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叁十四 ▪第3页
..續本經文上一頁嚴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如是一切。悉皆即見。然彼如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于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當知菩薩。修諸佛法。淨諸佛刹。積集妙行。調伏衆生。發大誓願。入一切智。自在。遊戲不可思議解脫之門。得佛菩提。現大神通。遍往一切十方法界。以微細智普入諸劫。如是一切。悉由自心。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水。潤澤自心。應于境界。淨治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坦蕩自心。應以智證。潔白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自在。開發自心。應以佛平等。廣大自心。應以佛十力。照察自心。疏釋雲。心該萬法。謂非但一念觀佛。由于自心。菩薩萬行。佛果體用。亦不離心。亦去妄執之失。謂有計雲。萬法皆心。任之是佛。驅馳萬行。豈不唐勞。今明。心雖即佛。久翳塵勞。故以萬行增修。令其瑩徹。但說萬行由心。不說不修爲是。又萬法即心。修何礙心。故雲卷舒變化。唯心所在。壽夭得喪。唯心所宰。故詩叁百。一言可蔽矣。教五千。一心能貫之。實入道之要津。修行之玄鏡。實謂深談佛旨。妙達真空。低頭舉手而盡入圓因。發念興心而皆同本果。掘凡夫之幹土。見諸佛之水泉。抽二乘之焦芽。結常樂之果實。變毒藥而成甘露。轉酥酪而作醍醐。定父子而全付家珍。拂權迹而頓開寶藏。今宗鏡所錄。唯窮祖佛正宗。若欲見道修行。無出自身心之內。如華嚴經頌雲。身爲正法藏。心爲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衆生。故知身爲法聚。無一法出我身田。心爲慧光。無一智離我心海。若迷之者。則身爲苦聚病原。心作無明怨賊。先須察所治過患之迹。方立能治功德之門。則一切衆生所造過患。莫越身心。若欲對治。唯戒以慧。若修身戒。則戒急而妙行成。若修心慧。則乘急而真性顯。故得乘戒兼急。理行俱圓。正助相資。方入宗鏡。內外朗鑒。一道清虛。如大涅槃經雲。複次不修身者。不能觀身。雖無過咎。而常是怨。善男子。譬如男子。有怨常逐。伺求其便。智者覺已。系心慎護。若不慎護。則爲所害。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常以飲食。冷暖將養。若不如是將護守慎。即當散壞。善男子。如婆羅門奉事火天。常以香華。贊歎禮拜。供養奉事。期滿百年。若一觸時。尋燒人手。是火雖得如是供養。終無一念報事者恩。一切衆生亦複如是。雖于多年。以好香華璎珞衣服。飲食臥具。病瘦醫藥。而供給之。若遇內外諸惡緣。即時滅壞。都不憶念往日供給衣服之恩。善男子。譬如有王。畜四毒蛇。置之一箧。以付一人。仰令瞻養。是四蛇中。誤一生嗔。則能害人。是人恐怖。常求飲食。隨時守護。一切衆生四大毒蛇。亦複如是。若一大嗔則能壞身。善男子。如人久病。應當至心求醫療治。若不勤求必死不疑。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常應攝心。不令放逸。若放逸者。則便滅壞。善男子。譬如壞瓶。不耐風雨。打擲椎壓。一切衆生身亦如是。不耐饑渴寒熱風雨。打擊惡罵。善男子。如癰未熟。常當善護。不令人觸。設有觸者。則大苦痛。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騾懷姙。自害其軀。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內有風冷。身則受苦。善男子。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男子。亦如芭蕉。內無堅實。一切衆生身亦如是。善男子。如蛇鼠狼。各各相于常生怨心。衆生四大。亦複如是。善男子。譬如鵝王。不樂冢墓。菩薩亦爾。于身冢墓。亦不貪樂。善男子。如栴陀羅。七世相繼。不舍其業。是故爲人之所輕賤。是身種子。亦複如是。種子精血。究竟不淨。以不淨故。諸佛菩薩之所輕诃。善男子。是身不如魔羅耶山。生于栴檀。亦不能生優缽羅華。分陀利華。瞻婆羅華。摩利迦華。婆師迦華。九孔常漏膿血不淨。生處臭穢。醜陋可惡。常與諸蟲共在一處。善男子。譬如世間。雖有上妙清淨園林。死屍至中。則爲不淨。衆共舍之。不生愛著。色界亦爾。雖複淨妙。以有身故。諸佛菩薩。悉共舍之。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觀。不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觀。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樹木。所生之本。戒是諸善根之導首也。如彼商主導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勝幢。如天帝釋所立勝幢。戒能永斷一切惡業。及叁惡道。能療惡病。猶如藥樹。戒是生死險道資糧。戒是摧結惡賊铠仗。戒是滅結毒蛇良咒。戒是度惡業行橋梁。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戒。不修心者。不能觀心輕躁動轉。難捉難調。馳騁奔逸。如大惡象。念念迅速。如彼電光。躁擾不住。猶如猕猴。如幻如焰。乃是一切諸惡根本。五欲難滿。如火獲薪。亦如大海。吞受衆流。如曼陀山。草木滋多。不能觀察生死虛妄。[耳*完]惑致患。如魚吞鈎。常先引導。諸業隨從。猶如貝母引導諸子。貪著五欲。不樂涅槃。如駝食蜜乃至于死。不顧蒭草。深著現樂。不觀後過。如牛貪苗不懼杖楚。馳騁周遍二十五有。猶如疾風吹兜羅毦。所不應求。求無厭足。如無智人求無熱火。常樂生死。不樂解脫。如稔婆蟲樂稔婆樹。迷惑愛著生死臭穢。猶如獄囚樂獄卒女。亦如廁豬樂處不淨。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心。不修慧者。不觀智慧有大勢力。如金翅鳥。能壞惡業。壞無明暗。猶如日光。能拔陰樹。如水漂物。焚燒邪見。猶如猛火。慧是一切善法根本。佛菩薩母之種子也。若有不能如是觀者。名不修慧。乃至若有修集身戒心慧。如上所說。能觀諸法。同如虛空。不見智慧。不見智者。不見愚癡。不見愚者。不見修集。及修集者。是名智者。如是之人。則能修集身戒心慧。是人能令地獄果報。現世輕受。是人設作極重惡業。思惟觀察。能令輕微。作是念言。我業雖重。不如善業。譬如[疊*毛]華雖複百斤。終不能敵真金一兩。如恒河中投一升鹽。水無醎味。飲者不覺。如巨富者。雖多負人千萬寶物。無能系縛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壞鐵鎖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複如是。然上雖觀身不淨。爲破凡夫執此毒身以爲苦本。不種菩提之果。唯陷五欲之泥。不能自利兼他。所以诃破。若乃假茲業迹。以續正因。不入煩惱大海之中。難求覺寶。非處塵勞糞壤之地。奚生淨華。是以華嚴經雲。不厭生死苦。方成普賢行。又如大寶積經雲。佛告優波離。聲聞乘人。乃至。不應起于一念更受後身。是名聲聞持清淨戒。然于菩薩。名大破戒。乃至菩薩摩诃薩修行大乘。能于無量阿僧祇劫。堪忍受身。不生厭患。是名菩薩持清淨戒。于聲聞乘。名大破戒。今宗鏡所錄。總諸大乘經了義妙旨。只爲悟宗行菩薩道故。闡觀音普門之慧。迹任方圓。入普賢無盡之宗。運心無際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宗鏡錄》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網站(putixia.net)提供分節閱讀,後面還有【68】個分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