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62卷29頁碼:P0329
唐 玄奘譯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二十四 ▪第2页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起煩惱。便能精勤。修斷加行。名至想位。此中意顯染想初行。說名想位。即中根者。起煩惱久。方能精勤。修斷加行。名至尋位。此中意顯。由煩惱力。令心于境種種尋求。說名尋位。即鈍根者。世尊依此。善士趣中。分析中般。說爲叁種。此雖巧計。義實不然。若爾現般。應非有故。又無尋地。亦說中般。如嗢柁南伽他中說

  總集衆聖賢  四靜慮各十

  叁無色各七  唯六謂非想

  此伽陀中。第二靜慮以上叁地。亦說中般。諸中般皆斷五下分結故。非無尋地可說至尋。非上叁地中阙一善士趣。又無色界應有中般。有壽量中間得般涅槃故。又薄伽梵舍利子等。一切皆應是中般攝。唯除生在睹史多天後身菩薩。及除生在北俱盧洲諸有情等。其余有情。容中天故。又彼或余諸有所執。皆劄火等喻不相應。遠近及中處時差別。若離中有皆不成故。汝等但由貪著己見。憎背中有。起斯妄執。非爲依隨聖教正理。是故中有實有極成。撥中有無。是何見攝。是迷因果連續爲先所起邪見。諸經說謗化生有情是邪見故。已廣成立中有非無。今複應思。當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狀如何。此何所疑。此與生有一異業果。俱有過故。所以者何。若中生有同一業果。便違經說。有數取趣。已斷生結。未斷起結。乃至廣說。諸業必由煩惱起故。業如煩惱。應有差別。則中有形應異當趣。若中生有。各異業果。何緣二果定先後生。此中有業。順現受等所不攝故應唯不定。又見人等。宿業雖別。而有身形相似無異。有業雖一。而果有殊。故可生疑。諸趣中有。與當所趣形爲同別。爲遣此疑。頌曰

  此一業引故  如當本有形

  本有謂死前  居生刹那後

  論曰。業有二種。一牽引業。二圓滿業。中生二有。牽引業同。圓滿業異。引業同故。此中有形。與當本有。其狀相似。如印所印文像不殊。若爾于一豬等腹內。容有五趣中有頓起。可有五子俱時命終。各當往生一趣中故。既有地獄中有現前。如何不能焚燒母腹。無斯過失。以地獄火唯燒有罪諸有情故。非不積集感彼業者。或未得果可爲地獄火所焚燒。其理決定。又彼中有。非恒被燒。如何即令焚燒母腹。地獄本有。尚不恒燒。如暫遊增。況彼中有。有言設許中有恒燒。如不可見。亦不可觸。身極細故。所難非理。諸趣中有。雖居一腹。非互觸燒。業所遮故。欲中有量。雖如小兒年五六歲。而根明利。有余師說。欲界中有。皆如本有盛年時量。有言菩薩中有可然。非余有情中有亦爾。菩薩中有。如盛年時。形量周圓。具諸相好。故住中有。將入胎時。照百俱胝四大洲等。爲順方域吉瑞相故。令菩薩母于其夢中見白象子來入右脅。九十一劫。已舍傍生。況最後身。仍爲白象。有說中有。皆生門入。非破母腹而得入胎。故雙生者。前小後大。理實中有。隨欲入胎。非要生門。無障礙故。然由業力。胎藏所拘。色界中有量。圓滿如本有。非色究竟中有身形。長十六千踰繕那量。贍部洲趣。無處能容。以太虛空極寬廣故。中有身色。如末尼珠。燈等光明。無障礙故。色界中有。與衣俱生。慚愧增故。欲界中有。多分無衣。無慚愧故。唯除菩薩。及鮮白尼。本願力故。有余師說。唯除此尼。施僧袈裟。發勝願故。從茲世世。有自然衣。恒不離身。隨時改變。乃至最後般涅槃時。即以此衣。纏屍焚葬。收其遺骨。起窣堵波。亦有衣形。周匝纏繞。菩薩所起一切善法。皆唯回向無上菩提。我等所宗許二俱有說。所似本有。其體是何。謂在死有前生有後蘊。總說有體。雖通一切有漏法性。而就有情前後位別。分析爲四。一者中有。義如前說。二者生有。謂于諸趣。結生刹那。叁者本有。除生刹那。死前余位。四者死有。謂最後念。若有于色未得離貪。此有無間中有定起。即于一生。位別分四。豈不諸有中有最初。則本有名。應目中有。非目中有。以當無間。生等叁有。非彼果故若位容有。生當無間。中等諸位。可名本有。望余生諸位。安立此名。非立此名望一生叁位。又此無間。定生彼有。此有望彼立本有名。又本有名目正所趣。余叁不爾。不得此名。已說形量。余義當辯。頌曰

  同淨天眼見  業通疾具根

  無對不可轉  食香非久住

  倒心趣欲境  濕化染香處

  天首上叁橫  地獄頭歸下

  論曰。此中有身。是何眼境。爲同類眼淨天眼見。謂中有身。唯同類眼。及余修得淨天眼見非不同類不淨天眼之所能觀極微細故生得天眼尚不能觀況余能見以說若有極淨天眼方能見故。有說地獄傍生餓鬼人天中有。如其次第。各除後後。見自及前。爲有能遮中有行不。上至諸佛。亦不能遮。以諸通中業通疾故。中有成就最疾業通。故契經言中。有業力。最爲強盛。一切有情。一切加行。無能遮抑[夌*欠]虛自在。是謂通義。通由業得。名爲業通。此通勢用速故名疾。中有具此最疾業通。諸通速行。無能勝者。依此故說。業力最強。隨地諸根。中有皆具。雖言中有。如本有形。而初異熟。最勝妙故。又求有故。無不具根。曾聞析破焰赤鐵團。見于其中有蟲居止。故知中有無對義成。對謂對礙。此金剛等。所不能遮。故名無對。此界趣處。皆不可轉。謂定無有色中有殁欲中有生。亦無翻此。此與生有。一業引。故應知趣處不轉亦然。此中有身。資段食不。且如欲界中有食香。隨福多福少。香有好有惡。由斯故得健達縛名。諸字界中。義非一故。此頞縛界。雖正目行。而于其中。亦有食義。以食香故。名健達縛。而音短者。如設建途及羯建途。略故無過。有說中有。藉香持身。以尋香行。名健達縛。如是中有。爲住幾時。此中有身。定非久住。生緣未合非久。如何大德釋言。常途非久。緣未合者。容住多時。由彼命根非別業引。有余師說。此但少時。以中有中恒求生故。若于父母。俱定不移。雖住遠方。業令速合。若于父母。隨一可移。雖極清貞诃厭欲者。而于異境。起染現行。諸起染定時令非時亦起。或寄相似余類中生。謂驢等身。似于馬等。非由所寄同分有殊。便失中生一業所引。生緣雖別。所引一故。設許轉受相似類生。由少類同。亦無有過。又界趣處。若不全移。雖少類殊。亦無有失。以界趣處業定不移。余外生緣見有差別。如豆足等。斯有何過。或業種類。差別無邊。唯佛世尊。方能究達。正結中有。爲以何心。以染汙心。譬如生有。將結生有。方便如何。住中有中。爲至生處。由心顛倒。馳趣欲境。彼宿業力。所起眼根。雖住遠方。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若當爲男。于母起愛。于父起恚。女則相違。由是因緣。男女生已。于母于父。如次偏朋。故施設論。有如是說。時健達縛。于二心中。隨一現行。謂愛或恚。彼由起此二種倒心。便謂己身與所愛合。所憎不淨。泄至胎時。謂是己有。便生憙慰。當生喜位。名入母胎。取最後時所遺精血二叁滴許。成羯剌藍。精血相依。無間而住。中有蘊滅。生有蘊生。若男處胎。依母右脅。向背蹲坐。若女處胎。依母左脅。向腹而住。女男串習左右事故。宿自分別力使然故。無欲中有非女非男。以中有身不阙根故。入母胎後。或作不男。如何無根羯剌藍大種體。即能作諸色根生依。誰謂色根依彼大種。中有大種。以羯剌藍大種爲依。能生生有。謂彼中有。與羯剌藍大種相依。最後滅位。中有大種。藉彼爲緣爲因。引生異前大種。彼異大種。能作根依。如種生芽。必依地等。若爾何緣契經中說。父母不淨。生羯剌藍。依不淨生。無違經失。有余師說。精血大種。于轉變位。即作根依。謂前無根中有俱滅。後有根者。無間續生。如種與芽滅生道理。彼執生有色法生時。非中有色相續而起。與芽從種道理相違。無情與情。爲種引起。不應道理。相續異故。有情無情二色俱滅。後情色起。無情爲因。情不爲因。言非應理。是故前說。于理爲勝。此說欲界胎卵二生。濕化二生。染于香處。若濕生者。染香故生。謂遠嗅知生處香氣。便生愛染。往彼受生。隨業所應。香有淨穢。若化生者。染處故生。謂遠觀知當所生處。便生愛染。往彼受生。隨業所應。處有淨穢。生地獄者。亦由業力。或見身遇冷雨寒風。或見身遭熱風猛焰。冷侵熱逼。酷毒難忍。希遇溫涼。冀除所厄。見熱地獄熱焰熾然。寒地獄中寒風飄鼓。便生愛染。馳躬投赴。有余師說。由見先造感彼業時。己身伴類。心生愛慕。馳往赴彼。往何趣中有。何相赴生處。且天中有。首正上升。如人直身從坐而起。人等叁趣中有橫行。如鳥飛空往余洲處。地獄中有。頭下足上。顛墜其中。故伽他說

  顛墜于地獄  足上頭歸下

  由毀謗諸仙  樂寂修苦行

  因辯中有複應伺察。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業不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于此無能。起結斷已。方生彼故。煩惱助業。方能引果。非離煩惱業有引能。以阿羅漢雖有諸業而不能引當來有故。有說若地具粗細業。于彼地中。得有中有。然無色界。有細無粗。粗細業者。謂色非色。或身等業。或十業道。此複應诘。何緣若地。具粗細業。方有中有。今于此中。見如是意。中有是細。所趣是粗。以所趣中滿業多故。又趣壽限。容有定故。有位中受細滿業果。有位中受粗滿業果。欲色界中。具二業果。故有中有。無色不然。有余師說。爲往生處。表所趣形。故立中有。非無色界有處有形。若爾即于自死屍內。身根滅處。命終受生。不往余方。中有何用。此立中有。表所趣形。前說二緣隨有一故。此救非理。表所趣形。于所趣生。無勝用故。若中有已起。可表所趣形無用。故不起何能表所趣。故表所趣。非中有因。然上座言。若命終處。即受生者。中有便無。彼言非善。非死有位方引中有。如何可說。若死處生。不引中有。定于先時已作增長。感中有業。今誰爲礙。令中有果不起現前。或複中生同一業果。中有複是一期生初。中有若無。生應不續。如必無有越羯剌藍生頞部昙。是彼初故。若謂生有是一期初。中有非初。不必須引。此都無義。但有虛言。彼生起結。俱未斷故。汝亦應許。未斷生結生有或無。無異因故。非須別…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二十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