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迹義記》

「經疏部」經文1803卷39頁碼:P1012
唐 法崇述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迹義記》二 ▪第5页

  證義講論大德沙門法崇述

  ..續本經文上一頁身形像。法身智慧。言塔者墳墓也。安之在處。言父母者。但是寄生也。梵雲設利羅。此雲體也。即是舍利之體。今此塔中不須更安舍利。即是其舍利之塔也。與法華經供養塔無異也。上來雖有六段不同。總是第八建塔尊人竟

  爾時閻羅法王于時夜分來詣佛所到已以種種天衣妙華塗香末香莊嚴供養佛已者

  述曰。第九靜息護持。此大節中有五段經文。第一靜息嚴供。第二修敬歸依。第叁述詞稱贊。第四隨逐守護。第五歎人護念。此即第一靜息嚴供。以種種天衣妙華種種供養也。問曰。既是鬼主。雲何得衣以爲供養。答曰。大智度論雲。由方便見敬物皆言天衣。爲此妙衣故名天衣。又雲。爲佛說法。諸天雨衣散華供養如來。所以一切衆及諸鬼神皆悉得之。既得衣已還用獻佛。故言種種天衣而以供養

  繞佛七匝頂禮佛足者

  述曰。第二修敬歸依。文中有二意。一行道。二禮拜。言行道者。即繞佛七匝也。提謂經曰。行道七匝者。以應七覺分度七世父母也。禮拜者。有其叁品。如上所述

  而作是言我聞如來演說贊持大力陀羅尼者

  述曰。第叁述詞稱贊也

  我常隨逐守護不令持者墮于地獄者

  述曰。第四隨逐守護也

  以彼隨順如來言教而護念之者

  述曰。第五歎人護念。上來雖有五段不同。總是第九靜息護持竟

  爾時護世四天王繞佛叁匝者

  述曰。第十天王更請。此大節中有其兩段經文。第一天王修敬。初標天。後修敬。言標天者。即是四天王也。俱舍雲。在須彌山第四層級。亦雲住持雙山須上。其四天王在須彌山四面而住。樓炭經曰。須彌山東面有提頭賴吒天王城。以七寶莊嚴。七重城壁。七重行樹。其城四面有七寶池。此天身量長五百尺。壽命五百歲。人間五十年當彼天一日一夜。叁十日爲一月。十二月爲一年。如是壽命五百歲。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其中。其提頭賴吒天王管二部鬼神。東弗婆提不令鬼神損害。言二部者。一乾闼婆。二毗舍阇。須彌山南面有毗樓勒叉天王城。亦以七寶。亦有七重城壁七重行樹。其城四面亦有七寶池。此天身量長五百尺。壽命同前。修中下品十善得生彼天。其二部衆者。一鸠槃荼。二薛荔多。其毗樓勒叉管此二衆。于南贍部洲不令鬼神侵損。須彌山西面有毗樓博叉天王宮。亦以七寶所成。池樹城壁亦複如是。修中下品十善得生此中。亦管二部鬼神衆。擁護西衢那尼不令鬼神侵害。二部者。一龍。二富單那。北方毗沙門者。城壁身量壽命日月歲數並同。亦管領二部鬼神。擁護北郁單不令鬼神侵害衆生。言二部者。一夜叉。二羅刹。言修敬者。即是繞佛叁匝也。提謂經雲。叁匝者。應叁界滅叁世罪。除叁毒應叁業也

  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爲我廣說持陀羅尼法者

  述曰。第二請宣持法。上來雖有兩段不同。總是天王更請文竟

  爾時佛告四天王汝今谛聽我當爲汝宣說受持此陀羅尼法者

  述曰。第十一如來正答。即此大節中文有六段經文。第一如來許說。第二顯短命位。第叁潔淨克時。第四明誦神咒。第五增壽除病。第六滅障壞苦。此即是第一如來許說

  亦爲短命諸衆生說者

  述曰。第二顯短命位者。有其叁種。一慧命。二戒命。叁壽命。言慧命者。般若經雲。有爲無漏聖慧修空不絕。以慧爲命由不放逸生。十地論雲。修空聖智生。戒命者。亦名淨命。勝天王般若經雲。離四邪命故名淨戒。淨戒者由不破戒故。言壽命者。爲識所持故名壽命

  當先洗浴著新淨衣白月圓滿十五日時者

  述曰。第叁潔淨克時

  持齊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者

  述曰。第四明誦神咒

  令短命衆生還得增壽永離病苦者

  述曰。第五增壽除病

  一切業障悉皆消滅者

  述曰。第六滅障除苦。上來雖有六段經文不同。總是第十一如來答說竟

  一切地獄諸苦亦得解脫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于耳盡此一身更不複受者

  述曰。第十二略顯威嚴。此大節中有十七段經文不同。第一舍畜生身。第二現病得除。第叁當病消滅。第四不墮惡道。第五得生淨土。第六不受胞胎。第七蓮華化生。第八常識宿命。第九咒土遺骸。第十誦持消供。第十一得生極樂。第十二證大涅槃。第十叁延命受樂。第十四生十方國。第十五奉觐如來。第十六得飡妙義。第十七蒙尊受記。此則第一聞咒。舍畜生身也。即顯陀羅尼大神力也

  佛言告天帝若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者

  述曰。第二現病得除

  一切諸病亦得消滅者

  述曰。第叁當病消滅

  應墮惡道亦得除斷者

  述曰。第四不墮惡道

  即得往生寂靜世界者

  述曰。第五得生淨土

  從此身已後更不受胞胎之身者

  述曰。第六不受胞胎之身

  所生之處蓮華化生者

  述曰。第七蓮華化生也。以陀羅尼力故得清淨化生之身。問曰。若化生者。何故後身菩薩而受胎生。答曰。爲大利益而受胎生命。一切寂滅智菩薩是輪王種故。又爲導引釋種令住正法故。又令一切衆生心起敬慕。舍邪歸正來趣佛道。亦令衆生起增上身。彼既是人我亦應爾。雲何而不能得如是佛身修正法邪。若無姓族。衆生鹹疑將爲幻術爲鬼爲天不可知也。如外道矯言。過百劫後有大幻出食啖世間。是故菩薩息諸邪謗而受胎生也。又余師說。爲留身分故而受胎生。若受化生。才生即滅。即無如燈焰滅無所見。是故受胎遺形令其供養。若作此釋恐將不當。何故契經說有化生金翅鳥取化生龍食之而充饑也。又雲。此鳥取已唯有心存。大如人體雲有遺形。應更詳之。食化生龍時由不死暫充饑也

  一切生處憶持不忘常識宿命者

  述曰。第八常識宿命。此陀羅尼一聞已後。生生之中常識宿命也

  佛言若人先造一切極重罪業遂即命終乘斯惡業應墮地獄或墮畜生閻羅王界或墮餓鬼乃至墮大阿鼻地獄或生水中或生禽獸異類之身取其亡者隨身分骨以土一把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散亡者骨上即得生天者

  述曰。第九咒土遺骸。初標惡因。後顯惡果。惡因極重。准薩遮尼幹子經雲。爲破塔壞寺。焚燒經像。費用叁寶財物。謗叁乘法言非聖法。障礙留難隱蔽覆藏。臨一切出家人所。若有戒若無戒持戒破戒打罵诃責。說其過惡禁閉牢獄。或脫袈裟逼令還俗。策役驅使斷其命根。殺父害母出佛身血。殺阿羅漢破和合僧。起大邪見謗無因果。長時當行十不善業雲雲。至貪嗔等汙父母比丘尼。汙僧迦藍。破齊戒。飲酒食肉。惱亂衆生。輕毀叁寶。此等諸罪後輕初重。從初爲因總說重名。講者詳之。惡果之中不越叁趣。地獄餓鬼及與傍生。輕重雖殊同名惡果。翻此生天。持咒修善也

  佛言若人能日日誦此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者

  述曰。第十誦持消供。真谛叁藏解雲。若無戒定慧而受他供養者名劫奪食。若有戒而無定慧名舉債食。由須還他。若有戒定無慧者名聽許食。具叁學者名家法食。又解脫論雲。四種受用。一盜受用。謂犯戒人。二負債受用。謂邪命人。叁家財受用。謂精進人。四主受用。謂聖人受用。今持神咒人。每日讀陀羅尼二十一遍。應消一切世間廣大供養。如聖人受用堪爲勝因也

  舍身往生極樂世界者

  述曰。第十一得生極樂世界也。其極樂國者。即是阿彌陀佛國也。或雲安養。或雲安樂。其國乃地瑩七珍。池通八德。風搖樹響與天樂而齊鳴。水激波清將法音而同韻。是以十方調禦金口贊揚。叁世如來留心護念。總斯多義。因以爲名。故名極樂國也。觀經曰。欲生極樂要須十念。求見彌陀修其叁行。今者但有衆生。得聞此咒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然彌陀佛國有其二種。一爲地前凡夫二乘人現變化淨土。二爲地上菩薩現他受用報身淨土。此二種涅槃之後皆補處也。鼓音王經雲。阿彌陀佛國壽命無量八十億劫當入涅槃。正法滅後過中夜分明相出時。有觀音菩薩。于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曰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十號具足。國土如上。鼓音經雲。阿彌陀佛有無量聲聞。國名清泰。縱廣十千由旬。父是輪王名月上。母名殊勝妙嚴。魔王名無勝。提婆達多名寂殆。侍者弟子名無垢稱。即明極樂國也。由斯入滅有觀音補處也

  若常誦念得大涅槃者

  述曰。第十二證大涅槃顯功殊勝也。文有六種。一證大涅槃。二增壽快樂。叁生諸佛國。四奉會勝人。五得飡妙義。六蒙授尊記。初明證大涅槃者。或雲泥洹。翻雲寂滅。或雲靜息。真谛亦雲大成就樂。慈恩叁藏雲。波利[口*匿]嚩喃。此雲圓寂。究竟離生障死囂塵動故雲圓寂。問雲。涅槃以何爲體。答曰。涅槃經說。一者性淨。二者方便。又唯識第十雲。有四種涅槃。一者自性清淨涅槃。二者有余依。叁者無余依。四者無住處。皆依真如離障建立二增壽快樂易見雲雲。叁若常念誦此陀羅尼。命終之後生諸淨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一切佛刹作大光明。四者常與佛俱。五者諸佛贊育。六者而與授記。此文通講上下。罽賓國經文詳之

  複增壽命受勝快樂者

  述曰。第十叁延命受樂也

  舍此身已即得往生種種微妙諸佛刹土者

  述曰。第十四生十方國也。前者直生極樂。今者更顯得生十方淨土

  常與諸佛俱會一處者

  述曰。第十五奉觐如來也

  一切如來恒爲演說微妙之義者

  述曰。第十六得飡妙義

  一切世尊即授其記身光照曜一切佛刹土者

  述曰。第十七蒙尊授記。上來雖有十七段不同。總是第十二略顯威嚴竟

  佛言若誦此陀羅尼法于其佛前先取淨土作壇隨其大小方四角作以種種草華散于壇上燒衆名香者

  述曰。第十叁示軌令持。此大節中有九段經文。第一示軌立壇。第二一心念佛。第叁作母陀羅尼。第四明誦神咒。第五壇中雨華。第六能供多佛。第七如來贊歎。第八得證叁昧。第九總結其儀。此即初也。文中有叁。一標人。二示處。叁供養

  右膝著地[跍*月]跪合掌一心念佛者

  述曰。第二一心念佛。顯叁業齊修。言右膝著地者身業也。一心者意業也。念佛者語業也。解如叁密。觀佛叁昧經雲。若人念佛必得見佛。又涅槃經雲。假使有人開王庫藏一月布施須者與之。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一口念佛。增一阿含經曰。…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迹義記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