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起世因本經》

「阿含部」經文25卷01頁碼:P0365
隋 達摩笈多譯

  《起世因本經》一 ▪第2页

  隋天竺沙門達摩笈多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由旬。其邊空地。青草遍布。次有庵婆羅樹林。閻浮樹林。多羅樹林。那多樹林各皆縱廣五十由旬。間有空地。生諸青草。次有男名樹林。女名樹林。刪陀那林。真陀那林。各皆縱廣五十由旬。其邊空地青草彌覆。次有呵梨勒果林。鞞醯勒果林。阿摩勒果林。庵婆羅多迦果林。各皆縱廣五十由旬。次有可殊羅樹林。毗羅果樹林。婆那婆果林。石榴果林。各各縱廣五十由旬。次有烏勃林。[木*柰]林。甘蔗林。細竹。林。大竹林。各廣五十由旬。次有荻林。葦林。割羅林。大割羅林。迦奢文陀林。各廣五十由旬。次有阿提目多迦華林。瞻婆華林。波吒羅華林。薔薇華林。各廣五十由旬。其邊空地。青草遍覆。複有諸池。優缽羅華。缽頭摩花。拘牟陀華。奔茶利迦華等彌覆。複有諸池。毒蛇充滿。各廣五十由旬。其間空地。青草遍覆。其次有海。名烏禅那迦。廣十二由旬。其水清冷。味甚甘甜。輕軟澄淨。七重塼壘。七重間錯。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外有七重多羅行樹。周匝圍繞。微妙端正。七寶莊飾。乃至馬瑙等七寶所成。周遍四方。有諸階道。可憙端正。亦是七寶金銀琉璃頗梨赤真珠車[(王*巨)/木]馬瑙等所成。複有優缽羅。缽頭摩。拘牟陀。奔茶利迦華。其華火色。即現火形。有金色者。即現金形。有青色者。即現青形。有赤色者。即現赤形。有白色者。即現白形。婆無陀色。現婆無陀形。華如車輪。根如車軸。華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若蜜。諸比丘。烏禅那迦海中。有諸轉輪聖王行道。上廣十二由旬。諸比丘。閻浮提中。轉輪聖王。出現世時。彼諸海道。自然湧現。共水齊平。諸比丘。烏禅那迦海。其次有山。名烏禅伽羅。諸比丘。其烏禅伽羅山。可憙端正。微妙可觀。所有諸樹。諸葉諸華。諸果諸香。及諸異草。種種鳥獸。但是世間所出之物。于彼烏禅伽羅山中。無不悉有。諸比丘。其烏禅伽羅山。如是可憙。端正可觀。汝等應當如是善持。諸比丘。次烏禅伽羅有山。名曰金脅。諸比丘。金脅山中。有八萬窟。彼諸窟中。有八萬龍象。在中居住。皆悉白色。猶如拘牟頭華。七枝拄地。並有神通。乘空而行。其頂赤色。猶如因陀羅瞿波迦蟲。皆悉六牙。其牙纖利。雜色金填。諸比丘。過金脅山有山。名曰雪山。高五百由旬。廣厚亦爾。其山微妙。四寶所成。金銀琉璃及頗梨等。彼山四角。有四金峰。挺出各高二十由旬。于中複有衆寶雜峰。高百由旬。彼山頂中。有阿耨達池。阿耨達多龍王。在中居住。其池縱廣五十由旬。其水涼冷。味甘輕美。清淨不濁。七重塼壘。七重板砌。七重欄楯。七重鈴網。周匝圍繞。可憙端正。乃至馬瑙七寶所成。複有諸花。優缽羅。缽頭摩。拘牟陀。奔茶利迦華。其華雜色。青黃赤白。華如車輪。複有藕根。大如車軸。汁白如乳。其味如蜜。諸比丘。其阿耨達多池中。有阿耨達多龍王宮。其殿五柱。微妙可憙。阿耨達多龍王。與其眷屬。在中遊戲。受天五欲。具足快樂。諸比丘。阿耨達池東有恒河。從象口出。共五百河。流入東海。阿耨達池南有辛頭河。從牛口出。共五百河。流入南海。阿耨達池西有博叉河。從馬口出。共五百河。流入西海。阿耨達池北有斯陀河。從師子口出。共五百河。流入北海。諸比丘。以何因緣。此龍名爲阿耨達多耶。諸比丘。有叁因緣。何等爲叁。諸比丘。閻浮洲中。有諸龍住。唯除阿耨達多龍王。其余諸龍。受快樂時。即有熱沙。墮其身上。彼等諸龍。皆失天形色。現蛇形色。彼等諸龍。時受斯苦。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此事。是名第一因緣。諸比丘。閻浮洲中。唯除阿耨達多龍王。其余諸龍。遊戲樂時。有熱風來。吹彼等身。即失天色。現蛇形色。有如是苦。阿耨達多龍王。無如此事。是名第二因緣。諸比丘。閻浮洲中。所有諸龍。遊戲樂時。金翅鳥王。飛入其宮。彼等既見金翅鳥王。心生恐怖。以恐怖故。即失天色。現蛇形色。具受彼苦。阿耨達多龍王不爾。若金翅鳥。生如是心。我今欲入阿耨達多龍王宮殿。時彼金翅。以報劣故即自受苦。不能得入阿耨達多龍王宮殿。諸比丘。此是第叁因緣。是故稱言阿耨達多。諸比丘。雪山南面不遠。有城名毗舍離。毗舍離北有七黑山。七黑山北。又有香山。其香山中。無量諸緊那羅。常有歌舞音樂之聲。其山多有種種諸樹。其樹各出種種香熏。大威德神之所居住。諸比丘。彼香山中。有二寶窟。一名雜色。二名善雜色。微妙可憙。乃至瑪瑙七寶所成。各皆縱廣五十由旬。柔軟滑澤。觸之猶若迦栴連提迦衣。諸比丘。其雜色善雜色二窟之中。有一乾闼婆王。名無比喻。共五百緊那羅女。在中居住。具受五欲。娛樂遊戲。行住坐臥。諸比丘。雜色善雜色二窟之北。有大娑羅樹王。名爲善住。其彼善住娑羅樹王。別有八千娑羅樹林。周匝圍繞。時彼善住娑羅林下。有一龍象。居住其中。亦名善住。其色純白。如拘牟陀花。七枝拄地。騰空而行。頂骨隆高。如因陀羅瞿波迦蟲。其頭赤色。具足六牙。其牙纖利。複有金沙。點于牙上。複有八千諸余龍象。以爲眷屬。其色悉白。如拘牟陀華。七枝拄地。乃至悉以金莊挍牙。其彼善住娑羅樹王林之正北。爲于善住大龍象王出生一池。名曼陀吉尼。縱廣正等五十由旬。其水涼冷甘美。澄清無諸濁穢。乃至藕根。大如車軸。破之汁出。色白如乳。味甘若蜜。諸比丘。其曼陀吉尼池。周匝更有八千諸池。而自圍繞。一一皆如曼陀吉尼池。彼八千池。亦複如是。諸比丘。其善住龍象王意中。若欲入曼陀吉尼池遊戲樂時。爾時即念八千眷屬諸龍象輩。時彼八千諸龍象等。亦起是心。我之善住龍象王。心念我等。我等今者當往善住王邊。諸龍象到已。即在善住龍象王前。低頭而住

  爾時善住大龍象王。即便詣向曼陀吉尼池。時彼八千諸龍象等。前後圍繞。彼善住王。安庠而行。諸龍象輩。有持白蓋覆其上者。又有龍象。以鼻持白摩尼珠拂。拂其上者。其前又有諸音樂神。歌舞作倡。在前導者。爾時善住大龍象王到已。即入彼曼陀吉尼池中。出沒歡娛。遊戲洗浴。縱心適意。受樂而行。中有龍象洗其鼻者。或有龍象摩其牙者。或有龍象揩其耳者。或有龍象灌其頭者。或有龍象淋其背者。或有龍象摩其脅者。或有龍象洗其[月*坒]者。或有龍象洗其足者。或有龍象浴其尾者。或有龍象鼻拔藕根清淨洗已。內于善住龍象口者。或有龍象以鼻拔取優缽羅缽頭摩拘牟陀奔茶利迦華等。系著善住龍象王頭上者

  爾時善住大龍象王。于彼曼陀吉尼池中。恣意隨心。洗浴遊戲。歡娛自在。受快樂已。啖諸龍象所與藕根。頭上挍飾優缽羅等種種雜華。莊嚴訖已。從彼池出。上岸傍住。時彼八千諸龍象等。即各散入彼八千池。隨意洗浴。遊戲自在。受歡樂已。各皆啖食池內藕根。食已頭上即以優缽羅等種種雜華。而自嚴飾。既系華已。皆悉聚會。集在善住龍象王邊。到已周匝四面圍繞。爾時善住大龍象王。與彼八千諸龍象等。前後導從。意欲還向善住娑羅樹王之林。善住行時。諸龍象輩。或擎白蓋。或有執持白摩尼拂。又有諸神。作諸音樂。引前而行

  爾時善住大龍象王。到于善住娑羅大林樹王下住。隨意臥起。時彼八千諸龍象等。亦各到彼八千娑羅樹林之下。行住臥起自在安樂。時彼林中有娑羅樹。其本或有周圍六尋。有娑羅樹。其本複有周圍七尋八尋。或九或十。有娑羅樹。其本周圍十二尋者。其彼善住娑羅樹王。其本周圍有十六尋。于彼八千娑羅樹林。所有萎黃墮落葉者。即有風來吹令外出。不穢其林。彼等八千諸龍象輩。所有便利穢汙之時。有諸夜叉。掃除擲卻

  諸比丘。若閻浮提。有轉輪王。出現世時。而彼八千諸龍象中。有最小龍象。晨旦日日。來至轉輪王前。供給承奉。因爾得名調善象王。又其善住龍象大王。或十五日旦起。詣向天帝釋邊。天前住立。承奉驅使。諸比丘。其彼善住龍象大王。有是神通。有是威德。雖複生于畜生之中。是龍輩類。乃有如是大威神力。汝等應當如是念持

  起世經郁多羅究留洲品第二上

  諸比丘。其郁多羅究留洲。有無量山。彼等衆山。有種種樹。其樹郁茂。出種種香。其香普熏。遍滿彼處。生種種草。皆青绀色。右旋宛轉如孔雀毛。香氣猶如婆梨師迦華。觸之柔軟如迦旃連提。長可四指。下足則偃舉腳還起。有種種樹。樹出種種莖葉華果。種種香熏種種諸鳥。各各自鳴。和雅微妙。彼等諸山。種種河流。諸道四散。平順向下。漸漸安流。無有波浪。又不速疾。其岸不深。平淺易度。其水清淨。衆花覆上。廣半由旬。遍滿而流。彼等諸河兩岸。皆有種種樹林。隨水映覆。種種香花。青草彌布。多諸雜果。衆鳥皆鳴。又彼諸河兩岸。悉有諸妙好船。雜色可憙。並是金銀琉璃頗梨赤真珠車[(王*巨)/木]馬瑙等七寶所成

  諸比丘。其郁多羅究留洲。土地平正。無諸荊棘坑坎稠林。亦無屏廁糞穢不淨。及以礓石瓦礫等物。純是金銀。不寒不熱。時節調和。又其地中。恒常潤澤。青草彌覆。諸雜林樹。葉常敷榮。華果成就。諸比丘。其郁多啰究留洲中。有諸樹林。名曰安住。其樹皆高六拘盧舍。葉蜜重壘。雨滴不漏。次第相接。如草覆舍。彼諸人等。在樹下住。又諸香樹。亦高六拘盧舍。或複有高五拘盧舍四叁二一拘盧舍者。其最小者。猶高半拘盧舍。悉有種種葉花與果。彼等諸樹。隨心所出種種香氣。複有劫波樹。亦高六拘盧舍。乃至五四叁二一拘盧舍者。如是最小。高半拘盧舍。悉有種種葉花與果。從彼果邊。自然而出種種雜衣。懸在樹間。又有種種璎珞之樹。其樹亦高六拘盧舍。乃至五四叁二一拘盧舍者。如是最小。半拘盧舍。悉有種種葉華與果。彼等諸果。隨心而出種種璎珞。懸垂而住。又諸鬘樹。其樹亦高六拘盧舍。乃至五四叁二一拘盧舍者。如是最小。半拘盧舍。亦有種種葉花與果。彼等諸果。隨心而出種種鬘形。懸著于樹。又諸器樹。其樹亦高六拘盧舍。乃至五四叁二一拘盧舍者。如是最小。半拘盧舍。亦有種種葉華與果。其彼等果。隨心而出種種器形。懸樹而…

《起世因本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