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四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間必生疑惑不能解了。如來等正覺。以何緣故說堅信堅法乃至辟支佛耶。爾時世尊告阿難言。阿難當知。若有衆生于先佛所造衆善行。能解如來密語不生疑惑。所以者何。能知如來密語。如幻如熱時炎如夢所見如影如響。阿難。若如是知密語者不生疑惑。是故阿難。菩薩摩诃薩。于如來等正覺密語應如是知。若有勤行精進不得精進。勤修智慧不得智慧者。不生疑惑。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諸佛導世者 微密語難知
爲發大莊嚴 無異菩薩說
懈怠無智者 不能解密語
應當勤精進 爲解密語故
如幻炎夢見 如電亦如響
以言說顯現 如是等諸法
如是知諸佛 所說微密語
能以如是慧 照淨微密智
不應如是知 菩提可宣說
應如是覺知 無言說故空
空不能知空 空不分別空
斷一切分別 顯示如是空
虛空無所歸 亦無有取舍
以無取舍故 是故知法空
佛告阿難。若如是知有爲法皆悉如夢。而不放逸者不生疑惑。說是法時。五億比丘生堅信想者。即從坐起整其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皆共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今日牟尼尊 除我等疑心
得解微密義 以信求菩提
複有五億比丘生堅法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合掌。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今蒙菩提照 除我等疑冥
得解微密義 堅法求菩提
複有十億比丘生八人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先住八地心 今日皆除舍
得解微密義 八人求菩提
複有十一億比丘生須陀洹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今于佛法中 得斷諸疑網
解佛微密語 宣說須陀洹
複有二萬五千比丘生斯陀含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我等本深著 志樂斯陀含
今皆得離著 寂滅無戲論
複有五百億比丘生阿那含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今遭救世尊 遠離諸戲論
得菩提光照 永拔諸果想
複有叁萬五千億得四禅比丘生阿羅漢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我已離煩惱 通達無異法
知諸乘平等 皆悉如幻法
複有二萬比丘生聲聞想者。從諸比丘聞說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離縛牟尼尊 止我等虛說
密說聲聞義 我今皆通達
複有五千比丘生辟支佛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我等今現見 辟支佛所行
解佛微密義 難思辟支佛
複有一萬比丘尼生須陀洹果想。斯陀含果想。阿那含果想。阿羅漢果想者。從諸比丘聞說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今知平等法 永斷女身分
佛無有異言 必成人中尊
複有八萬八千優婆塞。生須陀洹果想。斯陀含果想。阿那含果想者。從諸比丘聞此偈已。即從坐起乃至和合。住于佛前。而說偈言
我等心無垢 如淨毗琉璃
爲修佛法故 今日當出家
爾時虛空中。有六十億那由他諸天。以天曼陀羅華而散佛上。散已住立。而說偈言
本有諸乘想 亦有諸果想
今日悉除舍 必當成菩提
爾時有百千阿羅漢。舍利弗。大目揵連。須菩提。阿泥盧頭。離婆多。劫賓那等。即從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皆共和合。住于佛前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志願滿足。能降伏魔摧諸怨敵。具足成就五無間業。我等今日滿足成就五欲功德。我等今日邪見具足遠離正見。我等今日害多百千衆生之命。我等今日已逮菩提。即于今日無余涅槃而般涅槃。爾時世尊默無所說
爾時會中有百千衆生皆生疑惑。我等今者如在闇中。雲何諸大羅漢作如是語。何況凡夫。以疑惑故不能從此至彼從彼至此。坐不能立立不能坐。爾時尊者阿難。知此百千衆生心之所疑。亦以佛神力故。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今此大衆百千衆生。聞諸大德比丘作如是語皆生疑惑。世尊默然而無所說。願文殊師利說其因緣。此諸大德比丘。以何因緣說此密語。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語尊者阿難言。阿難當知。此是不退轉菩薩地事。唯有不退轉菩薩。乃能證知此諸大德比丘密語。尊者阿難問文殊師利言。此諸大德比丘。皆是不退轉菩薩耶。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此諸大德比丘皆是菩薩。已于菩提得不退轉。阿難請文殊師利言。願說諸大德比丘微密語義
文殊師利言。無明能生生死。是故名母。斷無明故名爲害母。父名不正思惟及以喜愛。彼以永斷名爲害父。以諸法不可壞。方便壞衆多想。亦壞諸行名爲壞僧。應壞凡夫法名阿羅漢。以不滅方便滅羅漢想名殺羅漢。以不滅方便滅如來想名出佛身血。如是等想已斷已害畢竟無余。阿難。以是事故。諸大德比丘作如是語。我等今日具足成就五無間業。所以者何。于此法中不聚不散不減不滿。是故名爲五無間業滿足成就。阿難當知。彼作是說。我等今日滿足成就五欲功德者。彼諸比丘于此五欲。了知如夢如幻如熱時炎如影如響。彼于此智滿足成就。而于五欲無增無減。所以者何。能知此法畢竟而無所有。以無所有故能如實知。而于彼法得如是忍。故名滿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難。以是事故。彼諸比丘作如是說。我等今日滿足成就五欲功德。阿難當知。彼作是說。我等今日滿足成就邪見遠離正見者。彼諸比丘知諸法邪見諸法邪。阿難。邪名有爲。諸法皆是虛妄。此虛妄法猶若虛空不增不減。亦不住方亦無所屬。所以者何。離自性故。彼知是法皆悉平等。以平等故正見亦等。彼已遠離如是等想。所以者何。若有等想有不等想。彼諸比丘無有等想及不等想。所以者何。諸佛之法離一切想。彼于佛法通達無生。不得無生法。是故阿難。彼諸大德比丘作如是語。我等今日具足成就邪見遠離正見。阿難當知。彼作是說。我等今日害多百千衆生命者。阿難。彼諸比丘令此時會百千衆生諸天及人。知有爲法皆悉如幻如影如響。知此法故。離衆生想離壽想人想。離一切法想。以一切法不可種。方便種菩提善根。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從諸比丘聞此密語。亦得離衆生想壽想人想不數數死。所以者何。若著衆生想壽想人想則數數死。彼已遠離如是法故畢竟不生。是故阿難。彼諸比丘作如是說。我等今日害多百千衆生命根。阿難當知。彼作是說。我等今日已逮菩提。于無余涅槃而般涅槃者。阿難。彼諸比丘。令此大衆百千萬億那由他諸天及人。即于今日得離煩惱得逮菩提。所以者何。此諸大衆皆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而于今日聞說金剛句法。皆得無生法忍得見菩提。以是事故而作是說。我等今日逮得菩提。我等今日于無余涅槃而般涅槃者。彼不斷煩惱不修佛法無余煩惱。是故阿難。彼諸比丘作如是說。我等今日已逮菩提。于無余涅槃界而般涅槃。言今日者。阿難當知。即于此日不生亦無所生。故名今日。(天竺正音不生與今日音同也)是故阿難。求菩薩乘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者。于一切法應當漸損以不可得法發菩提心。于一切法是名爲出離菩提想。于一切法是名爲入無余涅槃而般涅槃。阿難。求菩薩乘族姓子。不應">深著日想不應以日而生晝想。阿難。愚小之人以日爲晝想。無黠慧故。所以者何。若令此晝是真實是堅牢是常住者。應有積聚不應過去。唯應有晝不應有夜。阿難當知。有晝夜想者此是凡小。是故阿難。求菩薩乘族姓子有深心者。爲善知識所護。不應生晝夜想。所以者何。求離一切想是菩提道故。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明名爲母 能生生死故
已拔其根本 是故名爲害
不正觀思惟 喜愛名爲父
彼皆如實知 畢竟無所有
以知無所有 而害其根本
不緣無所有 是故名爲害
所說羅漢法 及與凡夫法
彼已以智壞 是故名爲害
所有衆多相 已知其性相
以不可壞法 壞相名壞僧
本來所分別 如來諸法想
彼已斷遠離 知其不生滅
此想次第起 思量知是空
如所說平等 彼已能證知
所說欲功德 其名有五種
遠離此諸想 知想皆如幻
是諸比丘等 于欲無增減
于導世師前 而作如是說
知欲性皆空 猶如夢所見
畢竟無所生 于此智得滿
以邪智知法 虛僞不牢固
邪名爲虛妄 于此智得滿
有爲法虛妄 而無有遠近
無知無近遠 如五指摩空
彼說諸正見 皆見是平等
如諸法平等 知見等亦然
凡小多分別 衆生想故死
若不得衆生 亦無有死想
有緣諸衆生 除其計壽想
知計壽過患 除其如是想
遠離衆生想 及與計壽想
彼作如是說 害多衆生命
已遠離死想 達無分別法
知不壞菩提 不增無果報
死生不可聚 覺了清淨法
一切法無诤 不生常寂滅
不應分別晝 亦不分別夜
于不來去法 而求于菩提
凡小恒分別 以日用爲晝
欲求菩提者 莫作是分別
彼以是密語 宣說如是法
以知此法故 能作如是說
文殊師利法王子說此偈已。爾時會中百千衆生已拔疑箭。無複疑惑逮大照明。于諸法中得無生法忍。各自脫身所著上服。以奉文殊師利法王子。皆作是言。願使我等于未來世。說是妙法覺悟衆生如今文殊師利法王子覺悟衆生。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除衆生疑照明佛法。法應如是。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今此百千衆生所有疑箭。非是世尊所拔斷耶。佛告阿難。今此百千衆生。皆是文殊師利本所教化成就菩提。聞彼說法皆能信解。阿難白佛言。是諸衆生皆于菩提不退轉耶。佛告阿難。如是如是。是諸衆生已于菩提而不退轉。所以者何。爲文殊師利善知識所護念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諸比丘。生堅信想。生堅法想。生八人想。生須陀洹想。生斯陀含想。生阿那含想。生阿羅漢想。生聲聞想。生辟支佛想…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四》經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