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二 ▪第8页
卷第一(末) / 沙門基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微。乃至今言。多分所成粗元非一物。又多分成複稱實有。故是前後相違轉執
論。又果與因至如二極微
述曰。自下大文第叁。合破父母及子。又粗果色與因極微俱有質礙。亦應不得同一處住。如二極微。二極微有礙。即不得同處。如何因果二色俱有礙遂得同處。同處者即相涉入義。謂所生果色涉入因極微中。故爲此破。上來意爾。此中比量雖非次第。如文具有。量雲。粗果。與因父母極微。應不同處。許有礙故。如二極微
論。若謂果因至藥入镕銅
述曰。若彼救言因果相受入。如一沙受水。鍮石之藥入于镕銅。沙得水而不增。銅得藥而不長。即水入沙腹中。藥入銅裏。因極微得果色因不增大。如沙受水等。故無違者。牒彼計也
論。誰許沙銅至非一非常
述曰。今破之雲。誰許沙.銅體受水.藥。此即不許沙體受水。但入二沙中間空處。不入一沙體之中也。亦應果色入二極微中間空處。不入一極微之體中。謂藥入銅亦複如是。即是造金鍮石是也。謂藥于銅中安。變成金時。藥但入銅之空隙處。非入極微之中。是此宗義。此顯不入義 下就宗難。若果色入因極微中。應如沙受水而離。謂水入沙中。二沙即相離遠。不是水微入沙之中。一量雲。汝宗水入沙。應離非一。許水入中故。如二沙中間 二或子微入父母極微腹中亦應離非一。許入中故。如水入沙 叁又二微相觸。如粗物相擊體不相受遂即離散。汝何言果色入因極微之中。因極微體應離散。爲果微所觸故。如粗物相擊。又藥入镕銅。入其間隙。二極微不相入。雖居間隙。藥令銅極微變爲金者。量雲。果色設許入因極微之間。亦應變彼因極微異本。許入極微腹中故。如藥變銅也 故論言應離變者是也。水入沙而離。或相擊而離。藥入銅而變也。沙離故非一。藥變故非常。汝極微亦應爾。非一非常。如銅.沙等
論。又粗果色至彼應如此
述曰。此中二十論言。一應無次行。俱時至未至。及多有間事。並難見細物。破衛世計。今亦同之。果色是一。如得此一處一分時。一切處一切分亦應得。以彼此一故。彼應如此。論雖爲比量但舉一邊。亦應言此應如彼。大乘以理。無實一物。乃至一極微亦無實一。是假立故。無不定失。今破實一也
論。不許違理至虛妄計度
述曰。不許違理者。謂若不許得此即得彼。即違彼此是一體之比量理也。若許便違世間之事。進隨自宗得。違事不成。退隨他不得。違理不成。此即近結。若遠結者。進從于他。便違自教。退隨自教。有違理失。故是所執進退不成。但是妄情所計度也。結歸唯識
論。然諸外道至不過四種
述曰。就破外道中。上來別破十叁外道法訖。已下第二總攝爲四種。于中有二。初總後別。此總舉訖
論。一執有法至如數論等
述曰。此即僧佉自部之中分爲十八部。故今言數論等。或他外道等非一。彼說。勝論所執大有同異。我自宗中不離有體法外別有此二性。二性即法體。法體與此一故 有等性者。等同異性也。不言同異言等性者。顯有等是彼性故。又等同異顯類別故。以是法性。故別破之
論。彼執非理至體無差別
述曰。此非之也。第一違比量。勿一切法即有性故。皆如有性是一無差。汝既執有體法即是有性。但是有體法有義不殊。皆是有故。故有體法應無差別。今立量雲。汝唯量等。應無差別。即有性故。如諸法非無 諸法非無。即是有性。有性皆無別。其有性既無差。法亦應爾。故以爲喻
論。便違叁德至諸法差別
述曰。此違自教及違世間。汝宗二十叁谛。自望雖無別。以體即自性故。而許叁德及我四法有別。故論中言叁德及我。又汝叁德及我四法。皆應無差。即有性故。如二十叁谛。二十叁谛體無別故。若言一切悉皆無差。豈不自違宗意 又我等者。等二十叁谛差別體相。又違世間現見可知。此破大有即有叁違。一比量。二自宗。叁世間
次難同異性
論。又若色等至青黃等異
述曰。但言色性。即一切色無有差別。一切色法皆有變礙爲色性故。諸人共許。今立量雲。此青.黃等色應無差別。即色性故。如色性 色性一切色是一。諸色皆色性。故以爲喻 問破一切法即大有同異。今佛法豈離法外別有大有等耶 答曰。我但破汝之非。非我即爲定也
論。二執有法至如勝論等
述曰。勝論自部亦有十八。故複言等。計前已敘
論。彼執非理至體不可得
述曰。此總破也。汝大有外一切法體應不可得。非有性故。如已滅無。即舉五無之中一也
論。便違實等至現見有物
述曰。若體不可得。便違自執實等是有。違自宗也。亦違世間現見有物。叁失如前。此破大有
次難同異
論。又若色等至非眼等境
述曰。難色若非色性。應如聲非眼境。量雲。汝色應非眼境。非色性故。如彼聲等。此中色等言。即等取自所依叁大。及余眼境者。恐有不定過故。又更互作法。等一切法。故後言等 問若難色非眼境。豈不違宗.世間.現量等過 答彼所執色通常無常。是無礙德句收者。佛法不許。有法既言汝所執色。以別其宗。故無違教.現量等過
論。叁執有法至如無慚等
述曰。即是尼揵子。今正翻雲離系。亦雲無慚。即無羞也。離叁界系縛也。以其露形佛法毀之曰無慚。即無慚羞也。言等者。種類非一故。其有等如共相一切法體不無。體皆同故。法如別相。相狀異故。如共故非一。即別法體故非異。不是別計有大有等。而說亦言。同異性亦爾。一切色同一同異故。此表成俱。其第四師遮即違此說。義亦同故
論。彼執非理至一異過故
述曰。一同初過。異同第二過故
論。二相相違至俱不成故
述曰。一異既相違。如苦樂體異。一異體應別。二相違故。如苦樂等 一異體同俱不成者。一異不應同體。相相違故。如苦樂等 一即非一。體即異故。如異 異即非異。體即一故。如一 言俱不成。一異二法俱不成故也
論。勿一切法皆同一體
述曰。汝一切法應皆同體。許相違法得同體故。如一異相違。一異相違許同體故。一切法成一體也
論。或應一異至理定不然
述曰。一故一切法同體。異故諸法體不同。如杌似人牛說爲人牛。是假非實。而義說故。此中量雲。汝一異應假非實。二相違法一處說故。如似人牛
論。四執有法至如邪命等
述曰。如邪命等者。即是阿時縛迦外道。應雲正命。佛法毀之。故雲邪命。邪活命也。此執非一故亦言等
論。彼執非理至同異一故
述曰。謂若言非一。同前異過。若言非異同前一過也。彼若複言不須別言若非一同前異破。別言若非異。同前一破。應一時言非一非異
論。非一異言爲遮爲表
述曰。此問定也
論。若唯是表應不雙非
述曰。雙非非表。故如雲石女無兒無女。雙無之言無所表故
論。若但是遮應無所執
述曰。量雲。汝應無所執。但遮他故。如言石女無兒女等
汝所執法即是所表。雲何言遮都無所表。無所表故應無所執。以無執故何所競耶
論。亦遮亦表應互相違
述曰。若遮時無表故。若表時無遮故。此二相違如何言一。汝之表.遮應非體一。相相違故。如水火等
又此言表即同第一。若言遮者即同第二
論。非表非遮應成戲論
述曰。何所名目。但是戲論。俱無所成
論。又非一異至決定實有
述曰。即違世間有一異物。謂青是一。與黃爲異故。以雙非故。即無有法。便違自宗色等有法決定實有。一異相違非實有故。如何非一異。豈色與色非一。與聲等非異
論。是故彼言至勿謬許之
述曰。總結非也。此唯矯詐複苟避過。諸有智者勿謬許之謂爲中理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成唯識論述記》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