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智度論》

「釋經論部·毗昙部」經文1509卷25頁碼:P0057
後秦 鸠摩羅什譯

  《大智度論》七 ▪第3页

  第五 / 大智度 / 初品中十喻釋論第十一(第六卷) / 龍樹菩薩造 / 後秦龜茲國叁藏法師鸠摩羅什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斷。于佛所斷猶爲未盡。是名得無量清淨智。故于諸法中意無挂礙

  大忍成就

  問曰。先已說等忍法忍。今何以故複說大忍成就。答曰。此二忍增長名爲大忍。複次等忍在衆生中一切能忍。柔順法忍于深法中忍。此二忍增長。作證得無生忍。最後肉身悉見十方諸佛化現在前于空中坐。是名大忍成就。譬如聲聞法中暖法增長名爲頂法頂法增長名爲忍法。更無異法增長爲異。等忍大忍亦複如是。複次有二種忍。生忍法忍。生忍名衆生中忍。如恒河沙劫等。衆生種種加惡心不嗔恚。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複次觀衆生無初。若有初則無因緣。若有因緣則無初若無初亦應無後。何以故初後相待故。若無初後中亦應無。如是觀時不墮常斷二邊。用安隱道觀衆生不生邪見。是名生忍。甚深法中心無挂礙是名法忍。問曰。何等甚深法。答曰。如先甚深法忍中說。複次甚深法者。于十二因緣中展轉生果。因中非有果亦非無果。從是中出。是名甚深法。複次入叁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則得涅槃常樂故。是名甚深法。複次觀一切法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無相非有作非無作。如是觀中心亦不著。是名甚深法。如偈說

  因緣生法  是名空相  亦名假名

  亦名中道  若法實有  不應還無

  今無先有  是名爲斷  不常不斷

  亦不有無  心識處滅  言說亦盡

  于此深法信心無礙不悔不沒。是名大忍成就

  如實巧度

  有外道法。雖度衆生不如實度。何以故。種種邪見結使殘故二乘雖有所度。不如所應度。何以故。無一切智方便心薄故。唯有菩薩能如實巧度。譬如渡師一人以浮囊草筏渡之。一人以方舟而渡。二渡之中相降懸殊。菩薩巧渡衆生亦如是。複次譬如治病苦藥針炙痛而得差。如有妙藥名蘇陀扇陀。病人眼見衆病皆愈。除病雖同優劣法異。聲聞菩薩教化度人亦複如是。苦行頭陀初中後夜勤心坐禅。觀苦而得道聲聞教也。觀諸法相無縛無解心得清淨菩薩教也。如文殊師利本緣。文殊師利白佛。大德。昔我先世過無量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師子音王。佛及衆生壽十萬億那由他歲。佛以叁乘而度衆生。國名千光明。其國中諸樹皆七寶成。樹出無量清淨法音空無相無作不生不滅無所有之音。衆生聞之心解得道。時師子音王佛。初會說法九十九億人得阿羅漢道。菩薩衆亦複如是。是諸菩薩一切皆得無生法忍。入種種法門。見無量諸佛。恭敬供養能度無量無數衆生。得無量陀羅尼門。能得無量種種叁昧。初發心新入道門菩薩不可稱數。是佛土無量莊嚴說不可盡。時佛教化已訖。入無余涅槃。法住六萬歲。諸樹法音亦不複出。爾時有二菩薩比丘。一名喜根二名勝意。是喜根法師。容儀質直不舍世法。亦不分別善惡。喜根弟子聰明樂法好聞深義。其師不贊少欲知足。不贊戒行頭陀。但說諸法實相清淨。語諸弟子一切諸法淫欲相嗔恚相愚癡相。此諸法相即是諸法實相無所挂礙。以是方便教諸弟子入一相智。時諸弟子于諸人中無嗔無悔心不悔故得生忍。得生忍故則得法忍。于實法中不動如山。勝意法師持戒清淨。行十二頭陀。得四禅四無色定。勝意諸弟子鈍根。多求分別是淨是不淨。心即動轉。勝意異時入聚落中。至喜根弟子家于坐處坐。贊說持戒少欲知足行頭陀行閑處禅寂。訾毀喜根言。是人說法教人入邪見中。是說淫欲嗔恚愚癡無所挂礙相。是雜行人非純清淨。是弟子利根得法忍。問勝意言。大德。是淫欲法名何等相。答言。淫欲是煩惱相。問言。是淫欲煩惱在內耶在外耶。答言。是淫欲煩惱不在內不在外。若在內不應待外因緣生。若在外于我無事不應惱我。居士言。若淫欲非內非外非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來。遍求實相不可得。是法即不生不滅。若無生滅相。空無所有。雲何能作惱。勝意聞是語已。其心不悅不能加答。從座而起說如是言。喜根多诳衆人著邪道中。是勝意菩薩未學音聲陀羅尼。聞佛所說便歡喜。聞外道語便嗔恚。聞叁不善則不歡悅。聞叁善則大歡喜。聞說生死則憂聞涅槃則喜。從居士家至林樹間入精舍中。語諸比丘。當知。喜根菩薩是人虛诳多令人入惡邪中。何以故。其言淫恚癡相。及一切諸法皆無礙相。是時喜根作是念。此人大嗔爲惡業所覆當墮大罪。我今當爲說甚深法。雖今無所得。爲作後世佛道因緣。是時喜根集僧。一心說偈

  淫欲即是道  恚癡亦如是

  如此叁事中  無量諸佛道

  若有人分別  淫怒癡及道

  是人去佛遠  譬如天與地

  道及淫怒癡  是一法平等

  若人聞怖畏  去佛道甚遠

  淫法不生滅  不能令心惱

  若人計吾我  淫將入惡道

  見有無法異  是不離有無

  若知有無等  超勝成佛道

  說如是等七十余偈。時叁萬諸天子得無生法忍。萬八千聲聞人。不著一切法故。皆得解脫。是時勝意菩薩。身即陷入地獄受無量千萬億歲苦。出生人中七十四萬世常被誹謗。無量劫中不聞佛名。是罪漸薄得聞佛法。出家爲道而複舍戒。如是六萬叁千世常舍戒。無量世中作沙門。雖不舍戒諸根闇鈍。是喜根菩薩于今東方。過十萬億佛土作佛。其土號寶嚴。佛號光踰日明王。文殊師利言。爾時勝意比丘我身是也。我觀爾時受是無量苦。文殊師利複白佛。若有人求叁乘道。不欲受諸苦者。不應破諸法相而懷嗔恚。佛問文殊師利。汝聞諸偈得何等利。答曰。我聞此偈得畢衆苦。世世得利根智慧。能解深法巧說深義。于諸菩薩中最爲第一。如是等名巧說諸法相。是名如實巧度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大智度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9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