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

「經疏部」經文1766卷38頁碼:P0015
宋 智圓述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序

  

  夫涅槃無方。佛性無體。而菩薩見之謂之假。二乘見之謂之空。凡夫日用而不知。故如來之道鮮矣。古者能仁大覺愍群機之未悟也。于是仰觀妙理。俯立嘉號。圓常之經于是乎作也。其體言見心。得兔忘蹄。不知紀極。洎乎去聖踰遠。人根漸鈍故。四依大士撰之以疏。童蒙之類又不能曉其旨。故人師申之以記。俾因記以了疏。因疏以知經。因經以識理。理斯達矣。孰爲經乎孰爲疏乎孰爲記乎。混而爲一則如來之道不遠而複。若乃考其功。則記爲啓發之先也。故秉筆立言者。實難其人。嘗試論之。夫欲開前疑。決後滯者。必在乎識也。學也。才也。匪識胡以宗圓理斷是非。匪學胡以曉群言通理論。匪才則言之不文行之不遠。叁者備矣。始可與言筆削已矣。斯玄疏者。蓋章安法師用智者義趣演龍猛宗旨以申經意也。遂古作者莫之與京。圓不佞識昧學寡才短。故非立言之人也。竊念斯文墜地傳受道息。于是辯理解紛而筆記之。乃有玄記兩卷疏記二十卷。文淺義迂實無所取。意者。[立*矣]夫後世者。有達如荊溪者。忿我之纰謬。秉洪筆敷麗藻而發揮之。俾斯經斯疏光大于時。導無窮之機入秘密藏者。豈不功由于我耶。夫經名者。題牓大理。經文者剖析衆義。衆義由大理所出也。譬如觀發源必知其流多也。挹衆流必知其源一也。故玄之五義疏之五門。大底申明于此旨。使大理衆義總別相涉無越叁德爾。夫叁德者。實諸佛之所證也。衆生之所具也。生佛不二同歸于心。若然者。則首題之總。品卷之別。在我方寸。豈他物哉。嘗撰疏記以指歸爲名者。蓋令于別而識總也。今玄記以發源爲號者。蓋令于總而識別也。此乃贊述疏主之微旨耳。豈古自我作哉。抑又此之玄義皆用經語以成文章。具引則文煩。略之又義阙。繇是粗征經文。聊輔大義。機要之名。又在此也。吾宗達人且不以狂簡罪我。或有可觀無隱乎爾。時聖宋叁葉天子在宥之十七載。大中祥符紀號之七年歲次甲寅正月既望。錢塘沙門釋智圓字無外。于大慈山崇法寺方丈。絕筆序雲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涅槃玄義發源機要》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4】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