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五 ▪第8页
卷第叁(本) / 基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質用。如鏡中火 既爾五識應一向緣假。青等應非實 問若隨因緣變必有用。第八識俱觸等五法境應有用 答非報主故。非自在故。順第二解。由此複言隨因緣者此是何義。隨任運義。隨種子義。順第一解。第八五數。第六識等中報心所緣。非必有用。以此見分雖任運生。不隨實體種子因緣變境相故。但是影像種子所生。如彼眼根等無見用故。不能發生眼等識故 問觸等所變根。無見用故非因變。觸等所變色。非因變故無礙用。五識所變爲例亦爾 答理齊。亦無礙用。七識所變並無用故。此依第二解。此二義護法等菩薩解 若瑜伽釋家。亦有許觸等與識同實變。即不違此文。然違成業。多種共生一芽之失。前解爲勝。順下第叁卷等文 又解因緣者。是諸法真實有用種子。若用此種子故生諸法心緣變之。變必有用。以能生者實因緣故。其八俱五數所變之相。非實種生。但假種起故但爲境。分別變攝 分別變者。心.心所之總名。隨心.心所之勢力故變。不從真實有用因緣種子所生。彼但爲境無漏亦爾非必有用。隨其所應五識相應心.心所。及第八識體五俱意識。或定心所緣。有實種生者皆因緣變。余無實用但名似色.心等。名隨分別勢力故變。此解爲正。無諸妨難。由能緣心任運有力。彼所變相從實種生名因緣變。若能緣心不任運起。雖任運起而無勝力。所變之相非實種生名分別變。初必有用。無無用者。後但爲境當情現故非必有用。若論依他假因緣起亦是有用。非是如色有礙等用。稱其自相名爲有用。若第六報心五識俱者。亦隨因緣變。其境或有用 問前所說若隨分別變但爲境。定心.及五識所變之境應全無用 答隨彼實體種子因生故境有用。由此故言隨分別者此是何義。隨加行義。分別變者諸心.心所強籌度義。定心.及五識。有雖加行生不皆強籌度。故變必有用。然一念心得成二種。如定心緣十八界。返顯八俱具有二變。性境不隨心因緣變攝。獨影.帶質皆分別變
論。異熟識變至必有實有
述曰。顯變色等從實種生。故所變法必有體用
論。若變心等至不能緣故
述曰。相分心.心所如化心等。故不緣之。緣便無用。深密經說。諸變化心無自依心有依他心 佛地論第六卷.此第十亦雲。無自緣慮實體之心。有隨見分所變相分似慮之心。如鏡中火。乃至廣說
問若爾何故心.心所法從第八生。既不能變不須生故
論。須彼實用別從此生
述曰。須七識等受用于境從第八生。非不緣故即不令起。如無漏心亦從起故
若有實體第八即緣。無爲有體應第八緣
論。變無爲等亦無實用
述曰。若第八緣實無爲者。無爲無用。此未證故。若似無爲非實無爲。故不變也。論說等言。又無爲中有等字故。亦辨假法不相應行。即前答心.及心所法。今解無爲.不相應行。亦無有過。此解是本。故前問中何故此識不能變似心.心所等。既言等者故取假法.及與無爲
論。故異熟識不緣心等
述曰。此總結也 問若有漏識因緣有相。分別之相未必體有。至無漏位無分別故。應不緣無。因緣生故皆應緣實
論。至無漏位至亦現彼影
述曰。于無漏位勝惠相應。雖無籌度取相分別。而澄淨故。非如有漏體是滓濁。今設無用亦現彼影。即緣于無.及心等影無爲影等。以親證故。知無是無故緣無等
論。不爾諸佛應非遍智
述曰。不知無故非遍智也。由佛第八現諸法影。名一切智。是遍知故 若爾諸佛大圓鏡智。亦應緣自相應心所。是遍智故 許亦無失。卷初但遮上座.法蜜親爲所緣。不遮疎故 若爾應成心.心所法不同所緣。自體見分不自緣故 此亦不爾。自自證分與他見分同一緣故。亦無有失 又解相應心所雖不相緣亦無有失。自證緣見成遍智故。見分取于相應心故。法皆盡故。自證複能緣見分故。但約見分同一所緣不說自證。斯有何過
論。故有漏位至及有漏種
述曰。此第八識不能具緣十八界故。故有漏位與無漏殊。境有寬狹勝劣。其六.七識非必有用。即現.比二量是有用心。可應分別
論。在欲色界至緣有漏種
述曰。第叁明叁界境別。如護月等于無色界亦變器身。此中但有護法正義。總結于前叁界緣也
論。厭離色故至此色爲境
述曰。無色無色。厭離色故。無業果故。若定果色亦得緣之。如前已辨。于理無違。即此中文若定通力。同界同地.異界異地緣一切處。五十叁雲。無色界定于一切色得自在故
自下第二解不可知。有二。初解不可知。後問答辨論
論。不可知者至難可了知
述曰。謂前頌說不可知言。第一見分行相難可了知
論。或此所緣至名不可知
述曰。此中第二相分難知。內執受境。即有漏種.及有根身微細難知。非執受境外器世界量大難知。總第二段。如瑜伽論五十一說。于欲界中緣狹小境 此中謂約身器爲小。色界廣大。亦約身器。初禅器等小千界故。身大可知。空識無邊處緣無量執受境。即約種子生現行識時。作此行解故。緣此無量行解之種。名緣無量所執受境。無所有處等准此應知 既緣種上差別功能。故知亦緣二無心定 此理不然。所言緣者從果爲名。非緣此種子無量行解。故不緣無心定等。如前已說
論。雲何是識至行相難知
述曰。謂外問言。即經部等.薩婆多等。既行難知應非是識。此行相言但言見分
論。如滅定中至應信爲有
述曰。此舉喻答。此答經部。彼末計許滅定有心。故以例答。如滅定中不離身識。行亦難知 應信第八識恒體有。此答上座.及末經部。有細意識。于此可然
薩婆多等定中無識。如隔日瘧。答薩婆多。彼不許滅定有識故。以理答之
論。然必應許至如有心時
述曰。比量如文
論。無想等位應知亦爾
述曰。此亦所立同。二計宗各解不同無不定過 此中亦有無心悶絕。睡眠等位。唯自所許 或皆等中 此等有識。下自廣成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成唯識論述記》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5】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