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39卷26頁碼:P0531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一 ▪第2页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如此貪欲蓋。未生而生生已令斷。斷已當來不複更生。亦如實知。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如貪欲蓋如是。嗔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亦爾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于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念等覺支。如實了知我有內念等覺支。若無內念等覺支。如實了知我無內念等覺支。如此念等覺支。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不忘修習圓滿。倍複增廣智作證。亦如實知。彼答言爾。爲何所知。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知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知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知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則不應言知于現在。言知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知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內念等覺支。如實了知我有內念等覺支。若無內念等覺支。如實了知我無內念等覺支。如此念等覺支。未生令生。生已令住。不忘修習圓滿。倍複增廣智作證。亦如實知。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如念等覺支如是。擇法等覺支。精進等覺支。喜等覺支。輕安等覺支定等覺支。舍等覺支亦爾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貪心。如實了知是有貪心。若離貪心。如實了知是離貪心。彼答言爾。爲何所知。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知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知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知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知一是能知。則不應言知于現在。言知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知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若有貪心。如實了知是有貪心。若離貪心。如實了知是離貪心。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如有貪心離貪心如是。有嗔心離嗔心。有癡心離癡心。略心散心。沈心舉心。掉動心不掉動心。不寂靜心寂靜心。不定心定心。不修心修心。不解脫心解脫心。如實了知亦爾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受有二種。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彼答言爾。具壽。若時領納身受心受。爾時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領納二受。一者身受。二者心受。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領納二受。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則不應言在于現在。言在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受有二種。一者身受。二者心受。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受有叁種。一者樂受。二者苦受。叁者不苦不樂受。彼答言爾。具壽。若時領納樂等叁受。爾時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領納叁受。一者樂受。二者苦受。叁者不苦不樂受。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領納叁受。一者樂受二者苦受叁者不苦不樂受。則不應言在于現在。言在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受有叁種。一者樂受。二者苦受。叁者不苦不樂受。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意法爲緣發生意識。彼答言爾。具壽。若時意識現起意。于爾時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意及意識。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意及意識。則不應言在于現在。言在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意法爲緣發生意識。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以齒持齒舌端著齶。複以其心降伏執持調練其心。何所調練。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調練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調練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調練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所調練一能調練。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所調練一能調練。則不應言調練現在。言調練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調練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以齒持齒舌端著齶。複以其心降伏執持調練其心。如是契經。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彼具壽補穑揭羅娑利苾刍說。有十八意近行。名爲士夫。彼答言爾。複問彼言。具壽若時眼見色已。隨順喜處諸色近行。爾時十七余意近行。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有十八意近行同時現行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有十八意近行同時現行。則不應言在于現在。言在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彼具壽補穑揭羅娑利苾刍。說有十八意近行名爲士夫。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識身足論目幹連蘊第一中第四嗢拖南頌初

  無所緣靜慮  異生大士羞

  宣說有情居  食聖谛斷漏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有無所緣心。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苾刍了別。了別故名爲識。何所了別。謂了別色。了別聲香味觸法。彼答言爾。汝聽墮負。若汝說有無所緣心。則不應言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苾刍了別了別故名爲識。何所了別。謂了別色了別聲香味觸法。作如是言不應道理。汝今若言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苾刍了別了別故名爲識。何所了別。謂了別色了別聲香味觸法。則不應說有無所緣心。言有無所緣心。不應道理。彼作是言。無所緣心決定是有。何者是耶。謂緣過去或緣未來。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本魚師莎底苾刍說言。苾刍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彼彼數。由眼及色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眼識數。由耳鼻舌身意及法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意識數。彼答言爾。汝聽墮負。若汝說言無所緣心決定是有。則不應言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本魚師莎底苾刍說言。苾刍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彼彼數。由眼及色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眼識數。由耳鼻舌身意及法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意識數。作如是言不應道理。汝今若言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本魚師莎底苾刍說言。苾刍由彼彼因由彼彼緣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彼彼數。由眼及色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眼識數。由耳鼻舌身意及法發生于識。識既生已墮意識數。則不應說無所緣心決定是有。言決定有無所緣心。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若有慚羞惡作防護愛樂所學久居善處證得世間四種靜慮。彼答言爾即彼具壽臨終時分。有諸識達同梵行者。來詣問言。具壽當記自所證得。彼作是言。具壽我今已得世間四種靜慮。應問彼言。即彼具壽記何所證。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記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記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記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記一是能記。又在定中應說異語。此不應理。若不說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記一是能記。又在定中不說異語。則不應言記于現在。言記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記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空無勝過人法。自稱言有。彼應毀壞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有五種根。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苾刍若有于此五根。由上品故。由猛利故。由調善故。由圓滿故。成阿羅漢俱分解脫。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慧解脫。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于身證。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于見得。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信解脫。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隨法行。自斯已降。轉微轉鈍成隨信行。苾刍如是。根波羅蜜多爲緣。果波羅蜜多施設可知。果波羅蜜多爲緣。補特伽羅波羅蜜多施設可知。如是五根無有唐捐。苾刍若有于此五根。一切皆無我。說彼住外異生品。彼答言爾。具壽有學現起纏心。爾時此五根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者學心二者纏心。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者學心二者纏心。則不應言在于現在。言在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有學現起纏心。應言是外。應言異生。應言住在外異生品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具壽無滅。于大士尋思中說。少欲是法大欲非法。彼答言爾。具壽少欲是何法。是心所有法與心相應。具壽若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如是少欲。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即不應說現入滅定。言現入滅定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應無少欲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爲具壽羅怙羅說。羅怙羅。若有正知而說妄語。無羞無慚無有惡作。我說彼無惡業不造。彼答言爾。具壽羞慚是何法。是心所有法與心相應。具壽若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羞慚。當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則不應說現入滅定。言現入滅定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應無羞慚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5】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