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實義疏》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61卷29頁碼:P0325

  《俱舍論實義疏》五

  

  尊者安惠造

  分別根品第二之一(論卷第叁)

  頌曰

  傳說五于四  四根于二種

  五八染淨中  各別爲增上

  論曰。眼等五根至聞聲別故。頌雲

  譬如明眼人  能避現險難

  世有聰明者  能離當苦惠

  多聞能知法  多聞能離罪

  多聞舍無義  多聞得涅槃

  頌曰

  身由食住  命托食存  食已令心

  適悅安泰

  若男入胎于母生愛于父生恚。若女入胎于父生愛于母生恚。由如故知能續後有。皆是染心。是以意根于續後有

  經雲。父母精血入胎者。識所攝持方能成就羯剌藍也

  釋曰。此顯身語隨心轉義。如契經言。心能導世間。心能遍攝受。如是心一法。皆自在隨行。頌曰

  了自境增上  惣立于六根

  從身立二根  女男情增上

  于同住雜住  清淨增上

  應知命五受  信等立爲根

  未當知已知  具知根亦爾

  于得後後道  涅槃等增上

  論頌雲

  身不悅名苦  即此悅名樂

  及叁定心悅  余處此名喜

  心不悅名憂  中舍二無別

  見修無學道  依九立叁根

  頌曰

  唯無漏後叁  有色命憂苦

  常知唯有漏  通二余九根

  言最後叁根定是無漏。除此叁根之外不通無漏。契經言。爾時世尊成正覺已作是思惟。我所證法甚深微妙。難見難解。不可思議。非尋思境。是智者所知。非凡愚所及。斯諸衆生久習邪教。愛著諸有。諸見所惑亂故不能解了。以不了故不能信受。及生娆惱。我所言說無所利益。唐沒劬勞。不如寂法受解脫樂。作是念已默然而住。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知佛世尊作如是念。即自思惟。此世界中諸衆生等多所失壞。今佛世尊證無上法。深廣微妙慮諸衆生不能信受。遂處閑寂受現法樂。我應詣彼勸請世尊轉妙法輪。作是念已。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從梵宮沒。至于佛所。頂禮佛足。繞叁匝已。卻住一面。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世界中諸衆生等久習異教。見惑萦纏。流轉生死。無所歸依。無所救護。世尊曠劫爲諸衆生修行[負-貝+水]引。今者得成無上正覺。證無上法。出現于世。如優昙花。不爲有情隨機演說。處于閑寂。靜默而住。唯願世尊。降大悲心。哀愍世間。爲諸有情。說正法要。有諸衆生。諸結微薄。機宜成熟。利根易化。不聞法故。自然損減。失大法利。唯願世尊。爲諸衆生。開甘露門。說微妙法。令諸有情利益安樂。爾時大梵天王。勸請世尊。而說偈言

  世尊出現爲優昙  曠劫難逢今一遇

  普爲有情獲法利  唯願廣開甘露門

  爾時世尊聞梵天王勸請偈已。起大悲心。即以道眼觀諸有情。或有鈍根執著諸有。或有中根少厭生死。或有利根而不放逸。如是世尊觀諸世間一切有情。處在世間或生或長。根有利鈍。或有易化得道。如實知已。受梵王請。許轉法輪。而說偈言

  大梵天王善谛聽  我所得法甚微妙

  今爲汝等廣開演  令于長夜獲安樂

  頌曰

  命唯是異熟  憂及後八非

  色意余四受  一一皆通二

  論唯一命根定是異熟。釋曰。無一命根非是異熟。頌曰

  北洲定千年  西東半日減

  此洲壽不定  後十初叵量

  等。世間有情所余福業。鹹發願言。願我長壽。亦不願言願我住壽至于百年或住九十八十年等。或有尊人及親友等恒祝之言。願汝長壽。亦不定言爾所時等以此洲人所作諸業。與貪心俱作是願。契經中說。苾刍當知。毗婆屍佛時。人壽八萬歲。乃至迦葉波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少出多減等。壽若無定限者。世尊何故作如是說。劫初諸根大種殊勝。壽即延長。今時漸劣故壽難至于十歲。福盡即死。不因命也。修故塔寺能延其壽。頌曰

  梵行妙成立  聖道已善修

  壽盡時歡喜  猶如舍衆病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