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十二 ▪第2页
卷第六(末) / 沙門基撰
..續本經文上一頁常見。七斷滅論是斷見。皆意緣我有常斷故。言等者等取十四不可記事中。四常等中常等是常見。無常等是斷見 除邊等四。彼是邪見 如來死後四中亦有等是常。非有等是斷。命與身一等。是我見 又遍常一分常等。有緣他界爲斷等。是他界緣中廣說 此六十二見唯分別起。五十八說故。彼文又說。緣梵王常是邪見。非我見後生。今此我見後生是邊見攝。又此邊見。此論下文除總緣蘊余非他界緣。設從我見後生。如何緣梵王常等是邊見。邊見根本亦分別我見。如何別緣我見。亦緣他界生。如下他界緣中。及別抄等會。應審推度 六十二見。如梵網六十二見經.長阿含第十四梵動品.婆沙第一百九十九.二百卷.瑜伽第六.第七.第八.第五十八.第八十七等廣解。今言見趣者。趣謂意趣。或是所趣。或謂趣況 言前際者。此依過去起分別見名爲前際。依未來起分別見名爲後際。若依現在起分別見此即不定。或名前際。未來前故。未來因故。或名後際。過去後故。過去果故 四遍常論者。一由能憶二十成壞劫。彼便執我.世間俱常。由隱顯故。二由能憶四十成壞劫。彼便執我.世間俱常。叁由能憶八十成壞劫。便執爲常。四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諸蘊相續。彼便執我.世間俱常。四中前叁由依靜慮起。宿住通有上中下。第四由依天眼所見。此見道斷。即有見道常見亦他界緣。緣叁界法並是常故。然依定後起。可通上界系。雖叁界合緣。仍隨所應界地所系。以獨影故唯從見說 四一分常論。一從梵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作如是執。我等皆是梵王所化。梵王是常。我等無常。二聞梵王有如是見等。大種常。心無常。或翻此說。同彼忍者或住梵世。乃至或是展轉聞如是道理。我以梵王爲量。信其所言。是故世間一分常住 叁有先從戲忘天沒來生此間。得通起執。在彼諸天不極戲等。在彼常住。我等無常 四有從意憤天沒。乃至如前。此天住處文如前已說 此四由執大梵.大種或心戲忘.憤恚四事而起。此之八見依前際起。以色界之我緣自地爲我。或以下界我見計梵王爲他我故。計一分常常見所攝。不爾應非邊見所攝。但不得緣他地諸法爲其自我。他我計故。其全常等理不相違 設自身我亦在中故。如何全常一個邊見緣上下生。一分常者是常見。無常者是何見 此雖非斷。然堅執發。亦是染汙。非五見攝。但是染惠 又解邪見所攝。此不同于不可記事是斷見攝。彼言無常意說斷故。前解爲勝。不說一分通邪見故 及計後際有想十六者。初四見依叁見立。一命者即身。二命者異身。叁此總是我。遍滿無二。無異無缺 依第一見立第一我。有色死後有想。以執色爲我故名我有色。取諸法想說名有想。在欲界全.色界一分。除無想天。許無色界亦有色者。此亦在彼前叁無色。此有想故。不在後一 依第二見。故立第二我。無色死後有想。執無色蘊爲我等。其釋名等如論應知。此在欲界.乃至無所有處。除無想天。依第叁見立第叁我。亦有色我亦無色。死後有想。執五蘊爲我。乃至廣說。在欲界全乃至廣說 第四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有想。即遮第叁。無別依見。如是四種或依尋伺。或依等至。皆容得起 次四見一執我有邊死後有想。若執色爲我。體有分限。或在身中。如指節量等。乃至廣說。非色爲我。亦有分限。所依所緣有分限故。此在欲界全。色界一分。無色有色等如前說 二執我無邊死後有想。若執色爲我。遍一切處。此所不知皆謂爲有非其所見。能知無邊。叁千界等有分限故。下准此解。以其智慮不知邊際名爲無邊。非遠知也。余如前說 叁執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後有想。瑜伽第六雲。執我隨身或舒或卷其量不定。身無量等。我亦無量等。余義准上 四執我非有邊非無邊。即遮第叁。此四依尋伺。等至皆起 次四依想異。一我有一想。二我有種種想。叁我有小想。四我有無量想 次四依受一我純有樂死後有想。二我純有苦死後有想。叁我純有苦有樂死後有想。四我純無苦無樂死後有想。一想者在前叁無色。種種想在欲色界除無想天。少想者執少色爲我等。想爲我所等。我與彼合名爲小想。在欲.色界除無想天。無色界如前說。無量想者。執無量色爲我等。想爲我所等如前說。乃至廣如彼論 如是四種尋伺.等至皆容得起。純有樂有想者。在前叁靜慮乃至廣說。純有苦有想者。在地獄中。有苦有樂有想者。在畜生.鬼界.人.及欲天。無苦無樂有想者。在第四定以上。尋伺.等至皆容得起 無想八論者。有色等四。有邊等四。有色等四者。一我有色死後無想。執色爲我得無想定。見他得定生彼作如是計等。二我無色死後無想。執命根爲我得無想定等。乃至廣說。叁執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無想。執色.命根爲我。于此二中起一我想。乃至廣說。四執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無想。即遮第叁無別有物。等至.尋伺皆容有起 有邊等四者。一執我有邊死後無想。執色爲我。其量狹少等。得無想定等。乃至廣說。二執我無邊死後無想。執色爲我。遍一切處等。乃至廣說。叁執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後無想。執色爲我。或卷或舒。乃至廣說。四執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後無想。遮第叁說。等至.尋伺皆容得起 俱非有八者。有色等四。有邊等四。一執我有色死後非有想非無想。執色爲我見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想不明了。作如是執。唯尋.伺非得定。乃至廣說。二執我無色死後如前。執無色蘊爲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執。乃至廣說。非等至唯尋.伺起。叁執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如前。執色.無色爲我。見諸有情想不明了。作如是執。唯尋.伺者乃至廣說。四執我非有色非無色爲我死後如前。遮第叁是 有邊等四者。一執我有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乃至第四執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如是一切皆執無色爲我。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容有此執。一由彼定時分促故。以一一蘊爲所緣執我有邊。二由彼定時分長故。總以四蘊爲所緣執我無邊。叁由彼定時分或短或長。或一一蘊或總爲我故成第叁句。第四即遮說故。以上常見攝 七斷滅論者。一我有色。粗四大種所造爲性。死後斷滅畢竟無有。見身死後有而無故。若自若他之我。皆以粗大種所造死後斷滅。現在此身亦得。後生他身亦得。後皆准此。二我欲界天死後斷滅。叁我色界天死後斷滅。四我空無邊處死後斷滅。五我識處死後斷滅。六我無所有處死後斷滅。七我非想非非想處死後斷滅。此中後四執彼彼地爲生死頂。故有想已下見皆依死後故名後際 問何故不說色界別地。乃說欲界爲二。無色爲四耶 答據實而言。依一一地處。各有斷滅論。然彼本計無色。無形修定加行難可得成。彼定若起必是加行。以更不見有上地法乃別計斷滅。色界有形加行易起。可見後地法。不別計爲斷滅。但約總界說爲斷滅。其實地地皆有。欲界之中。人.天趣異。故別別開。論實處處皆別起斷。若廣分別如毗婆沙。其等等十四不可記事中無常斷見。如前已說
論。叁邪見至名義遍故
述曰。謗因者。謂對法雲。謂無施與。無愛樂。無祠祀。無妙行。無惡行等。謗果者。謂無妙行.及惡行業所招異熟。謗作用者。無此世間。無彼世間無母.無父.無化生有情等。謗實事者。謂無世間真阿羅漢等。及四見外余邪分別。即對法說言。謂余一切分別倒見。五十八說。此有二種。一增益。謂余四見。二損減。此謗因等名損減。故對法雲。一多分是損減見。即有邊等是增益見。即無因論等是損減等。謗因果等。對法第一.瑜伽第八.五十八並相違。如別抄會。然此見寬如增上緣。余所不攝皆此攝故。一者名寬不正名邪。一切不正見皆此所攝。二者義遍諸邪解者皆入此攝
論。此見差別至不死矯亂
述曰。二無因者。一從無想天沒來生此間得宿住通。不能憶彼出心已前所有諸位。便執諸法本因無而起。諸法如我亦應一切本無而生。便執我及世間無因而起。二由尋伺不憶前身作如是執。無因而起乃至廣說。如是二見由無想天。虛忘尋伺二事而起 問此中何故但說二無因。亦有不知欲界。乃至第四定以前多身。應計無因故 答據實亦有地地不知因所從起執無因者。但宿住通無想沒顯但說其一。又約一生卻尋無想出心已前。微細位難見故。彼計無因。余地前生因粗易見故。不計無因。四有邊者。一由一向能憶下至無間地獄上至第四靜慮天。執我于中悉皆遍滿。便作是念。過此有我我應能見。故知有邊 二由一向能憶傍無邊執我遍滿故執無邊 叁由能憶下上如初近遠傍如第二不得邊際。于上下起有邊想于傍起無邊想。四由能憶壞劫分位。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諸器世間無所得故。此四皆憶成壞劫故。得說前際 四不死矯亂者。不死謂天。以天長壽外道執爲常住不死。由答不死天無亂問故得生彼天。今毀之言名爲矯亂 一念我不知善不善等。有余問我不得定答。我若定答。勿他鑒我無知因即輕笑。我于天秘密義不應皆說等 二行谄曲者作是思惟。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許記別。謂自所證及修淨道故作如前語 叁懷恐怖而無記別。勿我昧劣爲他所知。由是因緣不得解脫。以此爲失而自安處。懷恐怖故。如前廣說 四有愚戆專修止行不能矯言。但作是思。諸有問我我當返诰。隨彼所問我當一切隨言無減而印順之。此待未來亦名前際。然于現轉。又四皆緣先所聞教。皆前際攝。此四第一依怖無知。二行谄曲。叁懷恐怖。四爲愚戆而起
論。及計後際五現涅槃
述曰。一見現在受若人.天五欲樂。便謂涅槃。二厭五欲現住初定以爲涅槃。引在身中名爲得樂。見他現在住定亦爾。下皆准知。叁厭欲.尋.伺故。現住第二定以爲涅槃。四厭諸欲尋伺.喜故。現住第叁定以爲涅槃。五厭諸欲乃至入出息。現住第四定以爲般涅 待過去故名爲後際。又此執我現既有樂。後亦有樂故後際攝。現樂爲先執後樂故。總名現法。然于無色不計涅槃者。以樂怡悅輕微不及色界故。此中且據地全作法。據實無色及欲天等處。各有計爲涅槃者。前之斷滅人.天別開。今此涅槃人.…
《成唯識論述記十二》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