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般涅槃經集解》

「經疏部」經文1763卷37頁碼:P0377
梁 寶亮等集

  《大般涅槃經集解》十八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也。智秀曰。此品有叁段。第一顯得作善業之義。第二明叁歸。第叁約叁種中道。以顯慧行也

  迦葉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案。道生曰。前雲佛法中我。即是佛性。是則二十五有。應有真我。而交不見。猶似無我。教理未顯。故有此問也。僧亮曰。將顯真歸自歸未來身中叁寶故。先定有無也。法瑤曰。若自審身中有常住叁歸。則理無異趣。可得勤作衆善也。是故先辨有真我佛性。然後廣明身中有叁歸之體。但應歸此。而行善業也。僧宗曰。前言生死無我。計有我者。則名爲倒。今問定有定無者。意謂。若定無者。則無佛性。若有者。不應言倒也。智秀曰。若生死之中。永無我者。則一化便斷。雲何而得作善業耶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衆生悉有

  案。僧亮曰。夫如來藏。我及佛性。體一而義異也。具八自在。爲我義。乘如實道。名爲如來。以不改故。謂佛性也。悉有者。常樂我淨。是佛性也。本由行也。有心求得。故因果不斷。互得相有因亦有果。果亦有因。故言一切衆生悉有也。僧宗曰。答問中有四段。第一寄五譬。辨性之有無。第二勸信。明迷則墜苦。解則資神。以理深難服。豈可不深生仰信耶。雖複仰信。若憑心失所。雖信無益。故勸行人。但歸自身叁寶。不假近舍自身。遠歸他佛。能如此解。是則標宗有地。案心得所也。雖複擬心有地。要須萬行。趣常之要。事在中道。是故次叁歸後。明中道勸行。此即善業義也。寶亮曰。問雲何作善業。而答之以正因者。欲明作善業者。必須先識因果。若指南不立。則善業不建。故先辨正因也。下頻有五譬。正傳明此理也。智秀曰。悉有者。悉有當成佛果之性也。以此義故。能令衆生。生死相續不絕。得造善業也。昙纖曰。答問有二意。第一言有。第二言雖有而不見也。明駿案。答有兩意。第一判有也。第二既雲有。而所以不見者。有二理。一者明唯有不見之因。無有見緣。何者。以煩惱[雨/複]故。自無見因。既有惑障之法。佛不得爲說。是以自雖不見。不傷于有也。說而不得其所。故言必成倒。下以五譬。備廣斯旨也

  佛性即是我義

  案。道生曰。種相者。自然之性也。佛性必生于諸佛。向雲。我即佛藏。今雲。佛性即我。互其辭耳

  如是我義從本已來(至)是故衆生不能得見

  案。道生曰。既翳成佛之理。又障見成之明也。僧亮釋藏義也。僧宗曰。此理曾不暫無。但以隱顯爲異也。何者。夫解之與惑。二途而已。若乖理起惑。則生死紛纭。若扶理生解。則涅槃寂靜。正以煩惱所覆。則隱而不彰。義稱爲藏。理非始造。不得言無。未有見用。不得言有。中道之說。則非病。若計已有。則成倒也

  善男子如貧女人

  案。道生曰。本有佛性。即是慈念衆生也。僧宗曰。與有而不見作譬也。女性愛寶也。以不知處。故爲貧也。衆生願樂不得所。故生死。法瑤曰。衆生有成佛之理。理由慈恻。爲女人也。成佛之理。于我未有用。譬貧也。僧宗曰。迦葉向問。使反覆成過。如來今譬。明二俱無患也。理如金藏。不可爲無。未現用故。不得有也。女以能生爲義。亦牧育爲德。譬此行人。必懷常解。取能生之義。道兼未聞。取牧育之德也。寶亮曰。爲譬之意有五。第一譬明六道衆生。皆有正因。非是起始。第二譬釋所以不得即說之意也。時人于此二譬。更生疑惑。謂若必不無應有現用。迦葉因爲十一重難也。第叁譬總答雲。雖複性理不無。而失解起惑。流轉生死。豈得現用耶。第四譬上雖已明先得而後失。未明既失而複得。又明衆生之中。自有不曾得解。而經離六道者。若于此人。複何必爲有。是以今譬廣此二旨也。前明雖曾失而後得。次明正因不阻壞。是則經失之與未得。皆不無也。第五譬偏喻得者。明必成之義也。貧女者。譬一切衆生也

  舍內

  案。僧亮曰。五陰相續。取其棲庇之義也。因果之理。不從外來。譬內也

  多有真金之藏

  案。道生曰。藏者。常樂之理。隱伏未發也。僧亮曰。得金藏者。必能富人。若見佛性。則成佛也。法瑤曰。身中佛性。理必孱然。如彼舍內寶藏之義也。昙濟曰。備因果爲藏也。僧宗曰。果上法寶。其德無窮。譬多有也。性理寶貴。取譬于金。爲惑所隱。義稱爲藏。智秀曰。性理無二。隨衆生不一。故言多有也

  家人大小無有知者

  案。道生曰。共所安故。是爲一家也。僧亮曰。凡夫譬小。二乘譬大也。法瑤曰。衆生萬品不同。爲大小也。同居累內。爲家人也。俱迷于理。爲無有知者也。昙濟曰。身有優劣。爲大小也。僧宗曰。聞慧爲小。修慧爲大也。寶亮曰。曠舉六道不知故。言小大也。智秀曰。佛法一家之中。凡是學人。佛未說故。謂不知也

  時有異人

  案。僧亮曰。譬佛也。出叁界故爲異人也。僧宗曰。佛也。取因果類殊爲譬也。昙愛曰。已譬悉有。而不見也。從此下。譬所以不得即說也

  善知方便

  案。昙濟曰。巧顯佛性也。昙愛曰。有慈悲力也

  語貧女言

  案。昙愛曰。機感相發也

  我今雇汝

  案。昙濟曰。遂我本願也。僧宗曰。擬宜之辨耳。佛性是克期之物。是我分野。不容稱雇夫。雇借所收。其利益少。今以無余涅槃。要其斷結。小果所獲。比常爲鮮。如雇借也。衆生自除惑而克果。而言佛雇作者。濟苦既由乎大悲。雖複彼自斷惑。乃至人之要務

  汝可爲我

  案。僧宗曰。佛昔誓願。盡拔衆苦。苦尚不盡。則荷負未畢。若能皆度生死。則逐聖人之本願。故曰爲我也

  耘除草穢

  案。法瑤曰。先說無我除倒。我之穢而意之所在佛性真我此雇之義也

  女人答言我今不能

  案。僧亮曰。指偏修之時。道勝修應至不能習常也。法瑤曰。此義言耳。寄明衆生。務存利。而無兼化之道。故曰不能也。寶亮曰。衆常計常來久。一往不能信無常也。道慧記曰。未信之辭也。要當識有性理分明。然後乃能。自勤其行也

  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後乃當速爲汝作

  案。僧亮曰。佛若爲說真我佛性者。譬求己之金藏也。法瑤曰。擬宜衆生。有此理耳。不言其意也。若審知其理。然後修善。如先示我。而後作也。僧宗曰。常機欲發。應爲菩薩。則先人而後已。如示子之金藏也。既功在後已。則除惑之義顯。取果彌疾。譬速作也。寶亮曰。夫機感小教。大機必熟。終得常樂義言示也。道慧曰。此喻智慧也。若能顯示佛性。令得真解。乃能行行也

  是人答言我知方便能示汝子

  案。道生曰。所言雇者。必能示其金藏耳。僧亮曰。以叁達四辯。必能廣說也。法瑤曰。如來方便。先說無我。爲令衆生。兼濟理通。理通由佛故。雲能示也。慧朗述昙纖曰。子譬未來解也

  女人複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況汝能知

  案。道生曰。猶是未信之言也。僧亮曰。同身事近。異身則遠。近尚不知。況遠者乎。法瑤曰。此言其今日。情違于理也。從佛所得。無我之智未明。猶尚不言有我。況佛見我之智圓了。而言有我耶。僧宗曰。若性是我性。我尚不知。豈況非我而知我耶

  是人答言我今審能

  案。道生曰。理不可沒。唯我能知也。僧亮曰。有惑故雖近。而不知。無惑故。雖遠而能見也。法瑤曰。此理唯佛能照。始可稱審也

  女人複言我亦欲見並可示我

  案。僧亮曰。理說有旨。知其必自有故。喻彼自求見也。法瑤曰。應聞之機發。譬欲見也。感教由己。譬示也。僧宗曰。被物爲先後。乃及己故。言亦欲見也。智秀曰。人我兼利。故雲並也

  是人即于其家掘出金藏

  案。道生曰。除結惑之[雨/複]。爲掘。見佛性故。爲出金藏也。僧亮曰。偏說無常。常我自顯也。法瑤曰。說涅槃之教。顯明佛性。以示物也。僧宗曰。性不在他。惑除必見。義稱于家而掘出也

  女人見已心生歡喜(至)如彼寶藏貧人不知

  案。道生曰。伏結仰信。名之爲見。未是得也。僧亮曰。聞說佛性。發生微解。善業義也。智秀曰。應感不差。說必會機。喻之歡喜也

  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衆生(至)有真金藏不能得見

  案。僧宗曰。合上而不能知譬也

  如來今日普示衆生(至)心生歡喜歸仰如來

  案。僧宗曰。合上掘出示之

  善男子知方便者即是如來(至)真金藏者即佛性也

  案。慧朗曰。重舉譬對合也

  複次善男子譬如女人

  案。道生曰。前明除惑乃見。今明已經受化也。僧亮曰。譬佛也。女有養子之德。佛有慈護之道也。法瑤曰。大意爲明昔所以不說。今所以說也。僧宗曰。此譬生前譬中。若果有而不無見者。如來出世。便應早說。何故。遂使衆生起無常之倒耶。此譬與新舊醫。言相似而意異。彼譬征二教之虛實。此譬咎佛何不早說也。略有五意。第一明過去久遠。曾經常解。第二明背化失解。第叁明善感釋迦。爲說偏教。第四雖說常教。而未信也。第五明重說乃斷。漸信服也。女人譬過去佛也

  生育一子

  案。僧亮曰。等視衆生。無二之喻也。寶亮曰。有漏相善生。由佛故。譬生育也。智秀曰。謂從佛口生也

  嬰孩得病

  案。道生曰。禀化未濃。譬之嬰孩。而爲邪我所惑。喻之得病也。僧亮曰。第二失解譬也

  是女人愁惱求覓良醫

  案。僧亮曰。病偏故須醫。醫病相治。謂如良也。僧宗曰。醫之與母。隨義爲喻。取其長慧解之義譬母。治病之義爲醫。更無別旨尋覓者。伺其機發。而爲治也。智秀曰。善扣法身。法身垂應。應身爲醫。喻如求覓也

  良醫既至

  案。僧亮曰。可治之機發。在于此時也

  合叁種藥蘇乳石蜜與之令服

  案。僧亮曰。說有爲無常苦無我法。爲叁對治偏病之良藥也。僧宗曰。第叁說偏教之譬也

  因告女人兒服藥已且莫與乳

  案。僧亮曰。常教之乳。養善子之法。說無我譬少。說我譬多。皆以乳爲喻也。治由權道。譬之告也。以邪我未消。莫說法身是我也。僧宗曰。說常爲實智。說無常爲權智。于時唯得說權。未得說實。以權實相關義。言告耳。非是不與乳。但與時未至。故雲且也。以權慧正說無常實慧。知時未至。不說于常。故雲且莫也

  須藥消已爾乃與之

  …

《大般涅槃經集解十八》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