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叁品弟子經》

「經集部」經文767卷17頁碼:P0700
吳 支謙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共會說經。賢者阿難從坐起白佛言。願欲有所問。唯天中天解說。欲決狐疑。佛言善哉。恣所問。多陀竭當爲汝解說之。阿難問佛言。優婆塞學道。有上中下輩。願佛解之。佛語阿難。汝乃爲當來後世發此問。如來當爲汝說之。谛聽受內著心中。阿難言諾受教。佛言。上輩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五戒。不犯如毛發者。若行教授開解人者。皆令發菩薩心。何謂菩薩心者。念十方人如視赤子。度人入道作摩诃衍行。具足教授無所希望。不求供養衣被飯食珍寶錢財之物。不爲小道。以度人爲本。何謂小道。佛言。以入大法作摩诃衍行。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是爲小道。非菩薩菩薩法者。教授一切。使入般若波羅蜜。解漚惒拘舍羅得薩芸若慧。當知是人作行來久。是過去佛時人。供養師父如佛無異。如是行者。爲上優婆塞優婆夷也。中輩優婆塞優婆夷者。亦受五戒。不犯如毛發者。亦是過去佛時人本學道。不值明師。不聞般若波羅蜜。不曉漚惒拘舍羅但行一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不于經法中見慧。逮前功德得入人道。頗有宿識得生法門。守戒完具。視于師父如佛無異。終不犯戒。如是行者。爲是中輩優婆塞優婆夷。下輩優婆塞優婆夷者。雖受五戒悉還犯之。若見明師曉法賢者。便從受問法要。當時歡喜向其悔過罪。更精進五戒尤無反複。懷協欲意不複持佛戒。自貢高還自憎明師賢者。謗說長短。我更見明師戒深慧。當護方便。不知是師但食供養。反信受其言不精經戒。是優婆塞優婆夷。爲擔死人種。不當與共會同坐起。壞人好心行。開化人民。受其法戒希望供養。欲得錢財谷帛給活妻子。假佛威神。心不念十方五道中人欲令度脫。反爲受者作想不語摩诃衍慧。是爲不精佛正真之法。語受經人言。當避世間人因緣多少飲酒。佛有百味之食。不斷人酒家不持戒者。若僮客奴婢。請使他人平殺生耳。起手莫爲非佛弟子。複限佛功德。何等爲限佛功德。佛言。既行開授人民。不欲令四輩聞知。阿難長跪問佛。何爲不欲令四輩聞知。是優婆塞優婆夷。愚心不解自謂爲黠。實不曉了經中深要之慧。不恥不知。反爲新學賢者作限礙。不欲令見明解好師。所以者何。欲得獨供養。反蔽障大道。是優婆塞優婆夷。雖爲度人。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解漚惒拘舍羅。是爲盲冥專行小道。或教人作福。無四等心施不普及。請彼置此道法不使。爾四天王太子使者。護佛道神一一記之。稍稍去離之。敕伺命計集積累其罪條疏名。錄白上帝。年壽未盡頓遣惡神。因其犯戒之間奪其余命。自然墮落泥犁中。當更十八獄罪。至天地燒乃出。或墮一禽獸中。或入人道。若在人道者當在愚癡。不見法家生。佛言阿難。道宜數數聚會。講說法義。不可不障愚人道。當得斷法滅佛教罪。諸弟子聞佛說經莫不戰栗。皆正心受教。爲佛作禮

  

  功德無量:如果您發現本經文有誤/缺,可以點我為眾生修正此經

✿ 继续阅读 ▪ 叁慧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