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39卷26頁碼:P0531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二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目幹連蘊第一之二第四嗢拖南頌後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九有情居有諸有情。有色有種種身。有種種想。謂人及天一分。是名初有情居。有諸有情。有色有種種身。有一種想。謂梵衆天在彼初生。是名第二有情居。有諸有情。有色有一種身。有種種想。謂光音天。是名第叁有情居。有諸有情。有色有一種身。有一種想。謂遍淨天。是名第四有情居。有諸有情。有色無想無各異想。謂無想天。是名第五有情居。有諸有情。無色一切種色想超過故。有對想滅沒故。種種想不作意故。無邊虛空空無邊處具足住。謂近趣空無邊處天。是名第六有情居。有諸有情。無色一切種無邊虛空處超過已。無邊識識無邊處具足住。謂近趣識無邊處天。是名第七有情居。有諸有情。無色一切種識無邊處超過已。無少所有無所有處具足住。謂近趣無所有處天。是名第八有情居。有諸有情。無色一切種無所有處超過已。非想非非想處具足住。謂近趣非想非非想處天是名第九有情居。彼答言。爾具壽若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當言住在何有情居。彼答言有種種身有種種想。具壽由何世想說名有想。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由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由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由現在。則不應說現入滅定。言現入滅定不應道理。若言不由過去未來現在。是則阿羅漢身在欲界。現入滅定。應言無想。應言無想有情。應言住在無想有情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彼答言爾。具壽。無想有情諸天。當言有何食。彼答有觸意思識食。具壽。彼食爾時當言在何世。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在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在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在現在。則不應說無想有情。言無想有情不應道理。若言不在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有六識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彼答言爾。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有能于眼識已觀今觀當觀。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已觀今觀當觀。彼因是因是集是生是緣。彼滅是滅是靜是妙是離。能斷彼道是道是如是行是出。彼答言爾。爲何所觀。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觀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言觀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觀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觀一是能觀。則不應說觀于現在。言觀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觀過去未來現在。是則應無能于眼識已觀今觀當觀。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已觀今觀當觀。彼因是因是集是生是緣。彼滅是滅是靜是妙是離。能斷彼道是道是如是行是出。若無能觀。則應無能已厭今厭當厭。若無能厭。則應無能已離染今離染當離染。若無能離染則應無能已解脫今解脫當解脫。若無能解脫。則應無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當般涅槃。如眼識如是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亦爾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無爲有。應問彼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是諸苾刍。應斷諸漏。彼答言爾。爲何所斷。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言斷過去。應說有過去。不應無過去。言過去無不應道理。若斷未來應說有未來。不應無未來。言未來無不應道理。若言斷現在。應說有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斷一是能斷。此不應理。若言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和合。一是所斷一是能斷。則不應說斷于現在。言斷現在不應道理。若言不斷過去未來現在。是則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是諸苾刍。應斷諸漏。如是契經世尊所說。汝便誹謗違越拒逆。若汝誹謗違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說契經。不應道理

  識身足論補特伽羅蘊第二之一第一嗢拖南頌初

  趣補特伽羅  八種與叁聚

  叁種自造作  見聞覺知後

  補特伽羅論者作如是言。谛義勝義。補特伽羅。可得可證。現有等有。是故定有補特伽羅。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捺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彼答言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彼答言爾汝聽墮負若有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則不應說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汝今若說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則不應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言此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不應道理。彼作是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是則應說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彼即是彼。則不應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不應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彼即是彼。是則應說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則不應說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應道理。若作是言。彼異于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斷別生傍生。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彼異彼。是則應說[木*奈]落迦斷別生傍生。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木*奈]落迦斷別生傍生則不應說彼異于彼。言彼異于彼不應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是則應言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有從捺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則不應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不應道理。如有從[木*奈]落迦沒生傍生趣。如是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鬼趣亦爾

  補特伽羅論者作如是言。谛義勝義。補特伽羅。可得可證。現有等有。是故定有補特伽羅。性空論者作。是問言。汝然此不。謂契經中世尊善語善詞善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彼答言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彼答言爾。汝聽墮負。若有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則不應說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汝今若說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則不應說如是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言此五趣決定安立不相雜亂。謂[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決定別有[木*奈]落迦趣。乃至決定別有人趣。不應道理。彼作是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是則應說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彼即是彼。則不應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言定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不應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彼即是彼。是則應說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則不應說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應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趣于生無漏根力覺支無所堪能。入趣有所堪能。彼答言爾。複問彼言。汝然此不。彼無堪能即有堪能。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彼即是彼是則應說彼無堪能。即有堪能。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彼無堪能。即有堪能。則不應說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應道理。若作是言。彼異于彼。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斷別生人趣。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彼異于彼。是則應說[木*奈]落迦斷別生人趣。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木*奈]落迦斷別生人趣。則不應說彼異于彼。言彼異于彼不應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應問彼言。汝然此不。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答言不爾。汝聽墮負。若不可說彼或彼或異。是則應言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汝作是言不應道理。若汝不說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說或彼或異。則不應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言不可說彼或彼或異。不應道理。如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人趣。如是有從[木*奈]落迦沒生于天趣亦爾。如[木*奈]落迦趣。如是傍生鬼天人趣亦爾。此中差別者。于[木*奈]落迦傍生鬼趣中。不應說有所堪能。于天人趣中應說有所堪能。于天人趣中不應說無所堪能。于[木*奈]落迦傍生鬼趣中。應說無所堪能

  補特伽羅論者。作如是言。谛義勝義。補特伽羅。可得可證。現有等有。是故定有補特伽羅。性空論者。作是問言…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