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瑜伽師地論》

「中觀部·瑜伽部」經文1579卷30頁碼:P0279
唐 玄奘譯

  《瑜伽師地論》九十五 ▪第3页

  第九十五 / 彌勒菩薩說 / 叁藏法師玄奘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由即于此真實義中起谛勝解。說名爲谛。一切愚夫。但由法性得名爲谛。非勝解故。若諸聖者。俱由二種得名爲谛故。偏說此名爲聖谛。又由修慧于諸谛中獲得內證現量谛智。亦得證淨。由是因緣。于諸谛實遠離疑惑。谛智證淨更互相依。若處有一必有第二

  9目過

  複次若有沙門或婆羅門。于聖谛智而未相應。于諸聖谛未成現觀。當知略有四種過患。何等爲四。謂于能往下分惡趣生本行中。深起愛樂。造作增長彼相應業。由此顛墜生惡趣坑。又于欲纏人天兩趣衆多煩惱常所燒煮生本行中。深起愛樂。造作增長彼相應業。由此因緣。既生彼已大生熱惱。常所燒然。又于此上色無色纏所有相應。如前所說無明昏闇。及諸瞖瞙生本行中。廣說乃至。墮于生闇。又由退失受用境界涅槃道故。于其中間如生叁種世界。中間墮在叁種妄見黑闇。一者常見。二者斷見。叁者現法涅槃見。由是因緣。墜墮叁界。生黑闇處。攝受如是自妄見故。邪無明闇所覆障故。不如實觀如前五支所攝受斷。由是因緣。應知如實顯示諸谛。

  10目黑異熟等

  複次或有一類。于諸聖谛不得善巧。造作增長黑黑異熟業已。能感那落迦傍生鬼趣。由此業故。譬如擲杖根。墮那落迦中。墮傍生趣端。墮餓鬼界。如是一類。造作增長黑白黑白異熟業已。由此雜業。譬如擲杖。或墮惡趣不清淨處。或墮善趣少清淨處。如是一類。造作增長白白異熟業已。由此業故。生在五趣生死諸業所隨逐處。壽盡業盡。即還從彼色無色界沒已。退墮五趣生死。如五輻輪旋轉不住。若有爲他說世間道。乃至雖能上升有頂。當知此說非第一義令上升教。何以故。如是上升非畢竟故。若諸如來所說聖谛相應言教。當知此教是第一義令上升教。何以故。如是上升是畢竟故。又若由得諸世俗智。乃至有頂。名聰慧者。非第一義說名聰慧。如前說故。若由谛智名聰慧者。是第一義名爲聰慧。如前說故

  11目大義

  複次于其四種聖谛智中。初聖谛智能入聖谛。漸次現觀。譬如本足。第二谛智。譬如牆壁。第叁谛智。如下層級。第四谛智。如上寶臺。又即如是四聖谛智。如四階隥。能令上升大智慧殿。又即如是四聖谛智。如四桄梯。能令隥上解脫寂滅。當知此中有叁種愛。譬如叁槍。諸惡魔羅執持撓攪生死大海。令彼受生諸有情類隨而回轉。如是叁種魔羅愛槍。不能令彼叁種有情隨而回轉。一者勁銳。即是預流。二者處中。即余有學。叁者逆流。道行圓滿。隨其所欲。皆能造作。已見聖谛補特伽羅。永斷所有慢所作苦。慢所成苦。由是因緣。諸苦少在多分已斷。謂諸有學及阿羅漢。如慢所作所成衆苦如是。諸愛身語意業貪嗔癡等所生衆苦。當知一切皆少分在多分已斷。譬如礫石及大雪山。如是諸慢所作所成所有衆苦。若余若斷。當知亦爾。如大池沼其水盈滿于中沾引二滴叁滴。依大池沼水尚甚多。如是無色愛所生苦若余若斷。當知亦爾。如大陂湖。余如前說。如是色界愛所生苦若余若斷。當知亦爾。又如大海余如前說。如是欲界愛所生苦若余若斷。當知亦爾。又大雪山。若諸金山。若蘇迷盧。及大地喻。又有六種礫石之喻。又泥團喻。余如前說。如是身業語業意業貪嗔癡等所生衆苦。若余若斷。當知亦爾。如是多苦已遠離故。少苦在故。當知聖谛如實現觀有大義利。謂諸有學最極七生人天苦。在諸惡趣苦。皆已越度。若諸無學唯有現法所依苦在。余一切苦皆已越度。

  12目難得

  複次若住是身入谛。現觀。當知此身最爲難得。又聖明眼見谛。有學轉甚難得。又聞思修所成妙慧亦爲難得。由此慧故。于善說法毗柰耶中。如其次第。解了勝了。及以決了。于解了時。能審分別。于勝了時。能生勝解。于決了時。于法入證。又谛現觀所有資糧善有漏法。亦爲難得。謂于父母識恩養等諸善業道有暇圓滿。亦爲難得。又有世間初正見等。乃至解脫智爲後邊十種正法。亦爲難得。如是諸法。即是有學。即是無學。當知此中。善知恩養所有士夫補特伽羅。如實了知一切父母皆應孝養。如是知已。于其父母勤修孝養。是名善識父母恩養。又樂己利所有士夫補特伽羅。于他有德一切沙門及婆羅門。如實了知是福田已。如其所應。勤修供養。是名善知所有沙門若婆羅門。又無貪墮所有士夫補特伽羅。于諸妻子及奴婢等一切親屬。如實了知彼既以我爲室爲歸。我若有樂彼亦隨樂。我若有苦彼亦隨苦。如是知已。于時時間。正以飲食衣服給賜。複以病緣醫藥攝受。于彼義利自然勇勵而爲施造。非于一切求彼憶念。禀性忠平好等分布。亦不淫佚損費財寶。不于非處生毗柰耶。亦不非處而興憤發。于諸耆長及尊重處。正善隨轉。如是名爲善禦家長善能造作自他義利。諸所施爲皆以正法。不以非法。于現法中他作惡行。深見過失。謂或殺或縛。或罰或退。或被譏毀正思擇已。終不現行。如是名爲于此世罪深見怖畏。又正觀見造惡行已。于其後世感惡趣苦。及感所余匮乏等苦。正思擇已。終不現行。如是名爲于他世罪深見怖畏。又時時間能正受學。施福業事。造作種種差別福行。所謂看病。事佛法僧躬爲執當。如是等類名作福行。于一日夜乃至盡壽。所有屍羅能正受學。如是總名惠施作福受齋學戒。十業道者。謂二叁等差別。宣說乃至。爲令由聞思慧于彼相應所有作意正多修習。又諸有情生惡趣已。難可解脫。生善趣已。速疾乖離。當知是名有暇圓滿甚爲難得。又見谛故無有差別正見生起。于過去世名已生起。于現在世名今生起。于未來世名當生起。如前所說。若習若修若多修習。其義應知。若世間正見應隨防護。若有學正見並其斷果應隨觸證。若無學正見。並自離系果。應隨作證。如說正見如是。乃至解脫智。應知亦爾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瑜伽師地論》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