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義記》八 ▪第2页
光宅寺沙門法雲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請。但上疑中有二。一者法說明疑。二者譬說明疑。今十一行偈中亦分爲二。初有五行頌法說。後余有六行頌譬說。我等從佛聞此下叁行是偈中第二即頌上長行中第二正請。但上正請中本有二。一者明彌勒自述已解。第二正爲未解者請。今此叁行亦分爲二。初有半行偈頌第一明彌勒述已解。第二余有兩行半頌上第二正爲未解者請
如來壽量品第十五
此品明如來壽命以塵沙爲量故言壽量品也。自此下竟入分別功德品半品以來是第四段。廣說壽命長遠斷疑生信。就此第四段中亦有叁段者。第一即此一品正廣明壽命長遠。第二分別功德品初一段長行總爲時衆授記。第叁彌勒說偈頌佛長行示同領解。又就此叁段之中增一明義。第一段中有二。第二段中有叁。第叁段中有四。今且就第一正廣說中有二者。第一明緣起第二是正廣說。今就緣起中自有叁階一者汝等當信如來誠谛之語下明如來先作叁過誡敕。第二爾時菩薩大衆下明彌勒等四過奉受如來之命唯願說之。第叁爾時世尊下明如來又重誡敕也
一切世間此下竟品是第二正廣說壽命長遠。就中自有二。即是長行與偈爲二段。今且就長行之中自有二。第一是法說明長遠相益物。第二譬如良醫以下訖長行是譬說。今且就法說之中應有四段。但文略唯有叁段。今玄出第叁段。故爲四段。何以知此。下譬中及偈中盡有是故得知。長行中應有第叁段也。四段名字者第一明釋迦如來過去世中神通益物。此即是上述勸序中言諸佛自在神通之力。第二從諸善男子如來見諸衆生樂于小法以下明如來現在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師子奮迅之力。第叁應明如來未來世中神通益物。此則是上諸佛威猛大勢之力。此是法說中所無者今者玄出應下譬中及偈中有。第四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通叁世隱顯。明益物不虛妄止物誹謗之心。就此四段中各有叁文。今且就明過去世神通益物中有叁者。第一明應身成佛壽長久但惑者謂言近。即是開近義也。第二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下明應家之本身壽命長遠之相。即是顯遠義。第叁自從是來下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叁段中增一明義。第一有一。第二有二。第叁有叁也。今者言一切世間皆謂今釋迦出釋氏宮此下是第一明成佛實久但惑者謂近。此第一段唯一不開也
然善男子此下是第二明應家之本已自成佛以來久遠之相。就此第二自有二。第一先法說明壽命長遠。第二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以下明爲壽命長遠作譬。就此譬中有叁。一者先開長遠之譬問彌勒。第二彌勒即答佛是長遠。第叁佛結合長遠之譬也。自從是來我常在此此下是第叁正明過去世中神通益物。就此第叁段自有叁重。第一明過去益物之處。第二于是中間以下明過去益物之名不同。第叁若有衆生來至我所以下正明益物。又就此叁重各有叁階。第一明益之處中有二者。第一言自從是來我常在此娑婆世界此別的出益物之處。第二言亦于余處百千萬億下訖導利衆生此下總出余處益物。第二過去益物之名不同中有二階。一者言于是中間我說然燈佛等。又複言其入于涅槃正出過去益物之名不同。則言然燈定光只是釋迦。第二言如是皆以方便分別此則釋所以名字不同意。正以方便利益衆生。是故有名字不同耳。從諸善男子若有衆生來至我所以下第叁正明益物。就中有二者。四意合爲兩雙即作二。初明感應相關。後正明形教益物也。今初雙中若有衆生來至我所此明即是感應之機。我以佛眼觀其信等諸根利鈍者此明即是照機之智也。第二雙者初隨所應度處處自說名字不同下先明形益物。此明現生益物。亦複現言當入涅槃。此明現滅利益也。從又以種種方便說下明教益物。初正明說法不同。次能令衆生發歡喜心者明得益也
諸善男子如來見諸衆生樂于小法以下是第二段明如來現在世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叁階。第一減四行。先明王宮不生而現生。仍道第二如是我成佛來甚大久遠以下明雙樹不滅而現滅。中間第叁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以下明現生之後應滅之前神通益物。又就此叁階之中各有四重。第一明不生現生中有四者。第一明見衆生有感生之機。第二明如來現生。第叁明而實不生。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意也
今者諸善男子如來見諸衆生樂于小法德薄垢重。此是第一明見衆生有感生之機。只由機樂小法德薄垢重。衆生感佛出世。從爲是人說我小出家得叁菩提此第二明如來現生。從然我實成佛以來久遠若斯此是第叁明而實不生義。從但以方便教化衆生令入佛道下此是第四。釋所以不生而現生者只爲教化衆生故也
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此下是第二明釋迦如來現生之後應滅之前中間神通益物。就此中亦有四者。初一行半明教益物。第二或示己身以下明形益物。第叁諸所言說下一句結教益物不虛。第四所以者何下通釋形教兩益物。又就此四階之中第一第二第四各自有兩階。第叁不開也。第一教益有兩階者。第一言如來所演經典皆爲度脫衆生此總門明教益物。吐言陳教皆是利益于物。第二言或說己身此下二句據別門明教益物。或說己身者說己身爲他身。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爲己身。何者今言或說己身即說己爲他。故知我此丈六之體是燃燈如來家之分身。故此身非是我有。或說他身者即說他身爲己身。故知寶塔品所明十方分身諸佛皆是我有也。第二形益中有兩階者第一或示己身等兩句明事家之身即是正報。第二或示己事等兩句明身家之事即是依報也。今者第一或示己身者或示自己身爲他身。故如此國土人物八部大衆然皆釋迦所化衆生。法主應是釋迦。而法座上者遂是無量壽佛此即示己身爲他身。或示他身者即是示他身爲己。故如西方國土人物四衆皆是無量壽佛所化之衆。但法座上應是無量壽佛。而法座上者遂是釋迦形容。此則是示他身爲己身。皆明變他爲己變己爲他也。或示己事此下兩句是形益中第二明身家之事。或示己事者此則示己事爲他事形。故如西方無量壽佛自應有西方天龍八部聽法。而彼佛眷屬皆是釋迦眷屬弟子。或示他事者釋迦自應有眷屬。而眷屬皆是無量壽佛眷屬。此則是示他事爲己事也。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此是第叁別結明教益不虛。唯此第叁不開
所以者何自此下是第四通釋形教兩益。就此釋中自有二。一者先釋形益。二者不如叁界見于叁界下釋教益。就釋形益中自有叁階。一者明如來見衆生有感形機。二者明所以見機之意。第叁正釋形益不虛也。言如來如實知見叁界之相此先明如來見叁界衆生有感形之機相。從無有生死此下有二句是第二階明如來所以能見機之意。以無人法過患故分爲二。前有一句明人家生滅法不可得。後有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也。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是第一如來久已斷于生因。雲何有生。若必有生可應有死。生既無有雲何有死。此就一世爲論。若退若出者死即是退生即是出。既無有死雲何更生。此兩句就隔世爲談也。前一無有句皆冠在四字上也。亦無在世及滅度者此一句明生滅法家人亦不可得。者者只是行人也。非實非虛非如非異此四句是第叁階。正釋形益不虛。非實者既應有生滅。雲何是實。非虛者爲物生滅實有利益雲何是虛。非如者如是實際既應有生滅雲何是如。非異者生滅得益雲何是異也
不如叁界此下是第二釋教益不虛亦有叁階。第一有二句明如來能見應有感教之機。第二出衆生機相不同。第叁明說教利益亦異也。第一二句者初不如叁界見于叁界。此則將明如來見機無異以叁界不見機人形如來。次言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此句正明如來能見機。以諸衆生有種種性以下第二出衆生機有性有欲有行有憶想。皆是感教機不同。從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幹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以下。是第叁正明說教利益亦異也。如是我成佛以來甚大久遠就現在世明如來神通益物本有叁。此下第叁明不滅而現滅亦有四重。第一言如是我成佛以來竟常住不滅此明王宮生非實生。久以成佛以來雲何是實生。第二從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就壽命今猶未盡此下明不滅。第叁言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下竟以是方便教化衆生正明現滅。第四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以下此釋所以不滅而現滅之意。只爲利益衆生。就此釋中自有四階。一者正釋所以現滅之意。由衆生見如來久住于世不種善根。貪著五塵六欲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爲此義故所以現滅。第二階從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訖如來難可得見歎佛世難值之意。第叁斯衆生等聞如是語此下是明現滅得利益之相。第四從是故如來雖不實滅下總結現滅之意也。就此四中第一有二重。第二有叁重。第叁第四階不開也。第一有二重者初所以者何下二行明若佛久住。明不生善生惡。第二若見如來常住不滅下明生慢不生敬也。就第二歎佛世難值中叁者。初是故如來以方便說下一行正明佛世難值。第二所以者何下一行半舉惡人不值佛來釋難值義。第叁以此事故下結難值也。下二階不開可解也。明衆生見如來久住于世不種善根。此下應有未來神通益物。文句略無今且玄推。作第叁未來一段爲下譬作本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下法說中本有四。此下是第四明如來通叁世隱顯益物不虛妄。亦有叁段者。第一諸佛如來法皆如是者先會諸佛道同。第二爲度衆生此一句明諸佛施教意。正明諸佛叁世言教皆爲度脫衆生故。第叁言皆實不虛此一句正明不虛也
譬如良醫此下是第二譬說也。就中自有二。第一開譬第二合譬也。今先明開譬之中有四即爲上法說四段作譬。但文句阙略而已。第一二行半爲過去神通益物作譬。第二諸子于後以下二十一行爲第二現在神通益物作譬。第叁其父聞子以下一行爲第叁未來神通益物作譬。第四善男子于意雲何下一行半爲第四通叁世益物不虛妄作譬也
就上過去神通益物中本有叁。今不爲前二階作譬。唯爲第叁階作譬。上第叁階中自有叁重。今亦不爲前二重作譬。唯爲第叁重作譬也。何者第一明應成佛實久而惑者謂近。今者不爲此作譬也。第二即明真實成佛來久相其中自有二。一者法說二者譬說。明成佛來久自有叁階。一者作譬問彌勒。二者彌勒。答叁者如來結答。亦不…
《法華經義記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