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義疏注經》九 ▪第3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于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于佛音聲悟明四谛 憍陳那姓也。此雲火器。其先事火。從此命族。五比丘者。初佛棄國入山修道。淨飯乃命家族叁人。一阿濕婆。二跋提。叁摩诃男拘利。舅氏二人。一憍陳那。二十力迦葉。敕令隨衛。五人銜命。後各舍去。在鹿園中共修異道。佛得果已思度何人。此五于我先曾營衛。即往爲彼叁轉法輪。問言解否。陳那先答已解已知。諸天在空亦言其解。故佛命彼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此雲解也。或言已知。雞園精舍名也 二正陳悟旨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于音聲得阿羅漢 雖悟四谛。複了音聲本常微密圓滿未曾生滅唯一覺性。此則了音聲性空唯如來藏。故雲妙音密圓。此經所明圓通法門。唯取實證。則不可約隨相而一解。下文如來敕文殊言。二十五無學。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故知此文正是入音聲慧法門。了聲實相也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爲上 如文 二優波尼沙陀叁。一值佛顯悟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 亦雲優波尼殺昙。此言近少。或雲塵性。謂微塵是色之近少分也。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故以爲名。由多貪欲。故作此觀以爲對治。複了色塵本如來藏。故雲悟諸色性正二陳悟旨二。一觀成得道
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于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初作不淨想。後入骨鎖觀。皆爲治貪。複因骨鎖。入析色明空。複因此空。見色實相悟中道理。色之與空唯一實性。故雲空色二無 二重指釋成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從悟得名也。真善妙色即畢竟空。相盡性顯。悟如來藏周遍法界。故曰密圓成于無學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爲上 叁香嚴童子叁。一敘承尊教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谛觀諸有爲相 觀香悟道。得童真位。名爲童子。初佛總教。觀有爲相。不的言香。如雲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二依教修觀叁。一標觀境
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 我于向晦宴然安息在于靜室。清靜之室洗心之處。故名清齋。靜室聞香是有爲相。即所觀境也 二正觀察二。一觀行
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 木空煙火。以理推窮非香生處。既來無因。去複何往。以何爲香而馨我鼻。此別觀察香無生也 二觀益
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 香既無生。複何分別。故雲意銷。分別不有。能所俱亡。真覺不動湛然常遍。塵垢既銷圓明淨妙。故號香嚴 叁重釋成
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相盡歸如。真香妙發。一念不辨即登無學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爲上 四藥王藥上叁。一敘宿因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量劫爲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醎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堪任補處。紹繼佛種令不斷故。名法王子。五百梵天是彼徒屬。未詳緣起。敘昔爲醫能療衆疾嘗藥知味分別性用對治不差。昔既妙辯味塵。今亦因此發悟 二獲現悟二。一正陳悟旨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觀味之因從何而有。空有身心若即若離俱無生處。了知即觀察也。無生處故。塵味寂然。分別即息。能所亡泯。二俱絕朕。唯是一味清淨寶覺。故雲從是開悟。即證無生忍也 二蒙印獲益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于會中爲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發覺明悟由了藥味。故印此人藥王藥上。登成也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爲上 五跋陀婆羅叁。一遇佛顯悟
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聞法出家。于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 跋陀婆羅雲賢護。准法華說。威音王佛有二萬億。相繼出世。此人初佛像法之中。爲上慢者。毀常不輕。由是墮獄經于千劫。罪畢得出。值後威音出家獲悟也。隨例入洛。觀此水性了不可得。不從因生。故悟水因 二正陳悟旨二。一敘悟獲益
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 塵無自性。才生即滅。體是幻有。性相本空。水無所因。安然不動。叁俱無得。孰爲浴事。無始妄習頓然銷落。乃至今時得成無學 二重指釋成
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由斯觀察。塵觸既盡。妙觸現前。得無生忍。名佛子住。以善能守護令妄不起令覺不動。名跋陀婆羅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爲上 因觸悟道。故雲觸因 六迦葉叁。一敘遇勝緣叁。一佛在依學
摩诃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 摩诃迦葉雲大飲光氏。名畢缽羅。頭陀上行衆推無上。紫金光尼在家時婦。緣起如常。日月燈所便得親近聞法修行 二滅後遵承
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室利羅雲如來體骨。然燈塗金皆是身金光耀之因。累劫皆爾。非止一佛。故得然也。經出別緣。各從一說 叁由因感果
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如文 二正陳悟旨二。一陳觀行
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于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六塵生滅是意家境。今觀此法。本自不生。今則無滅。以心生故種種法生。心滅故種種法滅。心不見心。無相可得。能所都寂。法性現前。身之與心本來不動。故令能度多劫如彈指也 二重釋成
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爲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塵法既空。妙法宣現。故獲無漏成無學果 叁結酬所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爲上 已上六人。依塵開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2】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