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楞嚴義疏注經》十叁 ▪第4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天神地祇。虛空水陸各有主者。並物怪等 六藏王衆二。一述化意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叁摩提正修行者 以悲增故不取涅槃。護法故常隨持咒 二敘護持
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衆。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禅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殒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欲界第六名大自在。即魔所居處。常惱修行不令成就。若善心樂修。即不在製限。余者皆製。此大神咒。本是修叁昧者最上勝緣。故持此咒。能卻諸惡。能集衆善。愚蒙罔知斯旨。見持咒者。往往興謗謂非修行。未有一佛不由此咒而得成道度衆生矣。如上所說。請細覽之。以革斯弊 大文第四。示地位階差者。既解通行備。內德畢充。複假密言。外助道力。內外相濟。豈徒然哉。必序階位耳。然位有因果。惑有粗細。智有明昧。斷有淺深。證有分滿。用有優劣。苟昧斯旨非真修行。墮增上慢。以我教中隨進德修業勝劣不同。故曆五十七位漸入漸深。不同外道天魔都無位次。若不預辯。涉進乖源。既昧斷證。錯認少得便以爲足。如第四禅寡聞比丘。妄認生謗墮阿鼻獄。事非輕小。故須明示免招大過 文二。一阿難請問二。一述益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爲多聞。于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 正熏修者。由持清禁複假密言。內魔不興。外障不起。以此修禅。更無邪僻。快然獲益其大矣哉 二正請
世尊。如是修證佛叁摩提。未到涅槃。雲何名爲幹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雲何名爲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衆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涅槃最極果也。即位所至處。幹慧最初因也。即位發基處。信住行向及四加行。名四十四心。即信解行地。名爲修行。初地見道乃至等覺。名爲證入。即分證果也。阿難雖知諸地之名。而未能辨名下之義修證行相。故此問也。即示其不解。爲未來耳 二如來廣說二。一贊請許宣
爾時世尊。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爲大衆及諸末世一切衆生修叁摩提求大乘者。從于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谛聽。當爲汝說。阿難大衆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刳猶空也。空其身心諸雜念慮谛受法義也 二正爲分別二一除迷真起妄爲立位之因。然地位之興本由迷悟。妄迷真起。本性即虛。故有斷分。斷即成悟。悟有淺深。故成階降。階降既分。名位斯別。若不迷真焉有斯位。故須敘也 文叁一總顯迷悟二。一顯一真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衆生 一真之體。湛寂圓明。非真非妄。名相都絕。生界斯泯。既衆生世界不立。佛及出世誰名。以衆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斯則一真法界。本無地位也 二敘二相
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 真體常住。本非生滅。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動而有于念。念即生相也。生即有滅。念念遷流。展轉漸粗。以至業果流轉叁界。故名爲妄。若知前念起惡。能止後念令其不起。漸斷粗惑。以至細惑。無明永盡悟極之處。即名爲真。菩提涅槃于斯立矣。二轉依號者。由初迷真念動。以至流轉。名爲不覺。翻此不覺。了本無生。即名爲覺。此菩提之號。因不覺立。由迷有生。生必有滅。翻此生滅顯不生滅。即涅槃之號。對生滅立。生滅既滅。更無所依。故名轉依。以真如爲迷悟依。轉此迷依以爲悟依。故名轉依。是知菩提涅槃因迷故有。如人因睡即有覺名。此亦如是。非本一真元有二果之異。通約諸位。有六種轉依。如余處說 二勸識妄因
阿難。汝今欲修真叁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衆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叁摩地 上明叁種相續。今明二種顛倒。以衆生顛倒即攝業果故。如前文雲。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衆生叁種相續。叁緣斷故叁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故雲顛倒不生即真叁昧 叁別辨顛倒二。一總敘倒因
阿難。雲何名爲衆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 如來藏心。本性真明。周遍法界。故雲性明圓故。由此真明。從性發動。便成所相。所既妄立。生于妄能。能即妄見也。能所二相俱不離真。故雲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元是一真。本來無相。忽然妄動二相俄生。從無相真。成有相妄。故雲成究竟有。此異相也
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 同相也。此上異相爲能有。生今同相爲所有。異相本非有因而得生起而爲同相之因。斯即前文如是迷因因迷自有。下文亦雲。妄元無因。于妄想中立因緣性。異既生同。同爲能住。異爲所住。故雲住所住相。此住所住元既無因。複何根本。斯則二相畢竟無住。故雲了無根本
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衆生 無同異相也。依前同異以爲根本。而得生起無同異也。以前二相。正是無明梨耶識體。雖分同異。一念轉成微細生滅。全是無明。從此變起山河大地根身種子。故起信雲。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爲業。以依動故能見。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維摩雲。從無住本立一切法。此即無明無因故雲無住 二別明倒義叁。一衆生顛倒二。一因迷有相
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重指業相也。昧圓明真實。成能所虛妄。能所妄動本無因依。妄想發生。無同異中熾然成異。故無體也
將欲複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 指轉相也。由前動故。覺動希靜。嫌妄欲真。希欲既生。轉增迷倒。不複元靜。但得影真。是虛妄心所變起故。故雲已非真真如性
非真求複。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 指現相也。已成虛妄。故雲非真。而求于複便現虛相。此即所變真影轉成世間諸相也。其相體虛。故雲非相。非猶妄也。此即總舉。非生下別列。無而忽有故生。有而暫止故住。緣慮相續故心。染淨差別故法。體元不實故皆言非。于中非心。即是六粗中前二粗也 二隨業受生
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衆生顛倒 此後四粗也。由前心起分別。展轉漸粗。執取計名造諸業行。故雲熏以成業。憎愛二業各同界趣。業感爲因。報應爲果。遂有相生相滅之報。淫欲爲因。故相生。殺盜爲因。故相滅。此即衆生業果二相續也 二世界顛倒二。一明世界因起
阿難。雲何名爲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叁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衆生成十二類 迷畢竟無。成究竟有。有故立界。隔別不同。故雲分段。非因而因。無住而住。因能生果。果住于因。因果相生。遷流不斷。世由此立。叁世四方和合相涉。宛轉十二。變化有精亦十二也 二明顛倒相生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爲一旋複 內由動相。外感風輪。故有聲現。因空生搖。堅明立礙。故有色立。金風相摩。則有火光。火則有氣。氣則香也。寶明生潤。火光上蒸。由斯流水。水有冷暖。故成觸也。觸分澀滑。與舌相對。則有味生。五境合意。則名爲法。此六塵境與內根妄想。和合雜亂。由此造作一切諸業。故成業性。業必有報。十二品類由此區分。故成輪轉。是故下結成旋複。旋複亦輪轉也。聲香味觸略舉十二之四也 叁類生差別叁。一總標列
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情想相因。形待不息。有情世界不出十二。動念初起。迷本圓常。影明遂現。故卵生居首。情愛後起。次有胎生。異愛不同。次分濕化。想心紛擾取舍多端。成後諸類有色無色等。下自委辨 二別釋十二。一動類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回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世界初興元由虛妄。虛妄故動。動即是風。風即氣也。故雲和合氣成。迷圓常理。成虛妄想。想氣和合成于卵生。故動念爲初。卵生居首。因茲種類八萬四千。世間施設且舉此數。理則無量。羯邏藍者此雲凝滑。入胎初位。胎卵未分。魚鳥龜蛇即飛沈類也 二欲類
由因世界雜染輪回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雜染即愛。愛名爲欲。欲故生潤乃名爲滋。橫豎者。人行正道豎首而行。違正因邪。故生橫類。遏蒲昙雲疱。胎卵分也 叁趣類
由因世界執著輪回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執著故一心趣境。濕暖之處與想相應即便受生。故雲暖成。翻覆亂想者。因即違心背信。翻覆任情。遂感類生。飛走不定。蔽屍雲軟肉。以其初受濕生。形尚柔軟。既不入胎。故無前位 四假類
由因世界變易輪回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變易不常。假新換故。觸境之處與想相應即便受生。新故亂想者。因即不循仁義。厭故取新。但徇己情。愛彼忘此。假托不實。變受異身。又化生初質風觸即堅。既無本形。因觸而立。此取轉受異身。名之爲化。故雲轉蛻也。羯南雲硬肉 五障類
由因世界留礙輪回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留礙爲緣。障隔不決。苟逢明著。愛此受生。名色相羯南。星辰日月。吉者爲休。凶者爲咎。下至爝火蜯珠。俱此類耳。此等皆是有情變生。能與世間作休咎災祥之應耳 六惑類
由因世界銷散輪回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銷散爲緣。惑暗顛倒。厭壞色相。思無邊空。色盡心亡。厭空絕想。乃至有頂沈冥幽隱。即無色界外道之類耳 七影類
由因世界罔象輪回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虛妄影象。似有如無。信憶則靈。絕信則否。蹈迹附影之類。皆從憶想所生。因即外道凡夫。祈神禱祠。存形立影。終身奉事。志慕神通。精靈向附。因果相酬。必生其類 八癡類
由因世界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爲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墮在世間。愚癡爲本。既非覺了。頑鈍相成。或乃習定灰凝。思專枯槁。心隨境變。化物成身。用無識爲真修。將頑愚爲至道。乃至如劫毗羅化爲石千年華表土木精怪等。並心祈報質。非畢竟無情。報盡入輪。如無想天墮 九僞類
由因世界相待輪回僞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爲目其類充塞 因依假待。虛僞不真。托穢成身。藉物爲導。因即和合巧僞。改故爲新。或附托因依。遞倚形勢。資身養命。業果相循。如水母等以水沫成身以蝦爲目。有情身內八萬戶蟲。並是此類。攬物成體。假食于他。不從自類受身。故名非有色相 十性類
由因世界相引輪回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士。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互相引調誘以成性。咒詛更加召以爲類。雖從聲感。假自性質。如蝦蟆等。以聲附卵然後長養。非聲則壞。因即或由好著聲境。或是違誓。厭禱求生。心口爲殃。報招其咎耳 十一罔類
由因世界合妄輪回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十回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交合虛妄。誣罔相成。取異爲同。回他作己。元非想相。後假相成。即蒲盧等是此類也。蒲盧蜾蠃也。取青蟲爲子。非己所生。推因。或是違親認義。棄本從他。謬繼別宗。妄襲余族。因果之應。感此類生 十二殺類
由因世界怨害輪回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枭等附塊爲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爲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 冤對相仇。連環不止。托至親之父子。發至怨之殺害。豈不怪哉。初生托質互有想愛。故雲非無想相。後時成大父母遭食。故雲無想。土枭破鏡附塊抱果。子子孫孫相成相襲。業使之然。非自然耳。問既是怨對。無感生義。何得用附而生怨中有愛。答托質須資愛想。殺害由乎先業。愛想無常。由業所起。始雖起愛。後變成憎。故遭其食 叁結名類
是名衆生十二種類 如文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首楞嚴義疏注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