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一 ▪第2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 在于道場 正士敷演
世雄導師 所由方面 願爲分別
此諸菩薩 欲見佛土 無央數千
群生倫品 衆寶嚴淨 諸佛自現
無量明目 凡新學者 得無猶豫
諸最勝子 普共啓問 悅諸人民
天神羅刹 四部之衆 一切戴仰
今者溥首 惟具分別
于是溥首告慈氏。諸大士衆會者族姓子女。吾心惟忖。今者如來。當敷大法演無極典。散大法雨擊大法鼓。吹大法螺講無量法。又自追憶。乃從過去諸佛世尊見斯像瑞。彼如來等所放光明亦複若茲。猶斯識察知講大法。諸如來至真等正覺。欲令衆生聽無極典故現斯應。所以者何。世尊欲令群生洗除俗穢聞服佛法。現弘大變光明神化。又念往故無央數劫不可思議無能度量時。有如來。號日月燈明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爲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爲佛世尊。演說經典。初語亦善中語亦善竟語亦善。分別其誼微妙具足。究竟清淨修梵行。爲聲聞乘講陳聖谛。則令衆庶度生老死憂惱衆患入近無爲。爲諸菩薩大士之衆。顯揚部分分別六度無極無上正真。又族姓子。其日月燈明如來滅度之後。次複有佛。亦號日月燈明。滅度之後。次複有佛。亦號日月燈明。滅度之後。複次有佛。亦號日月燈明。如是等倫八十如來。皆同一號日月燈明。胄紹一姓。若斯之比二萬如來。佛語莫能勝。彼二萬如來最前興者。號日月燈明。最後起者。故複名曰日月燈明如來至真等正覺。其佛說經。初語中語竟語皆善。分別其誼微妙具足淨修梵行。爲諸聲聞講說四谛十二因緣。生老病死愁戚諸患。皆令滅度究竟無爲。爲諸菩薩講六度無極。使逮無上正真道至諸通慧。其日月燈明如來未出家時有八子。一名有志。二曰善意。叁曰加勸。四曰寶志。五曰持意。六曰除慢。七曰響意。八曰法意。是八太子則如來子神足弘普。時一一子各各典主四域天下。其土豐殖治以正法無所侵枉。而見世尊棄國修道逮最正覺適聞得佛。尋皆離俗不顧重位。詣世尊所悉爲沙門。皆志無上正真之道。盡爲法師常修梵行。于無央數百千諸佛殖衆德本。又曰。阿逸。時日月燈明。勸發菩薩護諸佛法。而爲衆會講演大頌方等正經。時彼世尊于座寂然。以無量頌叁昧正受即不複現。無身無意都不可得心無所立。世尊適叁昧已。天雨意華大意華柔軟音華大軟音華。而散佛上及于大會四部之衆。應時其地六反震動。國中人民各取天華複散佛上。四部弟子諸天世人愕然疑怪。其佛叁昧未久威神德本面出一光其光。普照東方萬八千佛土。靡不周遍。諸佛國土所可造作悉自然現。亦如今日諸佛土現。彼時世尊與二十億諸菩薩俱。于衆會中講說經法。諸菩薩大士睹大光明普照世間。而其佛世有菩薩。名曰超光。侍者十八人。有一菩薩而獨勞懈。名曰名聞。佛叁昧正受。從叁昧起爲超光菩薩講正法華方等之業。諸菩薩行皆說佛法。一處安坐具足六十劫說斯經典。衆會亦然。身不傾動心無因緣。又彼世尊六十中劫。因爲諸會說法。聽者一無疲厭心不勞擾。日月燈明六十劫中。爲諸菩薩講演法華方等正經。便自說言。當般泥洹。告天世人諸梵魔衆沙門梵志阿須倫鬼神諸比丘等。察于其時。如來夜半至無余界當般泥洹。授其菩薩首藏之決。告諸比丘。吾滅度後首藏開士。當逮無上正真道成最正覺。號離垢體如來至真等正覺。佛授決已。尋于夜半而取滅度。彼世尊子等類八人。皆歸超光菩薩大士而順教敕。鹹志無上正真之道。見無央數億載諸佛。供養奉侍悉逮正覺。最後興者號曰法事。十八人中有一菩薩。于利無節殷勤求供。尊己貪穢多于叁病。分別句誼中而忽忘。便得于閑不複懅務。時族姓子得名聞定。以斯德本從不可計億百千佛。求願得見悉奉衆聖。溥首謂莫能勝。欲知爾時比丘法師號超光者。則吾是也。其名聞菩薩大士而懈怠者。則莫能勝是。是故當知。見此世尊所見瑞應放其光明。吾觀察之。今日大聖當爲我等講正法華方等典籍。于是溥首菩薩。欲重現誼說此頌曰
吾自憶念 往古過去 不可思議
無央數劫 最勝造誼 智慧無上
其號名曰 日月燈明 彼講說法
聖達無極 開化衆生 不可計憶
勸助發起 無數菩薩 不可思議
億百千人 于時如來 尊者諸子
皆爲幼童 見佛導師 則從所尊
悉作沙門 棄捐愛欲 一切所有
導利世者 爲講說法 所演經典
名無量頌 而號最上 厥誼如此
開化黎庶 億千之數 大聖適說
斯經典已 能仁至尊 處于法床
加趺而坐 尋有瑞應 叁昧正受
名無量頌 于時即雨 大意音華
又現電[火*佥] 大雷音聲 諸天鬼神
住于虛空 一心奉敬 人中之尊
尋則感動 諸佛國土 從其眉間
顯出妙[火*佥] 放斯光明 無量難限
不可計人 怪未曾有 其明遍照
東方佛土 周萬八千 億數世界
常以應時 多所分別 示于衆生
終始根原 或有佛土 立諸寶蓋
光如琉璃 及若水精 以導師光
威神之曜 現若幹種 瑰異雅麗
諸天人民 並鬼神龍 揵沓惒等
驚喜希有 其有專精 奉事安住
彼諸世界 皆自然現 又見諸佛
各各自由 端正姝妙 紫磨金色
如琉璃中 而有衆寶 在于會中
爲雨法教 其諸聲聞 不可稱計
嗟歎無量 安住弟子 一切導師
一一世界 又光明曜 皆悉巍巍
常行精進 戒無所犯 忍辱之力
猶明月珠 世尊諸子 現無央數
遊于間居 山林曠野 一切禅定
不起因緣 若有加害 不興嗔恨
諸菩薩衆 如恒沙數 安住光明
感動若斯 心念無常 不爲放逸
忍辱樂禅 不舍一心 有安住子
普悉來現 自伏其志 慕尊佛道
立審谛住 其心寂然 各以緣便
多所開化 無數佛界 廣說經法
世尊所爲 感應如此 又睹大聖
猶如船師 所出光明 蔽日月晖
一切衆生 所立歡喜 各各問言
此何感變 天人所奉 從叁昧起
未久之頃 導師便坐 其菩薩者
名曰超光 而作法師 佛爲解說
世間之眼 蠲除衆趣 唯安悅我
示諸種大 爲我分別 于斯經法
吾愍衆生 以是教化 建立勸助
諸菩薩衆 聞佛教诏 欣然嗟歎
于時世尊 說大經法 所演具足
六十中劫 于一床上 結加趺坐
導師化世 說殊特教 彼諸佛等
皆已滅度 其法師者 超光仁人
最勝所演 講說經典 無央數人
皆悉歡喜 惟願大聖 分別解之
在諸天上 及與世間 講說經典
自然之誼 顯示衆庶 此正法華
告諸比丘 吾已時到 當于夜半
而取滅度 修無放逸 堅固其心
吾已解說 諸經法教 大聖神通
難得值遇 于無央數 億那術劫
常當供養 無量佛子 憂惱諸患
甚亦苦劇 時聞世尊 所現章句
觀于無爲 采習言教 值睹人尊
所見安慰 會無數人 不可思憶
比丘莫懼 吾當泥曰 我去然後
已不複現 第二菩薩 號曰首藏
無有諸漏 無所不入 當究竟逮
尊上佛道 所號名曰 離垢之體
即尋于此 夜半之時 便取滅度
盡執光耀 其佛舍利 而廣分布
即起塔廟 無量億載 諸比丘等
及比丘尼 志悉慕求 上尊佛道
不可稱限 如江河沙 常修精進
尊安住教 爾時比丘 爲法師者
超光大人 執持經典 一坐之頃
演說尊法 則具足滿 八十中劫
彼時侍從 有十八人 教化度之
皆蒙安隱 此等值見 無數億佛
至心供養 諸大聖尊 常尊奉教
柔順之法 于諸世界 皆各成佛
尊得自在 受持無量 各各授決
使逮正覺 于時諸佛 皆悉究竟
定光世尊 最後得佛 大仙日月
開化聖衆 導師所化 巨億百千
安住所興 諸大威化 法師超光
則吾身是 爾時侍從 志懈怠者
求索利養 親屬交友 志所願求
但慕名聞 周旋行來 詣諸族姓
舍置所學 不諷誦讀 彼時不肯
分別而說 以故其人 唐載此名
于佛法教 欲使稱譽 其人由此
所造德本 在住世尊 而有瑕疵
值見諸佛 億千之數 積累功德
廣普大聖 專修正行 得最順忍
又睹世尊 于斯能行 然于將來
最後世時 當得無上 尊佛正道
成至世尊 號曰慈氏 教化衆生
無數億千 逮得勇猛 所在自由
安住滅度 仁順其教 于彼世時
比像如是 我身爾時 則爲法師
是以之故 行哀如此 過世睹見
如是之類 安住之仁 變動若茲
本第一察 如斯瑞應 彼時世尊
無量明目 諸釋中王 現第一誼
今者欲說 正法華典 吾過世時
所聞道業 今日變化 而得具足
諸導師尊 行權方便 大釋師子
建立興發 講說經法 自然之教
諸懷道意 悉叉手歸 導利世者
今者分別 當雨法雨 柔軟法教
普潤飽滿 履道意者 其有諸天
入于無爲 志懷狐疑 而有猶豫
若有菩薩 求斯道意 今當蠲除
吾我之想
善權品第二
于是世尊從叁昧覺。告賢者舍利弗。佛道甚深。如來至真等正覺。所入之慧難曉難了不可及知。雖聲聞緣覺。從本億載所事歸命。無央數劫造立德本。奉遵佛法殷勤勞苦精進修行。尚不能了道品之化。又舍利弗。如來觀察人所緣起。善權方便隨誼順導。猗靡現慧各爲分別。而散法誼用度群生。以大智慧力無所畏。一心脫門叁昧正受。不可限量。所說經典不可及逮。而如來尊較略說耳。大聖所說得未曾有巍巍難量。如來皆了諸法所由。從何所來諸法自然。分別法貌衆相根本知法自然。于時世尊欲重解誼。更說頌曰
世雄不可量 諸天世間人
一切衆生類 焉能知導師
離垢解脫門 寂然無所畏
如諸佛法貌 莫有逮及者
本從億諸佛 依因而造行
入于深妙誼 所現不可及
于無央數劫 而學佛道業
果應至道場 猶如行慈慜
使我獲斯慧 如十方諸佛
諸相普具足 衆好亦如是
其身不可見 亦無有言說
察諸群黎類 世間無與等
若說經法時 有能分別解
其惟有菩薩 常履…
《正法華經一》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