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曜經》

「本緣部」經文212卷04頁碼:P0609
姚秦 竺佛念譯

  《出曜經》十六 ▪第2页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弗目連比丘。由尚不付授衆僧。況汝嗽唾弊惡之人可付授聖衆耶。爾時調達內興妒嫉。聞世尊語已倍生恚怒。如來今日贊歎舍利弗目連比丘。而更輕賤小弟。要當求便喪滅師徒使此國界衆生不睹其形不聞其聲。是時調達比丘。即從坐起禮足退歸。在在處處巧言僞辭。诳惑于俗勸誘世人得數十人。在在處處共相勸勉取要言之。爾時世尊與無央數大衆。圍繞而爲說法。爾時調達告己弟子曰。汝等莫聽瞿昙所說。所以然者。所說不隨正法。吾有一一深經好義當以相教。恒求方便欲壞亂如來聖衆。爾時世尊告調達曰。止止調達慎勿興意壞亂聖衆。後備受報其痛難忍。爾時調達執意牢固不改其行。爾時世尊知彼意正終不可回。便以宿命通。觀過去無數阿僧祇世因緣宿對所經曆事。是時調達將五百弟子。如來自觀爲菩薩身。複將五百弟子俱遊寶積山側。菩薩門徒寬仁柔和。教以正法修持禁戒。出入進止不越其序。調達衆者己行不均。門徒弟子盡法師。則出言粗[麸-夫+黃]語辄興恚。與弟子論如怨鬥訟。弟子厭患不堪侍從。盡舍調達往就菩薩。菩薩得已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並自稱說吾有千弟子衆德具足。與世殊絕誰能及者調達得是極興恚怒即發誓願。此人今日誘我弟子壞我門徒。正使此人後成無上等正覺時。我當壞彼徒衆如今無異。如來觀知調達比丘。必壞聖衆定無有疑。如來即從坐起舍衆而去。何以故。有五事不得壞亂衆僧。一者如來目前不得壞亂衆僧。如來威神不舍本誓故。二者如來般泥洹後。不得壞亂衆僧。設有人言。我今成佛逮最正覺。當以此問之。釋迦文佛在時汝爲所在。叁者未曾有惡時。不得壞亂衆僧。四者比丘不競利養。不得壞亂衆僧。五者知慧神足弟子和合。不得壞亂衆僧。諸佛世尊常法神足智能弟子。一日之中聖衆終不空缺。如來以宿命智觀。必知調達當壞亂衆僧。如來即舍而去。調達在後與衆說法。若有衆生事我爲尊。承受教誡當習五法。何以故。行此五法早得解脫。何假沙門瞿昙說八直行。雲何爲五。一盡形壽常守叁衣。二盡形壽常當乞食。叁盡形壽不得食肉飲血。四盡形壽常當樹下露宿。五盡形壽不得獲持金銀寶物。諸有比丘修此五法者。早得解脫盡有漏成無漏。何假沙門瞿昙八直行耶。調達說是語已即從坐起。五百比丘尋從而去。左面弟子名曰铿荼陀婆。右面弟子名曰瞿婆離。歸本所居。弟子前後圍繞而爲說法。舍利弗目連比丘後往彼衆。調達見已舉聲稱善。善來舍利弗目連比丘。吾獲大利知我成佛叁界獨尊。智能神足弟子自然響應。爾時調達即移瞿波等左右弟子坐。舍利弗目連安處左右。爾時調達像如如來。告舍利弗目連曰。吾患脊痛小欲安睡。卿等二人與聖衆說法。爾時調達右脅著地欲得睡寐。天神強挽調達左脅在地。天神複厭诳有言語。鼾聲現外穢氣遠徹。爾時尊者目連以神足力飛騰虛空作十八變。坐臥經行湧沒自由。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東沒西湧四方亦爾。爾時目連從空中還就本坐。尊者舍利弗告衆會人。如來之身神德無量。具一切智前達無窮卻睹無極。如來法者得現法報快樂無爲。智者之所修學。非愚者之所習。如來聖衆者。戒具成就智能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可敬可貴。承事供養爲衆生良佑福田。爾時諸比丘各生此念。我等愚惑不識真正。舍實就華棄本逐末。今日觀二賢所說。世之希有我等甯可舍此調達。就如來衆不亦快乎。舍利弗知其心念即從坐起。彼五百比丘亦皆俱起。隨舍利弗目連後追隨而去。時瞿波離比丘以右腳蹋調達曰。弊惡調達何爲躭睡。舍利弗目連二人將汝弟子去盡。爾時調達覺寤甚懷憂戚。是故說人相謗毀自古至今。乃至世無不毀也

  斷骨命終  牛馬財失  國界喪敗

  複還聚集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昔長壽王身分爲七叚。亡國失土由尚忍怨不起。共相尊敬還立國土如本無異。汝今比丘當以道德自持共相忏悔。大者以法小者承受。汝等雲何不知正法。當念忍辱歎說忍力。所行真正歎說真正。比丘當知吾所以從無數阿僧祇劫。積行已來修六度無極行檀修施。頭目髓腦國財妻子持戒忍辱精勤一心。皆欲除貪除瞋怒想。是故說斷骨命終國界喪敗也

  人若罵我  勝我不勝  快意從者

  怨終不息 

  人若罵我者。人自思惟彼人罵我。不隨禁律枉侵良善。是故說若人罵我也。勝我不勝者。彼自思惟如我法者則我得勝。不如法者則我不勝是故說勝我不勝也。快意從者。作是思惟者遂增怨雠不谛思惟。是故說快意從者。怨終不息者。如此之人心如剛鐵不可沮壞。是故說怨終不息也

  不可怨以怨  終已得休息

  行忍得息怨  此名如來法 

  不可怨以怨者。是時世尊告諸來會。吾自追憶無數劫已來。怨能息怨人身難得佛世難遇。猶如憂昙缽華時時乃有。難得爲人出家學道亦不可果。汝等已得人身諸根不缺堪任受化。何爲于正法中共相诤競。是故說不可怨以怨。終已得休息也。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者。夫人行忍寂默爲首。聽彼已報聞彼罵已還以罵報。如是之比怨終不息。弱名忍強亦名爲勝。是故說行忍得息怨此名如來法也

  若得親善友  共遊于世界

  不積有遺余  專念同其意 

  若得親善友者。或有衆生禮儀成就于行不缺義味成就忍行成就皆由朋友成就身行。是故說若得親善友。共遊于世界者。如此善友從劫至劫共相追隨不以爲苦。是故說共遊于世界也。不積有遺余者。夫人意等不計財貨。亦複不選擇知親。正使朋友出在卑賤。善色惡色若好若醜不得選擇。是故說不積有遺余也。專念同其意者。發心起行齊同其善笃信向佛。是故說專念同其意也

  設不得親友  獨遊無伴侶

  廣觀諸方界  獨善不造惡 

  設不得親友者。所謂親友者。行齊德同俱造于善乃名親友。不造善行者不名爲親友。如世常言人無有伴侶。如驢牛俱修不善行不得名爲善友。是故說設不得親友也。獨遊無伴侶者。甯獨遊處快修善行。不以弊惡與人共俱。是故說獨遊無伴侶也。廣觀諸方界者。人欲觀化觸類所見。漸以益智聞語不惑。是故說廣觀諸方界也。獨善不造惡者。是以智士樂靜不居亂鬧。昔有敵國大王興兵相攻。鄰國聞之臣啓王曰。外有賊寇逼近土境。王曰。無苦無所堪任。賊複前進臣複白王。賊已逼至轉來到城。王言無能侵我。賊遂入城固守城郭。臣複白王賊寇逼近。王宜防備出共鬥戰。王言無苦終不害我。外冠轉進直趣宮殿。臣複白王。賊今已至王欲雲何。時王沐浴更著新衣自負糧食。出見敵國鄰王而告之曰。城郭宮殿是卿所有。吾欲入山且修道德。食足支命衣足蓋形。爾時王便說頌曰

  吾今此衣食  自求欲隱形

  舍位卿爲王  且欲求多福

  甯處岩石間  粗衣弊惡食

  食果數息定  麋鹿共相娛

  不以處王位  考掠苦毒病

  智者畏後世  終不造惡緣

  觀卿興兵衆  欲來傷害吾

  是身爲朽器  時殺勿枉衆 

  時彼敵國王聞是語已熟自思惟。複以此偈報曰

  快哉大覺士  依法而自將

  被一切德箭  摧破我兵衆

  雖怨智能勝  親友愚何益

  是以慧爲首  智能廣濟度 

  時敵國王即退軍馬。將己兵衆歸還本國。宮殿屋舍盡還本王。是故說廣觀諸方界獨善不造惡也

  忍辱勝怨  善勝不善  勝者能施

  至誠勝欺 

  忍辱勝怨者。兩劍所俟必有傷損。遇毒毒治必死不疑。唯有忍者能去其怨。是故說忍勝怨也。善勝不善者雲何。卿等頗聞火之禀性有冷義耶。對曰無之。此亦如是怨欲息怨終不可得。何者能息。唯有善者乃能息耳。是故說善勝不善也。勝者能施修善之人行無缺漏。意不起想果能惠施。結怨之人爲身招禍。死入地獄受苦無量。共相傷害死而複生。若生人中顔貌醜陋。爲人輕慢所願不果。是故說勝者能施也。至誠勝欺者。智者行身不犯口過。出言應律無所觸娆。正使身死不以妄言绮語而求苟活。經曆生老涉苦無量。目見耳聞怨雠最重。是故說至誠勝欺也

  學無朋類  不得善友  甯獨守善

  不與愚諧 

  學無朋類者。夫人廣學當憑善知識。從初發意至得道。皆憑善知識乃得成就。若遇惡友行必遇惡。是故說學無朋類也。不得善友者。或複學人遇惡知識。晝夜鬥訟行惡爲業。是故說不得善友也。甯獨守善不與愚諧者。設無朋類。當自建意念在閑靜去離愦亂。設聞鬥訟者。常當遠離心不願樂。是故說甯獨守善不與愚諧也

  樂戒學行  奚用伴爲  獨善無憂

  如空野象 

  樂戒學行者。夫修行人心樂閑靜。恒以禁戒自纓絡身。爾時世尊告拘苫鞞比丘。谏喻止訟。比丘聞已不受佛教。佛知其意即從坐起。飛騰虛空十二由旬。還本精舍至大衆中。而說頌曰

  樂戒學行  奚用伴爲  獨善無憂

  如空野象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拘苫鞞好喜鬥訟各相謗毀。吾今已離之。正使我聞拘苫鞞比丘在其方者。吾當避之而就他方。爾時有一象王離諸群索居。獨遊曠野心自思惟。得離諸象及諸宗親。獨遊在此何以快哉。我在象中時群多縱逸。蹋蹈水草然後吾乃得食。今日獨行得清水好草亦無憂慮。爾時世尊見彼象心中所念。便于大衆而說頌曰

  一象于象衆  六牙而備具

  心念與吾同  獨善而樂靜 

  一象于象衆者。如來身者亦名龍象。彼象者亦名龍象。如來世雄叁界獨尊。象者龍中獨尊。是故說一象于象衆也。六牙而備具者。牙者象之威怒自纓絡身。功德者如來相好。如來見彼拘苫鞞比丘自生厭患。象者患厭群衆。是故說獨善無憂如空野象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出曜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