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

「諸宗部」經文1987卷47頁碼:P0535
日本 玄契編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一 ▪第2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僧雲。出後如何。師曰。猶較曹山半月程

  師問僧。作甚麼。僧雲掃地。師曰。佛前掃。佛後掃。僧雲。前後一時掃。師曰。與曹山過靸鞋來(五祖戒。代僧語雲。和尚是何心行)

  僧問。抱璞投師。請師雕琢。師曰。不雕琢。僧雲。爲甚麼不雕琢。師曰。須知曹山好手

  僧問。如何是曹山眷屬。師曰。白發連頭戴。頂上一枝花

  僧問。古德道。盡大地惟有此人。未審是甚麼人。師曰。不可有第二月也。僧雲。如何是第二月。師曰。也要老兄定當。僧雲。作麼生是第一月。師曰。險

  僧問。學人十二時中。如何保任。師曰。如經蠱毒之鄉。水不得沾著一滴

  僧問。如何是法身主。師曰。謂秦無人。僧雲。這個莫便是否。師曰。斬

  僧問。親何道伴。即得常聞于未聞。師曰。同共一被蓋。僧雲。此猶是和尚得聞。如何是常聞于未聞。師曰。不同于木石。僧雲。何者在先。何者在後。師曰。不見道。常聞于未聞

  僧問。國內按劍者是誰。師曰。曹山(法燈別雲。汝不是恁麼人)僧雲。擬殺何人。師曰。但有。一切總殺。僧雲。忽逢本父母。又作麼生。師曰。揀甚麼。僧雲。爭奈自己何。師曰。誰奈我何。僧雲。何不自殺。師曰。無下手處

  僧問。家貧遭劫時如何。師曰。不能盡底去。僧雲。爲甚麼不能盡底去。師曰。賊是家親

  問。一牛飲水。五馬不嘶時如何。師曰。曹山解忌口。又別曰。曹山孝滿

  僧問。常在生死海中沈沒者。是甚麼人。師曰。第二月。僧雲。還求出也無。師曰。也求出離。只是無路。僧雲出離什麼人接得伊。師曰。擔鐵枷者

  僧問。雪覆千山。爲甚麼孤峰不白。師曰。須知有異中異。僧雲。如何是異中異。師曰。不墮諸山色

  僧舉。藥山問僧。年多少。雲七十二山雲。是七十二麼。雲是。山便打。此意如何。師曰。前箭猶似可。後箭射人深。僧雲。如何免得此棒。師曰。王敕既行。諸侯避道

  僧問香嚴。如何是道。香嚴曰。枯木裏龍吟。僧雲。如何是道中人。香嚴曰。髑髅裏眼睛。僧不領。乃問石霜。如何是枯木裏龍吟。石霜曰。猶帶喜在。僧雲。如何是髑髅裏眼睛。石霜曰。猶帶識在。又不領。乃舉似師。師曰。石霜老聲聞作這個見解。因示頌曰。枯木龍吟真見道。髑髅無識眼初明。喜識盡時消息盡。當人那辨濁中清。僧遂又問師。如何是枯木裏龍吟。師曰。血脈不斷。雲。如何是髑髅裏眼睛。師曰。幹不盡。雲。未審還有得聞者麼。師曰。盡大地人未有一人不聞。雲。未審枯木裏龍吟。是何章句。師曰。不知是何章句。聞者皆喪

  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填溝塞壑

  僧問。如何是師子。師曰。衆獸近不得。僧雲。如何是師子兒。師曰。能吞父母者。僧雲。既是衆獸近不得。爲甚麼卻被兒吞。師曰。豈不見道。子若哮吼。祖父俱盡。僧雲。盡後如何。師曰。全身歸父。僧雲。未審祖盡時。父歸何所。師曰。所亦盡。僧雲。前來爲甚道全身歸父。師曰。譬如王子能成一國之事。又曰。阇黎此事不得孤滯。直須枯木上更撒些子花

  問。才有是非。紛然失心時如何。師曰斬斬

  師。讀杜順傅大士所作法身偈乃曰。我意不欲與麼道。門弟子請別作之。既作偈又注釋之。其詞曰。渠本不是我(非我)我本不是渠(非渠)渠無我即死(仰汝取活)我無渠即余(不別有)渠如我是佛(要且不是佛)我如渠即驢(二俱不立)不食空王俸(若遇禦飯直須吐卻)何假雁傳書(不通信)我說橫身唱(爲信唱)君看背上毛(不與爾相似)乍如謠白雪(將謂是白雪)猶恐是巴歌(傳此句無注)

  僧問。朗月當空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僧雲。請師接上階。師曰。月落後來相見(趙州語錄同此今並存之)

  師垂語曰。有一人。向萬丈崖頭。騰身直下。此是甚麼人。衆無對。道延出雲。不存。師曰。不存個甚麼。延雲。始得撲不碎。師深肯之

  僧舉。西園一日自燒浴次。僧問。何不使沙彌。西園撫掌叁下。問師。師曰。一等是拍手撫掌。就中西園奇怪。俱胝一指頭禅。蓋爲承當處不谛當。僧卻問師。西園撫掌。豈不是奴兒婢子邊事。師曰是。雲向上更有事也無。師曰有。雲如何是向上事。師叱曰。這奴兒婢子

  南州帥南平鍾王。雅聞師有道。盡禮致之。不赴。但書偈付使者曰。摧殘枯木倚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樵客見之猶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尋(鍾氏請不起。但寫大梅山居頌。答之)

  師作四禁偈曰。莫行心處路。不挂本來衣。何須正恁麼。切忌未生時

  示學人偈曰。從緣薦得相應疾。就體消停得力遲。瞥起本來無處所。吾師暫說不思議

  示衆曰。僧家在此等衣線下。理須會通向上事。莫作等閑。若也承當處分明。即轉他諸聖。向自己背後。方得自由。若也轉不得。直饒學得十成。卻須向他背後叉手。說甚麼大話。若轉得自己。則一切粗重境來。皆作得主宰。假如泥裏倒地。亦作得主宰。如有僧問藥山曰。叁乘教中。還有祖意也無。答曰有。僧雲。既有。達磨又來作麼。藥山曰。只爲有所以來。豈非作得主宰轉得歸自己乎。如經雲。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言劫者滯也。謂之十成。亦雲斷滲漏也。只是十道頭絕矣。不忘大果。故雲守住耽著名爲取次承當。不分貴賤。我常見叢林。好論一般兩般。還能成立得事麼。此等但是說向去事路布。汝不見。南泉曰。饒汝十成。猶較王老師一線道。也大難事到此直須仔細始得明白自在。不論天堂地獄餓鬼畜生。但是一切處不移易。元是舊時人。只是不行舊時路。若有忻心。還成滯著。若脫得。揀甚麼。古德雲。只恐不得輪回。汝道作麼生。只如今人。說個淨潔處。愛說向去事。此病最難治。若是世間粗重事卻是輕。淨潔病爲重。只如佛味祖味。盡爲滯著。先師曰。擬心是犯戒。若也得味是破齋。且喚什麼作味。只是佛味祖味。才有忻心。便是犯戒。若也如今說破齋破戒。即今叁羯磨時。早破了也。若是粗重貪嗔癡。雖難斷卻是輕。若也無爲無事淨潔。此乃重無以加也。祖師出世。亦只爲這個。亦不獨爲汝。今時莫作等閑。黧奴白牯修行卻快。不是有禅有道。如汝種種馳求。覓佛覓祖乃至菩提涅槃。幾時休歇成辦乎。皆是生滅心。所以不如黧奴白牯。兀兀無知。不知佛不知祖乃至菩提涅槃及以善惡因果。但饑來吃草。渴來飲水。若能恁麼。不愁不成辦。不見道。計較不成。是以知有。乃能披毛戴角。牽犁拽來。得此便宜。始較些子。不見彌勒阿閦。及諸妙喜等世界。被他向上人。喚作無慚愧懈怠菩薩。亦曰變易生死。尚恐是小懈怠。在本分事。合作麼生。大須仔細始得。人人有一坐具地。佛出世侵他不得。恁麼體會修行。莫趁快利。欲知此事。饒令成佛成祖去。也只這是。便墮叁塗地獄六道去。也只這是。雖然沒用處。要且離他不得。須與他作主宰始得。若作得主宰。即是不變易。若作主宰不得。便是變易也。不見永嘉雲。莽莽蕩蕩招殃禍。問。如何是莽莽蕩蕩招殃禍。曰只這個總是。問雲。如何免得。曰知有即得。用免作麼。但是菩提涅槃煩惱無明等。總是不要免。乃至世間粗重之事。但知有便得。不要免。免即同變易去也。乃至成佛成祖。菩提涅槃。此等殃禍爲不小。因甚麼如此。只爲變易。若不變易。直須觸處自由始得

  師。于天複辛酉夏夜。問知事曰。今日是幾何日月。對雲。六月十五。師曰。曹山平生行腳到處。秖管九十日爲一夏。明日辰時。吾行腳去。及時焚香。宴坐而化。閱世六十二。臘叁十七。葬全身于山之西阿。谥元證禅師。塔曰福圓(終)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撫州曹山本寂禅師語錄》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1】個分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