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心誡觀法》叁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 持糞如行屏
常遊違順境 詐僞起谄佞
實無常我樂 妄見常我淨
罪業顛倒故 恒遊諸險徑
智者如實解 慧命心決定
觀世如夢幻 窮真道成聖
誡觀破戒僧尼不修出世法第七
僧尼破戒者。所謂畜養奴婢僮仆牛驢車乘。田宅種植.園林.華果.金銀.粟白.屏風.氈被.好枕.細席箱匮盆瓫銅器盤椀.上好叁衣.牙床坐褥房舍退屋.廚庫碓磨脂面藥酒雜鲑醬酢。異種口味王公貴重。多人顧識。生緣富貴數過親舊。饷送吊問。申訴衙府。身爲衆首門徒強盛。講說相難。好喜音樂。常居一寺評量僧事。疊相擯罰。借問旱潦豐儉盜賊水火毒獸之事。經過酒店市纏屠脍獵射之家。親友婦女琴瑟詩賦圍棋雙陸。讀外書典。高語大笑。嫌恨诤竟。飲酒食肉。绫羅衣服五色鮮明。勤剃須發。爪利如鋒。畜八不淨財寶富足。于此等事貪求愛著。積聚不離名真破戒。經雲。此等比丘名禿居士。名披袈裟賊。名禿獵師。名叁塗人。名無羞人。名一闡提。名謗叁寶。名害一切檀越眼目。名生死種子。名障聖道。遠離此等十種惡名即爲淨心。偈曰
可怪凡夫人 積聚貪嗔癡
破戒無羞恥 輕賤木叉珍
追求忙如火 種植涉艱辛
教他多布施 自舍若抽筋
傲慢善知識 恃怙膿血身
放逸著五欲 何時出苦津
衣貪五色服 食貪常飽肚
舍靜入愦鬧 經戒未曾睹
拔草複掘地 溉灌治園圃
生業過俗人 甕匮居叁五
唯憂財不足 鎖門牢閉戶
高聲大語笑 谄慢心未普
毀犯四重禁 抵突凶如虎
身壞永沈淪 罪畢生夷虜
可念衆生狂 癡暗無慧光
但貪目前利 不見當來殃
出家望靜樂 返爲馳逐忙
抱財忽命終 道俗竟分張
惡性如蛇蠍 惡貪如豺狼
剃頭無實德 高容返自傷
隱罪求名聞 不畏利養瘡
白衣修戒施 壽盡生天堂
沙門倒悭惜 不觀空無常
唯知造惡業 觸事皆面牆
破戒違經律 無慚故覆藏
我作還我受 叁塗遣誰當
雖無我人法 善惡亦不亡
叁界輪回苦 六道生死長
如是諸惡過 謹慎好思量
願斷相續因 持心如金剛
定水洗煩惱 戒城自遮防
德如螺髻梵 去處見西方
誡觀外現威儀內起邪命法第八
邪命者。所謂淨治住處。嚴飾道場。羅列旛華及諸道具。數爲洗剃。常帶袈裟。覆膞靴履。威儀齊整。緩行直進。下聲軟語。或複靜默閉目低頭。衣缽隨身執著律相。然其內心常求名利。望他請喚恭敬尊重。進戒度人強爲師首。處在徒衆希他依止。設解經律問時生難。性多嫌恨惡眼視人。少見侵觸不受其忏。口若發言喜說機刺。嫉他得利如火燒心。情塵意垢曾未除遣。雖坐繩床起惡覺觀。攀緣亂想念世欲事。令夜惡夢漏失不淨。惡覺染意熏本識藏結惡業種。染能障淨生死不絕。輪回無際受諸苦惱。叁業不淨乖八聖道。外白裏黑。順八邪徑。是名邪命欺诳凡聖。如是觀察得名淨心。偈曰
口誦無常經 身作有常計
求望他利養 合眼未觀谛
叁衣唯欲好 不肯著破弊
內心至粗犷 外相真似細
欺诳世間人 大悲爲流涕
賢聖不贊歎 善神不扶衛
業障日夜增 戒定念念滯
雖有兩個眼 複患一雙曀
誡觀取相恃善诳佛法第九
經雲。何者比丘名爲诳佛。若言我修慈悲彼人嗔恚。我能布施某甲悭貪。我具淨戒彼人犯戒。我勤精進彼人懈怠。我有智慧彼人太愚。我今樂靜彼染愦鬧。我修威儀彼人輕躁。我如法住彼不如法。或恃隱山絕粒。納衣一食常坐不臥冢間樹下。或講經律善解法相。我有如是福德智慧。取此相者即名我見衆生見壽者見。堅執是相名爲诳佛。何者修道名不诳佛。若人修空無相無願叁解脫門亦不生著。唯觀世谛虛妄顛倒如幻如夢無有一實。成此觀門修戒定慧。精進不恃己能輕他無德。柔和質直謙下無诤。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如是離相修者名不诳佛。不诳佛故得平等法。法眼明朗能淨智障。不著空有名爲淨心。偈曰
八萬四千法 對治多種病
是名大方便 成就善巧行
執相名诳佛 著我起見诤
比丘自沈溺 不能到究竟
故修叁脫門 法空資慧命
深觀緣集故 證智更歡慶
誡觀慢天懼人屏處造過法第十
凡夫憍谄威儀不恒。人前斂攝名爲谄詐。屏處造過名爲憍逸。所謂破諸戒儀。私飲盜食。赤露裸跣。河池澡浴。露地便利。下氣出聲。摩扪屏處仰眠。伏地。蹲踞支頰。走驟顧眄。吟詠歌嘯。略要而言。故名憍谄。叁業四儀悉不如法。人前似人屏處如鬼。一切天神證知此過。身壞命終生猕猴中。及鬼魅中。爲犯戒儀果報對至。不欺闇室即其義也。何以故。大業之樹光明如鏡。衆生造業于彼悉現。神天有二。一字同生。二字同名。人不見天。天常見人。業力持罪不在晝夜。行者謹慎屏露無差。大千世界在佛毛孔。豈容屏過賢聖不知。是故菩薩有八萬威儀。聲聞戒有叁千威儀。汝應修集威儀庠序屏露二處一等用心。乃至失命不虧仁範。如是持行名爲淨心。偈曰
賢聖出叁界 常遊叁界境
觀諸衆生業 如形對日影
智者慎威儀 持戒心勇猛
屏處無阙失 四念堅固秉
觀身如毒蛇 察心如冤家
身心是大患 覆罪如河沙
智者犯已悔 終不蓋疵瘕
藏過嬰惡名 地獄受鐵叉
苦哉末法時 比丘比丘尼
剃發雖改服 猶守貪嗔癡
假名優婆塞 谕谄優婆夷
名中喚五戒 實未具一支
口常誦藥方 心病不肯治
惡業覆障故 邪命求余資
身見執著我 不覺即分離
亦不觀五陰 氣息若懸絲
人前粗斂攝 屏處踰須彌
唯懼人怪笑 不畏天證知
欲醉狂情發 行坐染心思
纏綿破重戒 命終墮阿鼻
地獄經一劫 劫盡更複移
此苦難堪忍 屏處最慎之
爲造狂業故 諸佛發大悲
犯欲須臾樂 受苦無量時
經雲人從生 即有二種天
晝夜與身俱 共人同受年
一念爲善惡 了了皆現前
惡多天減算 善強命長延
毗盧遮那佛 身界廣無邊
于一毛孔中 容受叁大千
性照圓明徹 含生上福田
以衆屏多過 無緣起慈憐
誡觀女人十惡如實厭離解脫法第十一
女人十惡者。具說難窮。今略言之令生厭離。一者貪淫無量無厭。經雲。十方國土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一切障道此爲是苦。女人欲男如海吞流。百千萬劫畢竟不滿。得一望一。心意狂亂。見可意男悉願與交。猶火納薪多益多熾。晝夜行坐無忘欲時。受五道身皆女形攝。先際已來女根未轉。徹窮劫世不免女身。故名貪欲無厭。二者嫉妒心如毒蛇。家有婦類悉生憎垢。口似相親心如冤家。若同夫婿更相規命。或作符厭。解奏毒藥。或雇人殺害。或截支節。或毀面目。或削衣食。鞭打罵辱。方便除他欲得獨立。故名嫉妒。叁者谄曲詐親。凡見人時未語先笑。口雲憶念心懷嫌恨。對于夫婿思他男子願夫遠行。或願早死。或與外人多種謀計。及見夫時谄媚附近。身向心背名爲詐親。四者放逸。但念彩衣裝粉钗钏。修治面目望他愛念。耽著五欲不避親疎。不畏後世畜生餓鬼名爲放逸。五者口多惡業。出言虛诳實情難得。凡所論說虛多實少。喜道鄙弊穢惡之語。母女姊妹不相避忌。兩舌鬥亂傳送消息。數作咒誓不畏殃報。屏罵尊長窮逐诤訟。是名口多惡業。六者厭背夫主。若見端正男子無羞追逐。或遣信逼。或自身往坐臥。不安休廢生業。或結成病。或時托病屏處飲啖。人前不飡。夫婿辛苦勤勞得財。割減偷竊供給傍夫。共作謀計規欲殺害。見夫即嗔冤家無異。是名厭背夫主。七者一切女人多懷谄曲實情難得。所以女人奸險性器難量。雖與對面共言心隔千裏之外。皆爲貪求世利性逐澆浮。言是返引爲非。指虛翻將爲實。顛倒常理每事多端。向背有無情隨冷熱。或憑勢要。或黨親知。或因財色相誣。或诤名位而起謗。是以口如脂膏。心若錐刀。八者貪財不顧恩義。父母養育劬勞難報。及嫁得夫棄忘恩德。規父母物潤益夫家。多得便喜。不稱便恨。父母饑寒無心供給。是名貪財不顧恩義。九者欲火燒心。不恥父母不懼刀杖。或未嫁妊身。或奔逐他逃。或拘引他人向家造過。恥辱父母。敗亂宗親。出嫁已後複叛夫婿。夫亡未幾更思後嫁。男女成人猶棄改出。心迷欲醉不避羞恥。女人過患窮劫難盡。故名欲火燒心十者女身臭惡不淨常流。春夏熱時蟲血雜下。經雲。女根之中二萬淫蟲。形如臂钏細若秋毫。腥臊臭穢。私墮胎孕。懷妊産生汙穢狼藉。善神見聞悉皆舍去。惡鬼魍魉數來侵擾。如是鄙弊愚人猶貪棄舍念處破佛淨戒。死入獄中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是名女人十種惡業。能觀能遠名爲淨心。偈曰
四百四種病 宿食爲根本
叁塗八難苦 女人爲根本
生死無數劫 貪愛爲根本
賢聖解脫樂 離欲爲根本
四蛇成身界 顛倒想爲心
膿血遍九竅 淨想起貪淫
順情稱快樂 不信墮刀林
報生豬狗道 由前貪愛深
一切女人性 少實多谄曲
不念臭穢身 坐臥思念欲
邪視他男子 情喜相逼觸
百千萬億劫 畢竟不滿足
不羞慚父母 敗損諸親族
男少女多者 家衰數被辱
女具十惡業 死入鐵床獄
大锸刺女根 苦痛大嘷哭
地獄罪畢已 轉入母豬腹
啖糞居圊廁 臭泥生溷蟲
複被屠割苦 累劫罪難終
從畜入餓鬼 穢食恒不充
支節皆火然 骸骨不消融
貪欲暫時樂 受報苦無窮
誡觀檀越四事從苦緣起出生法第十二
損害生命名苦業。筋骨斯盡名苦緣。經雲。食者從耕種鋤刈。收治。揚簸。窖藏。運辇。舂磨。炊爨。蒸煮。聊設供給奉送。又種菜造牆。溉灌田園營爲醬酢。計一缽食出一缽汗。汗在皮肉即是其血。一食工力出于作者一缽之血。況複一生凡受幾食。始從耕種乃至入口傷殺無數雜類小蟲。是以佛戒日受一食支持性命寄過一生。衣服者養蠶殺繭。取桑。織絡染浣裁縫。衆緣調度無量辛苦。計上下衣資凡殺幾蠶出幾氣力。蠶繭入湯受幾痛苦。是故佛教著糞掃衣。障弊陋質冀得修道。房舍者從起立牆壁穿坑掘地傷殺土蟲。斫伐材木傷林樹蟲。造塼瓦時殺泥水蟲。放火陶冶殺柴草蟲。作人苦力施主費財。飲食衆緣勞損甚大始成一房。是故行者依于冢樹草蓐自安。念食是苦節身而食。念衣殺命著糞掃衣。念房舍臥具從苦緣生。志樂頭陀叁月一移。念四事難消少欲知足。經雲。受檀越食如饑馑世食子肉想。受施主衣如熱鐵纏身。入房舍時如入鐵罐。受床坐時如熱鐵床。甯破此身猶如微塵。不以破戒之身受人供給。叁塗苦報皆爲愛衣貪食樂好房舍。若破戒因緣還償施主。或作奴婢鞭打驅策。或受畜生形披毛帶角。生償筋骨死還皮肉。負重力盡起而複倒。虛受信施樂不足言。及償施主苦過萬倍。是故教汝知慚知愧。慎護後世。莫破戒受施名爲淨心。偈曰
智者不貪食 貪食者無智
不念出糞苦 唯取人食利
自啖腦中涎 上盛向下棄
慧命斷四食 行者不貪嗜
比丘不樂靜 貪利受道具
追求心散亂 忽忽緣諸務
得一更望一 心規恒不住
宜應愧施主 臭身裏破絮
勸觀叁脫門 離相自調禦
少欲學知足 可依釋子賦
誡觀六道流轉受報無窮法第十叁
叁界衆生無始已來造善惡業皆熏本識成業種子。淨染合雜數過塵算。受六道報生死無邊。從地獄出生諸天中人中鬼神畜生中。畜生者先受蠍蠓蠕動形類。一日一夜百死百生。千死萬生漸受大身。乃至摩竭魚等長十千由旬。脫畜生身受修羅身。天上福盡複生地獄餓鬼中。經雲。鬼有百千萬種。果報各別。六道人畜各千萬種。色命苦樂質像好醜千差萬品。說難窮盡。今言人道本業來處。經雲。受形顔貌端正爲性淨潔諸天中來。皮膚粗弊不喜修施畜生中來。形色醜惡瞪矒少智地獄中來。舉動輕躁猕猴中來。機捷調戲妓兒中來。性多謟媚鬼神中來。略而言之。廣即難盡。一道之中有恒河沙因果。受一螘身猶經多劫。況受余形及余道中。是故生死不可窮盡。汝可谛觀。舍身命時受大苦痛。受身生時複大苦痛。如是苦痛已經塵劫。已舍無數身已受無邊苦。愚者于中猶行放逸。汝可思之勤求出離。專精策勵成無學果。證真解脫快樂安隱。能如是觀者名爲。淨心偈曰
一切世人欲受樂 遣修樂因不肯作
愚人得樂謂常樂 不覺命終被減削
十五姿容言可愛 四十已去自疎索
縱使生天八萬劫 不免無常墮溝壑
凡夫暫樂忘大苦 受大苦時複忘樂
所受苦樂皆空華 本來只是情迷錯
迷解悟道獲神通 永斷生死名真樂
誡觀八風力大智者不動法第十四
何者爲八。一利。二衰。叁毀。四譽。五稱。六譏。七苦。八樂。一切衆生爲八所動不自安心。故名八風。何者動相。得利便悅。衰惱便憂。毀辱即嗔。譽談即喜。逢苦懷戚。遇樂生逸。稱贊情歡。譏刺抱恨。此之八法能令癡凡動搖不安。毀譽聲一。妄起二業造叁塗因報四趣果。波浪五道成就十纏。永處樊籠。何時解脫。然十界者緣和故生。性空故滅。體解生滅即無嫌恨。恨風不起罪火不然。火不熾然心得清涼無諸熱惱。以無熱惱故名爲淨心。偈曰
愚人貪美食 憎惡腹內屎
見生竟愛染 薄賤老病死
毀譽同響聲 嗔喜更互起
取相心高下 不識平等理
癡惑著音聲 凡夫共如此
死生糞與食 經文遣相比
耳被虛聲诳 神仙墮崖死
智者解真空 視聽不相似
誡觀身心相苦惱過患法第十五
身相者。六道異類陰大假成。感現前果酬過去因。故名身相。身相有八萬四千種形。依正二報各各差別。一人遍受爾許種身已經無量阿僧祇劫。今誡觀身唯及人道。一人有九萬九千毛孔。八百種風出入其中。八萬戶蟲遍身充滿。四百四病更互發動。叁百六十骨節疊相依持。百一十苦無時不受。叁十六種不淨膿血合成陰身。九孔漏瘡穢物流出。如上苦業始成一人。賢聖舍離如除惡病。故名觀身。心相者。一念之間九十刹那生住異滅猶如電光。塵起識生貪境招報。經雲。貪欲心有二萬一千。嗔恚心有二萬一千。愚癡心有二萬一千。等分心有二萬一千。合有八萬四千塵勞。一百八種煩惱。五百四十種受。有九十八種使。故名觀心。若入安般觀法心所漸息。乃至九次第定還歸一真清淨心中。此清淨心名爲佛性。名真常法身無心之心無相之相。如是觀察名爲淨心。偈曰
廢緣托淨境 正命自養身
谛觀虛空心 隨分得解脫
貪嗔若欲起 觀空以止遏
河沙煩惱根 定力能斷割
專定不修智 小乘非大慧
雖複苦身行 徒自曆年歲
定慧平等修 方知佛性體
直至大涅槃 何況世間谛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淨心誡觀法》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