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忏法》五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受。相與今日已得發菩提心。發菩提願。宜應習行菩薩所行。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攝法。四弘誓。如諸佛菩薩所行之行。我等今日亦應習行。怨親平等一切無礙。從今已去至于菩提。誓當救護一切衆生。令諸衆生究竟一乘。相與至心五體投地。奉爲有識神已來經生出家和上阇梨有怨對者。同壇尊證有怨對者。同學眷屬上中下座有怨對者。叁世衆怨。若對非對若輕若重。各及眷屬。(某甲)等若于六道一切衆生有怨對者。于未來現在應受對者。今日忏悔願乞除滅。若六道中一切衆生各各有怨對者。(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無怨親想。普爲叁世一切衆怨求哀忏悔。願悉舍施。無複惡念相加懷毒相向。同共舍施一切歡喜。從今解結無複嗔恨。各自恭敬念報恩心。等諸佛心。同諸佛願。各各至心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見有邊佛 南無電明佛 南無金山佛 南無師子德佛 南無勝相佛 南無明贊佛 南無堅精進佛 南無具足贊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應天佛 南無大燈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持上功德佛 南無離暗佛 南無寶贊佛 南無師子頰佛 南無滅過佛 南無持甘露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喜見佛 南無莊嚴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山頂佛 南無名相佛 南無法稱佛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願以佛力法力大地菩薩力一切賢聖力。令彼叁世無量衆怨若對非對盡空法界一切衆生。皆同忏悔解怨釋結。一切舍施無怨親想。一切和合猶如水乳。一切歡喜猶如初地。一切無礙猶如虛空。從今已去至于菩提。永爲法親無別異想。常爲菩薩慈悲眷屬。又以今禮拜忏悔解怨釋結功德因緣。願和上阇梨同壇尊證同學弟子上中下座。一切眷屬有怨對者。乃至四生六道各有叁世衆怨未解脫者。今日若有在天道者。在仙道者。在阿修羅道者。在地獄道者。在餓鬼道者。在畜生道者。在人道者。今日現在眷屬中者。如是十方叁世衆怨若對非對。各及眷屬。從今已去至于菩提。一切罪障皆得除滅。一切怨對畢竟解脫。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受生。念念法流心心自在。六波羅蜜具足莊嚴。十地行願無不究竟。得佛十力神通無礙。早具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成等正覺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前是總相爲他叁世衆怨解諸怨結。此下自淨宜督其心。相與今日何故受生死身不得解脫。進不睹面前授記。退不聞一音演說。良由罪業深厚怨結牢固。非唯不見前佛後佛菩薩賢聖。而亦將恐十二分教聞聲傳響永隔心路。惡道怨對無從得免。舍此形命方沈沸海。輪轉叁途備曆惡趣。何當複得見此人身。發如是意。實有切情之悲。運如是想。不覺痛心之苦。相與已得仰飡風化。割愛辭親舍榮棄俗。更無異緣。豈得不與時競各求所安。若不堅強其志捍勞忍苦銜悲恻怆者。忽使身被笃疾。中陰相現。獄卒羅刹牛頭阿旁殊形異狀一朝而至。風刀解身心懷怖亂。眷屬號泣無所覺知。當此之時欲求今日起一善心。五體投地禮佛忏悔豈可複得。但有叁途無量衆苦。今日大衆各自努力與時馳競。若任情適意則進趣理遲。捍勞忍苦則趣向心疾。故經言。悲是道場。忍疲苦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故知萬善莊嚴不勤無托。欲度巨海非舟何寄。若有願樂之心。而不行願樂之事。其願必虛未見其果。如絕糧之人心存百味。于其饑惱終無濟益。當知欲求勝妙果報。必須心事俱行相與。及時生增上心。懷慚愧意忏悔滅罪解諸怨結。脫更處闇開了未期。人皆解脫。莫追後悔。各各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定義佛 南無施願佛 南無寶衆佛 南無衆王佛 南無遊步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法差別佛 南無上尊佛 南無極高德佛 南無上師子音佛 南無樂戲佛 南無龍明佛 南無華山佛 南無龍喜佛 南無香自在佛 南無大名佛 南無天力佛 南無德鬘佛 南無龍手佛 南無善行意佛 南無因莊嚴佛 南無智勝佛 南無量月佛 南無寶語佛 南無日明佛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藥上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某甲)等積集罪障深于大地。無明覆蔽長夜不曉。常隨叁毒造怨對因。致使迷淪叁有永無出期。今日以諸佛菩薩大慈悲力。始蒙覺悟心生慚愧。至誠求哀發露忏悔。願諸佛菩薩慈悲攝受。以大智慧力。不可思議力。無量自在力。降伏四魔力。滅諸煩惱力。滅諸怨結力。度脫衆生力。安隱衆生力。解脫地獄力。濟度餓鬼力。救拔畜生力。攝化阿修羅力。攝受人道力。盡諸天諸仙漏力。無量無邊功德力。無量無盡智慧力。令四生六道一切衆怨同到道場。受(某甲)等今日忏悔。一切舍施無怨親想。所結怨業同得解脫。永離八難無四趣苦。常值諸佛聞法悟道。發菩提心行出世業。四等六度深心修習。一切行願等階十地。入金剛心俱成正覺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夫怨對相尋皆由叁業。莊嚴行人嬰諸苦報。相與既知是衆苦之本。宜應勇猛挫而滅之。滅苦之要唯有忏悔。故經稱歎。世二健兒。一不作罪。二能忏悔。大衆今日將欲忏悔。當潔其心整肅其容。內懷慚愧悲暢于外。起二種心則無罪不滅。何者二種心。一慚二愧。慚者慚天。愧者愧人。慚者自能忏悔滅諸怨對。愧者能教他人解諸結縛。慚者能作衆善。愧者能見隨喜。慚者內自羞恥。愧者發露向人。以是二法能令行人得無礙樂。相與今日起大慚愧。作大忏悔。至心求哀四生六道。何以故爾。經言。一切衆生皆是親緣。或經爲父母。或經爲師長。乃至兄弟姊妹。一切皆然。良由墮無明網不複相知。既不相知。多起觸惱。以觸惱故怨對無窮。大衆今日覺悟此意。至誠墾恻苦切用心。必令一念感十方佛。一拜斷除無量怨對。等一痛切五體投地。重複歸依世間大悲慈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定意佛 南無量形佛 南無照明佛 南無寶相佛 南無斷疑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不虛步佛 南無覺悟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山主王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遍見佛 南無量名佛 南無寶天佛 南無住義佛 南無滿意佛 南無上贊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梵天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身差別佛 南無法明佛 南無盡見佛 南無德淨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叁寶
仰願叁寶同加攝受。令(某甲)等所忏除滅。所悔清淨。又願今日同忏悔者。從今已去乃至菩提。一切怨對皆得消滅。一切衆苦畢竟解脫。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受生。親侍諸佛面奉尊記。六度四等無不備行。具四辯才得佛十力。相好嚴身神通無礙。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慈悲道場忏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5】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