡所有。貪垢嗔垢癡垢。貪縛嗔縛癡縛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

  識身足論目幹連蘊第一中第二嗢拖南頌

  瀑扼取系蓋  下上栽拘礙

  見愛與隨眠  邪支結業道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四種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見瀑流無明瀑流。彼答言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于欲瀑流已觀今觀當觀是不善。彼答言爾。爲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此不應理。若不說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則不應說觀于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則無能于欲瀑流已觀今觀當觀是不善。若無能觀。則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如不善如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亦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于欲瀑流已觀今觀當觀。後世感苦異熟。彼答言爾。爲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亦能造業亦即領受此業異熟。此不應理。若不說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亦能造業亦即領受此業異熟。則不應說觀于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則無能于欲瀑流已觀今觀當觀後世感苦異熟。若無能觀則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如欲瀑流。如是見瀑流無明瀑流亦爾。有瀑流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如瀑流扼亦爾。于諸取中欲取見取戒禁取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我語取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諸系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于諸蓋中貪欲蓋嗔恚蓋疑蓋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惛沈睡眠蓋掉舉惡作蓋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下分結中薩迦耶見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余下分結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上分結中掉舉結非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余上分結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五心根栽五心拘礙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于諸見中薩迦耶見邊執見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邪見見取戒禁取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諸身愛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諸隨眠中有貪隨眠非不善。是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非于後世感苦異熟。所余隨眠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諸邪支中邪見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邪語邪業邪命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非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所余邪支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是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于諸結中嫉結悭結是不善。結縛非隨眠。是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所余諸結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諸業道中前七業道是不善。非結非縛非隨眠非隨煩惱非纏。是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後叁業道是不善。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所棄所舍所斷遍知。能于後世感苦異熟

  識身足論目幹連蘊第一中第叁嗢拖南頌

  結蓋覺支心受意  調練陀堅最爲後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眼結。如實了知我有內眼結。若無內眼結。如實了知我無內眼結。如此眼結未生而生。生已令斷。斷已當來不複更生。亦如實知。彼答言爾。爲何所知。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知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知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知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不應說言知于現在。言知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知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眼結。如實了知我有內眼結。若無內眼結。如實了知我無內眼結。如此眼結。未生而生。生已令斷。斷已當來不複更生。亦如實知。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

  不應道理。如眼結如是。耳鼻舌身意結亦爾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于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貪欲蓋。如實了知我有內貪欲蓋。若無內貪欲蓋。如實了知我無內貪欲蓋。如此貪欲蓋。未生而生。生已令斷。斷已當來不複更生。亦如實知。彼答言爾。爲何所知。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知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知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知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則不應言知于現在。言知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知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貪欲蓋。如實了知我有內貪欲蓋。若無內貪欲蓋。如實了知我無內貪欲蓋。…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