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俱舍論疏》

「律疏部·論疏部」經文1822卷41頁碼:P0453
唐 法寶撰

  《俱舍論疏》十九 ▪第4页

  卷第十八 / 沙門法寶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果全無。非全顛倒。此舉大體。如江南爲橘。江北爲枳。亦由田也。此類少別。非全顛倒也

  論。施類福業事傍論已了。已下大文第二明戒.修也。就中。一明戒。二明修。叁明戒.修果。此一頌第一明戒

  論曰至但立遮名。釋性罪.遮罪俱名犯戒體。頌于性罪立犯戒名。遮罪名遮。不名犯戒。先釋犯戒及遮。後釋離也

  論。離性及遮俱說名戒。此後釋離。離此二罪名爲戒也

  論。此各有二至爲自性故。明戒有表.無表爲體

  論。已略辨戒至亦不清淨。明淨.不淨戒

  論。言四德者至非勝生故。別釋四德

  論。等言爲顯至五回向寂。釋頌等字顯有異說

  論。有余師說至永離業惑垢故。敘異說也

  論。已辨戒類修類當辨。已下半頌。第二明修類也

  論曰至自性俱有。釋頌等引善也

  論。修名何義至獨名修。釋修義也

  論。前辨施福。已下半頌。第叁明戒修果也

  論曰至就勝說修。明二果別。若兼勝.劣二果無別。若就勝說。戒感生天。修得解脫

  論。經說四人能生梵福。已下。大文第二明梵福量 馱都。此雲性。如來體性 余文可解 十勝行者。即四梵福中十善業道 真谛雲。謂前四梵福更加六種。一爲救父命舍自身命。二爲救母命舍自身命。叁爲救如來命舍自身命。四于正法中出家。五教人出家。六未轉法輪請轉法輪。正理四十雲。已離欲者修四無量。生上界天受劫壽樂。若未離欲建窣堵波。造寺。和僧。能勤修習慈等加行。彼亦如修無量根本。感劫天樂 豈不前說欲界無有善業。能招一劫異熟。無一善業猶如不善。唯一刹那能招劫壽 依如是理故作是說。然于一事發起多思次第能招劫量天樂。謂于彼死複于中生。故劫樂言無違前失(准上論文。欲界善業亦不招一中劫壽)

  論。財施已說法施雲何。自下一頌。第叁明法施

  論曰至自他大福。釋無倒無染成法施。正理論雲。若能如實爲諸有情。以無染心辨契經等。令生正解名爲法施 說如實言。顯法施主于契經等解無顛倒 說無染言。顯法施主不希利養恭敬.名譽。不爾便爲自他俱損 契經等者。等余十一。即顯契經乃至論議。婆沙二十九出法供養體雲。評曰應作是說。若說法語。若能發語心.心所法。若受者聞已生未曾有善巧覺慧。皆此自性。如是法供養總用五蘊以爲自性 又釋財供養體雲 評曰應作是說。若所舍財若能舍財者。身.語二業。若能發彼心.心所法。若受者受已諸根大種造色增長。皆此自性。此與法供養意同 今詳。意論法施.財施.法供養.財供養。義有少別。應檢婆沙財.法施文 正理論雲。言契經者。謂能總攝容納隨順世俗.勝義堅實理言。如是契經是佛所說。或佛弟子佛許故說 言應頌者。謂以勝妙緝句言詞。隨述贊前契經所說。有說亦是不了義經 言記別者。謂隨余問酬答辨析。如波羅衍拏等中辨或諸所有辨曾.當.現真實義言皆名記別。有說是佛諸了義 經言諷頌者。謂以勝妙緝句言詞。非隨述前。而爲贊詠。或二.叁.四.五.六句等 言自說者。謂不因請。世尊欲令正法久住。睹希奇事。悅意自說。妙辨等流。如說此那伽由彼那伽等 言緣起者。謂說一切起說所由。多是調伏相應論道。彼由緣起之所顯故 言譬喻者。爲令曉悟所說義宗。廣引多門比例開示。如長喻等契經所說。有說此是除諸菩薩。說余本行能有所證。示所化言 言本事者。謂說自昔展轉傳來。不顯說人談所說事 言本生者。謂說菩薩本所行行。或依過去事起諸言論。即由過去事言論究竟是名本事。如曼馱多經。若依現在事起諸言論。要由過去事言論究竟。是名本生。如邏刹私經 言方廣者。謂以正理廣辨諸法。以一切法性相衆多。非廣言詞不能辨故 亦名廣破。由此廣言能破極堅無智暗故 或名無比。由此廣言理趣幽博。余無比故 有說此廣辨大菩提資糧 言希法者。謂于此中唯說希奇出世間法。由此能正顯叁乘希有故 有余師說。辨叁寶言世所罕聞故名希法 言論議者。謂于上說諸分義中。無倒顯示。釋難決擇 有說于經所說深義。已見真者。或余智人。隨理辨釋。亦名論議 即此名曰摩怛理迦。釋余經義時此爲本母故 此又名爲阿毗達磨。以能現對諸法相故。無倒顯示諸法相故 如是所說十二分教。略說應知。叁藏所攝 言叁藏者。一素怛纜藏。二毗奈耶藏。叁阿毗達磨藏 如是叁藏差別雲何。未種善根。未欣勝義。令種.欣故爲說契經。已種.已欣。令熟相續作所作故爲說調伏。已熟.已作令悟解脫。正方便故爲說對法 或以廣.略清妙文詞。綴緝雜染及清淨法。令易解了名爲契經。宣說修行屍羅軌則淨命方便。名爲調伏。善能顯示諸契經中深義趣言名爲對法 或依增上心戒.慧學所興論道。如其次第。名爲契經.調伏.對法 或素怛纜藏是力等流。以諸經中所說義理。畢竟無有能屈伏故。毗奈耶藏是大悲等流。辨說屍羅濟惡趣故。阿毗達磨藏是無畏等流。真法相中能善安立。問答決擇無所畏故。如是等類叁藏不同。毗婆沙中已廣分別

  論。前已別釋叁福業事。已下一頌。大文第八明叁分善

  論曰至可愛果善。釋順福分也。正理論雲。謂感世間人.天等中愛果種子。由此力故能感世間高族.大家.大富.妙色.輪王.帝釋.魔王.梵王。如是等類諸可愛果 准上論文。福.不動業名順福分

  論。順解脫分至有涅槃法。准世親菩薩意。種解脫分善名有涅槃法。未種者名無涅槃法

  論。若有聞說至先有種子。明涅槃法人相

  論。順決擇分至後當廣釋。指後賢聖品說

  論。如世間所說書印算文數。已下一頌。大文第九明書等體

  論曰至受想等法。總出五法體

  論。此中書印至五蘊爲體。明書印體同。婆沙一百二十六雲。此中書者。非所造字。但是所有能成字。故說名書(此是書分色非不相應) 又雲。此中印者。非所造印。但是所有能造印法。此能成印故說爲印 又正理雲。非諸字像即名爲書。所雕印文即名爲印。然由業造字像.印文。應知名爲此中書.印

  論。次算及文至五蘊爲體。明算.文體。算謂稱九九八十一等。文謂善巧安布五聲等。婆沙雲。此中算者。非謂所算一.十.百.千等。但是所有能算之法故說爲算 又雲。此中詩者。非所述詠。但是所有能成詠法。此能成詠故說爲詩(詩即文也)

  論。後數應知至能數法故。明數也。勝論數德句義攝。大乘所數不相應攝。此宗所數不別立法

  論。今應略辨諸法異名。下一頌。大文第十明法異名

  論曰至故頌不辨。准此妙.劣。處中自成。正理雲。即有漏善.無覆無記總名爲中

  論。諸有爲善至義准已成。釋善衆名

  論。何故無爲不名爲習。問

  論。不可數習至此無果故。答

  論。解脫涅槃至義准已成。明無爲異名也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俱舍論疏》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3】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