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八 ▪第8页
卷第五(本)(王法正論品竟) / 翻經沙門慧沼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洗浴湯。叁教蔽形醜。四卻示其咒
經。若洗浴訖其洗浴湯及壇場中供養飲食棄河池內余皆收攝
下第八示洗竟法
經。如是浴已方著淨衣既出壇場入淨室內咒師教其發弘誓願永斷衆惡常修諸善于諸有情與大悲心以是因緣當獲無量隨心福報
已下別教其方中。第二令發願有五。一結前。二方著淨衣發願儀軌。叁既出下發願處所。四咒師教具下依師教。此據初學。五永斷下發願。發願有叁。初願修自利。次于諸下願行利他。後以是因緣下修行得果
經。複說頌曰若有病苦諸衆生種種方藥治不差若依如是洗浴法並複讀誦斯經典常于日夜念不散專想殷勤生信心所有患苦盡消除解脫貧窮足財寶四方星辰及日月威神擁護得延年吉祥安穩福德增災變厄難皆除遣
下第叁明依修得益。總有叁頌分叁。初半頌標衆生有苦。次一頌明依法學。後一頌半明學得益。益有八。一離病。二除貧。叁豐財。四得護。五延壽。六吉安。七福增。八難盡。如文可知
經。次誦護身咒叁七遍咒曰
恒侄他 叁謎 毗叁謎 莎诃 索揭滯毗揭滯 莎诃 毗揭荼(亭耶切) 伐底 莎诃 娑揭啰 叁步多也 莎诃 塞建陀 摩多也 莎诃 尼攞建他也 莎诃 阿缽啰市哆 毗[口*梨]耶也 莎诃 呬摩槃哆 叁步多也 莎诃 阿爾蜜攞 薄怛啰也 莎诃 南谟薄伽伐都 跋啰蚶摩寫 莎诃 南谟薩啰酸(蘇活切)底莫诃提鼻裔 莎诃 悉甸都漫(此雲成就我某甲) 曼怛啰缽柁 莎诃 怛喇都仳侄哆 跋啰蚶摩奴末睹 莎诃
下第四教其護身有二。初標教護身。後正說護咒
經。爾時大辯才天女說洗浴法壇場咒已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讀誦書寫流布是妙經王如說行者若在城邑聚落曠野山林僧尼住處我爲是人將諸眷屬作天妓樂來詣其所而爲擁護除諸病苦流星變怪疫疾鬥诤王法所拘惡夢惡神爲障礙者蠱道厭術悉皆除殄饒益是等持經之人苾刍等衆及諸聽者皆令速渡生死大海不退菩提
下示方便中。第叁天女勸行有叁。初結前示法。次前禮佛足下陳勸學人有叁。初白儀。次啓白。若有苾刍下所陳行人。後若在城邑下明令得益。得益有叁。初供養守護。次除諸病苦下爲除災殃。後饒益是等下令得勝益
爾時世尊聞是說已贊辯才天女言善哉善哉天女汝能安樂利益無量無邊有情說此神咒及以香水壇場法式果報難思汝當擁護最勝經王勿令隱沒常得流通爾時大辯才天女禮佛足已還複本座
下示方便中。第四世尊贊敕有四。初總相贊。二天女汝能下別指贊有叁。初贊示法益。次說此神咒下贊別示方。後果報難思贊當得果。叁汝當擁護下敕護法。四經爾時下蒙贊複座
經。爾時法師授記憍陳如婆羅門承佛威力于大衆前贊請辯才天女曰
贊曰。示求方軌中。第二正求辨才。文分爲四。一陳如贊請求法。二爾時辨才下天女依請教示。叁爾時憍陳下陳如聞法喜贊。四第八卷初陳如教請如被。初中有二。此標請
經。聰明勇進辨才天人天供養悉應受名聞世間遍充滿能與一切衆生願
下正明贊請。叁頌分二。初兩頌贊。後一頌請。贊中分叁。初一頌贊內德。次半頌贊住處。後半頌贊威儀。此贊內德有四。一句贊智勤德。一句贊福田德。一句贊遠聞德。一句贊滿願德
經。依高山頂勝住處葺茅爲室在中居恒結軟草以爲衣在處常翹于一足
下贊處及儀。表能出生死雲住高山。據實隨處而現。離憍慢故恒居茅室。表和忍故軟草爲服。恒勤利物故常翹一足
經。諸天大衆皆來集鹹同一心伸贊請唯願智慧辯才天以妙言辭施一切
下申請有二。半頌申同贊請。半頌願惠所求。准下贊求中。不唯詞無礙。就說法利生詞無礙勝故偏陳請
經。爾時辯才天女即便受請爲說咒曰
怛侄他 慕囇只囇 阿伐帝 阿伐吒伐底 馨遇隸名具隸 名具羅伐底 鴦具師末唎只叁末底 毗叁末底 毗叁末底惡近(入)唎莫近唎 怛啰只 怛啰者伐底 質質哩室裏蜜裏 末難地昙(去聲)末唎只八啰拏畢唎裔 盧迦逝瑟跇(醜世切) 盧迦失囇瑟耶 盧迦畢唎裔 悉馱跋唎帝 毗麼目企(輕利切)輸只折唎 阿缽唎底喝帝 阿缽唎底喝哆勃地 南母只南母只 莫诃提鼻 缽唎底近(入)唎昏(火恨切)拏 南摩塞迦啰 我某甲勃地達哩奢呬 勃地阿缽喇底喝哆 婆(上)跋睹 市婆謎毗輸侄睹 舍悉怛啰輸路迦 曼怛啰畢棏迦 迦婢耶地數 怛侄他 莫诃缽喇婆鼻 呬裏蜜裏呬蜜裏 毗折喇睹謎勃地 我某甲勃地輸提 薄伽伐點提毗焰 薩羅酸(蘇活切)點(丁焰切) 羯啰滯雞由囇 雞由羅末底 呬裏蜜裏呬裏蜜裏 阿婆诃耶弭 莫诃提鼻 勃陀薩帝娜 達摩薩帝[女*耶] 僧伽薩帝娜 因達啰薩帝娜 跋喽拏薩帝娜 裔盧雞薩底婆地娜 羝钐(引)薩帝娜 薩底伐者泥娜 阿婆诃耶弭 莫诃提鼻 呬裏蜜裏呬裏蜜裏 毗折喇睹 我某甲勃地 南谟薄伽伐底(丁利切)莫诃提鼻薩啰酸底 悉甸睹 曼怛啰缽陀彌 莎诃
爾時辯才天女說是咒已告婆羅門言善哉大士能爲衆生求妙辯才及諸珍寶神通智慧廣利一切速證菩提
下天女示法有叁。一說咒。二爾時辨才下贊請。問。前請唯求辨才。何故天贊通有余法。答。有二解。一解如前釋願惠所求中辨。一雲。雖但求辨因辨得余因果通贊。取前釋好
經。如是應知受持法式即說頌曰先可誦此陀羅尼令使純熟無謬失
下叁教修習法有二。初標舉。二即說頌下教習。總有十九頌半。大分爲八。初半頌教先誦咒
經。歸敬叁寶諸天衆請求加護願隨心禮敬諸佛及法寶菩薩獨覺聲聞衆次禮梵王並帝釋及護世者四天王一切常修梵行人悉可至誠殷重敬
下第二次有兩頌。歸教求護分叁。初半頌標。次一頌一句所歸。後一句結
經。可于寂靜蘭若處大聲誦前咒贊法應在佛像天龍前隨其所有修供養
下第叁一頌略示作法。于中有四。一句作法處。一句教誦咒贊。贊即前贊請。一句示坐處。一句教供養
經。于彼一切衆生類發起慈悲哀愍心
下第四半頌起慈悲
經。世尊妙相紫金身系想正念心無亂世尊護念說教法隨彼根機令習定于其句義善思惟複依空性而修習應在世尊形像前一心正念而安坐即得妙智叁摩地並獲最勝陀羅尼
下第五有六頌半。令托境安心修本所求。于中有二。初二頌半求佛總持。次四頌求佛四辨。是佛果故。求總持中有四。初半頌觀佛。二一頌總持。初半頌法及咒忍。次半頌義。叁半頌行法處及修法。四半頌得果。以其智定衆德本故。若得總持必成智定
經。如來金口演說法妙響調伏諸人天舌相隨緣現希有廣長能覆叁千界
下四頌求辨才也。中複有叁。初一頌辨所求辯及辯具。次兩頌令求此二。後一頌所求果遂。此初也。說法即法義二辨。妙響即詞。調伏即樂故。舌相即辨具
經。如是諸佛妙音聲至誠憶念心無畏諸佛皆由發弘願得此舌相不思議宣說諸法皆非有譬如虛空無所著諸佛音聲及舌相系念思量願圓滿
下令求此二。初半頌求詞無礙辨。半頌求具。半頌求余叁辨。半頌結由願得
經。若見供養辯才天或見弟子隨師教授此秘法令修學尊重隨心皆得成
下後一頌果遂。辨才見有師弟修行。則授法令修必得果遂
經。若人欲得最上智應當一心持此法增長福智諸功德必定成就勿生疑若求財者得多財求名稱者獲名稱求出離者得解脫必定成就勿生疑無量無邊諸功德隨其內心之所願若能如是依行者必得成就勿生疑
下第六叁頌別示所求有叁。初一頌求智及福。次一頌求世出世。後一頌例求一切
經。當于淨處著淨衣應作壇場隨大小以四淨瓶盛美味香華供養可隨時懸諸缯彩並旛蓋塗香抹香遍嚴飾供養佛及辯才天求見天身皆遂願
下第七兩頌廣作法
經。應叁七日誦前咒可對大辯天佛前若其不見此天神應更用心經九日于後夜中猶不見更求清淨勝妙處如法應畫辯才天供養誦持心無舍晝夜不生于懈怠自利利他無窮盡所獲果報施群生于所求願皆成就若不遂意經叁月六月九月或一年殷勤求請心不移天眼他心皆悉得
下第八教求時限有叁品別。初一頌上品求。次兩頌中品求。後一頌下品求。或由根有上中下。或由障輕重。或由宿智多少
經。爾時憍陳如婆羅門聞是說已歡喜踴躍歎未曾有告諸大衆作如是言汝等人天一切大衆如是當知皆一心聽我今更欲依世谛法贊彼勝妙辯才天女
下第叁陳如聞法喜贊。大分爲四。初標欲贊。二即說頌下正贊。叁若欲祈請下結勸修。四爾時佛告下世尊贊成。初中有叁。初聞法心歡。次告大衆下告衆令聽。後我今下陳欲贊歎。勝義絕言故雲依俗
經。即說頌曰敬禮天女那羅延于世界中得自在我今贊歎彼尊者皆如往昔仙人說
下正贊有二。初頌贊。後咒贊。初有二十二頌。大分爲叁。初一頌標贊。次二十頌正贊。後一頌歸禮。初也
經。吉祥成就心安穩聰明慚愧有名聞爲母能生于世間勇猛常行大精進
下正贊分二。初叁頌總贊內外德。後十七頌別贊內外。初文有叁。初一頌內。次一頌半外。後半頌總結。此初也。有四。一句心安吉祥德。一句聰慧名聞德。一句長養有情德。一句常勤無倦德
經。于軍陣處戰恒勝長養調伏心慈忍現爲閻羅之長姊常著青色野蠶衣好醜容儀皆具有眼目能令見者怖
下贊外德有叁。初半頌戰勝降怨德。半頌隨類受生德。半頌具諸形相德
經。無量勝行超世間歸信之人鹹攝受
下總結也
經。或在山岩深險處或居坎窟及河邊或在大樹諸叢林天女多依此中住假使山林野人輩亦常供養于天女以孔雀羽作幢旗于一切時常護世師子虎狼恒圍繞牛羊雞等亦相依振大鈴铎出音聲頻陀山衆皆聞響或執叁戟頭圓髻左右恒持日月旗黑月九日十一日于此時中當供養或現婆蘇大天妹見有鬥戰心常愍
下別贊內外有二。初四頌半贊外德。後十二頌半贊內。初中有叁。初一頌半住處供養。次兩頌羽儀翼從。後一頌乘便明供養時。及辨形不定
經。觀察一切有情中天女最勝無過者
下贊內德有二。初十頌半贊大智尊勝德。後二頌贊大悲救苦德。初中有叁。初半標勝。次九頌別贊。後一頌結勝。此初也
經。權現牧牛歡喜女與天戰時常得勝能久安住于世間亦爲和忍及暴惡大婆羅門四明法幻化咒等悉皆通
下別贊有十一。一降怨勝。二能久住下住世勝。叁大婆下解了勝。四明法即四薜陀論。舊雲韋陀或毗伽羅論。皆訛謬也。一颉力薜陀此雲壽明。釋命長短事。二耶樹薜陀此雲祠祀明。釋祀祠之事。叁婆摩薜陀此雲平明。平是非事。四阿達薜陀此雲術明。釋伎術事。此經雲幻化咒等皆通達者則第四明也
經。于天仙中得自在能爲種子及大地
下四仙中勝。能爲種等釋勝所以
經。諸天女等集會時如大海潮必來應
下五盟信勝
經。于諸龍神藥叉衆或爲上首能調伏
下六調伏勝
經。于諸女中最梵行出言猶如世間主于王位處如蓮華若在河津喻橋栰
下七梵行勝有叁。初言無谄妄如世主。二不染世法如蓮華。叁常行濟物如橋筏
經。面貌猶如盛滿月具足多聞作依處辯才勝出若高峰念者皆與爲洲渚
下八爲依勝有叁。初端嚴。次多聞。後辨才。具德爲依常如洲渚
經。阿蘇羅等諸天衆鹹共稱贊其功德乃至千眼帝釋主以殷重心而觀察
下九稱贊勝
經。衆生若有希求事悉能令彼速得成亦令聰辯具聞持持大地中爲第一于此十方世界中如大燈明常普照乃至神鬼諸禽獸鹹皆遂彼所求心
下十遂求勝有叁。謂初半頌標。一頌釋。半頌結
經。于諸女中若山峰同昔仙人久住世如少女天常離欲實語猶如大世王普見世間差別類乃至欲界諸天宮唯有天女獨稱尊不見有情能勝者
下十一德尊勝有二。初頌別明勝。後頌總結指勝
經。若于戰陣恐怖處或見墮在火坑中河津險難賊盜時悉能令彼除怖畏或被王法所枷縛或爲怨仇行殺害若能專注心不移決定解脫諸憂苦
下二頌贊內德中。第二贊大悲救苦德有二。初別陳。後半頌結例
經。于善惡人皆擁護慈悲愍念常現前是故我以至誠心稽首歸依大天女
下總結歸禮
經。爾時婆羅門複以咒贊贊天女曰敬禮敬禮世間尊于諸母中最爲勝叁種世間鹹供養面貌容儀人樂觀種種妙德以嚴身目如修廣青蓮葉福智光明名稱滿譬如無價末尼珠我今贊歎最勝者悉能成辦所求心真實功德妙吉祥譬如蓮華極清淨身色端嚴皆樂見衆相希有不思議能放無垢智光明于諸念中爲最勝猶如師子獸中上常以八臂自莊嚴各持弓箭刀矟斧長杵鐵輪並羅索端正樂觀如滿月言詞無滯出和音若有衆生心願求善士隨念令圓滿帝釋諸天鹹供養皆共稱贊可歸依衆德能生不思議一切時中起恭敬莎诃(此上咒。頌是咒亦是贊。若持咒時必須誦之)
下重以咒贊。文相可知
經。若欲祈請辯才天依此咒贊言詞句晨朝清淨至誠誦于所求事悉隨心
下喜贊中第叁結勸修學
經。爾時佛告婆羅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利益衆生施與安樂贊彼天女請求加護獲福無邊(此品咒法有略有廣。或開或合前後不同。梵本既多。但依一譯。後勘者知之)
下第四世尊贊成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