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注解》

「經疏部」經文1789卷39頁碼:P0343
明 宗泐 如[王*巳]同注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注解》五 ▪第2页

  宋求那跋多羅奉 诏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以我因二法故。謂無法可說。是佛之說也。自得即自證修德也。本住即本具性德也。修性一如。皆離言說。故雲我如是說

  雲何緣自得法。若彼如來所得。我亦得之無增無減。緣自得法究竟境界。離言說妄想離字二趣 言自證境界與諸佛究竟無別。此自得之妙尚無增減。豈可得而言思。故曰離言說等。入楞伽雲。離言說相離分別相離名字相。此雲二趣未詳

  雲何本住法。謂古先聖道如金銀等性。法界常住。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界常住。如趣彼城道。譬如士夫行曠野中見向古城平坦正道。即隨入城受如意樂。大慧。于意雲何。彼作是道及城中。種種樂邪。答言。不也。佛告大慧。我及過去一切諸佛。法界常住亦複如是。是故說言。我于某夜得最正覺。乃至某夜入般涅槃。于其中間不說一字。亦不已說當說。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某夜成道  至某夜涅槃

  于此二中間  我都無所說

  緣自得法住  故我作是說

  彼佛及與我  悉無有差別

  謂古先聖道者。即先佛所證性德之法也。如金銀等性者。喻本住法性。如金之堅剛非鍛煉所得。法界常住亦複如是。所謂有佛無佛性相常住。又言法界常住者。結本住法也。又曰。如趣彼城道等。此兼喻自得本住二法歸乎一致。所謂平坦正道者。本住法也。士夫入城受樂者。自得法也。以其本有正道故。得隨之而入。入已安之皆非外物。言此二法本有之性非言思所及。所以五十年中。一大藏教不說一字者。非曰不說。蓋以言遣言。叁世諸佛其歸一揆也。偈頌文顯不釋

  爾時大慧菩薩複請世尊。惟願爲說一切法有無有相。令我及余菩薩摩诃薩離有無有相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佛告大慧。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此世間依有二種。謂依有及無墮性非性。欲見不離離相 至理寂絕非有非無。衆生昧此墮于二邊。不能複本。故大慧。爲衆發問。佛先順問而答。而後征釋其義。依二種等者。謂世間衆生。依有無之境。起有無見墮性非性。即有無見也。欲見謂樂著此見。非出離法妄謂出離。故雲不離離相也

  大慧。雲何世間依有。謂有世間因緣生。非不有從有生。非無有生。大慧。彼如是說者。是說世間無因。大慧。雲何世間依無。謂受貪恚癡性已。然後妄想計著貪恚癡性非性。大慧。若不取有性者。性相寂靜故。謂諸如來聲聞緣覺。不取貪恚癡性爲有爲無 依有下是釋有相。謂實有世間因緣而生諸法。非不實有實從有生。言非無有生者。謂能生因緣是有。此計無爲有故。複告雲。彼如是說者。是外道無因論也。依無下是釋無相。謂先受叁毒性已。而後妄計其性非性。非性即妄計爲無。若不妄受叁毒爲有性者。則無所取。無取則性相本來寂靜。如佛與二乘。不取叁毒性。乃離有無之見也

  大慧。此中何等爲壞者。大慧白佛言。世尊。若彼取貪恚癡性。後不複取。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如是解。大慧。非但貪恚癡性非性爲壞者。于聲聞緣覺及佛。亦是壞者。所以者何。謂內外不可得故。煩惱性異不異故 如來既釋有無之相。以詶大慧之請。因問。此二者之問。何等是破壞佛法者。大慧。乃答以彼先取叁毒性爲有。後計爲無者。是破壞義。佛可其說。乃雲。非但計無爲壞。亦壞二乘及佛。蓋彼謂佛與二乘。亦本取叁毒爲有。後除叁毒爲無得成聖果。故雲亦是壞者。所以者何下。謂聖人了達內外諸法皆不可得。亦了煩惱之性。本離一異等四句。何壞之有

  大慧。貪恚癡。若內若外不可得。貪恚癡性無身故。無取故。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佛聲聞緣覺。自性解脫故。縛與縛因非性故。大慧。若有縛者。應有縛。是縛因故。大慧。如是說壞者。是名無有相 貪恚癡下。複釋不壞所以。言若內若外者。謂叁毒之性。于內外中間。求之皆不可得。既不可得。豈有體性而可取乎。故結雲。非佛聲聞緣覺是壞者。蓋佛與二乘。本性解脫非縛非脫故也。又言若有縛者。謂先受而後不取則已有縛。縛是其果。果必有因。因即貪等。有縛則有壞。如是說壞者。即墮斷滅空見故。雲無有相也

  大慧。因是故。我說甯取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無所有增上慢空見。大慧。無所有增上慢者。是名爲壞。墮自共相見希望。不知自心現量。見外性無常刹那展轉壞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離文字相妄想。是名爲壞者 甯取人見下。以大況小。明空見之失也。人見即我見。言增上慢者。謂自己之法增上。成乎見慢。經雲。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即此人也。人見之惡有限。增上慢空見。則無法不棄。是名爲壞。故雲。甯起人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也。墮自共見等。言起空見之由。良以無始起自生共生之見。于中樂欲不了諸法唯心。見有外法念念生滅展轉變壞。所謂陰界入相續流注變滅。計此實法滅已歸無。是其空見。至于虛妄分別離文字相亦成壞義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有無是二邊  乃至心境界

  淨除彼境界  平等心寂滅

  無取境界性  滅非無所有

  有事悉如如  如賢聖境界

  無種而有生  生已而複滅

  因緣有非有  不住我教法

  非外道非佛  非我亦非余

  因緣所集起  雲何而得無

  誰集因緣有  而複說言無

  邪見論生滅  妄想計有無

  若知無所生  亦複無所滅

  觀此悉空寂  有無二俱離

  前八句頌內教正義。無種而有生下。頌妄計生滅有無非我教法也。非外道等四句。佛謂凡我所說生法者。非佛非外道所作。亦非神我及異因所造。乃由正因緣和合所集而起。然以所起言之不得謂無。誰集因緣等者。言正因緣所生法非我叵得。孰爲有孰爲無也。若夫邪見所論。是妄計有無生滅。若知生本無生滅亦非滅。自然妙契空寂。不墮有無二見。故雲有無二俱離也

  爾時大慧菩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爲我及諸菩薩。說宗通相。若善分別宗通相者。我及諸菩薩。通達是相。通達是相已。速成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不隨覺想及衆魔外道。佛告大慧。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 欲善化導必宗說俱通。方能誘物而底于道。蓋宗者道之本。說者教之迹。宗以明趣。趣不明則失其所歸。教以诠理。理或昧則迷其所入。故宗通而說不通。理雖精而不顯。說通而宗不通。言雖辯而非要。而二者實相須爲用。不可偏廢也。大慧。請說宗通相。而不及說者。舉其要耳。宗通則說在其中矣。答中兼言者。必二而後備也

  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衆魔。緣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 宗通者。即自證殊勝之相也。謂依教思修得意忘言。離于文字分別。趣入地住悟無生忍。度越叁乘證智。自然降伏魔外。至于佛地究竟覺智朗然獨耀。此宗通至極之相也

  雲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衆生。如應說法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大慧。汝及余菩薩。應當修學 說通相者。說法逗機之相也。九部者。十二部中之九部也。然有大小不同。若小乘九部。無方廣無無問自說無授記之叁部。如經雲。我此九部法。隨順衆生說是也。若大乘九部。無因緣譬喻論議之叁部。如妙玄所雲。此從別說答。通論皆有十二部。亦雲十二分教。此中言九部。既雲以巧方便隨衆生說。乃從小入大也。言離異不異有無者。謂離四句已無妨四說。又雲。如應說法者。應即當也。言當以何法說者。即爲說之令其得度。此如來果後說通之相。爲菩薩者不可不學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宗及說通相  緣自與教法

  善見善分別  不隨諸覺想

  上叁句頌二通之相。善見者宗通也。分別者說通也。不隨諸覺想者。謂得二通相。則不隨外道強覺妄想也

  非有真實性  如愚夫妄想

  雲何起妄想  非性爲解脫

  若未得真如實性而起分別。如愚夫妄想無異。妄想者何。即妄計諸法非性爲解脫者是也。非性即無也

  觀察諸有爲  生滅等相續

  增長于二見  顛倒無所知

  一是爲真谛  無罪爲涅槃

  觀察世妄想  如幻夢芭蕉

  如來以正智眼。觀察世間諸有爲法。皆是虛幻生滅。妄計爲實增長有無二見。凡愚顛倒無所知覺。除一真如涅槃妙心之外。余皆虛妄。故喻雲。如幻夢芭蕉也。無罪者。謂了罪性本空。即是涅槃也

  雖有貪恚癡  而實無有人

  從愛生諸陰  有皆如幻夢

  此重釋如幻等義。言雖有叁毒。而無能起之人。蓋二我本空。何叁毒之有。是則能生愛欲與所生五陰。皆如夢幻也

  爾時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惟願爲說不實妄想相。不實妄想雲何而生。說何等法名不實妄想。于何等法中不實妄想。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能問如來如是之義。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憫世間一切天人。谛聽谛聽。善思念之。當爲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大慧。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計著我我所生 窮妄想者必極其致。示真性者必盡其源。盡其源則真性自明。極其致則妄想何有。故大慧請問不實妄想相。凡致叁問。一問。妄想雲何生。二問。何法名妄想。叁問。于何而起妄想。佛依次答釋。初答言種種義者。凡外法有種種相義皆虛妄。因之而生故。有種種不實妄想計著生也。次答言攝所攝計著者。謂于根塵計著。不知唯心所現。及于心外墮有無見。依是增長諸外道見。皆妄想法。知其法則知所以妄也。後答言妄想習氣等者。即上所依處也。又曰。心心數妄想計著我我所生者。即人法二我是其處也。知其處則知所以起妄之源。源既不實妄即滅矣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種種義。種種不實妄想。計著妄想生。攝所攝計著。不知自心現量。及墮有無見。增長外道見。妄想習氣計著外種種義。心心數妄想我我所計著生。世尊。若如是外種種義相墮有無相。離性非性離見…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注解五》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