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叁 ▪第2页
西晉月氏國叁藏竺法護譯
..續本經文上一頁薩 慧力無量
分別示現 無上大道 攀緣稱贊
億姟譬喻 余等得聞 最勝諸子
則便奉行 尊上大道 所當起立
視衆眼目 當于世間 得成佛道
而爲聖尊 造業如斯 將養擁護
于此佛法 講說分別 最勝慧誼
則爲感動 一切衆生 我等志願
貧心思念 假使得聞 于斯佛誨
不肯發起 如來之慧 睹見最勝
宣暢道誼 意中自想 盡得滅度
不願志求 如此比慧 又聞大聖
諸佛國土 未曾有意 發歡喜者
寂然在法 一切無漏 棄捐所興
滅度之事 由此思想 不成佛道
常當修行 晝夜除慢 諸佛道誼
最無有上 未曾勸助 志存于彼
今乃究竟 具足最勝 得無爲限
當舍陰蓋 長夜精進 修理空誼
解脫叁界 勤苦之惱 佛興教戒
則以具嚴 如是計之 無所乏少
最勝所演 經身之慧 假使有人
願等佛道 爲是等故 加賜法事
由緣致斯 余徒欽樂 有大導師
周旋世間 普悉觀察 如此輩相
諸恐懼者 令得利誼 求索勸助
令我信樂 善權方便 猶若如父
譬如長者 遭時大富 其子而複
窮劣下極 則以財寶 而施與之
大聖導師 所興希有 分別宣暢
善權方便 諸子之黨 志樂下劣
修行調定 而以法施 我等今日
致得百千 未曾有法 如貧得財
于佛教化 獲道得寶 第一清淨
無複諸漏 長夜所習 戒禁定意
執誼將護 世雄唱導 今日有獲
佛之大道 眷屬圍繞 修行無阙
其有長夜 清淨梵行 依倚法王
深遠之慧 而爲具足 此尊德果
日成微妙 無有諸漏 我等今日
乃爲聲聞 還得聽省 上尊佛道
當複見揚 聖覺音聲 以故獲聽
超度恐懼 今日乃爲 致無所著
以無著誼 爲諸天說 世人魔王
及與梵天 爲親一切 衆生之類
何所名色 造立寂然 蠲除衆生
無億數劫 于是所造 甚難得值
計于世間 希有及者 今日無著
燒罪度岸 修行爲業 踴躍歡喜
吾等歸聖 以頂受之 所願具足
如江河沙 飲食衣服 若幹巨億
諸床臥具 離垢無穢 用栴檀香
以爲屋室 柔軟坐具 以敷其上
若疾病者 無所藥療 今日供養
安住廣度 所施劫數 如江河沙
所造立者 無能奪還 高遠之法
無量無限 其大神足 建立法力
佛爲大王 無漏最勝 堪任堅強
常修牢固 安慰勸進 恒以時節
未曾修設 望想福行 于一切世
諸法中尊 皆爲大神 最勝如來
然大燈明 示無央衆 知諸黎庶
筋力所在 若幹種種 所憙樂願
因緣百千 而順開化 如來皆睹
衆人性行 他人心念 一切群萌
以若幹法 而致墮落 以法示現
此尊佛道
正法華經藥草品第五
爾時世尊告大迦葉及諸耆年聲聞。善哉所歎如實。審如所言。如來之德如向所喻。複倍無數不可思誼。無能計量劫之姟底。一一計數大聖所應。如來之慧無能限者。不有法想道地處所。莫能盡原。世尊普入一切諸誼察于世間見衆庶心。所度無極一切分別。皆使決了權慧之事。勸立一切度于彼岸。皆現普智入諸通慧。譬如叁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諸藥草木。竹蘆叢林諸樹小大。根本莖節枝葉華實。其色若幹種類各異。悉生于地。若在高山岩石之間。丘陵堆阜嵠谷坑坎。時大澍雨潤澤普洽。隨其種類各各茂盛。叵我低仰莫不得所。雨水一品周遍佛土。各各生長地等無二。如來正覺講說深法。猶如大雨。大聖出現興在世者。則爲一切諸天人民阿須倫鬼神龍。顯示威曜鹹尋來至。皆現在前。爲暢大音分別慧誼。大師子吼班宣景模。吾爲如來使。天上天下諸天世人。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安者安。未滅度者令得滅度。于是世及後世所知而審。爲諸通慧皆能普見。度諸度。脫諸脫。安諸安。未滅度者皆令滅度。悉來詣我。于時諸天人民阿須倫揵沓和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一切雲集。吾于講法現其道誼。佛爲道父分別道慧。佛語迦葉。于時黎庶無數億姟皆來聽經。如來通見一切根本。大精進力如應說法。分別散告無量言教。不失本心鹹令歡喜。安隱無患或得度世。終生善處恣其所好。各自然生。或習愛欲便爲說經。或聽受法離諸貪惑。轉稍以漸遵諸通慧。因從本力如其能量。堅固成就平等法身。猶如大雨。普佛世界滋育養生。等無差特。如來演法一品如是。至解脫味離欲寂滅。入諸通慧。若聽受持諷誦奉者。不自識省無所觀念。所以者何。群生根本形所像類。如所想念。已念當念所可施行。以行當行所當行者。諸所因緣。所當獲致所當說者。唯如來目悉知見之。在所現處住于其地。如雨等潤藥草叢林白黑青赤上中下樹。世尊如之見一味已。入解脫味志于滅度。度諸未度究竟滅度。令至一土一同法味。到無恐懼使得解脫。化于衆生使得信樂。苞育將護悉令普至于諸通慧。贊詠分別逮賢聖法。亦如向者迦葉所說。世尊欲重解誼所趣。以偈頌曰
吾興于世間 仁和爲法王
爲衆生說法 隨其所信樂
意勇建大業 久立分別說
群萌多受持 蒸庶無所言
法王慧難解 闇冥設聞者
衆入懷狐疑 則棄所住處
隨其境界說 如本力所任
又示余利誼 則爲現正法
譬如純黑雲 湧出升虛空
普雨佛世界 遍覆于土地
又放大電[火*佥] 周匝有水氣
而複震雷聲 人民皆歡喜
陰蔽于日月 除熱令陰涼
欲放雨水故 時布現在上
彼時普等雨 水下無偏黨
滂流于佛土 澤洽衆塸域
應時而降雨 激灌一切地
旱涸枯溪澗 一切得浸漬
惠澤無不到 衆源皆湧溢
深谷諸廣野 林麓槒幽薮
萌葉用青倉 藥草無數生
樛木諸叢林 滋長大小樹
衆藥鹹茂殖 莖幹華實繁
隨其本境界 皆令得蒙恩
諸天樹木 結根坑坎 陜隘迮處
而生其中 如諸邪道 一切愚癡
長益系縛 如象著絆 草刺棘樹
蘆葦[禾*曷][禾*曷] 莖節枝葉 及諸華實
華實茂盛 多所饒益 蒙之恩雨
藥草滋長 從其種類 因本境界
各各得服 饑渴飽滿 如其所種
各得其類 然其天雨 皆爲一味
告迦葉曰 佛亦如是 出興于世
譬如天雨 這現天下 爲衆說法
以是誠行 示于衆生 大仙以斯
使人聞經 皆于諸天 人民前現
佛爲如來 聖中之尊 善權方便
猶如天雨 吾當飽滿 一切群萌
愚騃之黨 身形枯燥 除諸苦患
得立大安 燒盡愛欲 獲至滅度
諸天人民 皆聽我言 普悉當來
詣佛大聖 吾爲如來 世尊無倫
有所導禦 故出于世 爲一切人
分別說經 化無數千 衆生之類
又複示現 若幹種誼 于彼若此
常行平等 得至解脫 滅度無爲
或在門前 而說經典 則爲造立
道德之藏 諸等不等 皆令平等
無有所憎 愛欲永除 未曾講說
無益之語 未常增惟 諸放逸緣
以一切法 爲衆生說 假使衆庶
多不可計 爲講大典 不詭因緣
行步所由 若複住立 在于座上
而續叁昧 譬如大龍 雨多所潤
普浸潤斯 一切世間 尋興慧雲
而降法雨 暢發微妙 應病與藥
常爲衆生 說賢聖誼 皆令奉戒
如天陰涼 衆人失言 及違諸行
欲使近法 轉漸調柔 使住疑者
舍諸邪見 勸化導利 令淨所睹
舍置下劣 遠衆懈廢 隨其所趣
而令入法 應時爲說 如其心本
令皆棄捐 順師子行 世尊等演
經法之雨 悉使得至 大尊佛道
任其力耐 而令聽受 若幹道慧
而化立之 從諸天人 志性所樂
天帝釋梵 轉輪聖王 猶如于此
諸小世間 諸藥品類 各各異種
碎小段段 諸所良藥 迦葉且聽
吾悉當說 以能識慧 無漏之法
便得無爲 所在遊行 神通叁達
亦複如是 斯雨定意 叁昧諸藥
或有遊詣 在于山岩 其人便得
緣一覺乘 于彼修禅 清淨之行
是則名曰 爲中品藥 假使志願
上士美德 我當于世 逮成導師
常精進行 志依一心 是則名曰
爲上尊藥 設使欲爲 安住之子
恃怙慈心 而行寂然 疾得成道
爲人中尊 所謂樹者 則喻于斯
是等能轉 不退轉輪 建立神足
根力之行 緣是長養 醫藥除病
英雄度脫 無數億人 隨時示現
于斯佛道 是則名曰 爲大林樹
吾之所順 善權方便 一切大聖
亦複如是 最勝講法 則爲平等
猶如慶雲 普一放雨 神通無礙
如此比像 若如衆藥 在于地上
以見如是 微妙之誼 如來所建
善權方便 假使分別 一善法事
亦如天雨 至若幹形 以佛法雨
多所安隱 普潤天下 有所成就
觀察其人 堪任所趣 佛之法誨
景則一等 譬如放雨 墮草山岩
及至中間 無有不遍 灌諸樹木
若大叢林 密雲四集 天下豐羨
設使世間 行慈愍法 常以經典
飽滿天下 以現世間 令普安隱
天雨藥草 華實茂盛 其藥樹木
稍漸長大 是爲羅漢 諸漏盡者
諸緣覺品 處于林薮 我所說法
無有塵垢 無數菩薩 志開總智
周旋叁界 一切普行 于衆會中
演此大道 猶如樹木 日日滋長
修進神足 專達四禅 若聞空慧
心則解達 放出光明 無數億千
是爲大樹 而複滋茂 若諸聲聞
不至滅度 斯爲世尊 第一最說
若此分別 乃爲講法 猶如興雲
而澍甘雨 漸漸長育 衆藥草木
人民之華 不可稱量 一時之間
說因緣法 而爲衆人 現于佛道
善權方便 佛謂言教 一切導師
亦複如是 斯諸說法 爲最究暢
諸聲聞等 皆當承是 緣斯之行
當得佛行 此諸羅漢 如是無異
世尊演誼 盡極于斯 化諸小乘
皆得佛道
佛複告大迦葉。如來所教等化無偏。譬如日明廣照天下。光無所擇照與不照。高下深淺好惡香臭。等無差特。佛亦如是。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五道生死菩薩緣覺聲聞。慧無增減。隨心所解各得其所。本無叁乘緣行致之。迦葉…
《正法華經叁》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