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中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分別品第二中第四門
受相應。想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想不相應。何所攝。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想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下二事雖各除一而文影略顯各除二不爾不應除一切法受等自體不被除故想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想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想。乃至以受對慧亦爾。受相應不信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不信不相應。何所攝。謂不信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不信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不信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不信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不信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不信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不信。對余大煩惱地法欲貪嗔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無慚無愧亦爾。受相應忿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忿不相應。何所攝。謂忿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忿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忿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忿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叁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忿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忿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忿。對余小煩惱地法無色貪疑五見明觸六愛身亦爾。受相應。色貪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色貪不相應。何所攝。謂色貪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色貪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色貪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色貪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六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色貪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色貪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有對觸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有對觸不相應。何所攝。謂有對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叁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有對觸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有對觸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有對觸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七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有對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叁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有對觸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增語觸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增語觸。不相應。何所攝。謂增語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七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增語觸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增語觸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增語觸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叁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增語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七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增語觸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尋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尋不相應。何所攝。謂尋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叁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尋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尋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尋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尋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叁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尋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尋。對伺亦爾。受相應。識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識不相應。何所攝。謂識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識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識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識相應。何所攝。謂心所法。一界一處叁蘊。此何爲余。謂識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叁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識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眼識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眼識不相應。何所攝。謂眼識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眼識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眼識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眼識相應。何所攝。謂心所法。一界一處叁蘊。此何爲余。謂眼識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眼識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眼識。乃至對意識亦爾。受相應眼觸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受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眼觸不相應。何所攝。謂眼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七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受相應及眼觸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眼觸相應。受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眼觸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叁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眼觸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七界十處五蘊。受不相應。何所攝。謂受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眼觸相應及受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受對眼觸。乃至對意觸亦爾。如以受對六觸身。對六想身六思身。廣說亦爾◎
◎分別品第二中第五門
想相應。思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思不相應。何所攝。謂思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二蘊。此何所問。謂除想相應及思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思相應。想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思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思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二蘊想不相應。何所攝。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思相應及想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想對思。乃至對慧亦爾。想相應不信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不信不相應。何所攝。謂不信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想。相應及不信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不信相應想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不信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不信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不相應。何所攝。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不信相應及想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想對不信。對余大煩惱地法欲貪嗔無明觸非明非無明觸無慚無愧亦爾。想相應。忿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忿不相應。何所攝。謂忿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想相應及忿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忿相應。想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忿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叁界二處四蘊。此何爲余。謂忿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不相應。何所攝。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此何所問。謂除忿相應及想不相應法。即除一切法十八界十二處五蘊。如以想對忿。對余小煩惱地法無色貪疑五見明觸六愛身亦爾。想相應。色貪不相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想相應。何所攝。謂心心所法。八界二處叁蘊。此何爲余。謂想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一界十一處叁蘊。色貪不相應。何所攝。謂色貪自性。色無爲心不相應行。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此何所問。謂除想相…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中》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