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曜經》

「本緣部」經文212卷04頁碼:P0609
姚秦 竺佛念譯

  《出曜經》二十 ▪第2页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道。君等更可請之。即如婦言請諸道人供養說法。諸夫複得阿那含道。彼界複有賊寇。王教召諸群奴令往攻擊。奴輩聞之內自思惟。我等各各皆得道谛。慈愍一切不害生類。雲何當往攻伐彼敵。複重思惟設不應命受王教者。身自喪滅殃及妻息。甯就彼死不在存此罪及妻息。即皆嚴駕往向彼敵。諸天龍神感應。摧破彼衆安隱還家。國主歡喜四遠甯泰。是故說怒不報怒勝彼鬥負也

  忍辱勝怨  善勝不善  勝者能施

  真誠勝欺 

  忍辱勝怨者。昔阿阇世王集四種兵。往攻舍衛城。時波斯匿王複集四種兵。出外戰鬥摧破大衆。生擒阿阇世。身將至如來所白世尊曰。姊子阿阇世。叛逆無道橫興惡意攻伐我國。本無怨雠自生怨雠。本無鬥诤自生鬥诤。今原赦其罪放還本國。何以故。爲我大姊見放之。是故說忍辱勝怨也。善勝不善者。無功德人喜自稱說。吾所知多彼所知少。實無技術稱言有之。實無方略自言多方。臨事之際攝腹如步屈之蟲。若見智者無然獨立。如死肉聚無複神識。是以智者勸人積學。學者甯神之寶宅。心意自在通達四遠由學得成。營家立國法度邪非斯由學也。是故說善勝不善也。勝者能施者。所謂勝者勝彼悭貪。人不立德本者嫉彼妒賢。見人惠施代惜財貨。恒作是念。我施彼者後何所望。唯有立信之人乃能惠施。亦不選擇不願果報。乞者填門不立禁限。四遠雲集不距微細。是故說勝者能施也。真誠勝欺者。真誠行人宗室眷屬。所在稱揚無不聞者。妄語之人人見不歡人所憎嫉。是故說真誠勝欺

  無恚亦不害  恒念真誠行

  愚者自生恚  結怨常存在 

  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者。彼修行人知時知法。可避知避可就知就。所說真誠爲世人所敬不诳惑人。是故說無恚亦不害恒念真誠行也。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者。愚人所習瞋恚爲首。存在心懷未始舍離。猶如鑿石作字文章分明。不爲暴風所滅。是故說愚者自生恚結怨常存在也

  恚能自製  如止奔車  是爲善禦

  去冥入明 

  恚能自製如止奔車者。恚怒即生還能製者。此名人中雄也。猶如馬車奔逸。禦者能止此名善禦。是故說恚能自製如止奔車也。是爲善禦去冥入明者。此善禦者非禦車禦。亦非象馬禦。所謂禦者。能自攝意念不分散息心不起。志趣無爲不著世累。爲人重任作良佑福田。可敬可貴爲供養最。是故說是爲善禦去冥入明也

  沙門及道  行斯愛念  新水華香

  馬恚爲十 

  出曜經如來品第二十二

  最正覺自得  不染一切法

  一切智無畏  自然無師保 

  最正覺自得者。昔六師在世貪著利養。競自稱己獨謂爲尊。聞佛出世神德過人。六師雲集各共結誓。我等六人世無等倫。近聞有佛出世。神德威力踰越我等。宜可同議心齊意等語不相違。然後乃得勝彼瞿昙。即遣一人往觀如來。顔色視瞻爲如人不。即往觀見視無厭足。還白六師如其所見。瞿昙顔貌世之希有。威神光明逾于日月。如我所見無譬可喻。六人複念。其人出于王種。理應端正何足複怪。今且更遣一人往觀瞿昙容儀無畏。爲躁疾局促耶。即往觀相。如師子王在群獸中無所畏難。還告六師。瞿昙在衆。如獸中王。無所畏難。六人複念。愚人希更事故。貪彼光明故圍繞之耳。此是常宜何足複怪。彼瞿昙者出自王宮。六萬婇女晝夜娛樂。未更師法曾不造學。更可遣人往聽所說。頗有經理爲如凡夫耶。即遣明達一人往觀視之具聞所說。還白六人。彼瞿昙所演。達古知今前知無極卻睹無窮。判義析理理不煩重。六師聞已複作是念。世多有人辯辭揵疾悅可人心。然不存理不可尋究。複可遣人往觀瞿昙。衆人聞其所說寂然聽受爲愦亂不聽耶。即往觀聽。見諸大衆渴仰聞法專一心意。渴仰如來目未曾眴。還白六師。瞿昙所演。味如甘露。衆人渴仰聽無厭足。六人複作是念。人集徒衆。初心極猛久必退散複何疑怪。更遣一人往瞻瞿昙。義理深邃爲淺薄無緒耶。即遣高勝一人往觀瞿昙具聞所說。還白六師。瞿昙所演如海無崖我等所見如牛蹄水。今我一人且欲就彼求爲弟子。焉知其余者。前後使人各共相將詣如來所。複有無數衆生雲隤競至到如來所。即聞佛說此偈曰

  最正覺自得  不染一切法

  一切智無畏  自然無師保 

  最正覺自得者。覺悟一切諸法。無細不入。無微不察。以神通力如實知之。是故說最正覺自得也。不染一切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爲此八法所染。是故說不染一切法也。一切智無畏者。離一切患無複衆惱。不爲水火惡賊所見陷溺。超越厄難獨善無憂。是故說一切智無畏也。自然無師保者。獨王叁千大千國土。無有俦侶。等者猶無。況欲出耶。是故說自然無師保

  志獨無等倫  自獲于正道

  如來天人尊  一切智力具 

  志獨無等倫者。我以天眼觀叁千大千剎土。頗有斯類與我等耶。遍而觀之無有等者。況欲出耶。此事不然。是故說志獨無倫也。自獲正道者。吾求于道無師教授自然獲之。亦無伴侶獨步無畏。是故說曰自獲于正道也。如來天人尊者。何故名爲如來。如過去等正覺來。吾從彼來。于叁阿僧祇劫執行勤苦。或施國財妻子頭目髓腦能自拔濟。從中來故名如來。複從如來法性就世間義故。謂如來如過去諸佛世尊。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殊勝之法大慈大悲。廣度一切不離如性。我今亦爾故謂如來。何以故名爲天人尊。曰所以稱天人尊者。天人緣彼得修善本。越次取證成于聖道。盡有漏成無漏。叁達神通無所罣礙。是故說如來天人尊也。一切智力具者。如來遺體力者。體有百二十節。一節有百二十八臂。神力是乳哺力非神通力。是故說一切智力具也

  我爲世尊  斷漏無淫  諸天世人

  一群從心 

  我爲世尊者。世者有叁一者陰世。二者器世。叁者衆生世。何以故名爲無著者。叁義故名爲無著。一者斷結故謂無著。二者堪受人施故謂無著。叁者叁界無種。亦無根本亦不複生故謂無著。是故說我爲無著也。斷漏無淫者。謂無上義無有過上者。亦無俦匹。覺悟一切諸法。無微不入無細不達。複爲坐中衆生解狐疑故說無上義。過去無數恒沙諸佛壽命極長。弟子徒衆不可稱計。國土清淨無有瑕穢。謂爲過佛神力多。我今日莫作斯觀。所以然者。神通智力一而不二。但衆生心自有增減。是故說斷漏無淫也。諸天世人一群從心者。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魔。若魔天釋梵四王。吾爲獨尊獨悟無與等者。是故說諸天世人一群從心也。爾時六師弟子。聞佛說此偈已。心堅固者即求爲道。心懷猶豫者。還至師所具白所聞。叁界獨尊典領十方實無等倫。宜各馳散各求所安

  我既無師保  亦獨無伴侶

  積一行得佛  自然通聖道 

  爾時世尊于樹王下。爲梵天所請即從坐起。詣波羅奈國。爾時憂毗梵志。遙見世尊來便作是念。瞿昙今日顔色容悅內外清徹。將有何故。師爲是誰從誰學道。爲學何法修何技術。爾時世尊即向梵志。而說此偈

  我既無師保  亦獨無伴侶

  積一行得佛  自然通聖道 

  我既無師保者。如來至真等正覺。觀達叁世無事不知。爲後衆生未覺悟者而說斯偈。吾善逝後當有比丘。一名摩诃僧祇。二名婆蔡審鞞。稱言文殊師利。釋迦文師欲除彼猶豫故。是故說此偈也。複有說者。諸外道異學各作是論。沙門瞿昙。從阿蘭迦蘭聞法。然後成道。欲除彼猶豫。故說我既無師保也。亦獨無伴侶者。如來等正覺。觀達叁世當來過去現在。無事不察。當來二部比丘。一名摩诃僧祇。二名婆蔡審鞞。舍本就末有人界土則佛出世。下方地獄畜生餓鬼。上方天樂自娛終不出佛。如來所化無處不遍。若一處不遍不名爲佛。彼二部者謂爲不遍。如來神力登一須彌頂。如是所經曆教化周旋無有窮極。是故說亦獨無伴侶也。積一行得佛者。于此叁世成最正覺。佛興出世要在閻浮利地。生于中國不在邊地。所以生此閻浮利地者。東西南北億千閻浮利地。此間閻浮利地最在其中。土界神力勝余方。余方剎土轉不如此。是故說積一行得佛也。自然通聖道者。舍熱惱結使冷而無熅。人有憂心顔常不歡。無憂心者顔常和悅。如來世尊亦複如是。衆患已盡無複熱惱。是故說自然通聖道也。爾時有憂毗梵志前白佛言。君今自稱爲最勝耶。爾時世尊以偈報梵志曰

  己勝不受惡  一切勝世間

  睿智廓無疆  開蒙我爲勝 

  己勝不受惡者一切勝世間。能勝怨世稱曰勝。此勝非爲勝。斷漏盡諸使。衆結永盡乃稱爲勝。獨王世界無能及者。是故說己勝不受惡一切勝世間也。睿智廓無疆開蒙我爲勝者。世間惡法墜隨罪惡者。吾已永滅得不起法忍。當來受有生愛十二牽連永滅無余。是故說睿智廓無疆開蒙我爲勝也。爾時憂毗梵志前白佛言。瞿昙今日爲欲何趣。爾時世尊複以偈報曰

  今往波羅奈  欲擊甘露鼓

  當轉于法輪  未曾有轉者 

  梵志問佛爲審爾不。佛告梵志。如來言無有二。梵志聞已颔頭歎咤而去

  智人不處愚  觀世隨而化

  說于無垢迹  永息無有上 

  智人不處愚觀世隨而化者。謂佛及諸弟子先觀世間。誰應得度誰不應度。周遍觀察誰堪受化誰不受化。誰種解脫根栽誰不種解脫根栽。是故說智人不處愚觀世隨而化也。說于無垢迹永息無有上者。無垢迹者。賢聖八道。永息者滅盡泥洹。聖人降世接度群生恒以賢聖道。初不離無漏行。是故說說于無垢迹永息無有上也

  勇猛大吼  正法如來  法說義說

  覺者永安 

  勇猛大吼正法如來者。勇猛者佛及諸弟子。釋迦文佛勇猛超越九劫。是故名爲勇猛。六師縱逸好修非法不按正律。如來所演如法所行越過世法。是故說勇猛大吼正法如來也。法說義說覺者永安者。人法非爲法人所嗤衆所憎惡。如來所說法說義說聞者歡悅。除憂熱惱永無苦患。常得安隱心識淡然。是故說法說義說覺者永安也

  勇健立一心  出家日夜滅

  諸天常衛護  爲佛所稱記 

  勇健立一心者。彼修行人定意一心無他余念。衆德具足意不可壞。入定之人所願必果。是故說勇健立一心也。出家日夜滅者。所謂出家不但舍妻息離五欲。求出欲界修上界道。初禅休息行無起滅。是故說出家日夜滅也。諸天常衛護者。入定之人諸天衛護承事禮敬。欲使增其功德。是故說諸天常衛護也。爲佛所稱記者。從此世界上至淨居天。歎說立根人。閻浮利地衆生快得善利。如來現在廣說法味。所度衆生不可稱限。是故說爲佛所稱記也

  彼于天人中  歎說等正覺

  速得而自覺  最後離胎身 

  彼于天人中歎說等正覺者。諸天世人恒詠佛功德。各獻善心至于成佛未曾違離。是故說彼于天人中歎說等正覺也。速得而自覺者。人民之類歎未曾有。如來功德甚奇甚特。我等衆人謂爲如來在于斯坐。何圖如來遊于無量百千世界。教化衆生不以爲惓是故說速得而自覺也。最後離胎身者。最後受身臨欲泥洹。佛自歎說告語阿難。如來此身更不受生。無爲永寂不複起滅。阿難當知。吾觀方域及上空界。更不受之生分畢矣。阿難我更不染俗。俗中躁擾吾不複更。是故說最後離胎身

  諸謂過去佛  及已當來者

  現在等正覺  多除衆人憂 

  彼雜阿鋡契經所說。昔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人共會不相恭敬甚爲苦哉。我恒發此念。世頗有人沙門婆羅門有勝我者。我當承事供養禮敬。然我觀察沙門婆羅門。可恭敬者乎。時比丘我複作是念。昔我成佛由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直行。我今承事供養如敬尊長。過去恒沙諸佛世尊。亦由此法成最正覺。當來恒沙諸佛。亦緣此法而得成道。我今現在如來至真等正覺。亦緣此法成于道果。我今躬自思惟分別此法。是故說諸過去佛及已當來者現在等正覺多除衆人憂也

  盡共敬重法  已敬今敬者

  若當甫恭敬  是謂佛法要 

  欲引叁世恭敬故說此偈

  若欲自求要  正身爲第一

  恭敬于正法  憶念佛教誡 

  若欲自求要正身爲第一者。人欲成道必自求要。進趣于道恭敬于諸法。追憶過去洹沙諸佛所說教誡。如現在前亦不漏失。是故說若欲自求要正身爲第一恭敬于正法憶念佛教誡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出曜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0】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