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舒增廣淨土文》十四
卷第十二(終)
普勸修持
南谟阿彌陀佛
願同念佛人 盡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 如佛度一切
藏經雲。念此佛者現世消災保壽。此佛有大誓雲。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而不生者我不作佛。如每朝合掌向西。至誠念佛十聲。念上四句偈一遍。西方七寶池生蓮花一朵。他日于其中托生。衣食隨意化成。長生不老。龍舒淨土文說感應甚多。王日休勸予爲西方二圖。願發大菩薩心者。稍大寫刻板。小者印十。大者印一。小者循門而施。大者擇而與之。小者以勸仆妾之徒。大者以勸識字人。若能以全部刻板廣傳。其爲福德不易量也。因附口業圖于後。若並以印施。使知所勸戒尤善
口業勸戒
口誦佛名如吐珠玉(天堂佛國之報)
口宣教化如放光明(破人迷暗)
口談無益如嚼木屑(不如默以養氣)
口好戲谑如掉刀劍(有傷人)
口道穢語如流蛆蟲(地獄畜生之報)
口說善事如噴清香(稱人長同)
口語誠實如舒布帛(實濟人用)
口言欺詐如蒙陷阱(行則誤人)
口稱惡事如出臭氣(說人短同)
人生不過身意口業。殺盜淫爲身叁業。妄言绮語兩舌惡口爲口四業。貪嗔癡爲意叁業。總謂之十惡。若持而不犯。乃謂之十善。據佛所言。口業果報多于身意二業。以發意則未必形于外。出口則遂見矣。舉身爲惡猶有時艱阻。不若口之易發故也。未問隔世之事。且以現世言之。今人有一言稱人。其人終身受賜。福及子孫者。有一言陷人。其人終身受害。累及子孫者。口業豈不重哉。出乎爾者反乎爾。在彼固可畏矣。然有已怨天者窮怨人者。無智惟自戒慎可也。故述賢聖之意。爲勸戒圖
超脫輪回捷徑
大藏十余經雲。西方淨土事。人皆蓮華中生。衣食化成。長生不老。其修行法門有九品。今即出衆人可通行也
阿彌陀佛有大誓願雲。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而不生者我不作佛。現世可以消災解冤增福保壽。每朝合掌向西。頂禮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一切菩薩聲聞諸上善人。各十聲。複頂禮念。大慈菩薩贊佛忏罪回向發願偈一遍。十方叁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衆生。威德無窮極。我今大歸依。忏悔叁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回向。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見聞皆精進。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複頂禮而退。此偈有大威力。能滅一切罪。長一切福。教人念得大福報。至誠如是。必中品生。更加精進。轉以化人。使更相勸化。則上品上生。罪惡人修亦下品生
此間念佛。西方七寶池生蓮華一朵。標其姓名。他日于其中托生。比陰府記姓名待其命盡來追者。大不同矣
念佛報應因緣
梁氏女雙瞽而眼明。憑氏夫人久病而痊愈。陳仲舉冤鬼遂去。劉慧仲夜臥不驚。此生前念佛之效也。姚婆見佛像于空中。昙鑒得蓮華于瓶內。懷玉承金臺迎接。智舜睹孔雀之飛鳴。此臨終往生之效也。志通有五色祥雲。李氏得叁根不壞。寶藏有童子出于頂上。公則有金色現于洛中。此身後示視之效也。生淨土者有進無退。直至于成佛。是勸一人修淨土。乃成就一衆生作佛也。凡作佛者必度無量衆生。彼所度之衆生皆由我而始。故勸人修者福德不可窮盡。大慈菩薩偈雲。能勸一人修。比自己精進。勸至十余人。福德已無量。如勸百與千。名爲真菩薩。又能過萬數。即是阿彌陀。又雲。骨肉恩情相愛難期。白首團圓幾多。強壯亡身。更有嬰孩命盡。勸念阿彌陀佛。七寶池中化生。聚會永無別離。萬劫長生快樂。古詩雲。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已上詳見龍舒淨土文王日休勸緣
嘉禾在城興聖禅寺德海書 四明友雲王鴻刊
文祿叁年(甲午)菊月十二日畢書 筆者朝鮮國僧托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本經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經文閱讀已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