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二十九 ▪第3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決定門。論雲。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者。即是根本攝末分際門。論雲。一法界心。總攝一切生滅門法。是故名爲攝世間。總攝一切真如門法。是故名攝出世間。論雲。依于此心。顯示摩诃衍義者。即是建立二種摩诃衍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一者一體摩诃衍。二者自體自相自用摩诃衍。作一法界。心真如門。即顯示一體摩诃衍法。作一法界。心生滅門。能示自體自相自用摩诃衍法。乃至依真如門。所趣入之摩诃衍法。唯立體名。依生滅門。所趣入之摩诃衍法。立自名。以真如門中無他相故。生滅門中有他相故。他謂一切不善品法。自謂一切清淨品法。若所對治他無。能對治自無故。唯言體。不說自焉。若所對治他有。能對治自有故。名言自不說體焉。又二種本法。各有十名。名通義別。一者名爲廣大神王。此中有二。一者鸠那耶神王。二者遮毗佉羅神王。第一神王。住金剛山。一向出生吉祥神衆。第二神王。住大海中。遍通出生一切種種吉祥神衆。過患神衆。二種本法廣大神王亦複如是。一體本法。一向出生真如淨法。叁自本法。自體自相自用。遍通。出生一切種種清白品法。染汙品法。故自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文殊師利前白佛言。世尊。甚深極妙二種大乘。不覺同異。極疑衆心。如宜世尊。爲衆更說。佛造作相。而告文殊言。善男子。如是二法。譬如金剛神王。及主海神王。其相各差別。謂如金剛神王。住金剛山。見諸境界。唯現金光。不現余光。真如一心金剛神王。亦複如是。唯有淨法。無有余法故。又如金剛王。唯出清淨眷屬。當不出生雜亂眷屬。真如一心。亦複如是。唯出生無垢清淨法故。複次譬如主海神王。住大海中。出生種種粗惡眷屬。種種善妙眷屬。生滅一心主海神王。亦複如是。出生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爲大虛空王。此中有二。一者空自在空王。二者色自在空王。第一空王。以空容受而爲自在。第二空王。以色容受而爲自在。二種本法。亦複如是。一體空王。以無住處而爲自在。叁自空王。以有住處而爲自在。故金剛叁昧契經中作如是說。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一地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心法體。于諸障礙。無有障礙。令住諸法。譬如空王。于一切色得自在故。容受大種故。叁者名出生龍王。此中有二。一者出生光明龍王。二者出生風水龍王。第一龍王。以淨光明而爲依止。第二龍王。以風水德而爲依止。二種本法出生龍王。亦複如是。一體本法。以純淨法而爲其體。叁自本法。以染淨法而爲其德。故順理契經作如是說。一心本法。純一無雜。譬如光明龍王。以淨光明而爲宮殿。以淨光明而爲身相。以淨光明而爲徒衆。無始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大海中。有大龍王。名曰出生風水。從其頭頂。出生澄水。從其尾末。出生[漂*寸]岚。由是龍故。大海水常恒相續無有斷絕。一心龍王。亦複如是。能生一切差別平等種種諸法。常恒相續無有斷絕。四者名爲如意珠藏。此中有二。一者金王如意。二者滿主如意。第一如意。唯出金剛。第二如意。具足出生善不善物。二種本法。亦複如是。一。體如意。唯生淨法。叁自如意。通生染淨故。如如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金剛藏言。佛子。譬如金翅鳥王命終。然後其心入海。爲如意珠。能生金沙。利益龍王。一心本法。亦複如是。能生真理。利益圓滿者。本性智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遮多梨鬼爲報恩故。于萬劫爲如意珠。利益海生。一心如意。亦複如是。能生長生死及涅槃法故。五者名爲方等。此中有二。一者白毫方等。二者亂色方等。第一方等中。唯現前天像。第二方等中。通現五趣。如是二毫。衆生身分顯了分明。譬如明鏡。二種本法。亦複如是。故攝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清淨法界。如白必薩伊尼羅。無盡法界。如亂必薩伊尼羅故。六者名爲如來藏。此中有二。一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二者與行與相如來藏。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爲如來之藏。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爲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技兒故。七者名爲一法界。此中有二。一者純白一法界。二者無盡一法界。第一法界。如空劫時。第二法界。如住劫時。真如法界契經中作如是說。空種無礙。如空長時。遍種無礙。如有長時故。八者名爲摩诃衍義。一者一體摩诃衍。二者自體自相自用摩诃衍。廣如前說。九者名爲中實。此中有二。一者等住中實。二者別住中實。第一中實。如獨明珠。第二中實。如順明珠。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離邊真心。若真如依。如異同珠。若生滅依。如同異珠故。十者名爲一心。此中有二。一者是一。是一一心。二者是一切。是一一心。第一一心。隨所作立名。第二一心。隨能作立名。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本地修多羅作如是唱。其心體性。非大非小。非法非非法。非同非異。非一非一切。何因緣故。今日自言。真如一心。因一故一。生滅一心。因多故一。將非世尊無有前後相違過耶。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說。所以者何。心法非一。因所作一故。假名爲一。心法非一切。因所作一切。故假名一切。而言一心。不說一切心者。隨能作心立其名故。乃至廣說。是名爲十。如是十名。總諸佛一切法藏根本名字訖。故知總立一心。別含多義。真如門內。無自無他。生滅門中。有善有惡。隨緣開合雖異。約性一理無差。如上十門。義味方足。又開則無量無邊之義爲宗。合即二門一心之法爲要。二門之內。容萬義而不亂。無邊之義。同一心而混融。是以開合自在。立破無礙。開而不繁。合而不狹。立而無得。破而無失。是爲馬鳴之妙術。起信之宗體也。所謂開合立破。而不繁不狹。無得無失者。良由即是心故。設離斯旨。無法施爲。若論正宗。非多非一。如天臺涅槃疏雲。如是正業。不可言叁。不可言一。言一則失用。言叁則傷體。即體而用。即用而體
問。既不可言叁。雲何說叁。亦不可言一。雲何說一
答。宗非數量。非一非叁。說遍恒沙。而叁而一。疏雲。昔爲破邪。說一爲叁。叁不乖一。今爲破別。說叁爲一。一不乖叁。如此叁一乃是諸佛境界。故雲即體而用。一不違叁。即用而體。叁不違一。體用自在。破立無礙矣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宗鏡錄》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73】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