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般若部」經文231卷08頁碼:P0687
陳 月婆首那譯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七 ▪第2页

  陳優禅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處安隱不危動。二十叁面門如量不大不長。二十四面廣而平。二十五面圓淨如滿月。二十六無顇容。二十七進止如象王。二十八容儀如師子王。二十九行步如鵝王。叁十頭如摩陀那果。叁十一身色光悅。叁十二足趺厚叁十叁爪如赤銅葉。叁十四行時印文現地。叁十五指文莊嚴。叁十六指文明了不暗。叁十七手文明直。叁十八手文長。叁十九手文不斷。四十手足如意。四十一手足紅白色如蓮華。四十二孔門相具。四十叁行步不減。四十四行步不過。四十五行步安平。四十六臍深厚狀如盤蛇團圓右轉。四十七毛色青紅如孔雀項。四十八毛色潤淨。四十九身毛右靡。五十口出無上香身毛皆爾。五十一唇色赤潤如頻婆果。五十二唇潤相稱。五十叁舌形薄。五十四一切樂觀。五十五隨衆生意和悅與語。五十六于一切處無非善言。五十七若見人先與語。五十八音聲不高不下隨衆生樂。五十九說法隨衆生語言。六十說法不著。六十一等觀衆生。六十二先觀後作。六十叁發一音答衆聲。六十四說法次第皆有因緣。六十五無有衆生能見相盡。六十六觀者無厭。六十七具足一切音聲。六十八顯現善色。六十九剛強之人見則調伏。恐怖者見即得安隱。七十音聲明淨。七十一身不傾動。七十二身分大。七十叁身長。七十四身不染。七十五光遍身各一丈。七十六光照身而行。七十七身清淨。七十八光色潤澤猶如青珠。七十九手足滿。八十手足德字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贊歎品第十五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如來功德希有無等不可思議。叁世諸佛同一無別。若見如來或聞功德。此等衆生亦不可思議。我等今日重見世尊轉大法輪。歡喜踴躍得未曾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即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合掌贊曰

  一切衆生  唯佛大尊  尚無等者

  況當有勝  人法二空  理無等等

  唯佛如來  等無等等  煩惱習氣

  永盡無余  所知之法  皆悉明了

  若智若說  無及佛者  大千世界

  唯佛獨尊  十力無畏  決定不虛

  若釋若梵  所不能得  世尊大恩

  于諸衆生  此事難思  無能及者

  無量善巧  種種方便  以爲衆生

  令得利益

  爾時衆中有一天子。名蘇樓波。(陳言妙色)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世間或說等佛者  如是之言名口過

  若說法王最極尊  此非虛妄爲實語

  人天之俦正問難  無有能折我大師

  善逝降魔及外道  將導世間至解脫

  清淨四辯無窮說  甘露妙藥施衆生

  遍觀諸法智無礙  一切念中不減失

  大悲平等視衆生  清淨之心世不染

  善能了知根欲性  隨所樂聞而應說

  煩惱差別非一種  爲示無量對治門

  巧說因緣無如佛  專以利益衆生故

  值佛聞法不得道  是等衆生度極難

  如來大名應渴仰  得見世尊無限益

  佛智能令心清淨  既聞正教出生死

  聞佛名號大吉祥  憶念世尊恒喜樂

  發心詣佛生慧解  如教勤修成種智

  戒品清淨故無垢  禅定第一心澄明

  智惠最勝故難動  法海清淨如甘露

  一切衆生喜放逸  諸佛如來離世間

  等慈衆生如一子  恩德深厚無能報

  先說破諸結賊法  久摧天魔幻化軍

  世尊已說叁有過  廣示涅槃無量德

  爾時衆中有一天子。名蘇那摩(陳言善名)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如來世尊行大悲  設可度智與他者

  尚令調達最前得  況複其余衆生類

  我今不惬爲空過  修治正行報佛恩

  有人已證無漏滅  是于佛恩未爲報

  若能修行佛正教  乃得名爲真佛子

  佛久勤苦爲衆生  無上大恩罕能報

  大慈開顯真實法  令人修行兼化他

  若佛如來不出世  一切衆生受大苦

  無複善道唯惡趣  但聞叁塗苦惱聲

  六道受苦無免脫  煩惱系縛衆生故

  世尊能解他毒結  翻爲大悲之所萦

  佛是世間大福田  依教正修離惡道

  若違佛教不修行  是人永無生善趣

  有人于佛起惡心  或複不樂聞深法

  是等衆生甚可悲  決定永當處黑暗

  如佛世尊自知智  其等如來乃能了

  佛智非我所量測  頭面敬禮十方尊

  無畏智力不共法  唯佛世尊獨圓備

  相好莊嚴微妙音  觀者無厭超衆色

  叁種開敷不暫息  清淨佛華我今禮

  唯佛善知無上道  出離一切諸險難

  佛爲無上最第一  頭面敬禮兩足尊

  佛以功德正法水  洗諸垢穢悉無余

  世尊本來內外淨  我今頂禮真淨身

  爾時娑婆世界主大梵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以偈贊雲

  功德智慧佛具足  利益衆生不暫休

  常雨甘露令衆飽  我今頂禮能利他

  世間最勝可敬者  此人猶故恭敬佛

  諸惡斯盡衆善備  我今頂禮無等尊

  靡有一行不修學  爲欲救拔衆生故

  今度生死得安樂  我今頂禮救世師

  敬禮微妙金色身  敬禮所說甘露法

  敬禮清淨無垢智  敬禮一切功德林

  爾時世尊告大梵天言。善哉善哉。如大梵天所贊。世尊。此事真實。何以故。諸佛如來于無量劫。修習種種功德智慧。是故得果無不備足。何以故。具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禅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以是清淨故能通達如如實際。諸佛世尊住此實際所言不虛。爾時大梵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而白佛言。唯願世尊。以住持力令此般若波羅蜜久在世間。佛告大梵天言。十方叁世諸佛住持力。鹹皆擁護是般若波羅蜜。世間若天若魔沙門婆羅門。無有能壞作障礙者。何以故。我念過去世。有佛名寶月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不毀劫名贊歎。是佛衆中有二比丘。而爲法師善能說法。一名智盛。二名實與。是二比丘隨佛轉法輪。正經一劫。叁千大千世界百億諸魔。悉皆受化發菩提心。爾時扇多意菩薩摩诃薩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寶月如來爲猶在世已入涅槃。佛告扇多意菩薩言。善男子。東方去此過十百千億諸佛世界。有一世界名曰不毀。佛壽十千劫。彼佛國土說般若波羅蜜。無有天魔及諸外道能爲障礙。皆悉發心向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智盛比丘即文殊師利菩薩是。實與比丘即勝天王是。此等二人善巧方便種種擁護。令般若波羅蜜久久住世。十方佛土說般若波羅蜜。此之二人即來聽受。猶我今日放大光明。尋光來集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付囑品第十六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可受持此般若波羅蜜修多羅。爾時阿難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白佛言世尊。雲何受持。佛告阿難言。受持此修多羅有十種法。何等爲十。一者書寫。二者供養。叁者流傳。四者谛聽。五者自讀。六者憶持。七者廣說。八者口誦。九者思惟。十者修行。阿難。此十種法能受持此修多羅阿難譬如大地一切樹林花藥皆依而生。一切善法皆依般若波羅蜜生。阿難。譬如轉輪聖王若在世間七寶常現。般若波羅蜜亦複如是。此修多羅若在世間。則叁寶種常不斷絕。爾時大衆一時鹹同觀如來面。異口共音俱發聲言。諸善男子。如來滅後誰能荷負。世尊。如是之大重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所可修習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爾時衆中有一萬二千菩薩摩诃薩。爲護持法故。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我等舍身命  不求未來報

  護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說

  爾時衆中五百天子賢王爲上首。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爲度諸衆生  成就大悲願

  護持甚深法  世尊之所說

  爾時釋提桓因屍棄大梵毗沙門天王。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般若微妙藥  能治一切病

  我等頂戴持  世尊之所說

  爾時執金剛神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頭面作禮。說偈贊雲

  法本無名字  佛以名字說

  世尊大悲教  我等頂戴持

  爾時世尊告屍棄梵天言。梵天。佛有叁事最爲無上。何等爲叁。一者能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二者護持正法。叁者如聞修行。梵天。如此叁法最爲無上。若複有人能修行者。此人名爲供養如來。佛若在世一劫若減一劫。說彼功德不能究盡。梵天。若護持如來一四句偈。是人功德尚不可量況複般若波羅蜜叁世佛母。何以故。梵天。諸佛如來皆從般若波羅蜜生。以法供養。即是供養諸佛如來。不以赀財而爲供養。法供養者諸供養中最爲第一。梵天。有人護持如來正法。當知此人二世安樂。是故梵天。應須護持甚深修多羅。梵天。梵天以擁護法故。得見賢劫千佛悉爲請主。梵天于此穢土護持正法須臾之間。勝在淨土過一劫若一劫。是故宜應勤加精進擁護正法。爾時世尊複告釋提桓因言。憍屍迦。所在之處有此般若波羅蜜修多羅。當知即是如來得菩提處。轉法輪處。示涅槃處。何以故。憍屍迦。一切菩薩一切善法一切諸佛。皆從此修多羅生。憍屍迦。若有法師流通此修多羅處。此地即是如來所行。于彼法師當生善知識心尊重之心。猶如佛心。見是法師恭敬歡喜尊重贊歎。憍屍迦。若我住世一劫若減一劫。說是流通此修多羅法師功德不能究盡。憍屍迦。若此法師所行之處。善男子善女人。宜應刺血灑地令塵不起。如是供養未足爲多。何以故。如來法輪難受持故。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說是修多羅處。我及眷屬擁護彼地及說法者。若見彼有修多羅處。即生前四種處心。爾時世尊贊天帝釋言。善哉善哉。憍屍迦。以此修多羅付囑。憍屍迦。未來末世擁護流通。爾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等諸天得生善道。皆悉由此修多羅故。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複由此修多羅故。我當不顧身命擁護正法。佛言。憍屍迦。如聞修行。善哉善哉。佛說是修多羅已。勝天王及十方諸大菩薩衆。一切聲聞衆。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聞佛所說信受奉行

    經序仁王般若經初衆相謂曰大覺世尊前已爲我二十九年說摩诃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般若光贊般若則此經目題久傳上國有梁太清二年六月于阗沙門求那跋陁(陳言德賢)赍一部梵文凡十六品始湏京師時中天竺優禅尼國王子月首那生知後朗世傳釋學無精義味兼善方言避難本邦登仕梁室被敕摠知外國使命忽見德賢有此經典敬戀宜懷如對真佛因從祈請畢命弘宣德賢嘉雅操靈心授與首那即又[石*(式-工+口)]敕求使顧表奉迎雜華經辭[門@報]甫爾便值侯量稱丘寇亂頂戴逃亡未暇翻譯民之所欲天必從焉屬我大陳膺期[石*(式-工+口)]運重光累業再清四海車書混同華夷[車*(吳-大+月)]睦首那貧笈懷經自達而至江洲刺史儀同黃法[(〦/賏)*毛]驅傳本洲錫圭分陜護持正法渴仰大乘以天嘉六年歲次乙酉七月辛已朔二十叁日癸卯勸請首那于洲聽事略開題序說無遮大會四衆雲集五千余人匡山釋僧果法師及遠迩名德並學冠百家博通五部各有碩難紛綸靡不渙然水釋到其月二十九日還興業伽藍揵捶既響僧徒鹹萃首那躬執梵文譯爲陳語楊洲阿育王寺釋智昕暫遊鼓彙伏應至教聽筆[跳-兆+(梳-木)]一言敢失再叁修環撰爲七卷訖其年九月十八日文句乃盡江洲僧正釋慧恭法師戒香芬郁定水澄明揩則具瞻陳梁是寄別駕豫章萬骃洲之股胡材之杞梓信慧並修文武兼用教委二人經始功德辄附卷余略述時事庶將來君子或精焉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